如何拍好鳥作品?我的體會有這麼幾點

2021-01-15 三晉影像

生活在太原,對一個喜歡拍鳥的人來說,多少有點遺憾,因為什麼呢?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除了人們常見的麻雀、喜鵲外,其它品種的野生鳥類就顯得太少啦。所以,一當有新的鳥類飛臨時,對喜歡拍鳥的人來說,簡直就象過節一樣,大家相互轉告,拿著自己的長槍短炮,或忘記飢餓、或忘記酷熱與寒冷,來到鳥出現的地方,耐心地等待著精彩畫面的出現,享受著這難得的快樂,作為其中的一員,我深有感受。

如你問我,拍鳥難不難?我的答案是說難也不難,我認為,只要在有鳥可拍的基礎上,具備一定的攝影技巧,能夠合理的設置相關參數,再加上必要的器材,就沒有什麼難的啦。

前幾天,回到了家鄉——山西臨汾。在傍外時分,當我和一名朋友在濱河東路的一座橋兩邊看到近百隻白鷺時,轉眼將我拍鳥的興趣點燃,而隨身帶著的奧林巴斯E-M1X相機和 ED 100-400mm f/5.0-6.3 IS鏡頭此時就發揮了作用,儘管此時光線漸暗,但憑藉著這個組合強大的防抖、對焦和連拍性能,還是讓我有機會手持相機拍下了一組難得的弱光下的白鷺在水中覓食、飛翔的畫面。而就在兩天後,當我擠出時間,再次來到這裡時,僅剩下可憐的3隻,其餘的已不知去向了何方。

也就是這個原因,讓我再一次產生了寫作的衝動,清晨4點多起來,開始了就拍鳥的一些感受和體會和大家做個分享與交流。

首先,拍鳥靠的是信息和運氣,哪裡有?什麼時間有?這是拍攝鳥類作品的一個基礎。好在現在是一個信息發達的時代,各種鳥類的動態會不時在網絡上出現,而許多地方的鳥友也都建立了相應的鳥友微信群,不時把自己掌握的信息在群內發布,所以,我們都要加以關注,及時獲知這一消息並進行拍攝。當然,意外的偶遇也是運氣所在,能偶然遇到絕對是一件令自己開心令它人羨慕的事情。

其次,拍鳥靠的是耐心和細心。如這兩年一到12月份的前後,就會有近百隻的白鷺、蒼鷺和夜鷺在太原的溼地公園汾河兩岸出現,雖說到了這裡可以隨時拍攝,但要想拍好特別是抓拍到精彩的飛翔畫面,就需要耐心的等待,而這幾種鳥的卻有時一兩個小時都不會動一下,對此,沒有較好的耐心,可以說是難以拍出自己理想的作品。

第三,拍鳥靠的技術和經驗。拍鳥相對拍攝其它題材有相對較高的要求,是用高速快門拍攝和凝固飛翔中的鳥類作品,還是用慢速快門去營造一種虛實對比強烈的照片,是用點測光還是用評價測光,是用手動曝光還是速度優先等等,這些都需要加以考慮。而我的常用的拍攝設置則是,點測光加光圈優先模式進行曝光,手動設置感光度和白平衡,在對焦上則採用單點連續自動對焦來完成拍攝,總體來說拍攝成功率還是比較高的。

第四、拍鳥靠的是相機的良好性能和長焦鏡頭的支持。相對於其它題材來說,拍鳥對器材的依賴性要大得多,相機良好的對焦性能、連拍性能、高感性能和600mm左右長焦鏡頭是拍好鳥類作品保障。許多專業的拍鳥的人士往往都會選擇佳能、尼康的旗艦機相機和原廠的600mm定焦鏡頭作為拍鳥的基本配置,但這種十萬元左右的配置除了價格昂貴外,重量和體積也對操作者提出了考驗。而我這次使用的奧林巴斯相機組合卻改變了單眼相機組合又貴又重的缺點,讓隨身攜帶,手持拍攝成為了現實,這對經常出門外拍和年齡較大的影友來說,無疑是個不錯的選擇,有機會的話,大家可以找當地的經銷商親自體驗一下。

好了,快要準備上班啦,半睡半醒之中寫這麼一篇不短不長的文章,好不好就當作我的夢話吧,僅供您的參考。

相關焦點

  • 捕風捉影 拍鳥者也
    只愛自由精靈        我不知道是否攝影師都會有「拍膩」的感覺,當拍攝到達一定程度,拍攝進程似乎也到達瓶頸,回顧過去的「鳥片」,雖有震撼卻也覺得空虛,一段時間內我開始追求稀有、難得一見的鳥。剛開始拍攝時,一隻掠過水麵的翠鳥會讓我驚喜不已,後來,翠鳥見得多了,即使鳥兒離我3米遠,似乎也「很難心動」。而此時,另一個問題引發了我的擔憂——誘拍。        誘拍分兩種。其一,就是利用某種鳥的聲音引出藏在林子裡的同類鳥進行拍攝,據說這種方式源於以前村民誘捕野鳥食用或籠養的行為。
  • 拍攝鳥你有好經驗分享嗎?
    鳥是人類的朋友!在我們的身邊,總會有各種各類的鳥兒。鳥兒的存在,也讓我們生活的地球更加美麗。對於很多攝影人而言,拍攝鳥類作品也是一個常見的題材。拍攝鳥類,一個重要前提,那就是要有專業的攝影器材,特別是專業的長焦鏡頭,也就是大家常說的「長槍短炮」。
  • 手機如何拍出好照片?這些MPC作品背後的創作故事給你啟迪!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進入今天的MPC作品創作揭秘大課堂,一起學習更多的手機拍攝技巧,用手機拍出更多的好照片!王瀚澤:審美的提升,建議多了解一下美術史和攝影史,看一看前人是如何發展,看待藝術的。除此之外,平時有時間多去閱讀一些畫冊,看一看其他出色的攝影師是如何表現自己的作品,要嘗試去打開自己的思維,不要被一些所謂「好照片」的原則所囚禁。
  • 拍鳥容易,拍好難,將鳥拍出藝術感的5個關鍵點
    關於打鳥的文章,好機友攝影曾經推送過幾篇文章:  但這些講得都是拍鳥的技術問題。  而有過打鳥經驗的攝友們一定發現,當你使用著目前主流的單反和微單時,其追焦速度和連拍速度往往可以相對輕鬆地就拍到清晰的鳥類畫面。但照片美感卻不敢恭維,說得直白點,就好像是人像中的證件照——鳥是拍到了,但沒啥意思。
  • 【治學大家談】劉建全教授:科學研究的幾點體會
    我這裡」班門弄斧」談幾點自己從事進化生態學研究的粗淺體會,供同學們疫情時期、在家學習之餘參考。一、閱讀經典和前沿研究報導相結合科學研究都是建立在前人研究基礎之上的。沒有基本的知識積累,就對學科前沿和存在的關鍵科學問題看不明白。基本知識主要來源於我們的教科書(經典專著)和前沿研究論文。
  • 95後攝影師拍《山海經》裡的絕美妖怪,有六條腿鳥尾巴
    「東山經之鮯,有魚焉,其狀如鯉,而六足鳥尾,名曰鮯鮯之魚,其鳴自訆。 」這組作品是米拍攝影師@煥煥拍攝的,靈感來自於《山海經》「鮯鮥之魚是一隻像鯉魚的小動物,但他有六條腿而魚尾是鳥的尾巴。」這組作品中那絕美的服飾是由煥煥自己設計的。「設計服裝的時候我選取了紅鯉魚的色彩來做色彩定位。因為是水下攝影,服裝材質以飄逸感強的布料。」「設計了三層不同的款式。在手臂,腰部綁了很多小的飄帶,這樣下水以後飄帶散開會很唯美。
  • 【鳥人說鳥事】 烏林鴞 我所知道的來龍去脈
    遼西鳥緣作品第二年,村長(網名)、海豹突擊隊(網名)一起相約,在拍到了雪鴞之後,去了烏爾其汗。聯繫崔所長才知道,所長正去北京公務的路上。熱情的所長介紹了他的好友張武接待了我們。                                    這樣的地方我是沒敢開車
  • 中國的1489種鳥,擁有了「超越真實」的真實
    這是個相當關鍵的問題,且不說柳鶯這類本來辨識難度就很大的鳥,即便是別的一些類群,拿著老版圖鑑對照也依然會感到為難,很多鳥的圖片和實際看到的、拍到的鳥照片有所不同。為啥這麼強調手繪圖?因為手繪圖的表述往往更精確。
  • 何雲春:用詩詞藝術為時代楷模和德藝雙馨人物點讚的幾點體會(摘編)
    何雲春:用詩詞藝術為時代楷模和德藝雙馨人物點讚的幾點體會(部分) 摘編自《詩刊詩詞》公眾號    詩詞文化藝術不是空中樓閣,是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的文化藝術,是和時代同呼吸息共命運的現實文學藝術。
  • 黃永玉:鳥是好鳥,就是話多!
    最 舒 適 的 藝 術 空 間   願 你 我 遇見 彼此   黃永玉創作的自成一派的水墨漫畫   每每讀來,看似玩笑卻有深意
  • 曾經絕跡的鳥兒又回來安家了 至少有320種鳥在溫州被拍到
    「這麼多小鳥一起飛過來,特別壯觀,感覺自己不像在城市裡。我在這裡住了3年多,以前從來沒見過。」葉女士說,後來她才知道,她看到的鳥兒有一個雅名,叫絲光椋鳥,主要分布在我國華南及華東等地區,溫州也是它們的棲居範圍,這種鳥屬於溫州地區的留鳥(指不隨季節遷徙的鳥)。因為黃龍一帶靠近市區景山,植被茂盛、食物豐富,可能是吸引鳥兒駐足的原因之一。
  • 零下32度拍鳥 攝影師老兵不油講述生態攝影
    聽此言,氣得我差點噴出一口血來,國家二級,國際上被列入世界瀕危鳥類名錄N級的紅腹角雉就這麼上了這些愚昧無知且野蠻妄為之徒的餐桌,悲哀無奈啊!    在我失望至極,沮喪至極時,當地的朋友冒了一句,離金陽80公裡的的大山包有黑頸鶴,但就是道路太險。此時的我上刀山下火海的心都有了,還怕路險?!走啊!    黑頸鶴?!
  • 我是00後大學生,攝影作品獲獎後,免費給29名老人拍幸福照
    9歲時,攝影作品《普法「小使者」》獲得全國攝影類兒童組二等獎。從此就與攝影結下不解之緣。近年來,在家人的支持下,我先後有50多篇(幅)作品在《法制日報》、人民網、光明網、法制網、今日頭條、視覺江蘇網等新聞媒體和網站發表。並有多幅作品在各類比賽中獲獎。
  • 秋冬季不知道拍什麼?教你「打鳥」的攝影教程,分享我拍鳥的經驗
    南方的秋季有很多鳥可以拍,如果你是小白攝影師,也喜歡生態攝影,那麼本文就是值得一看的鳥類攝影教程,我將分享多年的「打鳥」經驗,讓你在秋季拍攝出好看的鳥類照片。鳥類攝影技巧我對鳥類攝影情有獨鍾,非常享受每一次的拍攝過程,即使是去同一個地方,拍攝同一類鳥,也會感到有新體驗,這種題材相比風景、人像更有挑戰性。
  • 平面設計師創意作品要把握哪幾點?
    如何實現當代平面設計的新發展,眾多設計師在不斷探索並為之努力。平面設計師如何保持自身的創意性是非常重要的一點,而在創意作品要把握哪幾點呢?今天就跟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其一,創意要有針對性。所謂針對性就是作品信息必須明確傳達中心意義給受眾。現代社會自由化的表達與選擇己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受眾心理上的趨同心理逐漸淡化,都在尋求一種獨特的享受,追求與眾不同。
  • 2018滇西拍鳥、觀鳥攻略(一)
    白眉鶇 走了將近30次滇西觀鳥地,要問我有什麼感覺,滇西的鳥點海拔從百花嶺3000多米到洪崩河的200多米,落差大,植被變化也大,給眾多的鳥類提供豐富的食物,鳥浪會一批接著一批,實在令人目不暇接,數量壯觀到你不敢相信,一群鳥浪有幾百隻鳥十幾種鳥,你在別處肯定你見不到。隨著時間的推移,有的經典鳥點在逐漸消失,有的新鳥點在逐漸建立,鳥的密度不如前了。
  • 有了這個拍鳥全攻略,新手也能拍成功
    推薦索尼的200-600,適馬的150-600這倆,我都用過都挺不錯的哈哈哈。【提高拍攝成功率問題】問:我剛開始拍鳥,去哪兒找鳥拍啊?首先最推薦的是一個叫Ebird的網站,這是全球最專業的鳥類研究網站,基本從鳥類出沒地、稀有度、出現坐標、數量、以及各種更具體的信息都有,而且有簡體中文,搜索很方便。
  • 家裡飛來「小客人」 拍鳥「專業戶」拍下南山140多種鳥兒的身影
    今年的愛鳥周,對「拍鳥專業戶」文偉而言,顯得特別有意義。因為,最近他家陽臺上飛來一對美麗的客人——領雀嘴鵯,每天在紫藤花的花葉間啼叫覓食,一有空閒時間,文偉就支起三腳架和相機,守在窗口拍攝這兩個可愛的「小客人」,兩隻鳥兒有時甚至飛進窗口,讓文偉零距離拍了個過癮。
  • 這沙雕填糞坑用這麼大石頭,還讓我給他拍視頻~哎喲媽呀!
    這車停的沒誰了,敵不動我不動,只能叫叉車了。這隻鳥到底多看不開人家想釣魚,你自己上鉤來……1再不努力就要被機器替代了,連寫字都不需人了現在的小孩還真會玩,竟然能走出這麼好的效果網友們幫我翻譯下,她說了什麼?
  • 因為孤獨:體會與人群相反的軌跡,體會身體極度透支後的某種亢奮
    我經常會在清晨,趕最早的一班地鐵回家,因為工作通常需要熬夜,我便有了這樣一種機會,體會與人群相反的軌跡,體會身體在極度透支後的某種亢奮,身體是軟的,而心底卻清明一片,靜逸安詳。你會發現夜與晝的更替是隨鳥的叫聲來臨,天知道北京竟有這麼多種鳥,在你不知道的遠方喧鬧。鳥的聲音會被對面站臺漸漸匯聚的人聲終結,列車會把他們帶往市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