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拍攝影社區文章推薦:來自@布語BUYU
今天和大家聊聊拍鳥,這個很有老法師法力無邊的主題,這篇主要是給第一次或剛對這個攝影類型感興趣的小夥伴們看的,第一次寫文,如果有不足,偏頗的地方希望大家多多諒解。內容都會以問答形式呈現,方便大家閱讀。好的,直入正題吧!
【有關器材的問題】
問:打鳥需要什麼器材?
答:鏡頭方面,長焦最好,越長越好,但一定要定焦巨炮麼?不一定的。70-200可以、100-400可以、150-600可以、200-600可以、甚至就連卡片機只要焦段合適都可以嘗試拍鳥。不要追求鏡頭,這是個無底洞,鏡無止鏡,最終玩兒到600定都不一定是終點。
問:拍鳥一定需要買老法師標配(幾萬+鏡頭和機身)套裝嗎?
答:不需要,雖然打鳥對連拍速度、iso、對焦等方面有些要求,但如果只是自己先當做一個興趣開始,就沒必要上來就投資,拿手機都可以出好片。
問:我微單、卡片機或者手機可以開始拍鳥嗎?
答:絕對沒問題的,拍鳥不是只有大炮才可以,如果只是生活中的隨拍拍一些小鳥,那它們和人的距離手機或微單是肯定可以拍到的,而且出故事畫面的也是大片。
問:如果就是想投一套設備用來拍鳥,我要準備什麼設備?.
答:拍鳥設備一般就是選擇那些買一次不需要再反覆購買,以免造成多次損失。比如我用的是索尼的A7M3和A7R4機身,常用的鏡頭有三顆70-200;100-400;200-600;這三顆鏡頭其實除了200-600以外,都不是為了拍鳥買的。但是需要知道的一個核心要點:不是有300+焦段的鏡頭就一定可以拍攝到特寫或者是達到數毛的,有時候還要考慮1.4或2倍的增倍鏡,對於數毛黨來說是很有用的。總結起來就是:如果真的要投一筆就考慮買可以一直用下去的,不要反覆更換。推薦索尼的200-600,適馬的150-600這倆,我都用過都挺不錯的哈哈哈。
【提高拍攝成功率問題】
問:我剛開始拍鳥,去哪兒找鳥拍啊?
首先最推薦的是一個叫Ebird的網站,這是全球最專業的鳥類研究網站,基本從鳥類出沒地、稀有度、出現坐標、數量、以及各種更具體的信息都有,而且有簡體中文,搜索很方便。再就是從米拍裡找本地的鳥類拍攝作品,然後積極留言去問,一般作者都會給予回復。還可以去攝影論壇鳥版、本地鳥類網站、微信等平臺去找。如果實在找不到,就可以用終極大招:隨便從地圖裡找哪裡有溼地、有水的公園、有湖的地方、基本都會有鳥,只是不確定是什麼品種啦。
問:打鳥的時間選擇?
答:打鳥的黃金時間分為三段:
第一段:早上(成功率80%+)
早上選清晨之後至12點之前,這時鳥類比較活躍會考慮捕食。
第二段:晚上(成功率90%+)
晚上一般指下午5-6點之後至8-9點左右,這時候太陽即將落山,是第二個捕食高峰。
第三段:下午(成功率70%+)
下午指1-2段之間的時間,這時候一般沒有捕食成功的鳥類,都可能在這個時間段內繼續覓食,但另一部分鳥類選擇這時間休息。
問:什麼樣的鳥拍出來好看?
這個問題其實每個人都不同,如:特寫數毛/側光照射羽毛有/鳥類的大動態/鳥類捕魚或覓食的瞬間/小品故事類等等。根據自己的設備與個人風格來選擇吧,拍自己喜歡的就好。
接上個問題,常見的拍攝技巧!
早晨拍鳥光線柔和,所以拍出來的色調會比較舒服,沒有太多光線對比和明暗陰影。中午、下午、晚上的時間裡光線會變換,所以有幾種變化選擇。
第一種:順光,天空藍,鳥毛順,視覺比較舒服。
第二種:側光,既有充足的顏色表現,高光與陰影也可以控制的不錯,而且側光整體表現柔和。
第三種:逆光:用陽光來勾勒鳥類的輪廓,而且可以拍出來高透的質感。
第四種(師說):眼神光,很多拍鳥的大師都說,一張鳥片眼神需要有光,需要銳,這張片子才好看。
拍鳥出大片距離很重要!!!(拍鳥的意見很重要的事兒!!!說3個嘆號這麼重要!)
答:拍鳥的時候有的一個誤區就是,我得先買一套大炮,然後遠遠的上百米之外的去拍。但其實什麼鏡頭都算上,在合適的距離拍攝才是最好的,比如10米-50米左右,那麼什麼設備都可以捕捉到畫面。距離一般取決於咱們拍攝的鳥的類型,如果是鷺、鷹、等鳥類可能為了保護自己和鳥類正常的生活,我們需要距離稍遠。但如果是海鷗、雀鳥、翠鳥、鶲類等,甚至於還會主動靠近人類。所以找到一個適合的拍攝距離最重要。
加塞一個話題【呆鳥與飛版】
其實這是一個鳥圈的經典話題,呆鳥就是指所有站住不動被拍攝的鳥類。飛版指的是飛在空中的鳥類,其中又分成圈養類的鳥類與野生鳥類。但是我們剛開始真的不需要準求這些,拍的開心最重要。之後根據自己水平的提高和風格的愛好,逐漸就會有自己的想法,沒必要在一開始就要追求野生飛版鳥拍攝。
問:為什麼我拍的鳥是虛的?
答:可能和快門速度有關係,因為很多剛開始拍鳥的人,會為了控制iso,把快門速度放在640/800/1000,但其實看很多大師的大片會發現可能他們有些片子都用到了2000+~3000+的速度。但也有另一種拍攝方法是使用比較慢的速度比如1/80秒、 1/60秒、 1/30秒等,這樣的優點是能拍出那種一個部分清晰,翅膀有動態模糊的感覺,但是這種片子需要對鳥類的習性有比較高的了解。不然可能就是一片虛哈哈。總結就是,稍微放開ISO,高一點沒關係的,現在的相機好得很,機內、軟體都可以把降噪處理的很好。
問:要不要超高速連拍?
答:個人是不喜歡的,一般還是選擇低速連拍或正常的一張張拍攝,原因就是一個動態拍個幾十張,拍時爽,選片哭。所以除非是特別怕錯過的瞬間,不然為了內存卡和選片的淚,還是慎用慎用。
問:拍攝角度怎麼找?
最好的角度是平視,可以考慮在安全的情況下,避開前景的影響,如樹枝、蘆葦、這些。還有些情況比如鳥剛好在頭頂,那這時候就得快速憑藉感覺去追角度,拍到總比沒有強,雖然這種情況下光線、距離、都比較不好把握。
問:那第一次拍鳥要帶什麼?注意什麼呢?
1、儘量不要影響到它們這些小可愛的正常生活,不要為了鳥的動態而哄鬧,或者是故意去逗弄驅趕等,不破壞他們的生活方式。儘量保持小聲,不要吵鬧。
2、穿衣打扮方面,儘量穿素色衣服,迷彩優先,深色、綠色等也可以,儘量接近自然顏色。
3、多帶防蚊蟲,多噴防曬,經常第一次的小夥伴拍鳥回來一身包、曬得滿臉通紅,帶個防曬衣是很必要的,帽子也很必要。零食、水、小板凳、帶著吧,沒錯的。
4、拍鳥是一個非常漫長的期待與等待,可能等幾個小時就等到一兩個瞬間,或者乾脆一次兩次都拍不到東西,不要著急,享受等待,等待之後的收穫瞬間,也是拍攝鳥類的樂趣。
希望大家喜歡這篇文章,並留言互相討論,有任何問題我都會隨時回復的!謝謝米拍給我這麼好的一個展示機會可以跟大家聊聊我喜歡的拍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