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鳥容易,拍好難,將鳥拍出藝術感的5個關鍵點

2021-01-15 網易

2020-09-12 14:55:19 來源: FUN視覺攝影

舉報

  好機友攝影最近上線了攝影佳片欣賞庫,已更新佳片1800多張,題材覆蓋山景、水景、花卉、建築、街拍、銀河、星空等,內容將持續更新。建議同時閱讀「

  點擊下方圖片直達

  拍鳥也被攝影愛好者稱為「打鳥」。因為拍鳥一般都要使用長焦鏡頭,而舉起相機對準鳥兒,就好像是拿著長槍短跑「打鳥」一樣,因此得名。

  關於打鳥的文章,好機友攝影曾經推送過幾篇文章:

  但這些講得都是拍鳥的技術問題。

  而有過打鳥經驗的攝友們一定發現,當你使用著目前主流的單反和微單時,其追焦速度和連拍速度往往可以相對輕鬆地就拍到清晰的鳥類畫面。但照片美感卻不敢恭維,說得直白點,就好像是人像中的證件照——鳥是拍到了,但沒啥意思。

  所以本文好機友攝影就和您聊聊如何將鳥類照片拍得更有藝術感。

  1.拍攝鳥類剪影

  無論是展翅高飛的「飛鳥」,還是停在樹枝上的「呆鳥」(在「打鳥圈兒」不是飛行中的鳥統稱為呆鳥),鳥類的身型特點都非常鮮明。所以在清晨或者傍晚時,將機位設置在逆光位,就可以拍出其唯美的剪影畫面。

  建議各位使用點測光,並對太陽邊緣較亮的區域進行測光,然後鎖定曝光,再對鳥類進行對焦後拍攝。

  2.拍攝模糊的鳥類畫面

  鳥類照片拍多了就會發現,清晰的照片很難拍出多麼唯美的效果。而模糊的飛鳥畫面,則往往可以通過抽象感讓照片更出彩。

  拍攝模糊的鳥類可以通過較低的快門速度,再加上晃動相機來實現。晃動相機的幅度、速度都將影響到飛鳥模糊線條的美感。

  另外,為了讓畫面中模糊的飛鳥更突出,建議在深色背景下拍攝淺色的飛鳥,可以實現更具美感的畫面效果。

  3.拍攝「飛鳥拉煙」效果

  「飛鳥拉煙」效果是打鳥圈中公認的,技術要求較高的效果之一。其重點在於,畫面中既要有相對清晰的飛鳥的軀幹,又要有通過慢門形成的鳥類飛行軌跡,也就是「拉絲」。

  也就是在短短的,不到1秒的曝光時間中,要先採用追隨攝影的方式,讓相機鏡頭跟隨飛鳥移動,拍出相對清晰的軀幹;然後再加速鏡頭的移動,並晃動,從而拍出虛化的「拉絲」效果。

  要求兩部分操作必須完美銜接,並且都獲得較優的效果。

  要知道,無論是前半部分的追隨拍攝,還是後半部分拉絲效果的拍攝,只是單獨拍出這兩種效果,就已經有很高的難度,需要反覆嘗試。而讓這兩部分效果在一張照片中呈現,其難度又大大增加了。

  4.利用滿構圖拍攝羽毛

  之前為了讓鳥類作品更具藝術感的方式都是將它們拍模糊,那麼利用滿溝圖拍攝羽毛則需要絕對的清晰。如果與鳥類的距離不能足夠近的話,就需要使用超長焦鏡頭,將每一寸鳥類羽毛的細節、層次都清晰表現出來。並通過滿構圖,讓鳥類羽毛鋪滿整個畫面,形成一種節奏與韻律感。

  當然,如果鳥類的羽毛色彩足夠鮮豔,利用抖動鏡頭的方式也能夠拍出一定抽象美。

  點擊型號學習各相機攝影、後期

  也可淘寶搜索「好機友攝影學習u盤」

  5.利用天氣

  這種場景說實話,可遇而不可求,而且需要拍攝者做好充足的準備。比如在暴風雨來臨的前夕,當天空中布滿了層次豐富的烏雲,如果此時有一隻飛鳥入鏡,畫面的視覺衝擊力就完全不同。

  再比如朝霞之下,一群飛鳥結伴而過,其美麗的畫面想必各位攝友都能想像得出來。而這一切,都需要老天爺的幫助。當然,更重要的是持之以恆地拍攝,總有一天,幸運會降臨在你頭上。

  優秀鳥類攝影作品

  

  攝影師:Majed AlZa\'abi

  

  攝影師:Adam Lake

  

  攝影師:Greg Lecoeur

  

  

  攝影師:Greg Lecoeur

  

  攝影師:Juan Pablo Plaza

  

  攝影師:Georgina Steytler

  

  攝影師:Francesco

  我司出版圖書推薦《手機攝影超易上手:拍出美照的170個實用技巧》

  

  攝影師:Georgina Steytler

  

  攝影師:Terje Kolaas

  

  攝影師:James Hudson

  

  攝影師:Mathias Putze

  

  攝影師:Carlos Cifuentes

  Sean Graesser 作品

  

  

  

  

  

  

  

  

  

  

  

  

  

  

  

  

  

  

  

  

  

  

  

  

  

  

  

  

  

  

  

  

  

  

  

  

  

  ※ 設為星標收藏我們不錯過精彩 ※

  

  ※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 ※

  ※ 長按下方二維碼加入攝影微信群 ※

  (註:群內禁外鏈、拉票、無意義灌水,違者請出)

  ※ 廣告合作課程定製分銷 ※

  微信:Leibodzwh

  ※ 免費後期資源及PS、LR文章集錦 ※

  ※ 近期好文 ※

  ▼點擊「原文」在線學攝影

  ▼點在看,讓更多朋友欣賞精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如何拍好鳥作品?我的體會有這麼幾點
    所以,一當有新的鳥類飛臨時,對喜歡拍鳥的人來說,簡直就象過節一樣,大家相互轉告,拿著自己的長槍短炮,或忘記飢餓、或忘記酷熱與寒冷,來到鳥出現的地方,耐心地等待著精彩畫面的出現,享受著這難得的快樂,作為其中的一員,我深有感受。如你問我,拍鳥難不難?我的答案是說難也不難,我認為,只要在有鳥可拍的基礎上,具備一定的攝影技巧,能夠合理的設置相關參數,再加上必要的器材,就沒有什麼難的啦。
  • 有了這個拍鳥全攻略,新手也能拍成功
    答:不需要,雖然打鳥對連拍速度、iso、對焦等方面有些要求,但如果只是自己先當做一個興趣開始,就沒必要上來就投資,拿手機都可以出好片。問:我微單、卡片機或者手機可以開始拍鳥嗎?答:絕對沒問題的,拍鳥不是只有大炮才可以,如果只是生活中的隨拍拍一些小鳥,那它們和人的距離手機或微單是肯定可以拍到的,而且出故事畫面的也是大片。
  • 美圖預警|天津又又又到了拍鳥季!18個拍鳥地點合集
    他們,就是拍鳥愛好者 為嘛這麼多人愛拍鳥? 天津人喜歡鳥,不僅喜歡養,還喜歡拍。近幾年,天津在加大溼地的建設與保護,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鳥兒的棲息。 全球有8大重要鳥類遷徙通道,天津是其中一條的咽喉要道。候鳥的種類很多,遺鷗、鵲鷂、黑翅鳶等等。
  • 拍鳥要怎麼拍才能拍得漂亮精彩,技巧方法分享
    拍鳥,在我們攝影界行話叫「打鳥」,為什麼叫打鳥呢?因為拍攝鳥類題材,長焦鏡頭是必備的裝備,鏡頭短則200-300焦距的,長則600焦距的,高端的使用的鏡頭焦距會更長,鏡頭焦距越長,鏡筒也就越長,這樣的拍攝陣勢我們稱之為「長槍短炮」,對著鳥兒拍可不就是「打鳥」麼!
  • 2018滇西拍鳥、觀鳥攻略(一)
    紫色花蜜鳥 從保山機場到百花嶺,中途不觀鳥,也要2個小時左右的車程,可以事先聯繫好百花嶺農家樂的司機來接,中途順便把兩個鳥點也逛了,如果是自己找,要費些功夫。我經常讓百花嶺的大劉小劉兩兄弟來接機,他們熟悉鳥點,收穫當然相當不錯。紅脅繡眼鳥 來百花嶺的鳥人,住在旱龍寨比較合適。
  • 捕風捉影 拍鳥者也
    觀鳥之初,我曾問過一位經驗豐富的前輩:「為什麼您外出拍鳥從不使用望遠鏡呢?」他的回答當時令我很費解:「如果那隻鳥在我的相機取景器裡可以看得一清二楚,那我就不需要使用望遠鏡。但如果在我的取景器裡看不清楚或根本看不見,那麼我即使用望遠鏡看到了也沒用,因為拍不到。」
  • 沒有專業鏡頭,拍鳥果然失敗!拍攝鳥你有好經驗分享嗎?
    由於我的鏡頭只是70—2000mm,要拍鳥很困難,主要是鳥離岸邊比較遠,這個鏡頭很難將鳥兒比較清晰地拍攝下來。我只拍攝過兩次鳥,一次是拍攝敖江江面上的鳥。另外 一次是在荷塘附近拍攝幾隻小鳥。後來這幾隻鳥又飛到樹上。鳥一般飛來飛去的,要將鳥的神態拍清晰是很困難的事,特別是對於沒有專業鏡頭的人來說,拍鳥是很難的。
  • 家裡飛來「小客人」 拍鳥「專業戶」拍下南山140多種鳥兒的身影
    今年的愛鳥周,對「拍鳥專業戶」文偉而言,顯得特別有意義。因為,最近他家陽臺上飛來一對美麗的客人——領雀嘴鵯,每天在紫藤花的花葉間啼叫覓食,一有空閒時間,文偉就支起三腳架和相機,守在窗口拍攝這兩個可愛的「小客人」,兩隻鳥兒有時甚至飛進窗口,讓文偉零距離拍了個過癮。
  • 很多鳥類照片是誘拍棚拍而來,拍鳥人可能沾滿鮮血
    為了讓閉目養神的貓頭鷹睜開眼睛,或是動一動揮一揮翅膀,幾名拍鳥人便從附近折了一根竹竿,去捅鳥附近的樹枝。據一些護鳥志願者稱,昨天,當志願者再次前往現場時,發現拍鳥人竟又玩起新花樣,他們用電媒機播放鳥叫聲,引誘貓頭鷹睜眼。樹上的貓頭鷹聽到叫聲後,立馬警覺地睜開了眼睛,見狀,等候在樹下的「炮筒」咔咔咔地響個沒完。
  • 慈谿有位「鳥人」大叔 一年多拍下數十種珍稀鳥類
    阿穆爾隼  浙江在線11月15日訊 「昨天我拍到了楔尾伯勞,非常少見,但我在慈谿第一次拍到了,真是太開心了!」昨天下午5點多,記者與施建慶取得聯繫時,他在電話裡高興得像個孩子。  現年51歲的施建慶是慈谿人,一年多來,他每天早上7點半起床,吃過早餐後,就背著相機出門,開車到海邊,一拍就是兩個小時。目前,他已經拍了近百種鳥,大部分是列入國家保護的鳥兒。  施建慶和妻子一起經營著一家服裝店,上午出去拍鳥,下午幫妻子打理生意。
  • 不文明的拍鳥人又出現了!為拍照片用竹竿捅紅角鴞
    它選擇在圓明園歇腳本是一件值得高興甚至驕傲的事,但這兩天一些拍鳥人的惡意拍攝,讓小傢伙不堪其擾。有網友發文稱,有人為拍到「好照片」,直接用竹竿捅向貓頭鷹棲息的樹幹,而且,還有人用電媒機播放鳥鳴,強迫原本閉眼休息的貓頭鷹睜開眼睛。觀鳥、拍鳥,從過去一些人的小眾愛好,如今變得大眾化、產業化。端著「長槍短炮」出現在各大公園的拍鳥人比比皆是,誘拍、棚拍等拍攝行為也時有發生。
  • 北京奧森公園內現拍鳥大軍 有人凌晨「佔位」
    專家建議,不要長期為誘拍而投餵水果乾等食品,拍攝不要幹擾鳥類正常生活。探訪退休老人凌晨5點趕來拍鳥近日,有網友上傳了一組「奧森公園拍鳥大爺」的照片,引發了不少關注。照片中,百餘名退休的大爺大媽圍站在小河邊,架起了「長槍短炮」,在拍奧森公園裡的鳥。
  • 捅鳥拍大片事件還沒完 圓明園的紅角鴞仍在被「騷擾」
    為拍出好照片,竟有攝影愛好者在圓明園內用竹竿捅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角鴞(貓頭鷹的一種)!甚至還有人播放鳥叫,引誘它睜眼拍攝。近日,這條涉嫌騷擾虐待野生動物的視頻經網友上傳後引發網絡聲討。6月11日,記者前往圓明園福海景區,發現仍有攝影愛好者在拍攝,雖然已不藉助任何工具,但頻繁造訪的拍客仍讓這些小傢伙兒無法休息。
  • 南寧一位65歲大叔專業拍鳥30年,青秀山上的幾十種鳥都被他拍到過
    天鷹大叔姓郭,他說現在青秀山環境越來越好,在山中棲息的鳥類也越來越多,經過他的守候,在山上拍到不同的鳥類有數十種,隨後還翻出他的手機給我們看他在青秀山拍的鳥,而且還與我加了微信,將其中一些照片發給我,現在我也發出來與大家一起分享。【棕頭鶲鶯】體長10釐米,是一種色彩亮麗而有特色的鶯鳥。頭棕色,具黑色側冠紋。上體綠,腰黃色。下體白,頦及喉雜黑色點斑,上胸沾黃。
  • (第106期)北京十渡冬季拍鳥攻略
    1月11日,陪同國際著名生態攝影師史蒂芬(瑞典)和傑德(美國)去北京十渡拍鳥一日。怎麼會選擇十渡拍鳥呢?【緣由】去年底史蒂芬看到送他的《燕京飛羽·北京鳥類攝影檯曆》上有紅翅旋壁雀,他說一月來北京開會一定要去拍,於是有了1月11日的拍鳥活動。十渡也是北京冬季一日拍鳥的好去處。可以拍到什麼鳥?
  • 市民拍鳥發現野生黑鸛 全球僅有千隻被稱"鳥中熊貓"
    華商報記者 趙彬 攝 文 肖琳  華商報訊(記者 肖琳)黑鸛有著「鳥中熊貓」的美譽,屬於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1月25日,一群鳥友在長安區東大拍鳥時無意中發現兩隻野生黑鸛。華商報記者趕到楊先生拍鳥的漁場,這裡蒼鷺成群,再加上天氣晴好,吸引了不少鳥友拍照,透過楊先生的相機鏡頭,記者看到兩隻黑鸛。黑鸛一大一小,大點的站高約一米。黑鸛喜歡營巢於偏僻和人類幹擾小的地方,棲息於河流沿岸、沼澤、山區溪流附近,看到有鳥友靠近,機警的黑鸛瞬間飛到空中,盤旋了十餘分鐘不再落地。
  • 滇西觀鳥拍鳥,鳥人們無法抵禦的誘惑
    特別是對於剛開始觀鳥拍鳥的鳥友而言,由於鳥種太過豐富,要麼是撲面而來的鳥浪,弄得手忙腳亂不分東西,要麼叢林密集不見鳥影一頭霧水。因此有經驗的老鳥人會提醒新人,反正滇西也不會只來一次,可以先觀察常見鳥,下次觀鳥時放過上次已經看好拍好的種類,重點找自己的新種,這樣反而效率比較高更有樂趣。
  • 候鳥遷徙時 石獅拍鳥季
    候鳥遷徙時,正是石獅拍鳥季。在石獅,能拍到哪些候鳥?哪個時段是拍鳥的最佳時間?拍鳥又該注意些什麼?小編就此整理了一份石獅拍鳥旅遊線路攻略,請收好! 1 第一站 水頭外線溼地 如果從沿海大通道水頭外線進入石獅,那麼,水頭外線溼地便是不得不「打卡」的拍鳥點。鳥類對空氣、水等生存環境的要求較高。
  • 露營拍星空要做好哪些準備?拍好星空照片的5個關鍵點
    要拍好星空照片,一般都要遠離地面照明區域,尤其是城市高照明區域。即使在野外有些區域如果有路燈等也會效果不好,所以拍攝星空最好的地方一般應選在人眼稀少的區域,南方一般是在未作旅遊開發的高山上。露營地點和拍攝地點一定要在白天做好考察和選取。
  • 八旬老夫妻十年記錄150多種鳥 兩種是紹興新紀錄
    據趙鍔講,紹興「野鳥會」現有會員40餘人,而老陸夫婦稱得上「最資深」的拍鳥人,「真的不容易,這麼大年紀還能滿山跑,關鍵是還有新紀錄入帳,填補了紹興鳥類的空白。」他不由得對老人豎起了大拇指。  坐公交車找鳥 尋遍城區公園和溼地  老人的桌子上擺著許多本鳥類影集,裡面的照片都是夫妻倆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