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一位65歲大叔專業拍鳥30年,青秀山上的幾十種鳥都被他拍到過

2021-01-08 渝帆

今日,渝帆隨「全國媒體廣西北部灣行」活動來到國家AAAAA級的旅遊景區、南寧的綠肺——青秀山,這裡群峰起伏、林木青翠、泉清石奇、江環如帶,是廣西著名的旅遊景區,素以「山不高而秀,水不深而清 」著稱,有著「綠城翡翠,壯鄉鳳凰」的美譽。

在山中,我們遇到幾位架著「長槍短炮」的大叔,正守在一片密林外,靜靜的守候各種鳥兒的到來,以便抓住這些山中精靈的美麗瞬間,並以此為樂,於是我們便上前與之攀談,中國架著600長焦的大叔叫天鷹(網名),已退休多年,打鳥是他的重大愛好,用他的話說,既段練了身體,又活得有意義,山中鳥語花香,空氣清新,有益身心健康,還能陶冶情操。

天鷹大叔姓郭,他說現在青秀山環境越來越好,在山中棲息的鳥類也越來越多,經過他的守候,在山上拍到不同的鳥類有數十種,隨後還翻出他的手機給我們看他在青秀山拍的鳥,而且還與我加了微信,將其中一些照片發給我,現在我也發出來與大家一起分享。

【棕頭鶲鶯】體長10釐米,是一種色彩亮麗而有特色的鶯鳥。頭棕色,具黑色側冠紋。上體綠,腰黃色。下體白,頦及喉雜黑色點斑,上胸沾黃。與慄頭鶲鶯的區別在頭側慄色,白色眼圈不顯著且無翼斑。華南亞種的臉部棕紅色較重,上體色較深。據天鷹大叔講,這種鳥在青秀山上非常常見。

【白眉鵐】屬小型鳴禽,體長13-15cm。喙為圓錐形,與雀科的鳥類相比較為細弱,上下喙邊緣不緊密切合而微向內彎,因而切合線中略有縫隙;雄鳥頭黑色,中央冠紋、眉紋和一條寬闊的顎紋概為白色,在黑色的頭部極為醒目。背、肩慄褐色具黑色縱紋,腰和尾上覆羽慄色或慄紅色。一般主食植物種子,非繁殖期常集群活動,主要分布於俄羅斯,朝鮮和中國,青秀山也有分布。

【綠翅金鳩】鳩鴿科金鳩屬的鳥類,俗名綠背金鳩。分布於自印度、斯裡蘭卡、經孟加拉、緬甸、中南半島、東達菲律賓群島、向南經馬來半島、印度尼西亞、伊裡安島以至澳大利亞以及中國大陸的東南部、包括廣西、廣東、臺灣、海南等地,一般棲息於山地及山溝等處。青秀山上相對較少,用天鷹大叔的話說,不容易拍到。

【紫壽帶鳥】這種鳥主要棲息於海拔12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帶的闊葉林和次生闊葉林中。體長20釐米左右,屬中型鳴禽。喙基較寬闊,嘴強健,上喙先端稍下彎並具銳鉤,有較發達的口須;鼻孔被羽掩蓋;翅尖,尾叉形,飛行快捷靈活;外側尾羽極度延長且中段僅具羽幹,飛時有如飄舞的蝴蝶;腿、腳強健,爪鉤狀。

【白眉姬鶲】這種鳥主要棲息於海拔12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腳地帶的闊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中,是小型鳥類,體長11-14釐米左右。雄鳥上體大部黑色,眉紋白色,在黑色的頭上極為醒目。腰鮮黃色,兩翅和尾黑色,翅上具白斑。下體鮮黃色。雌鳥上體大部橄欖綠色。腰鮮黃色,翅上亦具白斑。下體淡黃綠色。

【黑喉山鷦鶯】這種鳥棲息於青秀山相對開闊的林緣、灌木草叢之中,體長約16釐米,是一種長尾的褐色鷦鶯。具明顯的白色眉紋及形長的尾。特徵為胸具黑色縱紋。上體褐色,兩脅黃褐,腹部皮黃;臉頰灰,具明顯的白色眉紋及形長的尾。無下髭紋,下體少黑色。虹膜淺褐色,上嘴暗色,下嘴淺色,腳偏粉色。

【日本歌鴝】這是一種相對比較珍稀的鳥類,屬於鶲科孤鴝屬的鳥。體型小巧 ,體長約15釐米。上體褐色,臉及胸橘黃,兩脅近灰。分布於日本以及中國大陸,冬季時經河北、江蘇、江西、到廣東、廣西、福建越冬,偶見於臺灣、香港等地,在越冬時多見於混交林的潮溼下木間以及偶爾遇見於低地。

【黃腰太陽鳥】屬於小型鳥類,體長一般只有10~15釐米。嘴細長而向下彎曲,雄鳥額和頭頂前部金屬綠色,頭頂後部橄欖褐色。其餘頭、頸、背、肩、頦、喉、胸以及翅上中覆羽和小覆羽概為紅色,腰黃色,顴紋和尾紫綠色。中央一對尾羽特形延長,腹至尾下覆羽灰綠色沾黃色。雌鳥上體灰橄欖綠色,腰和尾上覆羽橄欖黃色,下體灰色沾橄欖黃色,遠遠看去,非常漂亮。

【白喉短翅鶇】天鷹大叔講,這種鳥比較難拍到,青秀山上的數量也不多,是鶲科短翅鶇屬的鳥類,一般多分布於尼泊爾、不丹、印度、中南半島、印度尼西亞以及我國大陸的從四川、雲南、兩廣及福建等地,主要生活於常綠闊葉林下灌木間近溪流處。

【紅胸啄花鳥】這種鳥一般棲息於青秀山開闊的村莊、田野、山丘、山谷等次生闊葉林中。體重多在5-10克左右,體長約60-92毫米,體形纖小。雄鳥上體呈輝亮的金屬綠色;下體棕黃,胸部具一朱紅色塊斑,極易與其他啄花鳥區別。雌鳥上體呈橄欖綠,下體棕黃色。虹膜褐色,嘴褐黑色或角灰色,跗蹠暗褐色。幼鳥上嘴褐黑,下嘴紅色;跗蹠呈鉛灰色。

天鷹大叔說,拍鳥是人生的一大樂趣,退休以後,不用工作了,必須要有自己的興趣愛好,這樣才過得充實,而且還有自己的圈子,能交到一大幫志同道合的朋友,經常出去拍鳥、交流,還可以有效的鍛鍊身體,在青秀山這樣的天然氧吧中,感受著大自然的鳥語花香與天簌之音,令人神清氣爽、心情舒暢,何樂而不為呢?

小夥伴們,若不是天鷹大叔將這些鳥名標註給我,很多鳥我都是不認識的,那麼你又認得多少呢?

相關焦點

  • 美圖預警|天津又又又到了拍鳥季!18個拍鳥地點合集
    他們,就是拍鳥愛好者 為嘛這麼多人愛拍鳥? 水西公園 @明軒恆星:聽鳥友介紹說水西公園發現太平鳥,上周來過一次沒拍到,今天沒事就來到水西公園,周日人比較多
  • 廣西行·南寧青秀山鎮山之王千年蘇鐵王
    2019年2月24日,遊覽南寧市內名勝青秀山,第一站是號稱青秀山「鎮山之王」——千年歷史蘇鐵王。
  • 沒有專業鏡頭,拍鳥果然失敗!拍攝鳥你有好經驗分享嗎?
    由於我的鏡頭只是70—2000mm,要拍鳥很困難,主要是鳥離岸邊比較遠,這個鏡頭很難將鳥兒比較清晰地拍攝下來。我只拍攝過兩次鳥,一次是拍攝敖江江面上的鳥。另外 一次是在荷塘附近拍攝幾隻小鳥。後來這幾隻鳥又飛到樹上。鳥一般飛來飛去的,要將鳥的神態拍清晰是很困難的事,特別是對於沒有專業鏡頭的人來說,拍鳥是很難的。
  • 有了這個拍鳥全攻略,新手也能拍成功
    但是需要知道的一個核心要點:不是有300+焦段的鏡頭就一定可以拍攝到特寫或者是達到數毛的,有時候還要考慮1.4或2倍的增倍鏡,對於數毛黨來說是很有用的。總結起來就是:如果真的要投一筆就考慮買可以一直用下去的,不要反覆更換。推薦索尼的200-600,適馬的150-600這倆,我都用過都挺不錯的哈哈哈。【提高拍攝成功率問題】問:我剛開始拍鳥,去哪兒找鳥拍啊?
  • 「野鳥守望者」12年專注拍鳥 20萬張照片構建「鳥類資料庫」
    他,拍攝過並能識別500多種鳥兒,熟悉300多種鳥兒的特徵、習性和行為,能分辨100多種鳥兒的鳴叫聲。他,上海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站工程師薄順奇,32歲,卻已是上海觀鳥圈子裡公認的鳥類保護專家。被稱為「鳥痴」的他,12年裡每年有七八十天泡在野外觀鳥、拍鳥、監測鳥類,拍了20多萬張照片,形成了一個鮮活、厚實的「鳥類資料庫」,為野鳥保育、科普、觀賞等提供了紮實支撐。
  • 廣西南寧青秀山,5A級景區門票20元,高性價比成大媽們的最愛
    青秀山風景區位於廣西南寧市往東南約9公裡處的邕江江畔,是廣西首府南寧唯一的國家5A級景區,景區歷史悠久,景色優美,氣候宜人,奇花異樹,四季常綠。古人有曰:「青山四時常不老,遊子天崖覺春好,我攜春色上山來,山花片片迎春開。」由此可見,古時的青秀山已經是邕南著名的避暑遊覽勝地。
  • 翁蓮芬:63歲學攝影,72歲拿國際大獎,全世界最美的鳥照都被她拍了
    對於任何一位攝影師而言,拍鳥都不是一項容易的工作。一來拍鳥需要長槍短炮、早出晚歸,非常的辛苦,二來拍鳥需要很高的抓拍技巧和瞬間的構圖能力,技術門檻極高。然而這些對於年近八旬的翁蓮芬女士來說都不是問題,10年過去了,她將一張張鳥照片拍得極具故事性,充滿濃濃的人情味。
  • 2018滇西拍鳥、觀鳥攻略(一)
    白喉扇尾鶲,卜紅馨攝前言: 中國有1400多種鳥類,雲南省的鳥類種數大約佔全國的六、七成,是鳥類資源的第一大省,眾多的鳥類資源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乃至世界觀鳥拍鳥者。筆者曾28次到過雲南拍鳥觀鳥,最近一次是在2018年的春節前,此行還能拍到將近10種沒有見過的鳥種,回味無窮,特此寫此文,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滿心的歡喜。
  • 北京奧森公園內現拍鳥大軍 有人凌晨「佔位」
    劉大爺稱,來這裡拍鳥的以中老年人居多,尤其一些老年人退休以後沒事幹,慢慢找到了拍照片的興趣愛好,大家平日裡還經常交流學習,分享攝影作品。「我是從2014年開始接觸的攝影,那時用的還是入門級微單,後來開始喜歡上了拍鳥,在跟專業拍鳥的老師學習過後,才體會到了什麼叫差距,相機硬體、電腦軟體、鳥類知識、攝影理論四大方面的知識都需要學習掌握。」
  • 馬來西亞拍鳥散記 棕櫚林中的百鳥樂園(圖)
    迎接我們的是年輕的鳥導小李,吃過早餐,我們收拾行囊,乘車一個多小時抵達旅程的第一個鳥點——武急丁宜山。  武急丁宜山,雨後拍鳥收穫豐我們扛著設備沿著登山路向山頂行進,邊走邊拍。不多時就拍到了紅嘴地鵑、綠嘴地鵑、還有灰背樹燕。一個小時後,我們在山巒轉彎處停下拍鳥。山上雨林植被茂密,陰天光線很差,我們把相機感光度提到了3000度以上。小李豎耳靜聽周圍鳥的動靜隨即播放鳥音,用這個辦法我們陸續拍到了紋背捕蛛鳥、小綠闊嘴鳥、黑黃闊嘴鳥和幾種不常見的啄木鳥。
  • 八旬老夫妻十年記錄150多種鳥 兩種是紹興新紀錄
    紹興市越城區東昇苑小區有一對八旬老夫妻,酷愛拍鳥,10年記錄了紹興約150種鳥類。這對夫妻,丈夫叫陸志遠,今年83歲,妻子叫沈素娟,今年81歲。  他的電腦裡,存得最多的照片就是鳥照,一個文件夾就表示一次拍攝,上面還註明拍攝的鳥種、日期和地點。「好多鳥好幾次出去都有拍到,每次我都保存著。」他舉例說,今年6月,他和老伴坐公交車去柯橋區稽東鎮拍鳥,途徑一條溪流時,看到電線桿上停著一隻藍色的大鳥,他們趕緊下車。「這鳥太漂亮了,藍色的羽毛,紅色的嘴,不停地下水抓魚。」
  • 捕風捉影 拍鳥者也
    觀鳥之初,我曾問過一位經驗豐富的前輩:「為什麼您外出拍鳥從不使用望遠鏡呢?」他的回答當時令我很費解:「如果那隻鳥在我的相機取景器裡可以看得一清二楚,那我就不需要使用望遠鏡。但如果在我的取景器裡看不清楚或根本看不見,那麼我即使用望遠鏡看到了也沒用,因為拍不到。」
  • 慈谿有位「鳥人」大叔 一年多拍下數十種珍稀鳥類
    阿穆爾隼  浙江在線11月15日訊 「昨天我拍到了楔尾伯勞,非常少見,但我在慈谿第一次拍到了,真是太開心了!」昨天下午5點多,記者與施建慶取得聯繫時,他在電話裡高興得像個孩子。  現年51歲的施建慶是慈谿人,一年多來,他每天早上7點半起床,吃過早餐後,就背著相機出門,開車到海邊,一拍就是兩個小時。目前,他已經拍了近百種鳥,大部分是列入國家保護的鳥兒。  施建慶和妻子一起經營著一家服裝店,上午出去拍鳥,下午幫妻子打理生意。
  • 生態環境優良 海口留鳥、越冬候鳥種類和數量不斷增加
    海南有一個「天涯鳥影」攝影群,從2015年只有3個人的微信群,發展到今天已經有了468名群友,其中年齡最小的16歲,最大的87歲。群裡不僅有全國鳥友,也有不少外國友人,大家在這裡交流海南「鳥情」、攝影心得、欣賞鳥照,還承辦了2019年和2020年兩屆的海口蜂虎攝影大賽。
  • 拍鳥容易,拍好難,將鳥拍出藝術感的5個關鍵點
    因為拍鳥一般都要使用長焦鏡頭,而舉起相機對準鳥兒,就好像是拿著長槍短跑「打鳥」一樣,因此得名。  關於打鳥的文章,好機友攝影曾經推送過幾篇文章:  但這些講得都是拍鳥的技術問題。  而有過打鳥經驗的攝友們一定發現,當你使用著目前主流的單反和微單時,其追焦速度和連拍速度往往可以相對輕鬆地就拍到清晰的鳥類畫面。
  • 東莞拍鳥的「鳥人鳥事」
    一大早,三頂迷彩帳篷就矗立在池塘草地上(不知道是不是他們半夜就搭好了帳篷蹲守),與自然融為一體。不仔細看,還真不知道是拍鳥人的偽裝帳篷。不過,能蒙過人的眼,更要能蒙得過麥雞的眼睛才行啊,現在從漁夫老師拍的作品《鳳頭麥雞》和陳海老師曾經露出的微笑,就足以證明他們成功了。
  • 山西小城攝影師鏡頭裡的「鳥天堂」變身記
    新華社太原5月21日電(記者陳忠華、孫亮全)自從5年前鏡頭裡首次出現黑鸛的身影,山西省孝義市的青年攝影師武晉洲更加堅定了與鳥相伴、拍鳥護鳥的決心。「黑鸛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對環境非常挑剔,以前孝義很少見到。」武晉洲在電腦上展示著他拍攝的黑鸛照片。照片裡的黑鸛,有的零零散散,有的成群結隊,覓食嬉鬧,姿態優雅。
  • 曾經絕跡的鳥兒又回來安家了 至少有320種鳥在溫州被拍到
    原標題:曾經絕跡的鳥兒又回來安家了 至少有320種鳥在溫州被拍到 這些鳥兒你認識嗎? 圖為溫州各地拍到的比較少見的鳥兒。圖為紅胸秋沙鴨,去年1月攝於靈崑。也許有人會說,鳥叫打擾人們休息。不過更多的市民認同葉女士所言:「鳥多了,說明環境好了。」  有隻怪鳥飛到我家了,怎麼保護  溫都熱線接到很多此類求助電話  「有隻怪鳥飛到我家裡來了,你們來看看是不是受保護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