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凌晨,我們順利抵達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迎接我們的是年輕的鳥導小李,吃過早餐,我們收拾行囊,乘車一個多小時抵達旅程的第一個鳥點——武急丁宜山。
武急丁宜山,雨後拍鳥收穫豐
武急丁宜山海拔1000餘米,山間涼爽怡人。我們扛著設備沿著登山路向山頂行進,邊走邊拍。不多時就拍到了紅嘴地鵑、綠嘴地鵑、還有灰背樹燕。一個小時後,我們在山巒轉彎處停下拍鳥。山上雨林植被茂密,陰天光線很差,我們把相機感光度提到了3000度以上。小李豎耳靜聽周圍鳥的動靜隨即播放鳥音,用這個辦法我們陸續拍到了紋背捕蛛鳥、小綠闊嘴鳥、黑黃闊嘴鳥和幾種不常見的啄木鳥。馬來西亞山區的天氣說變就變,轉瞬間便烏雲密布,雷聲大作,大雨足足下了兩個多小時,直到中午雲雨才消散。
雨後,我們啟程去往海拔1600米「雲頂」。快接近山頂時,小李停下車,在路邊的一根枯木上撒了點小蟲,並播放鳥音。誰也沒料到鳥兒竟這麼聽他的話。不一會兒,大仙鶲、棕藍姬鶲、短尾焦鶥、山柳鶯陸續飛來了。剛剛下過雨,空氣很透,這回我們可拍到「大片」了。
下午4點多,小李帶我們去拍育雛的馬來鹰鵰。鵰巢距拍攝點有幾百米。鵰很聰明,把巢做在山坳處茂密植被中一棵凸出的枯樹上,既開闊又讓人類和其他動物傷害不到它們。聽小李說,前些日子,老鵰每隔一小時餵小鵰一次。也許是小雕長大了,不再需要父母頻繁餵食,比我們早來的鳥友等了近4個小時,也沒拍到老雕。小鵰時而站立,時而展翅跳躍,嗷嗷地呼喚媽媽來餵食。直到太陽落山,我們也沒有拍到老鵰餵食,只得留下遺憾了。旅程第一天,收穫尚可,進帳大約30種鳥,90%是過去沒拍到過的。
高山生態保護區,觀、拍、餵食齊分享
第二天一早,我們來到KRAUFOREST生態保護區。天蒙亮,光線很暗,我們在一建築物旁停下。小李在一棵樹上發現了橫斑翠鳥,橫斑翠鳥非常精明,它們把巢建在大樹上的螞蟻洞中,然後散發一種體臭燻跑所有的螞蟻,搶佔其穴。
在另一個鳥點的大樹上,我們發現了一隻站立著的黑腿小隼。黑腿小隼是世界上體貌最小的隼,它們看似乖巧可愛,實際上卻十分兇殘,昆蟲和小鳥都是它們的食物。我們換著角度狂拍一陣後,上車繼續前進。途中,一隻冠斑犀鳥不期而至,我們就在車上拍到了犀鳥的暴框版。不到兩個小時功夫,就拍到了金夾擬啄木、慄啄木、黃腰啄木、小金背、三趾啄木和棕腹、棕胸地鵑以及各種鶥、鵯等近20多種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