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優良 海口留鳥、越冬候鳥種類和數量不斷增加

2021-01-09 瀟湘晨報

成群結隊的黑翅長腳鷸棲居在海口下塘溼地保護小區。海口日報記者康登淋 攝

鳥類不僅是生態系統的重要成員,更是生態環境的晴雨表。海口多樣化的生境和保存完好的自然環境,使得鳥類非常豐富多樣,此前專業機構已記錄到的野生鳥類約300種,被列為海南省重點保護的鳥類約90種。

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的改善和人們愛鳥護鳥意識的增強,在海口的留鳥和越冬的候鳥種類及數量都在不斷增加。不久前,東寨港更是迎來3隻號稱「鳥類中的大熊貓」黑臉琵鷺,反嘴鷸數量也超過了20隻,均創下新高。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提出,深入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海南)建設。在人們與鳥類親密接觸、和諧相處的美麗畫卷背後,是海口全市上下從救助、保護、監測、推介等方面,共同攜手為鳥類撐起了一片自由翱翔的藍天。

海南省小動物保護協會會長梁源忠和工作人員藍小溪幫助貓頭鷹清理身上的膠水。海口日報記者康登淋 攝

政府專業機構攜手 及時救助受傷鳥類

「這隻貓頭鷹被老鼠粘貼板粘住了,兩翅和尾巴被膠水粘成了一個墨筆尖,飛不了也走不動。市民發現後打了海口市政府12345熱線,林業部門接收後送到我們這裡進行救助。」12月22日下午,位於秀英區海秀西路的海南省小動物保護協會內,會長梁源忠和協會附屬寵物醫院店長藍小溪在進行一次極具耐心的救助,幫助一隻貓頭鷹清理掉身上的膠水。

為了幫助貓頭鷹去掉身上的透明「綁束帶」,藍小溪坐在地板上,用手蘸著食用油,從每一根羽毛根部輕柔地按摩至羽尖,嘗試用油來溶解掉膠水。整個清理工作極其繁雜,兩個小時過去後,地上已經有一大團裹挾著膠水的紙張,羽毛看起來很乾淨了。他們把貓頭鷹放到籠子裡,觀察清理效果。隨後,梁源忠趕去菜市場買肉,準備給貓頭鷹投喂,幫助它恢復體力,早日回歸自然。

「如果膠水不弄掉,貓頭鷹翅膀打不開飛不起來,沒辦法覓食只能餓死。」看著貓頭鷹慢慢舒展開翅膀,從走路搖頭晃腦到行動自如,逐漸恢復了攻擊性,藍小溪臉上露出了甜甜的笑容。「小傢伙恢復不錯嘛,看來我們很快就要說再見了。」她高興地對記者說。

據了解,省小動物保護協會近期救助貓頭鷹、隼等猛禽較多。它們多是吃了中毒的老鼠,或者被粘鼠板粘住了翅膀。協會希望廣大市民或者相關部門在投放滅鼠藥物時,選擇藥性只針對老鼠、不傷害禽類的滅鼠藥,防止猛禽誤食中毒老鼠。此外,粘鼠板放置位置請選擇隱蔽、狹窄的地方,讓鳥類不容易接觸。

記者從海口市林業局獲悉,今年該局受理的關於鳥類救助的辦件有101件,救助率100%。當市民遇到需要救助的野生動物,可以致電海口市政府12345熱線,林業部門將會第一時間安排救護人員上門確定動物特徵。其中,適合放生的直接放歸自然,受傷或者不宜放生的交由海南省小動物保護協會附屬普愛動物醫院治療,或海口市陸生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等專業機構進行救助。

海南鳥界資深拍鳥達人「虎哥」在白沙門公園拍鳥。海口日報記者康登淋 攝

小仙鶲、黑枕王鶲等「新鳥」成「常客」

在護鳥愛鳥的徵途中,一個人的力量可能會很小,而468個人的力量匯聚在一起,將會產生巨大的能量。

海南有一個「天涯鳥影」攝影群,從2015年只有3個人的微信群,發展到今天已經有了468名群友,其中年齡最小的16歲,最大的87歲。群裡不僅有全國鳥友,也有不少外國友人,大家在這裡交流海南「鳥情」、攝影心得、欣賞鳥照,還承辦了2019年和2020年兩屆的海口蜂虎攝影大賽。

群主71歲的「虎哥」是海南鳥界資深拍鳥達人,拍過160多種鳥、20多萬張照片,最常去的是白沙門、金牛嶺、五源河等幾個公園。「今年我們在白沙門拍到了海南小仙鶲、黑枕王鶲等新鳥。」虎哥說,所謂新鳥,就是未曾見過或者難得一見的鳥,往年想要拍黑枕王鶲,還得去外地才行。

拍鳥是一種樂趣,拍到形形色色的鳥更是一種享受。「天涯鳥影」攝影群的作用除了給拍鳥愛好者提供一個互相聯絡、交流、欣賞的平臺外,每每碰到那些傷害鳥類繁衍棲息、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群友們總是衝在前面進行監督和抵制:他們呼籲建立溼地保護小區,讓海口蜂虎有更好的棲息地;在白沙門公園出現鳳凰木夜蛾集體暴發的時候,積極建言獻策,引導公園改變傳統藥劑殺蟲法,讓候鳥化身「捕蟲衛士」,用天然生態方式治理取得奇效……

「每個人都有責任去保護好環境,保護好鳥類。468名群友就是468個監督員和守護者,大家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只要遇到不法行為都會第一時間制止和舉報,為保護生態貢獻自己的力量。」虎哥說,近年來政府對生態環境高度重視,保護力度也持續加大,海口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人們休閒娛樂有了好去處,環境美了也吸引更多鳥類前來。

「我們群主不僅拍鳥熱情高、接待外地『鳥友』熱情也高,還是一個非常有責任感、有凝聚力和號召力的人。」曾榮獲海口蜂虎攝影大賽二、三等獎的鳥友「傳視」告訴記者,「天涯鳥影」攝影群明令禁止鳥友驚嚇、用無人機驅趕等傷害鳥的行為,一經發現輕者則批評教育,重者則踢出群。

在海口,不僅「天涯鳥影」攝影群的群友們愛鳥、拍鳥、護鳥,還有很多民間攝影愛好者參與進來。

白沙門公園裡盛開著睡蓮的水塘吸引眾多鳥兒棲居。海口日報記者康登淋 攝

曲大勇(網名「老牛5588」)就是其中一員。12月23日,剛從廣東拍鳥回海口的曲大勇,又扛著自己的「長槍短炮」來到白沙門公園西北角,在一處盛開著睡蓮的水塘邊蹲守。

「你可別小看這片小小的水塘,這裡出現過池鷺、白鷺、夜鷺、黑水雞、白胸苦惡雞等水鳥和眾多林鳥,是每個來白沙門拍鳥愛好者的第一站。」拍鳥給曲大勇帶來了無窮的樂趣,他不僅跑遍了海口大大小小的溼地和公園,還經常飛出島外拍鳥,還義務當上了中國鳥網海南版「第一版主」。6年來,他堅持不懈地往中國鳥網上傳鳥照。在他的呼籲下,中國鳥網海南版入駐了幾十名攝影愛好者。

曲大勇說,今後還要一直拍海口的鳥兒,向外界展示海口的好生態。

黑臉琵鷺在下塘溼地休息。海口日報記者康登淋 攝

生態向好鳥類種類和數量持續增加

近日,海口美舍河、五源河國家溼地公園2019-2020年度鳥類監測報告已經出爐。其中,本年度美舍河國家溼地公園共調查記錄到鳥類14目40科88種,新監測到黑翅長腳鷸、彩鷸、灰翅浮鷗等13種鳥種;五源河國家溼地公園調查紀錄到鳥類15目46科121種,新監測到小天鵝、灰頭麥雞、紅頸濱鷸、白翅浮鷗等18種鳥種。

為了及時掌握國家溼地公園的生態環境現狀和資源動態變化,從2018年7月起,海口市溼地保護管理中心委託海口畓榃溼地研究所、海南觀鳥會等機構開展海口五源河和美舍河國家溼地公園的監測工作,包括鳥類、土壤、水質、植被群落、昆蟲等。

2019-2020年度鳥類監測數據顯示,留鳥和冬候鳥佔美舍河和五源河國家溼地公園鳥類的主要地位。在美舍河記錄到的88種鳥類中,留鳥53種、冬候鳥30種;在五源河記錄到的121種鳥類中,留鳥55種、冬候鳥55種。美舍河記錄到國家II級重點保護鳥種8種、海南省級重點保護鳥類31種。五源河記錄到國家II級重點保護鳥種11種、海南省級重點保護鳥類46種。

「經過幾年的持續監測,我們發現在美舍河國家溼地公園有記錄的鳥類增加到104種,佔海口市鳥類總種數的34.7%;五源河國家溼地公園增加到133種,佔海口市鳥類總種數44.3%。」海口畓榃溼地研究所所長盧剛介紹。

鳥類種類不斷增多,數量也在不斷創新高。在2018-2019年度,美舍河國家溼地公園共記錄到鳥類數量1344隻次,在2019-2020年度共記錄到鳥類數量2212隻次。在2018-2019年度,五源河國家溼地公園共記錄到鳥類數量1580隻次,2019-2020年度共記錄到鳥類數量2100隻次。

生態環境好不好,鳥類具有發言權。海口市溼地保護管理中心主任陳松介紹,生態監測能夠為溼地公園的保護修復和管理提供依據,鳥類監測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經過幾年的監測,發現兩個國家溼地公園的鳥類種類和數量都在不斷刷新,說明海口的生態環境在持續向好。(海口日報記者 龍易強)

【來源:海口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旌湖越冬水鳥種類數量又雙叒叕增加了
    數量有多少?……不認識、數不清?沒關係有了下面這份報告一切So Easy!2021年1月9日成都平原越冬水鳥調查在全省36個調查點同步進行這項調查已經持續五年由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成都觀鳥會德陽市觀鳥愛鳥志願者協會等全省十二家機構共同發起德陽市觀鳥愛鳥志願者協會7名志願者沿旌湖從青衣江橋出發全程徒步7.12公裡
  • 天津優化生態環境效果顯現 野生動物種類數量大幅增加
    隨著天津生態環境不斷改善,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候鳥經天津遷徙、停歇。據天津師範大學專業團隊監測數據,截至目前,天津市共觀測記錄鳥類已達452種,較2014年記錄種類增加了36種。   2015年以來,每年過境北大港溼地保護區的候鳥數量都達數十萬隻,並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2019年更是達到100餘萬隻。2020年過境北大港溼地保護區的候鳥,春季數量為40餘萬隻,進入秋冬季以來數量已達32萬餘只。觀測記錄鳥類種類由2017年的249種增加到2020年的279種。   古海岸溼地自然保護區(俗稱七裏海溼地)是候鳥遷徙的重要驛站。
  • 高臺 生態環境持續改善讓候鳥變留鳥
    高臺 生態環境持續改善讓候鳥變留鳥每日甘肅網1月6日訊 據張掖日報高臺報導(記者段海)雖然是數九寒天,但在高臺黑河溼地,成群結隊的天鵝、白鷺等珍稀鳥類棲息覓食、引頸高歌,展現出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麗畫卷。
  • 高臺:候鳥變留鳥 人鳥更和諧
    正是因為高臺人馳而不息地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這個冬天,除了皚皚白雪,高臺大地處處呈現萬象生機。  記者在黑河沿岸採訪時看到,河道內活動的鳥兒非常多,其中不到1公裡的距離內就遇到了2群在水面遊戈的天鵝,最大的一群有三四十隻。
  • 臨夏州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越冬候鳥逐年增加
    近年來,臨夏州通過溼地保護修復、大規模國土綠化等多項措施,林草溼地面積保有率穩中有增,生態環境持續向好黃河三峽溼地省級自然保護區,黃河流域,洮河、大夏河、廣通河等流域已成為國家「三屏四帶」生態屏障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鳥類提供了良好的生存和繁殖棲息地。
  • 候鳥增多猛禽也在不斷增加
    近年來,隨著候鳥數量的不斷增加,以鳥類為食的猛禽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泰州猛禽家族種類眾多,近年來有觀察記錄的猛禽種類共有4科近20種。短耳鴞、斑頭鵂鶹、紅隼等猛禽在泰州比較常見,它們都是留鳥,一年四季可以看到。另外,蒼鷹、普通鵟等猛禽會隨著冬候鳥的遷徙趕來越冬,次年隨候鳥一起返回北方。
  • 生態環境不斷改善 秋冬季數十萬候鳥過境 5000餘只東方白鸛遷徙來津
    天津北方網訊:從市政府新聞辦日前舉行的「保護野生動物和森林資源 建設生態宜居天津」新聞發布會獲悉,隨著本市生態環境不斷改善,越來越多的候鳥將天津作為遷徙的必經之地。今年10月以來,本市共監測到5000餘只東方白鸛遷徙至本市。
  • 護航候鳥遷徙 維護生態和諧:南昌縣幽蘭鎮做好越冬候鳥保護工作
    護航候鳥遷徙 維護生態和諧:南昌縣幽蘭鎮做好越冬候鳥保護工作 2020-12-21 0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洞庭湖迎來今年首批越冬候鳥
    預計後段來鳥數量將達25萬隻,屆時東洞庭湖將再次進入最佳觀鳥季圖為來洞庭湖越冬的候鳥。姚毅 攝 嶽陽日報訊(記者郝家勇)仲秋時節,洞庭湖依舊碧波萬頃,越冬候鳥必需的水草洲灘還未顯露,習慣在此越冬的數千隻候鳥已開始入駐。
  • 5G和無人機為越冬候鳥保駕護航
    「豐水一片、枯水一線、水草豐美」的時令性溼地生態系統是鄱陽湖的典型特徵。因此,為鶴類、鸛類、鷗類、鷺類、雁鴨類、鴴鷸類等70萬隻越冬候鳥提供了安全穩定的棲息環境。全球98%以上的白鶴、70%以上的白枕鶴、80%以上的東方白鸛、60%以上的鴻雁在此集聚越冬。鄱陽湖成為全球矚目的候鳥越冬地。
  • 保護野生動物和森林資源:天津生態環境得到持續性改善
    隨著天津市生態環境不斷改善,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候鳥經天津市遷徙、停歇。據天津師範大學專業團隊監測數據,截至目前,天津市共觀測記錄鳥類已達452種,較2014年記錄種類增加了36種。2015年以來,每年過境北大港溼地保護區的候鳥數量都達數十萬隻,並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2019年更是達到100餘萬隻。
  • 黑臉琵鷺,平安自在東南飛(美麗中國·調查·鳥的遷徙 ①)
    棲息地遭破壞,黑臉琵鷺種群數量曾逐年下降  每年3月下旬,從南方飛來的黑臉琵鷺陸續到達莊河,在莊河的形人坨子和元寶島築巢繁殖。每年7月中下旬幼鳥與親鳥離開繁殖地並不再回去,棲息在莊河入海口附近的灘涂、沼澤淺水池塘中,至每年的10月下旬陸續飛回我國臺灣等南部地區過冬。  黑臉琵鷺是一種大型候鳥,對環境十分敏感。
  • 大批越冬候鳥飛抵西洞庭湖溼地
    近日,大批越冬候鳥飛西洞庭湖溼地。位於湖南常德境內的西洞庭湖溼地,是我國重要的鳥類保護區。11月11日在湖南西洞庭湖拍攝的候鳥每年秋冬季節,這裡都會成為候鳥遷徙的通道和停歇地。據不完全統計,今年西洞庭湖溼地已迎來近2萬隻羅紋鴨、小天鵝、蒼鷺等候鳥。11月11日,成群小天鵝在湖南西洞庭湖休憩(無人機照片)湖南西洞庭湖的候鳥。
  • 我市野生鳥類種類增至452種 較2014年增加了36種
    從市規劃資源局獲悉,隨著溼地自然保護區「1+4」規劃和雙城生態屏障建設等生態工程的有力推進,我市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吸引越來越多候鳥經我市遷徙、停歇。根據近年來對天津主要鳥類棲息地監測結果顯示,我市野生鳥類數量逐年增加、種類明顯增多。  天津擁有適宜鳥類棲息的多種自然環境,每年春秋兩季經我市遷徙、停歇的鳥類數以百萬計。
  • ...江西吳城候鳥小鎮:唱響「候鳥經濟」之歌 摹繪鄱陽湖生態畫卷
    鄱陽湖是世界最大的候鳥越冬棲息地,每年來此越冬的候鳥數量多達60-70萬隻,種類多達310種,有著「候鳥王國」的美譽。江西吳城鄱陽湖片區的候鳥小鎮便是候鳥每年冬季的一處家園。  未來網11月19日電(記者 凌萌)「鄱湖鳥,知多少?飛時遮盡雲和日,落時不見湖邊草。」一首鄱陽湖民歌,既是對鄱陽湖候鳥自然景觀的真實寫照,也道出了候鳥在鄱陽湖悠然越冬的奇觀。
  • 候鳥遷徙時 石獅拍鳥季
    秋末冬初,候鳥遷徙又迎來了高峰。10月14日,本報刊登《第五季!西伯利亞候鳥再赴「石獅之約」》,用鏡頭記錄了從西伯利亞來石獅過冬的環頸鴴、黑腹濱鷸、黑尾塍鷸等候鳥展翅高飛的壯景,再次引來社會的無數關注。其實,除上述幾種鳥類,「約會」石獅的候鳥還有很多。候鳥遷徙時,正是石獅拍鳥季。在石獅,能拍到哪些候鳥?哪個時段是拍鳥的最佳時間?拍鳥又該注意些什麼?
  • 生態雲南 | 太好看「鳥」!不接受反駁
    生態雲南 | 太好看「鳥」!近年來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納帕海管護工作不斷加強納帕海溼地生態環境日益向好目前記錄到鳥種類179種每年越冬候鳥數量達5萬餘只據納帕海管護局及西南林業大學劉強老師團隊監測記錄顯示納帕海已成為國內黑鸛種群最大最集中、最為重要的越冬地和遷徙停歇地
  • 大批量、多種類候鳥下月抵泰...
    據介紹,本周又有多批次、多種類的鴨類遷徙到溱湖越冬。夏惠觀測到的鴨類就有斑嘴鴨、綠頭鴨、綠翅鴨、羅紋鴨等數種。鴨類生性膽怯而機警,白天多在開闊的湖面或湖心島上遊泳休息,清晨和黃昏時分才飛到水邊淺水處覓食。它們主要以水藻、水生植物嫩葉、種子等植物性食物為食,偶爾也吃軟體動物、甲殼類和水生昆蟲等。「白骨頂有時會和鴨類混群棲息和活動。
  • 江西鄱陽湖迎來越冬候鳥遷徙高峰
    2020-11-26 12:03:37 來源: 獵琪軍事 舉報   雲遇中國【江西鄱陽湖迎來越冬候鳥遷徙高峰
  • 生態環境優化「肉眼可見」辰山植物園成為候鳥中轉「加油站」
    近年來,上海生態環境不斷優化,吸引候鳥「做客」越冬。日前,辰山植物園就與兩種鳥類親密接觸,提供最優質中轉「加油站」。紅頭潛鴨青睞園內大面積優質水域上周,辰山植物園工作人員在做日常園區巡視時,發現園區東湖水面上來了兩隻不常見的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