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4 10: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如果你在冬天的雲南行走
最能給你留下記憶的
應該是南飛的候鳥
它們振翅高飛
開啟一場勇氣與智慧的冒險
在聲聲入耳的鳥鳴中
有另一重奇妙的大千世界
紅嘴鷗 陳韻 攝
很愜意
去騰衝北海享受視覺盛宴
冬季
保山市騰衝市的北海溼地
是水鳥的樂園
這裡是北方鳥類
向南遷徙的重要歇腳地
赤麻鴨、白骨頂雞等
各類候鳥陸續到來
寧靜的溼地
一下子便熱鬧起來了
北海溼地的上空
成群的赤麻鴨不時飛過
鴨鳴聲此起彼伏
走在岸邊棧道或是乘坐遊船之上
紫水雞遊弋於湖面
時而覓食
時而翩翩起舞
時而梳理羽毛
遠遠望去賞心悅目
每年深秋初冬
這裡是鳥類的最佳觀賞期
騰衝溼地超過91種動物
在此繁衍生息
其中
有3種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有15種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以草為排、竹為槳
蕩漾在藍天白雲下
近距離接觸水草、鳥兒
體驗人在畫中遊的美妙感覺
如此絕佳的觀鳥聖地
簡直是觀鳥愛好者的天堂
這個冬天
以觀鳥之名
走進北海溼地
用心去探索
感受最純淨的生命力吧
知道多一點
北海溼地的鳥類騰衝溼地鳥類種類繁多,目前已記錄的鳥類有62種,其中有28種鳥類被分別列入國際和國家級的重要鳥類保護名錄中,其中國家級保護種類13種(一級保護2種,二級保護11種),同時有3種被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的水鳥保護名錄。此外,有11種鳥類被列入《溼地國際公約》鳥類保護名錄(CITES),21種被列入中日遷移候鳥保護公約,7種被列入中澳遷移候鳥保護公約。
很喜人
保山青華海新增2種鳥類新記錄
近日
攝影愛好者
在保山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
拍攝到東方鴴、短趾百靈
經專家鑑定
均屬於雲南省鳥類新記錄
保山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
鳥類種數增至279種
01
東方鴴
東方鴴 蔡慶彪11月3日攝於青華海
嘴短,黑色。頭頂和頸部淡黃褐色,向下過渡至胸部為慄紅色斑帶,下緣為黑色,臉部白色,最外側尾羽白色,尾羽末梢均為白色,上體灰褐色,下體白色,腿橙黃色。雌鳥及非繁殖羽雄鳥無黑色環帶,亞成鳥上體黃褐色,胸部色帶不明顯。繁殖於蒙古及中國北方,冬季至馬來西亞及澳大利亞。繁殖在內蒙古東部呼倫池周圍和遼寧的荒瘠無樹草原及沙漠中的泥石灘。遷徙經中國東部但不常見。於多草地區、河流兩岸及沼澤地帶取食。
02
短趾百靈
短趾百靈 郭康12月5日攝於青華海
短趾百靈(也叫亞洲短趾百靈)是體型小而緊湊、沙褐色較深的百靈,與大短趾百靈很相似,但無頸上的黑斑,且三級飛羽不延伸到初級飛羽末端。嘴較粗短,胸前具細縱紋,腹部很白很乾淨。站姿甚直,上體滿布縱紋且尾具白色的寬邊而有別於其他小型百靈。分布於蒙古,俄羅斯外貝加爾地區,中國北部和東北部至渤海灣、吉林和黑龍江,南至山東。棲息於乾旱平原及草地。短趾百靈擁有悅耳的歌聲,喜歡邊飛邊鳴。
很壯觀
香格裡拉納帕海成為
國內黑鸛種群最大最集中的
越冬停歇地
近年來
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納帕海
管護工作不斷加強
納帕海溼地生態環境日益向好
目前記錄到鳥種類179種
每年越冬候鳥數量達5萬餘只
據納帕海管護局
及西南林業大學劉強老師團隊
監測記錄顯示
納帕海已成為
國內黑鸛種群最大
最集中、最為重要的
越冬地和遷徙停歇地
在納帕海首次記錄到黑鸛是1988年,2004年首次系統監測記錄黑鸛數量有60餘只。據納帕海管護局及西南林業大學劉強老師團隊監測記錄顯示,2019年、2020年黑鸛遷徙過程中最高數量達400餘只,越冬數量200餘只,納帕海已成為國內黒鸛種群最大、最集中、最為重要的越冬地和遷徙停歇地。
黑鸛屬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全球數量約2000至3000隻
中國僅有1000多隻
數量極其稀少
繁殖於北方
在長江以南地區及臺灣等地越冬
有 「鳥中熊貓」之稱
知道多一點
納帕海溼地是我國長江流域重要的生態屏障,行政上隸屬迪慶州香格裡拉市建塘鎮。1984年,經雲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省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2400公頃,以高原季節性湖泊、沼澤溼地,黑頸鶴、黑鸛等候鳥及其越冬棲息地為主要保護對象。2004年12月,納帕海溼地被列入「國際重要溼地」名錄,國際重要溼地面積為2083公頃。
很熱鬧
大批候鳥翔集迪慶維西
隨著冬季的到來
迪慶州維西傈僳族自治縣
迎來了大批候鳥
在攀天閣鄉、維登鄉、葉枝鎮
……
灰鶴、黑鸛、赤麻鴨
鳳頭鸊鷉、鳳頭麥雞、秋沙鴨
綠頭鴨等候鳥
迎著冬日暖陽
迎空飛舞、棲息覓食
讓大地變得生機勃勃
成為冬日裡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洱源溼地迎來大批越冬候鳥
每年11月到次年3月
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縣的
西湖、東湖、茈碧湖和草海溼地
都會迎來大批越冬候鳥
有白骨頂、黃鴨、夜鷺
大灰雁、紫水雞等
它們時而在天空中翩翩起舞
時而在地面覓食嬉戲
不失為冬天裡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很暖心
大山包保護區管護局成功救助黑頸鶴
12月2日18時
昭通市大山包保護區管護局工作人員
在大海子管理站值班時
大山包鎮車路村村民
發現一隻黑頸鶴無法飛行
送至管理站進行救護
值班人員立即對黑頸鶴
身體狀況進行檢查
經檢查
該黑頸鶴全身無外傷
也沒有出現腹瀉等情況
初步判斷可能是
長途遷徙體力不支無法飛行
值班人員立即將黑頸鶴
送至救護站籠舍觀察養護
並對參與救護的村民進行了獎勵
經過六天的精心養護
保護區管護人員觀察
該黑頸鶴精神狀態良好
體力已經基本恢復正常
已達到放飛條件
12月8日
保護區工作人員
將這隻黑頸鶴放飛大海子溼地
目前
該鶴飛行、覓食等狀態良好
(來源:雲南發布)
原標題:《生態雲南 | 太好看「鳥」!不接受反駁》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