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冰城市民撿到長嘴鳥經鑑別是「丘鷸」
生活報訊(記者時繼凱)「鷸蚌相爭」中的「鷸」字是一種鳥的名字,近日哈爾濱市民左先生在香坊區體育頭道街附近就撿到了一隻鷸鳥的同類。 據左先生介紹,12日傍晚,他在巴黎廣場一家門店附近撿到了一隻長嘴鳥,當時這隻鳥受傷飛不動,但會用長嘴啄人的手。生活報記者看到,這隻長嘴鳥的嘴有10釐米長,身上的羽毛為褐色,頭部有黑色條紋。生活報記者將該鳥的照片傳給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資源學院鳥類專家許青老師,經確認,這隻長嘴鳥名叫丘鷸。
-
冰城市民撿到長嘴鳥經鑑別是「丘鷸」 專家:遷徙中夜間受高樓強光...
生活報10月17日訊 「鷸蚌相爭」中的「鷸」字是一種鳥的名字,近日哈爾濱市民左先生在香坊區體育頭道街附近就撿到了一隻鷸鳥的同類。據左先生介紹,12日傍晚,他在巴黎廣場一家門店附近撿到了一隻長嘴鳥,當時這隻鳥受傷飛不動,但會用長嘴啄人的手。
-
宿遷市民撿到一隻「怪鳥」 竟是國家保護動物大麻鳽
尖長嘴、長爪、黃褐相間的羽毛、一雙賊溜溜的眼睛,10月4日早上,宿遷市民唐緒民給記者發來一段視頻,視頻中這隻「怪鳥」讓記者感到「面生」。唐先生說,這隻鳥是自己昨晚撿到的,不知道該如何處理。記者隨後趕至唐先生的家,見到了這隻「怪鳥」,它體長約6釐米,嘴巴很長、很尖。一旦有人靠近,它便會猛地衝過來用尖嘴啄人,性情兇猛。唐先生介紹,3日晚間,他騎著電動自行車經過富康花苑小區時,這隻鳥突然撞在他的胸前。「被鳥撞了一下後,我立即停下車來查看。發現它沒有受傷,但也沒看出它是什麼鳥,當時天色已晚,便把它帶回了家。」
-
經鑑定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黃嘴白鷺...
經鑑定,該鳥為黃嘴白鷺,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記者從李先生拍攝的視頻和照片中看到,黃嘴白鷺有一身的潔白羽毛,其身體修長,雙腿、脖子、嘴巴和腳趾細長,腿腳和翅膀因傷無法起飛。李先生說:「11月7日下午,幾位村民正在田間幹活時,發現了這隻受傷的大白鳥。好多人都不認識是啥鳥,便帶回家餵食了包穀榛子,可大白鳥就是不吃。於是我們趕快給縣林業局打電話,希望大白鳥儘快得到救治。
-
市民撿到長嘴鳥 經鑑別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丘鷸」
市民撿到長嘴鳥 經鑑別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丘鷸」楊先生撿到的丘鷸「鷸蚌相爭」中的「鷸」是一種鳥的名字。4月20日,淇濱區農墾花園A區居民楊先生在散步時就撿到了一隻與鷸鳥同科的丘鷸。楊先生介紹,4月20日上午,他在家門口散步時撿到了一隻長嘴鳥,這隻鳥無明顯外傷,但在地上一動不動。
-
市民路上撿到的這隻鳥其實叫小(pìtī)還是「三有」動物
張女士撿到的小。 申長順供圖淇河晨報訊(百姓熱線記者 馬龍歌)「這裡有一隻野鴨子』,也不知道它怎麼了,不會動。」11月17日,市民張女士致電市林業局稱,她在淇濱區嵩山路南段撿到了一隻不會動的「野鴨」,希望林業部門予以救助。
-
村裡飛來「怪鳥」 尖嘴小眼冷不丁還會啄人
9月3日「瞬間」拍客群網友「黃玉米」給我們爆料,她家在石家莊欒城區竇嫗鎮,今天早上自家院內發現一隻尖嘴「怪鳥」。不飛不跑,伸手就能抓到。「今天早上,我在自家院內發現了這隻奇怪大鳥。尖嘴、小眼、麻黃色,冷不丁還會伸長脖子啄人一口。
-
萊西市民撿到「怪鳥」,原來還是「三有」保護動物
今天上午,家住萊西市洙河畔的市民李先生在清晨散步時,意外在大橋上撿到了一隻「怪鳥」,李先生擔心「怪鳥」受傷,便帶回了家中精心照料,並第一時間打電話向有關部門求助。市自然資源局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接到通知後,第一時間趕到了李先生所住的小區,並與李先生一起將「怪鳥」放入紙箱帶回了動物收容所。經工作人員現場確認,「怪鳥」名叫大麻鳽(jian一聲),它可以像鶴一樣在淺水中行走,以昆蟲、魚蝦為食。大麻鳽是有益的、有經濟價值的、有科學研究價值的「三有」保護動物。
-
市民疑在沙灘撿到價值80萬龍涎香 真偽有待鑑定
假期去沙灘散步,撿到一個石膏狀的異物,拳頭大小,又腥又臭,撿到的人說這是龍涎香,價值80萬元。 一聞:又腥又臭 似曾相識 昨日,市民陳先生介紹,1日那天下午,他和妻子帶著小孩去島內觀音山海邊沙灘遊玩。 當時正逢退潮,沙灘上人並不多,突然,陳先生瞅見沙灘上有一個成人拳頭大小的異物,由於沾了點淤泥,呈灰褐色,撿起來一看、一聞,味道非常怪異,又腥又臭。於是他隨手一丟,一家人繼續往前散步。
-
連雲港連島居民撿長嘴怪鳥 鑑定是鳳頭鸊鵜
昨天,連雲港連雲區連島居民張勇在西連島海邊撿到一隻受傷的「怪鳥」。身邊的人都沒有見過這樣的鳥,有人說是普通的鳥,有人說是罕見的保護動物。後經觀鳥愛好者韓永祥鑑定,這隻「怪鳥」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鳳頭鸊鵜。當天下午記者來到連島邊防派出所看到了這隻「怪鳥」。它重約800克,身上的羽毛為灰黑相間,頭部和腹部部分羽毛為灰色。大約5釐米長的嘴巴尖而挺直,該鳥的一雙腳掌非常特別,形似鴨子的腳爪。黑黃色的腳掌有橫紋,每隻腳掌都是三個腳爪。
-
雲南村民撿到鳥蛋 孵化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上交森警
近日,雲南省西雙版納州森林公安局勐臘派出所接到村民波某某報警稱有一隻「怪鳥」 經民警調查得知,2017年,波某某在林區撿到了兩枚奇怪的鳥蛋。之後便帶回家放在雞圈內孵化,結果其中一枚蛋竟孵化出一隻翅膀上有綠眼的奇怪小鳥。看著這隻小鳥造型奇特,波某某便一直將它飼養在家中。 近日,波某某得知擅自馴養野生動物屬違法行為,於是主動打電話給森林公安民警主動上交飼養的「怪鳥」。 經鑑定,波某某飼養的鳥名叫孔雀雉,屬於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
市民撿到神秘長嘴鳥 林業專家表示比較稀有
本報訊(記者程黎莉)都聽過「鷸蚌相爭」的故事,可鷸長什麼樣還真沒幾個人知道。昨天,市民蒯女士在工業園區星海大廈樓下撿到了一隻受傷的長嘴鳥。她上網查詢後,發現這隻鳥是鷸的一種,還蠻稀有。蒯女士趕忙向林業部門求助,目前這隻鳥已被送往蘇州市陸生野生動物救護中心接受救助。
-
市民撿到受傷「尖嘴鳥」 淹城動物園救助
市民撿到受傷「尖嘴鳥」 淹城動物園救助今天上午,住在湖塘的朱金平一個電話打給波波,說叫自己昨天晚上撿到一隻嘴尖的不得了的鳥,他啊稀奇撒個咧,要緊喊著波波去望望看咧。同期聲:朱金平:昨天我跟我家女兒在門口玩的時候 它飛在我們家女兒頭上 很低 飛來以後就停在我們家門口 抓它起來的 抓來以後它想跑 但它飛不高了朱金平說,這隻鳥去昨天傍晚六點半的晨光飛來個,望著兩個大眼睛一眨一眨個還有點可憐的,因為不知道是嗲個鳥,他也不敢瞎餵東西給它吃,第二天就要緊打電話給幫幫團咧
-
大批飛臨深圳灣上空的鳥,被深圳市民誤認為「大雁」
深圳灣是「東亞-澳大利西亞」這一遷徙路上的重要中轉站,很多鳥類會到此停留補充體力繼續南下或者在此過冬,這也讓深圳市民有幸看到萬鳥齊飛的景象。近日,深圳灣上空飛過大規模鳥群(詳見本報11月5日A13《萬鳥翔集深圳灣秋水長天共一色》),更是讓不少市民讚嘆:「終於看到大雁往南飛。」但深圳觀鳥協會資深觀鳥專家提醒,深圳是不可能出現大規模成群的大雁,從體型等特點看,這些「大雁」應該是普通鸕鷀。
-
北京市民撿到白化麻雀:通體白色 眼睛鮮紅[圖]
原標題: 北京市民撿到白化麻雀:通體白色 眼睛鮮紅(圖) 家住豐臺區洋橋西裡的石先生撿到一隻「怪鳥」,它外形像麻雀,卻通體白色,尤其眼睛更是特殊,是鮮豔的紅色。專家鑑定,這是一隻白化了的麻雀,比較罕見。 石先生說,這隻白色小鳥是他在小區樓下撿到的。前天下午,他正在樓下乘涼,發現了這個小東西。「當時有隻麻雀帶著它飛,小鳥撞到樓下的儲物間門上,就掉到地上了。」石先生救起了小鳥,發現它和普通的麻雀長得很不一樣。這隻小鳥雖然個頭兒像麻雀,全身卻是白色,只有頭頂有一點淡淡的褐斑。另外,小鳥的眼睛是紅色的,和普通麻雀也有明顯區別。
-
市民撿到一隻受傷的鳳頭鷹 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民警同志,我撿了一隻受傷的鳥,可能是國家保護動物。」12月16日上午,沙坪垻區大學城轄區一市民撿到了一隻受傷的鳥。經沙坪垻區公安分局豐文派出所民警查詢,是一隻受傷的鳳頭鷹,屬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最終將其移交給重慶市動物園救治。
-
哈爾濱市民馬路中央撿到「發呆小鳥」 專家:名為珠頸斑鳩
原標題:哈爾濱市民馬路中央撿到「發呆小鳥」 專家:名為珠頸斑鳩 「我撿到一隻鴿子大小的鳥,可它食慾不太好,看樣子呆呆的。」11日,哈爾濱市民劉先生給本報打來電話說,這種鳥在北方很少見,希望能找專家鑑定一下它的品種,讓小傢伙得到恰當的照顧。
-
鷹嘴龜、紅脖頸槽蛇、褐翅鴉鵑 雲南警方救助一批野生保護動物
連日來,雲南公安機關接到多起救助野生動物的警情,在這些需要幫助的「小精靈」裡,從爬行動物到鳥類一應俱全。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蜀黍是怎樣救助這些小動物的吧。 一隻小烏龜,竟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市民撿到一隻鳥 它叫池鷺 是保護動物
原標題:市民撿到一隻鳥 它叫池鷺 是保護動物 師先生撿到的池鷺 8月6日下午區杜曲鎮師家村的師先生,正在自家門口散步時,突然看到一隻尖嘴細爪的小鳥在草地裡掙扎,羽翼上沾滿了水漬。
-
市民撿到傷鳥可與野生動物保護站聯繫
隨著萊西市生態環境建設的發展,各種鳥類的數量不斷增多,不少市民有在野外撿到受傷的野生鳥類的經歷,而絕大多數人對這些野鳥如何辨別其種類、名稱以及撿到後如何進行處理,向哪個部門尋求幫助並不清楚。8月8日,市民姜女士向記者反映,她在遛狗的時候撿到一隻受傷嚴重的野鳥,不知如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