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去沙灘散步,撿到一個石膏狀的異物,拳頭大小,又腥又臭,撿到的人說這是龍涎香,價值80萬元。也許,這種好運氣,就是「別人家的運氣」,你信不?
一聞:又腥又臭 似曾相識
昨日,市民陳先生介紹,1日那天下午,他和妻子帶著小孩去島內觀音山海邊沙灘遊玩。
當時正逢退潮,沙灘上人並不多,突然,陳先生瞅見沙灘上有一個成人拳頭大小的異物,由於沾了點淤泥,呈灰褐色,撿起來一看、一聞,味道非常怪異,又腥又臭。於是他隨手一丟,一家人繼續往前散步。
陳先生說,當時他總覺得這種味道似曾相識,一路上都尋思著:這到底是什麼東西?在走出了差不多100米之後,他恍悟了,於是趕緊往回走,將這個石膏狀物撿回來,並用水將表層的垢汙衝洗乾淨,露出白色的表層;再一聞,那股怪異的腥臭味依舊在。
一喜:上乘好料 值80萬元?
「肯定是它!」陳先生說他當時興奮不已。原來,他說的「它」名字叫「龍涎香」,是鯨科動物抹香鯨腸內分泌物。
陳先生在海滄經營一家香料公司,昨日下午,導報記者在這家香料公司裡看到,這個「龍涎香」外形有點像拳頭,但邊緣並不規則,灰白色的表層縫隙裡有點泛黃。「無論是味道,還是表層蠟狀,都肯定是龍涎香。」陳先生說,他以前也有多次接觸過龍涎香,但質地都沒這個好,為一測真偽,他還從「龍涎香」摘取一丁點焚燒,發現火焰呈現藍黃相間,這一點也很吻合。
據了解,龍涎香可作為高級的香料使用,可配置成高級香水,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是治病和延年益壽的名貴中藥。「我這個成色算是龍涎香中的上品。」陳先生說,經業內打聽,現今這種質地的龍涎香每克能賣到4000多元,這就是說,他手頭上的這個重達220多克的「龍涎香」,或能賣到80萬元!
一疑:是真是假 有待鑑定
「普通人就算看到,也只會把它當做石膏啥的。」陳先生笑著說,龍涎香密度為0.8g/cm 3,比海水密度略小,所以大多時候它可以懸浮在海水裡,這次可能是被海浪衝到岸上;如果不是被撿到的話,等到漲潮時又會被卷到海水裡了。
昨日,導報記者先後諮詢了市海洋與漁業局、廈門大學海洋系專家。兩名受訪專家表示,白色表層龍涎香是很罕見,也聽說過很值錢,但因自身對龍涎香並沒有深入研究,不太方便發表個人看法。
至於陳先生手頭上的這個「龍涎香」是否貨真價實,上述2名受訪專家建議,不妨拿著實體去類似海洋三所(廈門)這樣的權威部門申請鑑定,或許就能打消市民的疑慮了。
對於上述專家的見解,陳先生只是淡然一笑:「確實很罕見,可遇不可求,很多專家想研究,但都很難見到真品。」至於為何這麼自信,陳先生說,他做香道(動植物香料)這個行業已經10多年了,對龍涎香的研究還是很透徹的。
新聞連結
百年浸泡 才成極品
昨日,導報記者查閱陳先生搜集的龍涎香資料看到,大烏賊和章魚口中有堅韌的角質顎和舌齒,很不容易消化,當抹香鯨吞食上述大型軟體海洋動物以後,顎和舌齒就在胃腸裡積聚,刺激了腸道,腸道就會分泌出一種特殊的蠟狀物,將腸道傷口包起來,慢慢地就形成了龍涎香。
龍涎香大小不一,有記載最重的龍涎香為幾十公斤,也就是說,陳先生的這個「龍涎香」個頭一點都不算大,但他說卻是最值錢的。「說白了,龍涎香也算是排洩物。」陳先生說,有一小部分抹香鯨會將龍涎香嘔吐出來,有的是等抹香鯨死了屍體腐爛後才會掉入海水裡。龍涎香變乾燥之後,卻能散發出持久的香味,比麝香還香,在我國漢代,龍涎香頗受宮廷「寵愛」。
而從被捕捉或被打死的抹香鯨腸道中取出來的龍涎香是沒有任何價值的,因為排入海水中的龍涎香起初是淺黑色的,在海水浸泡的作用下,才逐漸變成灰色、淺灰色,最後才變為白色;而白色的龍涎香品質是最好的,它要經過海水百年以上的浸泡,將雜質全漂出來,才能成為上品,極為難得。(海峽導報記者 曾毓慧/文 陳巧思/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