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臺 生態環境持續改善讓候鳥變留鳥

2021-01-09 每日甘肅

高臺 生態環境持續改善讓候鳥變留鳥

每日甘肅網1月6日訊 據張掖日報高臺報導(記者段海)雖然是數九寒天,但在高臺黑河溼地,成群結隊的天鵝、白鷺等珍稀鳥類棲息覓食、引頸高歌,展現出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麗畫卷。

記者在黑河沿岸採訪時看到,河道內活動的鳥非常多,其中不到1公裡的距離內就遇到了2群在水面遊弋的天鵝,最大的一群有三四十隻。

該縣合黎鎮五三村村民王漢生是一名溼地協管員,主要負責合黎鎮和巷道鎮境內黑河沿岸溼地的巡邏管護工作,從2018年開始他又有了一項新任務,入冬後每天定時給轄區內越冬的鳥投餵玉米粒,確保它們有充足的食糧。王漢生告訴記者,隨著人們護鳥愛鳥意識的不斷增強,雖然他負責巡邏管護的這一段河道穿高臺縣城而過,但越來越多的鳥類從人跡罕至的野外來到了城市周邊,鳥和人類更加友好。「我負責的轄區長30多公裡,在這一範圍內發現白天鵝100多隻,其中最大的一群有50多隻。」王漢生說。

近年來,高臺縣緊緊圍繞「建設生態文明、發展生態經濟」主線,堅持積極保護、科學恢復、合理利用、持續發展的原則,大規模實施封育保溼、溼地補水、植被恢復等生態工程,全力修復溼地生態系統,促進黑河溼地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爭取到祁連山黑河流域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復項目資金7400萬元、黑河溼地保護與治理工程和黑河溼地自然保護區居民轉移轉產項目資金3920.98萬元。同時,嚴厲查處違法徵佔用溼地、毀溼開墾等違法案件,建立健全「縣、鎮、村」三級管護機構,開展黑河流域溼地生態環境監測、溼地鳥類和植物監測工作。根據常年觀測統計,高臺黑河溼地境內的野生鳥類有8目、12科、86種,包括大天鵝、黑鸛、金雕、紅嘴鷗等。隨著生態環境持續好轉,引來幾十萬隻候鳥飛抵這裡遷徙、越冬,數量逐年遞增,成為大漠戈壁中一道亮麗風景線。「根據我們的監測資料顯示,2020年在高臺縣黑河溼地自然保護區範圍內越冬的候鳥增加了12個種類,1.6萬隻。」縣溼地局副局長王立山說:「越來越多的珍稀鳥類由候鳥變為留鳥,選擇在高臺越冬,處處呈現出一幅鳥與自然、鳥與人類、鳥與城市和諧相處的優美畫卷。」

相關焦點

  • 高臺:候鳥變留鳥 人鳥更和諧
    正是因為高臺人馳而不息地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這個冬天,除了皚皚白雪,高臺大地處處呈現萬象生機。  記者在黑河沿岸採訪時看到,河道內活動的鳥兒非常多,其中不到1公裡的距離內就遇到了2群在水面遊戈的天鵝,最大的一群有三四十隻。
  • 留鳥與候鳥
    鳥類分類(遷徙)     同一個地方的小鳥按照是否會隨季節遷徙到其他地方再返回的現象,分為留鳥和候鳥
  • 石獅多部門聯合開展觀鳥護鳥行動 部分候鳥變留鳥
    「你們看,那隻就是小白鷺,黃色腳黑色嘴,繁殖期頭上會長出蓑羽或辮狀飾羽,屬於『三有』(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動物,而大白鷺個頭比較大,脖子呈『S』形,黑色腳黃色嘴,屬於省級重點保護動物……」活動現場,泉州市觀鳥學會會長吳軻朝一邊指導黨員和志願者科學觀鳥,一邊為他們普及鳥類相關知識。
  • 何謂留鳥、繁殖鳥、夏候鳥、冬候鳥、旅鳥和迷鳥?
    什麼叫做留鳥、繁殖鳥、夏候鳥、冬候鳥、旅鳥和迷鳥?所謂「留鳥」,就是指一整年都是在一個地區,沒有進行遷徙的鳥類。例如說麻雀在各個地區都是留鳥。而繁殖鳥則是指在某一個地區繁殖的鳥類,一般都是在夏季的時候前襲來,秋季的時候遷徙走,例如說東北地區的沼澤地帶而言,丹頂鶴就是繁殖鳥。
  • 大亞灣生態環境不斷改善!吸引大批候鳥遷徙過冬!
    大亞灣區擁有溼地、樹林、海岸線等豐富的生態環境資源,是許多鳥類生存的天堂。近幾年,隨著大亞灣生態環境的改善,越來越多的鳥類選擇在大亞灣過冬或是從大亞灣過境遷徙,在河岸或溼地棲息,成為大亞灣冬日裡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也吸引了眾多觀鳥大人前來觀鳥、拍鳥。
  • 戀上青山綠水 候鳥變成留鳥 尼泊爾小精靈在紹興住下了
    「它們常年居住在紹興,不會因為季節變化而遷徙,已是紹興的常見留鳥,在紹興城區多處山林和公園分布。」根據趙鍔多年的觀察,棕臉鶲鶯喜歡在常綠林和矮樹密叢活動,也喜歡在小水塘洗澡,而紹興的生態環境正好適合它們棲息繁殖,所以棕臉鶲鶯在紹興是一年比一年多,像今年府山的棕臉鶲鶯數量就要比往年多出不少。  不少候鳥在棲息環境合適的情況下,可能會長久地滯留於某地。
  • 生態宜居 | 天津生態環境持續改善,野生鳥類已達452種
    本市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日益成為適宜鳥類棲息家園。從本月開始,本市迎來候鳥遷徙季。近日,在北大港溼地巡護的工作人員觀測到,已有一些東方白鸛來到溼地。「東方白鸛屬於遷徙候鳥,每年途經北大港溼地,會停留一個月左右,一些鳥類從最初短暫停留變成現在會選擇留下越冬或繁殖。」
  • 崇左:生態環境逐漸改善,多種珍稀鳥類集中來訪
    白喉扇尾鶲屬「留鳥」,常單獨或成對活動,有時亦見三五隻成群或與白眶雀鶥等其他鳥類混群。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徐文清 攝廣西新聞網崇左5月14日訊(通訊員 盧卓景)近年來,崇左市加大城鄉生態環境治理及珍稀鳥類保護力度,生態環境不斷改善,有的「候鳥」變成了「留鳥」,越來越多的珍稀鳥類棲息安家。
  • 天津生態環境持續改善,野生鳥類已達452種
    本市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日益成為適宜鳥類棲息家園。從本月開始,本市迎來候鳥遷徙季。近日,在北大港溼地巡護的工作人員觀測到,已有一些東方白鸛來到溼地。「東方白鸛屬於遷徙候鳥,每年途經北大港溼地,會停留一個月左右,一些鳥類從最初短暫停留變成現在會選擇留下越冬或繁殖。」北大港溼地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野保科的孫洪義說。
  • 生態環境優良 海口留鳥、越冬候鳥種類和數量不斷增加
    海口日報記者康登淋 攝鳥類不僅是生態系統的重要成員,更是生態環境的晴雨表。海口多樣化的生境和保存完好的自然環境,使得鳥類非常豐富多樣,此前專業機構已記錄到的野生鳥類約300種,被列為海南省重點保護的鳥類約90種。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的改善和人們愛鳥護鳥意識的增強,在海口的留鳥和越冬的候鳥種類及數量都在不斷增加。
  • 改善生態環境!看看這些地方怎麼做
    生態環境的改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遷飛區進行常態化巡邏並對沿湖群眾和遊客加強候鳥保護宣傳以提高全社會的保護意識、消除危害候鳥安全的隱患確保候鳥安全越冬 》5日正式發布《實施意見》提出了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持續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完善結對協作機制、加強幹部人才保障、完善考評指標體系5個方面共16項政策措施
  • 精心呵護,我市溼地生態功能持續改善
    眼下雖已入冬,但在遼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還經常能看到在這裡越冬的丹頂鶴、灰鶴等野生候鳥。近年來,我市持續加大溼地保護力度,讓溼地生態功能得到持續修復改善,為溼地上棲息的候鳥提供了更加適宜的環境。
  • 候鳥、留鳥、旅鳥傻傻分不清?福州觀鳥指南來啦
    N海都記者 羅丹凌 石磊磊夏去秋來,越來越多的候鳥南遷而來,地處東南沿海的福州迎來最佳觀鳥季。上周末,福建省石探記生物學研究中心和福山郊野公園共同進行了今年入秋的第一次候鳥觀鳥調查。工作人員悄悄走進林中,舉起手中的觀鳥望遠鏡,仔細觀察林間的小鳥。
  • 原住民的合影:深圳常見留鳥辨識圖鑑
    鵲鴝(雄)  留鳥是指那些常年居住在出生地,不會因季節變化而遷徙的鳥兒。深圳有300多種鳥,留鳥的種類只佔三分之一,但數量卻遠遠超過候鳥。  有意思的是,候鳥和留鳥的分野並不是絕對的。在深圳,有一些候鳥因為適應這裡的氣候,有穩定的食物來源和安寧的生活環境,會在深圳定居,變成留鳥。比如大白鷺,有的是留鳥,常年生活在深圳,生兒育女,安居樂業;有的每年冬天從北方飛來,春天離開;也有的大白鷺不是在深圳出生,遷徙途中,喜歡上了深圳,就一直留了下來。
  • 臨夏州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越冬候鳥逐年增加
    近年來,臨夏州通過溼地保護修復、大規模國土綠化等多項措施,林草溼地面積保有率穩中有增,生態環境持續向好黃河三峽溼地省級自然保護區,黃河流域,洮河、大夏河、廣通河等流域已成為國家「三屏四帶」生態屏障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鳥類提供了良好的生存和繁殖棲息地。
  • 生態環境不斷改善 秋冬季數十萬候鳥過境 5000餘只東方白鸛遷徙來津
    天津北方網訊:從市政府新聞辦日前舉行的「保護野生動物和森林資源 建設生態宜居天津」新聞發布會獲悉,隨著本市生態環境不斷改善,越來越多的候鳥將天津作為遷徙的必經之地。今年10月以來,本市共監測到5000餘只東方白鸛遷徙至本市。
  • 秉持綠色發展理念 生態環境持續向好——濱海新區深入貫徹落實黨...
    隨著雙城中間綠色生態屏障建設初見規模,這裡的大片花海花香惹人醉,成為了最受市民熱捧的拍照「打卡地」之一。  這僅僅是濱海新區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的「冰山一角」。今年以來,新區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水土汙染治理持續加強,生態保護修復力度持續加大,群眾環境獲得感不斷提升,為助推高質量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保障。
  • 閩清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引來眾多鳥兒棲息安家
    白鷳(拍攝地點:炮臺山) 近幾年,閩清對生態環境的治理逐步加強,生態質量持續改善、全面向好,山又變綠了,水又變清了,連許多年不見的各種鳥兒都爭相回歸築巢安家了
  • 生生不息的溼地,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生態家園
    近日,陝西衛視《陝西新聞聯播》欄目播出《生生不息的溼地----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生態家園》將西安滻灞生態區作為陝西省5年來生態文明建設成果代表之一進行了報導生態文明建設的目的就是讓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環境越來越好,而現在,在我們身邊已經有很多人感受到了我們的生活環境變好了
  • 辰山植物園過冬候鳥已就位 自然生態交響曲即將開場
    成群的候鳥從天空飛過,稀疏的叢林間和寬闊的草坪上能遇見各種冬候鳥和留鳥,常見的冬候鳥有:北紅尾鴝、黃雀、樹鷚和灰頭鵐等;留鳥種類繁多,例如:珠頸斑鳩、烏鶇、棕背伯勞、黑尾蠟嘴雀、白頭鵯、八哥、喜鵲、戴勝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