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鳥與候鳥
鳥類分類(遷徙) 同一個地方的小鳥按照是否會隨季節遷徙到其他地方再返回的現象,分為留鳥和候鳥
-
何謂留鳥、繁殖鳥、夏候鳥、冬候鳥、旅鳥和迷鳥?
什麼叫做留鳥、繁殖鳥、夏候鳥、冬候鳥、旅鳥和迷鳥?所謂「留鳥」,就是指一整年都是在一個地區,沒有進行遷徙的鳥類。例如說麻雀在各個地區都是留鳥。而繁殖鳥則是指在某一個地區繁殖的鳥類,一般都是在夏季的時候前襲來,秋季的時候遷徙走,例如說東北地區的沼澤地帶而言,丹頂鶴就是繁殖鳥。
-
候鳥、留鳥、旅鳥傻傻分不清?福州觀鳥指南來啦
N海都記者 羅丹凌 石磊磊夏去秋來,越來越多的候鳥南遷而來,地處東南沿海的福州迎來最佳觀鳥季。上周末,福建省石探記生物學研究中心和福山郊野公園共同進行了今年入秋的第一次候鳥觀鳥調查。工作人員悄悄走進林中,舉起手中的觀鳥望遠鏡,仔細觀察林間的小鳥。
-
原住民的合影:深圳常見留鳥辨識圖鑑
候鳥聚集最多的深圳灣,開始變得有些寂寥。炎熱的夏季是深圳鳥兒最少的季節。 但是,這個亞熱帶城市的美好在於:候鳥離去的日子裡,在草木青青的小區,鬱鬱蔥蔥的山嶺,甚至在車水馬龍的深南路上,依然有上百種和深圳人常年相處的留鳥與我們朝夕相伴。
-
高臺 生態環境持續改善讓候鳥變留鳥
高臺 生態環境持續改善讓候鳥變留鳥每日甘肅網1月6日訊 據張掖日報高臺報導(記者段海)雖然是數九寒天,但在高臺黑河溼地,成群結隊的天鵝、白鷺等珍稀鳥類棲息覓食、引頸高歌,展現出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麗畫卷。
-
寒風中,松雅湖上一群精靈們在起舞
紅網時刻長沙11月22日訊(記者 彭超)「快看,那是只斑嘴鴨,白色尾羽,嘴巴前段是黃色的,小短腿!」 儘管天氣寒冷,湖南松雅湖溼地公園裡仍傳來陣陣驚喜。11月22日,長沙市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處、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在湖南松雅湖國家溼地公園組織了一場觀鳥活動,給松雅湖溼地自然學校的學生家長們上了一堂生動的自然課。
-
永康江上小「精靈」
三江六岸隨處可見鳥兒在淺灘中覓食嬉戲,在水面上展翅飛翔,這成了永康江上的一道風景線。據悉,我市共有鳥類156種,分屬16目40科。繁殖鳥(留鳥和夏候鳥)有101種。本報記者經過多年跟蹤拍攝發現,永康江上的鳥類以白鷺、翠鳥、夜鷺、針尾沙錐、紫嘯鶇、綠翅鴨等十多種飛禽為主。它們有的是越冬棲息候鳥,有的是在這裡「落戶」的留鳥。
-
石獅多部門聯合開展觀鳥護鳥行動 部分候鳥變留鳥
4月13日下午,春光明媚,海風吹拂,泉州灣河口溼地水頭村段的灘涂上,一隻只大小白鷺或低頭覓食,或展翅高飛,或駐足休憩,而這些美麗的「倩影」,被灘涂邊上的幾個高清照相機鏡頭一一記錄下來……原來,以福建省第38屆「愛鳥周」為契機,石獅市直城建系統黨委聯合福建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志願者委員會、泉州林業局
-
永康江上小「精靈」
三江六岸隨處可見鳥兒在淺灘中覓食嬉戲,在水面上展翅飛翔,這成了永康江上的一道風景線。據悉,我市共有鳥類156種,分屬16目40科。繁殖鳥(留鳥和夏候鳥)有101種。本報記者經過多年跟蹤拍攝發現,永康江上的鳥類以白鷺、翠鳥、夜鷺、針尾沙錐、紫嘯鶇、綠翅鴨等十多種飛禽為主。它們有的是越冬棲息候鳥,有的是在這裡「落戶」的留鳥。
-
冬季:紹興溼地滋潤生命
綠翅鴨 省重點保護動物斑嘴鴨 省重點保護動物今年的冬季,氣溫下降的不是很迅速,各種候鳥來的也比往年晚了些許時日,都是陸陸續續地抵達紹興的溼地,與往年一樣沒有缺席,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溼地裡的候鳥吧!會潛水的鳳頭潛鴨在水面飄蕩,腦後若影若現的小辮子迎風擺動,格外的可愛;只有數量極大的綠翅鴨會在水面群飛,壯觀的群飛場面如同「鳥浪」,極其震撼;其中最耀眼的是羽毛多彩,又首次出現在我們紹興城裡的花臉鴨,那如同京劇臉譜似的臉上花紋,為它贏得了實至名歸的稱呼;一不留神,普通鸕鷀忽然從水裡冒出頭來,嘴裡大口吞咽著捕食而來的大魚,這足夠它享受好一會了。
-
你以為候鳥遷徙只是怕冷?其實我們至今都沒搞清楚原因
根據鳥類遷徙活動的特點,我們可以將鳥類分為留鳥和候鳥兩大類。顧名思義,留鳥指的是一年四季都停留在同一個地方,不進行遷徙。比如飛行能力較弱的雞形目鳥類。大多數留鳥都生活在氣候較為溫暖的地帶,但在高寒地區也同樣有留鳥, 比如生活在喜馬拉雅上的雪雞、南極的帝企鵝等。
-
「明星」候鳥曼妙身姿
海南一直是候鳥遷徙的重要落腳點和越冬地,且近年來隨著人們自然意識的提高,城市對候鳥的保護也越來越重視,作為「候鳥酒店」的紅樹林溼地面積也逐年擴大,優越的環境為候鳥遷徙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棲息條件,每年吸引大量候鳥棲息、繁衍。 晴朗的天空下,翠綠色的熱帶植物裡,波光瀲灩的水中,候鳥在嬉戲、覓食,構成一幅幅冬季時節的美麗圖景,為城市帶來了生機。海南都有哪些明星候鳥呢?
-
越來越多「德陽籍」小候鳥出生,它們選擇留下的原因是……
留在旌湖裡的冬、夏季候鳥數量較往年明顯增多,從4月起到現在,旌湖裡幾乎每天都有『德陽籍』小候鳥陸續出生,旌湖現在已經成為了這些雛鳥們的樂園。」今天上午,在青衣江橋至黃河橋東岸邊,德陽觀鳥愛鳥志願者協會的鳥友指著旌湖河道內人工鳥島上的一窩雛鳥興奮地說。自今年4月份開始至今,旌湖鳥島上已陸續孵化出數百隻各種野生鳥類。
-
海南「明星」候鳥曼妙身姿
晴朗的天空下,翠綠色的熱帶植物裡,波光瀲灩的水中,候鳥在嬉戲、覓食,構成一幅幅冬季時節的美麗圖景,為城市帶來了生機。海南都有哪些明星候鳥呢?海南日報記者就此採訪了海口畓榃溼地研究所所長盧剛,跟著「鳥專家」一起打開海南明星候鳥圖鑑。
-
候鳥為什麼要遷徙?只是因為怕冷?
春天,燕子從南方飛回北方,秋天,又帶著子女到南方過冬,這種鳥叫候鳥,如大雁、燕子、杜鵑、黃鸝等。有的鳥長年留在出生地,這種鳥叫留鳥,如麻雀、喜鵲、鷹等。———小學語文課本《候鳥的遷飛》歷史上,人類也很早就注意到鳥類的遷徙現象,戰國時期《呂氏春秋》中「孟春之月鴻雁北,孟秋之月鴻雁來」,及《禮記·月令》「仲春之月元鳥至,仲秋之月元鳥歸」句,分別描述了鴻雁和家燕南北定期遷飛的現象,是對鳥類遷徙特性的生動概括。根據鳥類遷徙的行為,可以將鳥類分成不同的居留類型。
-
西伯利亞候鳥再赴「石獅之約」
從2016年冬首次被本報報導算起,西伯利亞候鳥石獅過冬已進入「第五季」,其足跡也從最初的石湖紅礁,延伸至如今的水頭外線、溼地公園等區域。10月以來,本報記者多次前往水頭外線等地,趕赴與西伯利亞候鳥的「一年之約」。
-
冬候鳥白琵鷺率先抵達洞庭湖
嶽陽廣電全媒體訊(記者 嚴欽海)又到了冬候鳥由北向南的遷徙時節,今年率先飛抵洞庭湖的冬候鳥是白琵鷺,這批先行者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它們的到來拉開了今年候鳥到洞庭湖越冬的序幕。前段時間的低溫陰雨天氣暫告結束,久違的太陽溫暖地照在洞庭湖上。
-
【附視頻】候鳥遷徙有多美?一起來感受下…
眼下又到了候鳥遷徙的高峰季節,成千上萬隻候鳥沿著相對固定的路線,跨越多個地段,飛往地球的另一個方向。據了解,全世界鳥類有9000多種,其中有4000多種是候鳥。這些鳥由於氣候、溫度、食物、日照時間等因素,每年春秋兩季沿著固定的路線往返於繁殖地和避寒地之間。候鳥遷徙是地球上最大規模的生物遷徙,下面就跟隨小新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大型涉禽,體長120~160釐米。
-
越冬候鳥陸續抵達 洞頭首次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黑冠鳽
溫州網訊 眼下正是候鳥越冬遷徙季節,作為國際候鳥遷徙的重要通道,溫州也陸續迎來眾多鳥類「老朋友」。而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黑冠鳽,近日首次在洞頭被當地居民觀測到。「很驚喜,中國臺灣常見的留鳥黑冠鳽竟出現在洞頭,而且被我觀測到了。」
-
去開州赴一場候鳥之約!3萬多隻「冬季的客人」漢豐湖安家
儘管冬季的漢豐湖沒有了夏日的明亮色彩,但因有了這群可愛的"小精靈",更多了些流動的生機,充滿了活力。「隨著生態環境的改善,漢豐湖成為鳥的天堂。」開州區林業局負責任告訴記者,現在每年入冬開始,漢豐湖溼地以及周邊已發現的鳥類達270多種。候鳥種類有30餘種,如中華秋沙鴨、鴻雁、鴛鴦、小天鵝等冬候鳥鳥類,多達3萬餘只從北方遷徙漢豐湖的候鳥在漢豐湖「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