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明星」候鳥曼妙身姿

2020-11-23 中國新聞網海南站

  文\海南日報記者 徐晗溪

  隨著冬日臨近,大批候鳥南遷,長途跋涉來到溫暖的海南,其中不乏珍稀候鳥。海南一直是候鳥遷徙的重要落腳點和越冬地,且近年來隨著人們自然意識的提高,城市對候鳥的保護也越來越重視,作為「候鳥酒店」的紅樹林溼地面積也逐年擴大,優越的環境為候鳥遷徙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棲息條件,每年吸引大量候鳥棲息、繁衍。

  晴朗的天空下,翠綠色的熱帶植物裡,波光瀲灩的水中,候鳥在嬉戲、覓食,構成一幅幅冬季時節的美麗圖景,為城市帶來了生機。海南都有哪些明星候鳥呢?海南日報記者就此採訪了海口畓榃溼地研究所所長盧剛,跟著「鳥專家」一起打開海南明星候鳥圖鑑。

  棕腹大仙鶲: 孤獨的「行吟歌者」

棕腹大仙鶲

  棕腹大仙鶲是一種大型的鶲,在習性上具有森林型鶲的典型特性,偏好於鬱閉度高的林下層生境,在自然分布區屬於留鳥,通常不做遠距離遷徙,是罕見冬候鳥,過境時會出現在海口的城市園林裡。

  它性格孤僻,單獨活動,喜歡站在濃密森林中到低層的樹枝上鳴唱和捕食。最近,總有幾隻棕腹大仙鶲途經白沙門公園,因為它的顏值很高,不少觀鳥愛好者為了一睹「芳容」,成批等候在它必經的「路口」。

  黑臉琵鷺:優雅的「黑面舞者」

黑臉琵鷺。

  黑臉琵鷺算是海南知名度最高的候鳥了,可別看它叫黑臉琵鷺,這隻因其姿態優雅,可有「黑面天使」和「黑面舞者」的美譽。說它黑臉,是因為它全身羽毛大體上為白色,有黑嘴和黑色腿、腳,前額、眼線、眼周至嘴基的裸皮黑色,形成鮮明的「黑臉」;它的嘴很有特點,扁平如湯匙狀的長嘴,與中國樂器中的琵琶極為相似,因而還被一些愛鳥人稱為飯匙鳥、黑面勺嘴。

  黑臉琵鷺是一種很講究的鳥類,會將「臥室」和「餐廳」嚴格分開,有專門的休息地和覓食地。它們對覓食地的選擇條件首先是充足的食物,其次是安全;休息地的選擇主要是為了降低被捕食的風險,要求視野開闊並能迅速起飛;「臥室」和「餐廳」一般相距10公裡以內,它們是結群活動,半夜行性,喜歡在距離休息地較近的地方覓食。

  每年11月至次年4月,黑臉琵鷺飛往南方的濱海溼地越冬,少數個體甚至會沿著河流飛至內陸淡水溼地。海南是黑臉琵鷺傳統的越冬地,分布於沿海灘涂、紅樹林,見於東方四更,臨高新盈等固定的越冬地點,近年在海南越冬的數量在60-100隻之間,特別是2019年,海南越冬水鳥調查隊在臨高和儋州交界的新盈灣、儋州新英灣和東方黑臉琵鷺保護區共觀測記錄到102隻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臉琵鷺。這是海南自2003年開展黑臉琵鷺同步調查活動以來記錄到數量最多的年份。

  杓嘴鷸:呆萌可愛的「鳥中大熊貓」

杓嘴鷸。 羅理想 攝

  杓嘴鷸是溼地精靈,嘴巴像勺子一樣,形態呆萌可愛,體長只有14至16釐米,一個麻雀大的小鳥卻從遙遠北方飛來越冬。它是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的極危物種,比較罕見的冬候鳥,近年調查發現數量大幅下降,全球只剩下大約一百對,有「鳥中大熊貓」之稱。

  杓嘴鷸是近年海南新記錄鳥種,2009年春季在海口美麗沙抽沙填海工地上發現一隻,隨後在昌化江出海口、儋州新英和東方四更也有記錄。單獨活動或與其它濱鷸結群,外形似紅胸濱鷸,但較活躍。

  黑翅長腳鷸:那雙迷人的「大長腿」

黑翅長腳鷸。

  人擁有一雙大長腿會顯得優雅而纖細,鳥類也不例外:鷺、鶴、鸛、紅鸛,這些都是鳥類大長腿界的代表。一些鴴形目鳥類也有能打進模特行業的長腿,不過如果要選出大長腿選美比賽的冠軍,黑翅長腳鷸或許可以奮力爭取一下。

  它身材高瘦苗條,細長的嘴黑色,長長的腿紅色,黑白分明的體色,行走覓食的動作頗為幽雅恬靜,是一種看起來很精緻的鳥。 這麼長的腿肯定需要有用武之地。黑翅長腳鷸是一種涉禽,生境與白鷺、池鷺、鶴鷸等比較類似,多見於沿海溼地,它們也是靠著一雙長腿在沼澤、河灘、海濱和河岸的淺水中行走跋涉,尋找泥巴裡或者水底下的小生物。

  仙八色鶇:名字裡帶「仙」的「小妖精」

仙八色鶇。

  仙八色鶇的學名為Pitta nympha,Pitta是八色鶇屬,起源於印度語,意為「小巧的鳥類」,而nympha則是指希臘神話中生活在山林和大海之中的女神寧芙(nymph),寧芙又被認為是司掌水元素的精靈或者仙女(妖精),仙八色鶇的英文名Fairy pitta因此而來,這隻生活在樹林中的小鳥像極了傳說中生活在森林的小妖精。

  仙八色鶇全身羽毛具有八種顏色,在我國臺灣和日本又被叫作八色鳥。它具有一個棕色的頭冠以及黑色的眼罩,喉嚨部分為白色,而胸腹部又偏淡黃色,翅膀和背部顏色為藍綠色而肩部腰部又有亮藍色羽毛點綴,腹部和尾下覆羽卻又是鮮豔的紅色,最後加上肉色的腳,全身上下一共8種顏色,色彩搭配極其豐富。

  它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IUCN易危物種,罕見過境鳥,全球數量不足一萬隻,由於森林砍伐和人為幹擾造成的棲息地破碎化,正在不斷威脅著這種美麗的小鳥。

  黃嘴白鷺:外國人眼中的「中國鳥」

黃嘴白鷺。 羅理想 攝

  黃嘴白鷺擁有一身潔白高雅的羽毛,特別是下頸部、前胸部和背部細長的蓑羽,更讓她成為鷺中之女神。在國外,它被稱作「唐白鷺」(Chinese Egret),由此可知它主要分布在中國。

  每年5至7月,是黃嘴白鷺開始求偶、繁殖的時候。

  黃嘴白鷺剛剛談戀愛的時候,會默默對視,然後雙雙起飛,在空中長時間地比翼翱翔。待飛回落到枝頭或巖石上後,它們互相追逐,有時也會相對翩翩起舞,以此來表示彼此的愛慕和信任。

  反之,如果雄鷺對雌鷺沒有感覺的話,就會機警地伸展冠羽、蓑羽和胸羽進行威嚇,雌鷺只能夠離開,等待與下一個雄鷺相遇。

  黃嘴白鷺是罕見冬候鳥,見於沿海的河口和泥灘,對棲息地的環境要求很高,1980年代後大量的水鳥棲息地不斷喪失,使得黃嘴白鷺變成了易危的珍稀水禽。它們是和朱䴉、琵鷺同屬一支的表親,系鸛形目的鷺科鳥類,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近年在臨高新盈、海口東寨港、樂東鶯歌海有單個紀錄。

  慄喉蜂虎:好一隻鳥類「俏佳人」

  慄喉蜂虎聽起來很雄偉,但它並不「鳥如其名」,它是鳥類中出名的美人,榮稱中國最美麗小鳥之一。之所以叫慄喉蜂虎,是因為它屬於蜂虎科蜂虎屬的鳥類,喉部是慄紅色的,喉部以下部分的毛柔軟而細密,抹上了一層漸變的淡綠色;頭部、翅膀和背部是綠色的,尾翼是藍色的,翅膀裡側的羽毛是橙黃色的,裡側翅膀的邊緣有規則地繞上了一圈漸變黑色,把整個裡側翅膀的輪廓清晰地描繪出來。

  它那熱帶鳥類所特有的豔麗顏色,讓其在眾多鳥類中脫穎而出,很容易讓人「一見鍾情」。它們身著藍、綠色調繪而成的華麗衣裳,又有著傲人的修長身材,比春燕身更長,可達一倍以上;亦不像麻雀的短尾巴,叉形尾展開呈梯形。在旭日陽光的照射下,自由飛行的慄喉蜂虎全身閃爍著金屬般的豔麗光澤,是一幅藍天與大地完美結合的天然之作。

  它是常見的夏候鳥,分布在海南島中低海拔地區,見於林緣、開闊地和農田。結群活動,常站在樹頂枯枝和電線上,近幾年發現在海口金沙灣和五源河溼地公園繁殖。

  灰雁:飛過大半個地球來過冬

灰雁

  網上有個很有名的兒童繪本故事叫《11隻灰雁往南飛》,講的是:每年10月,北半球漸漸進入秋天,一群灰雁從寒冷的北方出發,沿著東經110度飛行幾千裡,歷時55天,待到第二年春天,它們又經過長途旅行,回到北方產蛋孵卵……

  這些灰雁在領頭雁的帶領下,飛過鄂爾多斯草原、黃土高原、平原、重慶的巫山縣,途經三峽大壩和梯田,看到廣西龍勝的水稻熟了、瑤族人住在小米樓前栽著柚子樹,它們成群結隊一路南飛,直到眼前出現一大片藍色——海南的東寨港有著大片的紅樹林,一直延伸到海水裡,這就是它們南遷的目的地。

  雁行千裡,必經高山險阻,老者和病者將被淘汰。這樣的旅程也像極了人生,只有經歷了漫長而艱辛的過程才能到達溫暖的目的地。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由盧剛攝

相關焦點

  • 「明星」候鳥曼妙身姿
    justina 攝     原題:它們不但珍稀,還是海南愛鳥、護鳥者的「網紅」    「明星」候鳥曼妙身姿    隨著冬日臨近,大批候鳥南遷,長途跋涉來到溫暖的海南,其中不乏珍稀候鳥。海南一直是候鳥遷徙的重要落腳點和越冬地,且近年來隨著人們自然意識的提高,城市對候鳥的保護也越來越重視,作為「候鳥酒店」的紅樹林溼地面積也逐年擴大,優越的環境為候鳥遷徙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棲息條件,每年吸引大量候鳥棲息、繁衍。    晴朗的天空下,翠綠色的熱帶植物裡,波光瀲灩的水中,候鳥在嬉戲、覓食,構成一幅幅冬季時節的美麗圖景,為城市帶來了生機。海南都有哪些明星候鳥呢?
  • 一妻多夫文,她一襲紗衣,身姿曼妙迷倒眾生,主宰者亂世美男多多
    一妻多夫文,她一襲紗衣,身姿曼妙迷倒眾生,主宰者亂世美男多多書蟲們好!你們最愛的小編瀟瀟又來給大家推小說啦!最近書荒沒有?瀟瀟今天精選了幾本好看的小說送給大家,強推第一本,一襲紗衣,身姿曼妙,迷倒眾生;一身鎧甲,英姿勃發,橫掃寰宇。
  • 去海南養老到底好不好?所有「候鳥老人」必看
    越來越多的「候鳥老人」回海南度假,休養生息。海灘上,小區裡,超市商場,大街小巷,公共場所,隨處可見「候鳥老人」緩緩而行的身影。這樣一來,來海南買房的人多了,房子的價格也就漲了。「候鳥老人」一般都居住在沿海東部比較發達的城市,既有經濟實力,又有交通設施、周邊配套等都完善的場所。除此之外,「候鳥老人」本身就具備一定的經濟實力,也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 海南日報數字報-「天空之鏡」引候鳥舞翩躚
    文\海南日報記者 於偉慧  鶯歌海萬畝鹽田,造就了「天空之鏡」的美景。
  • 海南日報數字報-「溼地明星」紫水雞
    昌江海尾溼地的「明星」  車到昌江石港塘,即是海尾溼地公園。它們是海尾溼地公園的「明星鳥種」,與慄樹鴨、水雉、鳳頭潛鴨等一起生活在公園半人工式的溼地區域。  「海尾溼地公園現有面積近5000畝,其中水域面積在2000畝左右,紫水雞和慄樹鴨,常年穩定在公園裡繁殖棲息。」入秋,海南日報記者跟隨「海南媒體溼地保護環島考察行」到海尾溼地公園時,公園業主和管理方海南西岸鄉村莊園俱樂部有限公司的項目部經理張璐向海南日報記者介紹。
  • 冬候鳥大部隊11月底至12月初抵廈 明年三四月份離去
    -冬候鳥中杓鷸(陳浩攝)  廈門網訊(廈門晚報記者 顏梅麗) 天氣漸涼,廈門又迎來了每年必約的「老朋友」——冬候鳥。廈門觀賞冬候鳥的最佳時機是11月底至12月初,那段時間是冬候鳥遷徙的高峰期,屆時可在一些海域看到成千上萬隻水鳥集群飛翔的壯觀場面。  「冬候鳥分批陸續抵達廈門後,大部分要生活到明年三四月份再離去。」陳浩說,位於東南沿海的廈門,是東亞-澳大利亞遷徙路線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溼地水鳥的重要補給站。有些冬候鳥分批抵達廈門後,會選擇在此短暫停留,短則兩三天,長則一個星期。
  • 騎馬減肥塑曼妙身姿
    騎馬可以使女人的身姿更加窈窕,這是被世人公認的。從姿態來講,可以解決女性駝背含胸問題,養成抬頭挺胸的好習慣。在運動中,為了保持上半身凝聚力很強的整體感,胸部也在用力。馬背上的女人胸前風光都是很迷人的,看看温嵐用馬術塑形的成效就心悅誠服了。同樣,臀部也會變得更結實,肌肉更緊湊。在身體抬起又放下的過程中,可以仔細體味一下力量都用在哪些部位了,臀部與大腿用力幾乎是同步的。
  • 五指山攝影愛好者堅持周末穿梭雨林 記錄海南鳥類生活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1月22日消息(記者 張宏波)「銀胸絲冠鳥、綠嘴地鵑、紅頭咬鵑、藍須夜蜂虎、白冠燕尾等,海南森林裡的鳥種類真是太豐富了。」11月22日,鄭美華分享了自己拍鳥7個多月以來的經歷。
  • 「明星候鳥」黑臉琵鷺「飛」上央視!福田紅樹林成鳥類...
    「明星候鳥」黑臉琵鷺「飛」上央視!遠可看城市中高樓林立綠樹成蔭,水清花豔福田區紅樹林生態公園是市民休閒旅遊的好地方更是「特殊朋友」的安居之地這不,2021年剛到「明星候鳥」黑臉琵鷺就趕來福田做客~生隨著新一輪越冬季節到來,全球約10萬隻候鳥陸續飛抵深圳灣,其中包括黑臉琵鷺等多種珍稀瀕危候鳥。福田區紅樹林生態公園成為市民欣賞候鳥、親近自然的好去處。
  • 深圳明星候鳥黑臉琵鷺「飛」上央視!附觀鳥最佳時間表
    深圳明星候鳥黑臉琵鷺「飛」上央視!另一類候鳥琵嘴鴨也不甘示弱,在黑臉琵鷺抖擻翅膀的時候,從畫面中歡快地遊過,其色澤鮮豔的甚為搶鏡。候鳥飛臨深圳灣溼地過冬,節日文明觀鳥漸成風尚眼下正值候鳥遷徙的季節,數以萬計的候鳥來到深圳灣海域內過冬或休憩,深圳灣公園也成了市民欣賞候鳥、親近自然的好去處。
  • 一組照片告訴你:候鳥與北海相愛不是意外!
    白露已至,北方已是天涼好個秋,此時的北海依舊溫暖宜人,儼然成了這群候鳥的棲息歡樂的天堂。咱們還是來看北海的飛鳥吧!這些飛翔在天空的精靈,有的你或許見過,也或者沒見過,更或者沒這麼近的看過!白 鷺一群白鷺在溼地上嬉鬧,婀娜的身姿在半空中舞動!北海是個半島城市,三面環海。延海岸線有許多紅樹林和魚塘,這給白鷺的生存和棲息創造了條件。
  • 往南飛:海南「候鳥」老人的生活記憶
    在海南的這四年,謝爺爺覺得自己的身體素質比以往更好了,雖然已經上了年紀,也有一些老年人的「基礎病」,可是謝爺爺覺得自己很快適應了海南的生活,並且覺得海南的生活對自己的健康大有助益。       在海南,謝爺爺的生活很是悠閒自在:清晨,他會和老伴繞著小區散散步、做做操。然後像當地人一樣,步行到1公裡左右遠的地方趕集。
  • 英船長淺海遇海豚群 巧用防水相機記錄美妙身姿
    為了近距離一睹這海洋精靈的曼妙身姿,船長奇思妙想出了一個好主意,藉助固定著運動相機的鉤頭篙跟蹤記錄下了它們遨遊的美妙時刻。過去人們很難發現海豚的蹤跡,但近年來這已不再是「大新聞」。
  • 猜一猜最美中國候鳥都有誰?
    深藏遺傳密碼之中的久遠呼喚,驅使無數候鳥一年兩次展翅高飛,沿著神秘古老的遷徙路線往返於家鄉和遠方。迄今為止,人們發現了全球九條主要的鳥類遷徙飛行路線,其中東非-西亞線、中亞線、東亞-澳大拉西亞線和西太平洋線,自西向東依次經過我國的廣袤國土。
  • 海南島候鳥老人不斷增多引抱怨 給管理者出難題
    樣本分析結果顯示,海南「候鳥人才」主要來自全國27個省份,來源廣泛,其中以北京、黑龍江、河南、河北等地居多。小區裡都是熟面孔部分地區出現「結群候鳥」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全球首個環島高鐵開通,近年來「候鳥」老人的遷徙地由海南島三亞逐步向周邊市縣、由南向北擴展,一些地方還出現了「結群候鳥」。
  • 《身姿矯健身手敏捷的花豹》母夜叉-協助拍攝
    身姿矯健身手敏捷的花豹【第1幅圖】此作品由溫州攝影愛好者明先生在著名的威海地區拍攝身姿矯健身手敏捷的花豹【第5幅圖】此作品由重慶攝影愛好者那先生在著名的濟寧地區拍攝身姿矯健身手敏捷的花豹【第6幅圖】身姿矯健身手敏捷的花豹【第11幅圖】此作品由河北攝影愛好者乜先生在著名的邢臺地區拍攝身姿矯健身手敏捷的花豹
  • 「候鳥」向南飛 越冬也「育雛」
    近日,海南大學海洋學院海洋科學系副主任方再光開始籌備一年一度的「冬季小學期」。在去年的基礎上,該學院打算進一步豐富課程內容,邀請重慶大學、中山大學等高校的專家學者到校開講溼地保護、海洋科學等課程。  溫暖氣候、椰風海韻……冬季的海南令人嚮往,吸引了不少「候鳥」人才來此旅居。
  • 郎朗嬌妻吉娜秀太空步,動作連貫身姿曼妙,網友:懷疑她偷師沈騰
    視頻中,吉娜吉娜身穿緊身褲勾勒曼妙身材曲線,隨著音樂踏著太空步從右邊滑向了左邊,手上還做出了如同海浪起伏的動作,極其的有意思。
  • 明星逆天細腰,楊冪腰圍1尺7,王俊凱沒有合適的褲子穿!
    點擊播放 GIF 0.0M話說,明星身上的肉肉真的是好聽話啊……不僅一雙大長腿又細又白,「腰精」更是不勝枚舉~楊冪工作室選藝人都是按身材選的吧,迪麗熱巴簡直就是模板身材,身姿曼妙,有顏值有身材!小編就只差流鼻血了。。。看看熱巴穿著貼身花朵連衣裙,大秀S曲線,這美腰,這曲線,這就是上帝勾勒出來的動人曲線了吧!佟麗婭的腰圍也曾上過熱搜,和她一塊上熱搜的是雷佳音的腦袋。
  • 眾明星為海南自貿港粉絲節「打call」,快來關注「愛豆」吧!
    11月13日起,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將聯合觀眾網推出「明星送祝福」活動,邀請關注海南自貿港建設、南國都市報發展的國內外、港澳臺明星,為海南自貿港的穩步推進加油鼓勁,也藉此機會向全國、全世界人民推介海南,同時為南國都市報20歲生日送上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