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鳥」向南飛 越冬也「育雛」

2020-11-27 網易新聞

2020-11-12 07:05:46 來源: 南海網海南新聞

舉報

  ■ 本報記者 陳蔚林 通訊員 劉曉惠

  「去年『冬季小學期』,我們邀請中國海洋大學教授曾曉起到校開設《海洋生物資源的增殖與保護》課程,這門課很受歡迎。今年我們打算再向曾教授發出邀請。」近日,海南大學海洋學院海洋科學系副主任方再光開始籌備一年一度的「冬季小學期」。在去年的基礎上,該學院打算進一步豐富課程內容,邀請重慶大學、中山大學等高校的專家學者到校開講溼地保護、海洋科學等課程。

  溫暖氣候、椰風海韻……冬季的海南令人嚮往,吸引了不少「候鳥」人才來此旅居。創新春、秋、冬三季教學模式,借「候鳥」人才引智興教,從2017年開始,省教育廳聚焦我省重點產業發展、高校學科發展和學生培養需求,在本科院校中統一開設了「冬季小學期」項目,面向國內外一流專家學者發出邀請,創建了高層次人才柔性引進、使用、管理的新平臺。

  省教育廳高教處副處長蘇永光介紹,「冬季小學期」項目按照「固定時間、按需引進、集中邀請」的原則,由柔性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在海南各本科院校授課講學,指導學生、指導教師、指導專業建設。各學校將傳統的專家短期講座,轉變為系統講授專業課和規範化教學,將相關課程納入人才培養方案、計入學分,並逐步向論文指導、就業創業輔導、聯合科研等更加多元化的方向轉變。

  「冬季小學期」項目推出近3年來,共有來自國內外的700多位專家學者參與,受益學生達10萬餘人次。通過這一項目,海南各本科院校學生可以更加深入接觸學科前沿,感受大師名家風範,享受一流教育資源,加速成長為高素質、國際化人才。

  「來則親、親則近。」參與「冬季小學期」項目的不少專家學者,已經成為推動我省高校與國內外知名高校、研究機構、企業等開展深度合作的重要橋梁。

  蘇永光說,對標海南自貿港建設要求,接下來,省教育廳計劃將「冬季小學期」時間相應延長,圍繞「海陸空」及大旅遊、大健康等重點產業發展需求,設置更具針對性的課程,擴展更加多樣的合作方式,向更大範圍、更高層次、更國際化的人才發出邀請,將「冬季小學期」項目打造成為海南教育改革創新的重要平臺,為海南自貿港建設集聚更多一流人才、培養更多一流人才。(本報海口11月11日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候鳥南飛不是怕冷是怕餓
    「候鳥飛到南方見到白雪皚皚並不會蒙圈。」業內有名的鳥類觀測學者、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科考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瀋陽理工大學環境學院生態研究室主任周海翔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候鳥往南飛,本質是食物的問題。」它們遷徙不全是貪戀南方的溫暖,而是因為南方溫暖天氣下有比北方更豐富的食物。
  • 洞庭湖迎來今年首批越冬候鳥
    預計後段來鳥數量將達25萬隻,屆時東洞庭湖將再次進入最佳觀鳥季圖為來洞庭湖越冬的候鳥。姚毅 攝 嶽陽日報訊(記者郝家勇)仲秋時節,洞庭湖依舊碧波萬頃,越冬候鳥必需的水草洲灘還未顯露,習慣在此越冬的數千隻候鳥已開始入駐。
  • 江西鄱陽湖迎來越冬候鳥遷徙高峰
    2020-11-26 12:03:37 來源: 獵琪軍事 舉報   雲遇中國【江西鄱陽湖迎來越冬候鳥遷徙高峰
  • 大批越冬候鳥飛抵西洞庭湖溼地
    近日,大批越冬候鳥飛西洞庭湖溼地。位於湖南常德境內的西洞庭湖溼地,是我國重要的鳥類保護區。11月11日在湖南西洞庭湖拍攝的候鳥每年秋冬季節,這裡都會成為候鳥遷徙的通道和停歇地。據不完全統計,今年西洞庭湖溼地已迎來近2萬隻羅紋鴨、小天鵝、蒼鷺等候鳥。11月11日,成群小天鵝在湖南西洞庭湖休憩(無人機照片)湖南西洞庭湖的候鳥。
  • 黑龍江省自然教育課堂上線專題課 解讀「候鳥的遷徙」
    龍頭新聞訊(王珊)24日,黑龍江省自然教育課堂上線《候鳥的遷徙》專題課程,解讀候鳥知識、關注鳥類資源、呼籲護鳥愛鳥。3月初,東方白鸛開始北遷,回到它們的繁殖地三江平原,配對,營巢,孵化,育雛。詮釋美好的生命流程;中華秋沙鴨,春天飛到黑龍江、吉林,找到去年的溪流,回到溪流旁的樹洞,也開始新一輪的生命孕育;白琵鷺喜歡在東北大溼地繁殖,黑龍江七星河自然保護區一個繁殖群就聚集著500多隻白琵鷺;丹頂鶴飛到扎龍自然保護區、三江平原繁殖地,揣著和東方白鸛一樣的初衷,演繹忠貞不渝的愛情故事;白頭鶴,又稱為「修女鶴」,主要繁殖地為大沾河自然保護區和新青白頭鶴自然保護區,這兩處保護區已被國家命名為「中國白頭鶴之鄉
  • 申城逐漸迎來越冬候鳥大軍 罕見灰腹灰雀再現身
    東方網12月13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寒風颳過,鳥兒隨之展翅南飛,最近幾天,申城逐漸迎來越冬候鳥大軍。專家稱,與八九月來滬歇腳即走的遷徙候鳥不同的是,眼下這些越冬候鳥將在本市安家落戶。   「這兩天我們已安排專門的工作人員前往鳥類保護核心區,一方面統計越冬候鳥的數量,一方面監控有無非法捕鳥的行為。」
  • 鄱湖水位小幅上漲 越冬候鳥覓食無礙
    江南都市報訊 劉芳菁、全媒體記者石鵬、實習生廖莉梅攝影報導:「這幾天下雨,贛江好像又漲水了,鄱陽湖候鳥棲息覓食會不會因此受影響?」1月7日,有愛鳥人士向本報表達了自己的擔憂。記者隨後走訪水文、林業等部門得知,近期贛江和鄱陽湖的水位確實小幅上漲,但越冬候鳥棲息覓食暫不受影響,目前鄱陽湖水位正是越冬候鳥棲息覓食的最佳水位線。元旦期間,吳城保護管理站人員冒著風雪給候鳥投食。水位上漲,贛江南昌段上的躉船。
  • 今年首批越冬大雁飛抵江西都昌 拉開鄱陽湖候鳥越冬序幕
    觀測到的首批越冬豆雁(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供圖)  9月24日13時45分,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都昌保護監測站工作人員,在當地馬影湖開展日常巡護監測時,清晰監測到越冬大雁這是今秋以來,鄱陽湖保護區在鄱陽湖範圍內監測到的首批越冬大雁。與此同時,今秋搶先抵達鄱陽湖的越冬候鳥「先頭部隊」白琵鷺的鳥類數量,目前已監測到了46隻。
  • 幾十萬隻大雁集結南遷 敬信溼地形成候鳥風暴
    冰封的湖面上,突然有一隻大雁起飛,隨即周圍的大雁也跟著飛起來,然後是更遠處的大雁也振翅而起。成千上萬隻大雁飛掠過天空,如同黑色的風暴、黑色的潮水,呼嘯著奔湧向前,席捲而過。大雁在冰封的湖面上停歇  攝影:李軍俊這一幕發生在吉林省琿春敬信溼地。11月末,這裡迎來候鳥遷徙高峰,數十萬隻候鳥在龍山湖上空盤旋飛舞。
  • 臨夏州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越冬候鳥逐年增加
    近年來,臨夏州通過溼地保護修復、大規模國土綠化等多項措施,林草溼地面積保有率穩中有增,生態環境持續向好入冬以來,全州主要河流、溼地迎來近2.8萬餘只越冬候鳥。據調查,臨夏州現有候鳥資源8目11科45種,主要種群有
  • 幾十萬隻大雁集結南遷 吉林敬信溼地形成候鳥風暴
    冰封的湖面上,突然有一隻大雁起飛,隨即周圍的大雁也跟著飛起來,然後是更遠處的大雁也振翅而起。成千上萬隻大雁飛掠過天空,如同黑色的風暴、黑色的潮水,呼嘯著奔湧向前,席捲而過。這一幕發生在吉林省琿春敬信溼地。11月末,這裡迎來候鳥遷徙高峰,數十萬隻候鳥在龍山湖上空盤旋飛舞。南遷越冬的候鳥大軍主要由雁類組成,其間夾雜著白鷺、白尾海雕、虎頭海雕等。
  • 雲南青華海溼地公園迎來越冬新候鳥
    光明生物圈 【雲南青華海溼地公園迎來越冬新候鳥】「我們最近又監測到幾種來越冬的新鳥,有的還是國家I級保護鳥類!」雲南保山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管理中心主任林磊近日高興地告訴記者,秋末冬初以來,東方鴴、青頭潛鴨、黑鸛、鳳頭麥雞等多種珍稀鳥類陸續飛抵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越冬。
  • 候鳥來了,天鵝、鴻雁、白鷺...約起來~
    一群大雁往南飛……「還記得小時候的課文嗎?眼下又到了候鳥遷徙的高峰季節,成千上萬隻候鳥沿著相對固定的路線,跨越多個地段,飛往地球的另一個方向。其中,鄱陽湖吳城候鳥小鎮便是候鳥每年冬季的一處家園。,秋季向南遷飛,至四川盆地西部和雲貴高原越冬。
  • 候鳥南遷 我們護航
    近日,隨著氣溫逐漸降低,位於鎮沅和平鎮的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鎮沅管護局金山埡口鳥類環志檢測點陸續迎來南遷候鳥,紅尾伯勞、藍歌鴝、小杜鵑、三寶鳥等幾十種鳥類在這裡停歇、覓食。
  • 珍禽候鳥陸續抵達 大山包拉開越冬期序幕
    隨著珍禽候鳥的陸續抵達,大山包保護區候鳥的增多,意味著大山包國際重要溼地已經拉開了候鳥越冬期的序幕,國家級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也即將飛回越冬。同時有大批斑頭雁、赤麻鴨、綠頭鴨等候鳥在此越冬,還有大批灰鶴、紅嘴鷗等候鳥在大山包停歇中轉。
  • 珍禽候鳥陸續抵達 昭通大山包拉開越冬期序幕
    00,在大山包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海子溼地監測到紅嘴鷗107隻,小鸊鷉83隻,綠翅鴨56隻,赤麻鴨71隻,白骨頂16隻,隼3隻,戴勝5隻;中午2:45監測到國家級一級保護動物白尾海雕和國家級二級保護動物黑翅鳶在天空盤旋覓食;至 3:25監測到1隻灰鶴在大海子上空滑翔,隨後朝勒力寨殷家碑海子溼地方向飛去
  • 冬候鳥白琵鷺率先抵達洞庭湖
    嶽陽廣電全媒體訊(記者 嚴欽海)又到了冬候鳥由北向南的遷徙時節,今年率先飛抵洞庭湖的冬候鳥是白琵鷺,這批先行者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它們的到來拉開了今年候鳥到洞庭湖越冬的序幕。前段時間的低溫陰雨天氣暫告結束,久違的太陽溫暖地照在洞庭湖上。
  • 北鳥南飛 花城過冬
    進入秋冬時節,溫暖如春的花城廣州,就成了各種候鳥南遷過冬的好地方。據了解,廣州共有鳥類251種,分屬18目54科,佔廣東省鳥類總種數的45.80%。南沙溼地景區、海珠國家溼地公園、白雲山風景名勝區、大學城灣咀頭溼地公園、流花湖公園等五處,是目前廣州市觀鳥的主要場所。南沙溼地位於全球候鳥遷徙的8條路線中的一條,每年逾10萬隻候鳥來這裡過冬,也為人們提供了絕佳的觀鳥時機。
  • 向南飛:鳥類遷徙的故事
    但有些只是簡單地移動高度,飛到更低的海拔,那裡的溫度更高。這種鳴鶴的飛行距離約為4000公裡,有些物種從加拿大的馬裡泰姆一路直飛到南美洲。然而,藍松雞、水鳥、黑鳥、北方白松雞和韁山雀則呆在離家很近的地方。
  • 大雁為什麼要南飛? 大雁南飛有什麼寓意?
    大雁為什麼要南飛? 大雁南飛有什麼寓意?時間:2017-05-21 12:46   來源:學習啦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雁為什麼要南飛? 大雁南飛有什麼寓意? 每到秋天,北方的嚴寒氣候不再適合大雁生存,大雁便會飛往溫暖的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