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拍好星空照片,一般都要遠離地面照明區域,尤其是城市高照明區域。即使在野外有些區域如果有路燈等也會效果不好,所以拍攝星空最好的地方一般應選在人眼稀少的區域,南方一般是在未作旅遊開發的高山上。露營地點和拍攝地點一定要在白天做好考察和選取。

一般最好能邀約3人左右的攝影愛好者結伴而行,太多人不好,因為調試相機會要開燈,太多人會影響互相拍攝,更不要在群體露營點進行拍攝,因為有人開燈會影響拍攝。關於露營的用品及防蚊蟲、防蛇等注意事項這裡就不多說,可以在網上搜索一下。

怎樣拍好星空照片?
1.拍攝星空照片的相機、鏡頭、配件準備
一般來說拍攝星空照片,單反、微單都可以。但是最好的還是較低像素的全畫幅相機,當然中畫幅更好。因為拍攝星空一定要用到較高的ISO,高感性能好的相機有畫質上的優勢。

鏡頭上不建議使用小光圈套頭,因為光圈太小,小一級就意味著需要提升一級ISO。最大光圈小於f2.8效果就會打折扣了。在焦距上,新手可能會認為星空離我們的距離很遠,長焦鏡頭會更好,其實不然,廣角鏡頭更好,一般建議用焦距小於35mm的鏡頭,14-24mm焦距更加合適。廣角鏡頭景深大、拍攝的範圍廣。因為拍攝星空如果只單純對著天空拍攝往往顯得很單調,結合地面景物拍攝畫面更加豐富,也更容易產生興趣點。如果有一支大光圈廣角定焦鏡頭那就是拍攝星空的利器了,例如尼康20mm f1.8這樣的鏡頭。
配件上三腳架、快門線是必須的。拍攝星空一般都是長時間曝光,所以必須用三腳架固定相機,用快門線控制快門。雖然遙控器也可以控制快門,但是還是不如快門線方便。因為遙控與相機的信號連接有時間限制,經常會出現需要重新連接的情況。
帶上一支遠射手電用處不小,例如在曝光過程中快速掃射一遍地面景物,會產生不錯的光效。
2.拍攝星空的相機設置
首先請關閉相機和鏡頭的防抖,將相機固定在三腳架上。快門釋放模式可用單張拍攝,單反用反光板預升(彈起)模式更佳。拍攝模式設置為手動模式,快門速度一般在20-30秒,大多數相機的快門速度除B門外,曝光時間最多也只能設置30秒以下。不過拍攝星空曝光時間也不能超過30秒,超過這個時間由於星星的移動就會變成一段星軌(拖尾)。另外注意不要開啟相機的「長時間曝光降噪」功能,降噪最好在後期進行。
ISO主要與光圈的設置有關,當然也與海拔高度、天空的通透性等有一定的關係。以f2.8光圈為例,ISO一般在2000-3200這個範圍。如果光圈加大,ISO可以相對應地降低。
實例:南方某地,海拔1000米,相機尼康D810,鏡頭14-24mm(用14mm)。用光圈f2.8,快門速度30秒,ISO2500實拍的照片效果還不錯。
3.星空拍攝畫質及存儲設置
星空拍攝應設置為相機的最大尺寸和最高畫質,建議同時存儲為JPG和RAW格式,RAW格式後期空間大,即使你現在還不會後期也建議存儲這種格式。因為拍攝一次星空不易,也許以後會用得著。說實話,星空照片後期處理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步驟,看過去美輪美奐的星空照片一般都經過了後期。
4.星空拍攝的對焦技巧
夜晚的天空很暗,相機不能自動對焦。所以拍攝星空要設置為手動對焦,但是手動對焦也會因為對焦目標小而亮度低也不能按照常規對焦。我們知道對焦的範圍是從最近對焦距離到無限遠。星空離我們很遠,可以視為無限遠。一般都是旋轉對焦環對焦到無限遠再稍微迴旋一點。但是就是迴旋這一點有時也坑爹,所以首先拍攝的照片要在放大預覽,根據清晰度適當調整對焦環位置。如果是場景中有地面景物,這個迴旋的位置更加難以把握,要根據拍攝效果實時調整。當然最好不用很近的景物做地面景物。
5.星軌的拍攝參數
拍攝星軌由於拍攝的時間長,就不需要高ISO了。ISO可以設置為相機的最低值,光圈一般為f2.8-8。將快門速度設置為B門,拍攝時間用手錶、手機等來計時。如果要形成比價完善的星軌,拍攝時間不要低於分22鍾,更長時間星軌更長。拍攝時間較短可以設置較大一點的光圈,隨著拍攝時間增長可以逐漸減小光圈。對於初拍者可以摸著石頭過河,首先用10分鐘左右試拍,觀看照片的曝光情況再適當改變參數正式拍攝。如果10分鐘試拍曝光只是稍微不足,那麼加長曝光時間就會恰到,如果10分鐘試拍都過曝了,那就加長時間拍攝就要縮小一點光圈。
5.星空拍攝的時間段
因為明月對星空拍攝影響很大,所以最好選擇在農曆二十到初五這段時間拍攝。
總之,只要按照上面5個關鍵點,即使你是初拍者也會拍攝出不錯的星空照片。
請記得關注「樂逍遙攝影」,更多精彩內容不走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