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經常都能看到一些攝影師拍攝夜景作品,其中就有絢麗星空銀河作品。新手只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之後,同樣也能拍出好看的銀河攝影作品。
拍攝銀河的照片沒有想像中的那樣難,反而是對環境和設備有一定的要求,下面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如何拍出好看的銀河攝影作品。
拍攝時間
先來說說拍攝銀河的時間,大部分攝影師在拍攝夜景照片時,都會考慮下午太陽落下地平線那一會,這個時候天不是全黑的,天空中有彩色或藍色的色彩,這是拍攝夜景最佳的時間,但拍攝銀河剛好相反,因為這種雜光容易幹擾銀河的效果,拍攝銀河最好等天全黑下來再去拍攝,所以,基本上時間就都在後半夜了,主要是避免光汙染給照片帶來影響。
天氣因素
拍攝銀河同樣要考慮天氣,萬裡無雲的天氣是最佳選擇,偶爾有幾片雲也不影響整體效果,但多雲天氣和霧霾、雨天等,都對拍攝帶來了極大的影響,若恰巧碰上了這種天氣,就擇日拍攝。
拍攝環境
拍攝銀河環境因素決定了照片的最終效果,如果在城市拍攝,照片中的某些地方會出現嚴重的雜光,所以我們要避免城市、鄉鎮、村莊、工廠等帶來的光汙染,避免有大量的燈光出現在鏡頭中,所以,一般情況下拍攝星空首選深山,其次有條件的話就去西藏、內蒙或者新疆等地,這些地方人少、工業少,用肉眼也能看得到天空中的星星,是極佳的拍攝場所,有很多旅行攝影師與風景攝影師的作品,都是在這些地方拍攝的。
器材的準備
外出拍攝星空,要攜帶三腳架,至於買什麼樣的三腳架,這要根據自己的預算來決定,不一定是越貴越好,要根據拍攝環境和相機的種類來定;相機最好能用全畫幅以上的相機,鏡頭當然是選擇大光圈廣角鏡頭最好,常見的16 F1.4 或24mm F1.4的鏡頭都可以,星空不怕鏡頭變形帶來的問題,所以,有魚眼鏡頭也是可以用的。
帶全畫幅相機在拍攝夜景時,使用高感能帶來更好的降噪效果,用廣角鏡頭則能讓你的照片中出現更多的星星,大光圈是為了讓相機捕捉到星空中更多的星星,三腳架是為了在使用長時間曝光時不會抖動,所以,沒有大型的三腳架,可以購買一個小型迷你三腳架,用起來也是非常的方便,追求專業拍攝的還是帶專業腳架。
拍攝過程
關於相機調節是非常關鍵的一步,首先還是要從曝光三要素說起。
光圈:在拍攝星空時,就用鏡頭的最大光圈,現在有很多鏡頭的最大光圈就是可用光圈,不一定要縮小一兩檔光圈,這是為了能讓鏡頭捕捉到更微弱的星光。
快門:一般情況下用12-18秒都可以,不需要太長時間,例如在使用25秒以後可能就會變成星軌,我們要拍攝的是天空中的銀河,所以要控制曝光時間,但拍攝銀河之後,也可以輪換拍攝星軌,這是兩種不同的題材,要控制曝光時間。
感光度:這項參數沒有絕對的正確使用方法,還要考慮相機的不同。若使用C畫幅相機,那麼建議感光度不要超過3200,而使用全畫幅相機,自身的降噪能力非常出色,用3200以上的高感基本上沒有影響。所以說,在拍攝星空時,感光度要多次調節放大觀察照片細節,自己多嘗試。
在考慮了曝光三要素之後,其次也要考慮鏡頭對焦。
鏡頭建議使用手動對焦模式,有些鏡頭可以對焦至無限遠,拍攝星空就可以用得到這項功能,但還要注意下,有些鏡頭在對焦無限遠之後可能會出現「跑焦」,所以往回微調一點,這樣能保證照片的清晰程度。
接下來的事情就是按快門了,拍攝銀河作品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主要還是與環境有很大的關係,其次也考驗攝影師的水平,若基礎知識不夠紮實,想必也欠缺隨機應變的能力,如果有興趣,可以點擊我的頭像,了解我的攝影基礎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