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強,不同的人有自己不同的喜好,而我的業餘愛好就是攝影了,在從事攝影的這些年,雖然其中有過不少的艱辛,但是攝影帶給我的快樂卻更多,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看世界的角度,在攝影方面就把這個現象完全的體現了出來,對於我而言並不需要華麗的背景和美麗的模特,只要我的內心是快樂的,我所擁有的畫面就是美妙絕倫的。如果你也真正領悟到了攝影的含義,那想必你也是幸福的,很多人說攝影是個無底洞,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物力,確實是這樣,它總是有神奇的魔力讓你拿起相機,按下快門,記錄生活,記錄自己,記錄人生。
鳥類之美,在於它的難以期待,它的多姿、迅捷,無不令人迷戀。當我們身處綠野山林,突然出現羽毛鮮豔的不速之客,飛降到你身邊,盡情展現千姿百態,又在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這種感覺是多麼美妙啊!肯定讓你心跳加速,雀躍不已。這就是為何吸引愛鳥或愛好攝影的人們紛紛投身拍鳥行列的原因,縱使鳥類攝影需要花費很多錢去購買設備,且要跋山涉水並苦苦等待,但是與鳥兒近距離接觸,又能拍幾張滿意的作品,再辛苦我也心甘情願。下面我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拍攝鳥類的方法與技巧。
一、知已知彼百戰百勝
想成功拍出漂亮飛鳥,我在出發前得先做好功課。首先我會參考一些鳥類書籍,上網瀏覽一下相關網站,從這些地方先了解鳥的習性,及在哪個季節哪個地點會有什麼種類出現。其次加上移動通信發達,鳥友間傳遞實時信息快速方便,整合這些信息我就能決定選擇拍攝地點與鳥種的成功率。接著我還要對飛鳥的行為動作要有所了解,如理毛、展翅、鳴唱、覓食、進食、築巢、擬傷、休息、排遺、飛行、求偶、爭奪、打架、育雛、餵食等,知道它們的習性後再想辦法靠近或適當的偽裝隱藏,這樣我便有機會拍出理想的照片。
由於科技的進步,照相器材的性能也大幅提升,一般中擋以上的數字單眼相機,像素大幅提高,連拍速度動輒每秒8張以上,超聲波自動對焦鏡頭,有利於快速對焦靈巧的鳥類,若再配合上堅固的腳架與雲臺,不出意外我能夠得到很好滿意的照片。
二、如何對付動來動去的小精靈
靈巧好動的山鳥,經常來去如風,在一個地方停留的時間短暫。好不容易出現時我卻常有對不到焦的遺憾。想要抓住清晰精彩的畫面,我就要提前估計它的落腳點以減少對焦的時間,調整好光圈大小,集中精神構圖,迅速反應,眼明手快,並發揮相機的連拍功能,多拍幾張,這樣基本上就能得到我想要的照片了。
如何成功捕捉如此漂亮的倒掛畫面?首先我要找到一處漂亮的場景時,不能看到鳥就急著猛按快門。得用心觀察鳥兒的動向,尋找鳥兒可能停留的地方,注意構圖、背景、鳥兒的姿態,時時留意鳥兒的最佳停留點。當最佳時機一到,拍到一張就夠了。當然當時的光線,也決定了成功概率的大小,因為有足夠的快門速度,我才有機會拍到清晰的影像。
我每次都抱著不可預期的心態去拍鳥,拍鳥除了技術以外,心態更是佔了很大成分,因此心浮氣躁是不容易拍到好作品的。規劃拍鳥行程時,首先要依照季節取向決定拍攝地點。開始拍攝後,當一看到鳥時,應壓低身子慢慢接近鳥兒,前進幾步停下來先拍幾張,再繼續前進,以免你還沒按下快門,鳥兒就被嚇跑了,搭配適當的背景會有更好的效果。
每年三四月春暖花開時,不少鳥兒常流連於櫻花樹或木棉樹的花朵間,無論是吸食花蜜、覓食果實或是在花叢中駐足。它們可愛的身影搭配上五彩繽紛的花朵是絕佳組合,是我最喜歡的拍攝題材。
灰喉山椒經常成群出現在低海拔山區,每當遇到大群鳥兒經過時,部分鳥兒都幾乎在我伸手可及處飛舞覓食或停歇。雄鳥紅色,雌鳥黃色,好似一朵朵會飛舞的紅黃花四處綻放,煞是好看。但是,因為它們一來一大群,停留不久又忽然間全數散去,所以我在拍攝它們時常會因目標太多顧此失彼,這時我會轉變拍攝方法鎖定常有鳥停留點附近。因為整群移動時,落腳處經常會重複出現,鎖定目標後它們美麗的身影會自然入鏡。
我在拍攝時發現有些鳥兒的羽毛顏色,平時樸實無華,但是在繁殖期為了博取異性歡心,便換上一身華麗的彩衣。如下圖的爪哇池鷺,平常的羽毛顏色不甚起眼,但在換上美麗的繁殖羽毛後更令人驚豔。
三、想要取得更美的畫面,就要有犧牲的精神
我在拍攝一般水鳥時,為免驚擾它們經常採用車拍方式拍攝,但這樣視角會受到限制,背景也不美觀。我拍攝這隻池鷺時為了取得更美的畫面,則是壓低身子躲在馬路邊的水溝中等候,才能取得平視的視角和夢幻般的背景。
四、好動與文靜的鳥有不同拍法
鳥兒的個性也有好動與文靜之分。在光線不足處,遇到好動的鳥兒,如同綠畫眉一般生性活潑好動。為了拍到它,我的相機上通常設定為大光圈並借提高感光度(ISO)來提高快門速度,再用連拍方式,以增加成功率。若是鳥兒屬於乖巧文靜的類型,我就會換成目前中擋相機以上均有的「反光板預升」功能來拍攝,以求取更精細的畫質。ISO值調高也有上限,Canon EOS 40D為例,建議控制在400以下,你們使用其他相機則應視機身特性及個人可接受度不同來設定。
五、「反光板預升」如何操作
相機機身在快門速度慢時通常會有輕微的振動問題,尤其是鏡頭焦距越長影響越大。在陰暗處拍攝快門速度經常會在130秒以下,影像會模糊,反光板預升是解決方案之一,即使光線微弱我也有機會拍出好照片。但這種方法在使用上則有些條件:乖巧的鳥兒(好動者不宜)、穩定的站立點(若在搖晃的樹枝上效果不佳)、穩固的腳架與雲臺及託架、使用快門線。下面是我一般的操作方式:降低ISO值(越低畫質越好)、略縮光圈(可至f/8~f/11,以增加主體景深及細節)、用快門線拍攝(按第一下反光鏡彈起,按第二下才是拍攝)。我以這種方式,速度最慢時甚至1秒都能拍出清楚的鳥兒。這些技巧很重要,外出拍鳥常會碰到這些狀況,一開始我不懂得應用這些技巧,就會碰到陰影處,老是拍不出清晰的照片,也不知道為什麼,讓我覺得很可惜。
秘訣與技巧:先求有再求好。我的建議是當你發現鳥兒時還是先以連拍來獵取圖像,有了初步收穫再求品質更上層樓,便可改用鎖定反光板再拍。
六、成功要素
黃胸青鶲是溪頭森林遊樂區的迎賓鳥,在園區的體能訓練區常可看到它出現。雄鳥背部灰藍色胸部橙黃色,它又喜愛站在翠綠的苔蘚上,整體配色對比極為好看。不過要在林間的陰影處,要拍出漂亮照片,可是要有一身真功夫的。
拍攝鳥兒迎面而來的飛行姿態是非常不容易的,因為它的對焦平面是不停在變的。如果我想要要拍到清晰的畫面,除了要有足夠的快門速度(1/2000s)外,更重要的就是運氣了。若是當天風較大,鳥兒又逆風而來,那代表我的機會來了。
能拍到鳥兒的展翅之美,是拍鳥愛好者們的最愛,當然也是我一直在追求的。尤其是它們的姿態萬千,不論從任何角度飛行姿態都可以進行拍攝,也因為鳥兒展翅時羽翼的透光性非常好,可以考慮拍攝逆光、側光。拍鳥兒展翅由於需要比1/1000s更快的速度,所以我得找一個風和日麗的好天氣。以及鳥況不錯的拍鳥地點。通常先觀察鳥兒的飛行方向,再找一個適當的隱秘地點等候。將相機設定為連續對焦,在朝鳥兒可能飛行的焦平面對焦一次,食指放鬆,等候鳥兒飛到指定位置時我就按快門進行連續拍攝。
七、抓住瞬間的肢體動作
我發現拍攝鳥兒的動態比靜態來得困難,但是得到的作品也相對精彩。其實只要多觀察鳥兒的習性,就有機會拍到生動有趣的畫面,例如鳥兒梳理羽毛、伸展肢體,還有受到驚嚇警戒等。只要用心觀察,累積經驗一段時間下來,就可預測鳥兒的下個動作是什麼,設定好相機及鏡頭,等待好時機再按快門。
好了,關於如何拍攝鳥兒的技巧,今天就分享到這裡了,下一次再遇到鳥兒可以美美地為它們拍一張照片了。下一篇文章我會分享高冷可愛的貓咪拍攝技巧,如果你感覺我講的還不錯,記得點讚關注哦。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