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中國文化中就有著"龍鳳呈祥"的吉祥寓意,人們對於"鳳凰"這一意象更是有著和對龍一樣的崇拜。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五千年,鳳凰文化早已鐫刻在我們民族的記憶之中,而關於這一意象最早的文字記載則是在《山海經》中出現的。
《山海經》中寫道:"有鳥焉,其狀如雞,五採而文,名曰鳳凰,首文曰德,翼文曰義,背文曰禮,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鳥也,飲食自然,自歌自舞,見則天下安寧。"然而這一形象是真的存在於世間嗎?山西一位大爺就發現了這樣一隻"怪鳥",專家稱其為山海經中的鳳凰。
天降奇緣,遇見美麗"怪鳥"
俗話說:"緣分天註定。"人與人之間的相遇仿佛冥冥中自有天意,人與世間萬物的相遇又何嘗不是如此。郭存鎖老人的奇遇亦是如此。
2016年,一個普普通通的清晨,家住在山西省運城市平陸縣的郭存鎖的老大爺像往常一樣,早早把自己家的羊兒趕上了山坡,看著羊兒們溫順地吃著草,郭存鎖便想著去挖些草藥補貼一下家用。
在他四處尋找藥草時,一抹亮色吸引了他的眼球,出於好奇,郭存鎖悄悄走向前。待他走近一看,只見一隻漂亮的鳥兒在認真地覓食,這次相遇也許是上天冥冥之中安排好了的,讓愛鳥如痴的郭存鎖遇到了如此美麗的鳥兒。
因為自小在農村長大,又常常在山林裡出入,郭存鎖對於鳥類可謂是十分熟悉了,但是雖然眼前這隻鳥漂亮到讓人心動,他卻認不出來這究竟是什麼品種的鳥。
為了更仔細地欣賞眼前的"怪鳥",郭存鎖小心翼翼地向前挪動,隨著他的靠近,怪鳥的形態完全暴露在他的眼中。只見這隻怪鳥擁有著修長的體態,五顏六色的羽毛仿佛為它披上了七彩衣,頭頂上的金色羽毛更是賦予其獨特的氣質。也許真是被這鳥驚豔到了,郭存鎖不由自主地發出了讚嘆,而就是這一聲驚呼,驚動了原本在安靜尋食的怪鳥,鳥兒就這麼飛走了。郭存鎖內心不由得一陣可惜,但卻又無可奈何。
有了第一次的邂逅,郭存鎖的心裡就一直對這隻美麗的"怪鳥"念念不忘,為了"再續前緣",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帶著兜裡的一小包穀物上了山。
也許真是緣分的神奇力量,郭存鎖竟然如願以償地在昨天那個位置看到了那隻美麗的怪鳥。本著試一試心態,郭存鎖將兜裡的穀物掏出了一些放在手掌裡,等待著怪鳥的覓食。出人意料的事情發生了,這隻鳥竟然不怕人,直接開始啄食郭存鎖手中的穀物。這一發現讓郭大爺又驚又喜,他更加確定了自己和這個怪鳥的緣分。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郭存鎖幾乎每天都會按時上山給這隻美麗的怪鳥投食,久而久之,郭大爺和這個怪鳥竟然產生了感情。有靈性的的怪鳥感受到了來自這個人類的深深的善意,漸漸和郭存鎖親近起來,甚至在他來時會主動飛到他身旁等待投食。
當上"職業護鳥人",跑到山上挖窯洞
因為郭存鎖的善意,怪鳥在被餵食了一段時間後決定將自己的同伴也帶來分享美味,接著是兩隻、三隻,怪鳥的數量甚至達到了七八隻之多。
看著眼前這些美麗的怪鳥們,郭存鎖心裡獲得了從未有過的滿足感。也正是因為對這群怪鳥的喜愛,郭存鎖作出了一個讓全家人反對的決定——他要搬進山裡,專門去保護和照顧這些美麗的怪鳥。
不顧家裡人的反對,已經年近五十的郭大爺還是堅持搬進了山裡。沒有住的地方,郭大爺就自己在當時和怪鳥相遇的地方挖了個窯洞。也不顧家裡的老伴了,郭存鎖整日就在照顧這些怪鳥中度過。他這一反常的舉動讓他的老伴十分不滿,可是拗不過固執的丈夫,也只好任由他整日與怪鳥們為伴。
四年的光陰一晃而過,在郭存鎖的悉心照料下,原本只有七八隻的鳥群早已壯大到了五十多隻,這一成就讓郭存鎖感到十分自豪。看著眼前漂亮的鳥群,郭存鎖總是會感到欣慰。
專家稱其為山海經中的鳳凰
郭大爺的出名是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一天,一個野外攝影愛好者來到了郭大爺這片山林,在他看到這麼多美麗的"怪鳥"後當即來了靈感,利用自己手裡的攝影器材給這些美麗的生物拍了一組寫真。
正是因為這組寫真的出現,郭大爺成鳥痴的事一時間引起了人們的關注,一些鳥類專家更是來到這個山林進行了實地考察。
經過一番考證,專家們告訴郭大爺 這種怪鳥的學名其實叫做紅腹錦雞,是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同時也就是《山海經》中描述的奇獸"鳳凰"的原型。
專家的這一說法讓郭大爺很是吃驚,原來自己守護的竟然是"鳳凰",吃驚之餘他對這群怪鳥也更加用心,每天細心照顧著它們。
神奇出現,祥瑞降臨
在信息高度發達的網絡時代,郭大爺養著一群漂亮的紅腹錦雞的消息很快便隨著網絡四處傳播,也因此吸引來了一大批喜愛野生鳥類的觀察者們。
一批又一批鳥類愛好者的慕名而來,讓郭大爺所在的小山林迅速熱鬧起來。野外觀賞者們和鳥類攝影師的到來讓郭大爺的妻子看到了商機,為了保證觀鳥者的食宿,郭大爺一家在土窯旁開起了農家樂。
因為客源充足,老郭家的農家樂生意可謂是相當紅火,他們也因此得到了不少收入。對於自己的這份收益,郭存鎖始終堅信"鳳凰"、也就是紅腹錦雞們帶給自己的好運氣,他也因此對這群美麗的生物總是心存感激。
看到如今家裡可以掙到不少錢,郭存鎖的家裡人也不再反對老爺子熱心於這群紅腹錦雞了,而是會幫助郭大爺一起照顧它們。
常言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郭大爺的福報也許正是由於他對待這群怪鳥的善意舉動。4年如一日的照顧和投餵讓他和它們之間形成了親密的聯繫,也正因此紅腹錦雞能夠發展壯大,郭大爺也才能靠它們吸引來大批觀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