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爺山中偶遇「怪鳥」,投餵多年,專家:或是山海經裡的鳳凰

2020-12-04 江南煙雨細如冪

鳳凰這種生物,大家一定都不陌生,自古以來就是華夏民族文化中「祥瑞」的象徵。

中國人把鳳凰視為四大神獸之一,它尊貴的身份自是不言而喻。

關於鳳凰,歷史上最早的記載源於《山海經》:

丹穴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雞,五採而文,名曰鳳皇,首文曰德,翼文曰義,背文曰禮,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鳥也,飲食自然,自歌自舞,見則天下安寧。

早期的鳳凰,長得像一隻雞,身上有五彩的文字,「仁義禮智信」。它不是人為養殖,能夠自己唱歌跳舞,人們見到後便預示著天下太平。

自秦漢以後,龍逐漸成為帝王的象徵,帝后妃嬪們開始稱鳳比鳳,鳳凰的形象逐漸雌雄不分,整體被「雌」化。

宋代《證類本草》記載:「諸天國食鳳卵,如此土人食雞卵也」。意思是天上的神仙吃鳳凰蛋,就像地上的人吃雞蛋一樣。

自此鳳凰對於人們來說便有了幾分神秘高貴的色彩,並有了麟前鹿後,蛇頭魚尾,龍文龜背,燕頜雞喙等特徵,最終成為了超越現實的神獸。

鳳凰雖然是凡人難能一見的神物,但是在2015年卻在山中被一位大爺發現,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事情還要從山西的一位大爺說起,這位大爺叫做郭存鎖,是山西運城平陸縣人。他自幼生活在大山之中,從未離開,如今已經年過六旬,只能通過種地、放羊,上山採藥來維持生計!

2015年的一天,他偶遇了一隻怪鳥,自此他平靜的生活便被打破。

那天郭存鎖像往常一樣上山放羊,在羊兒吃草時,他百無聊賴的四處打量,忽然發現遠處的一個草叢內有一抹亮麗的色彩。

他慢慢走過去,蹲在遠處觀察,發現是一隻非常漂亮的鳥兒,此鳥體態修長,全身的羽毛五顏六色。以紅色和金色為主,頭頂的羽毛延長成絲狀,形成金黃色羽冠披覆於後頸上,顯得十分高貴華麗。

這是「金鳳凰」啊!郭存鎖不由驚呼,這種漂亮的鳥兒他小時候見過,村裡的老人都叫它「金鳳凰」,後來逐漸稀少了。

也許是郭存鎖太過興奮,「金鳳凰」警惕的打量了一下四周,飛走了。

第二天上山時,郭存鎖帶了一些穀物,事先撒在昨天「金鳳凰」出沒的草叢,然後蹲在遠處觀察,大概過了十分鐘,昨天那隻「金鳳凰」出現了,竟然還帶了一隻同伴!

它們看到地上的食物先是警惕的打量了一下四周,發現沒有敵情後才放心的「享用」起來,蹲在遠處的郭存鎖看著開心極了!

從此以後,郭存鎖開始「不務正業」了,每天惦記著給「金鳳凰」投食,次數也由一次變成了兩次,早上六點一次,下午四點一次。

郭存鎖本來就行動不太方便,每天兩次進山就會耽擱他很長時間,後來他乾脆羊也不放了,藥也不採了,成了一個專職「護鳥人」!

郭存鎖每天天不亮就進山投喂,看著「金鳳凰」吃完後下山,中午再次上山,萬物皆有靈性,時間一長,「金鳳凰」與郭存鎖混熟了,看見他來也不躲了。5年後,前來進食的「金鳳凰」也從剛開始的兩隻變成了四五十隻!

「金鳳凰」雖然多了,但是由於郭存鎖的「不務正業」,他的老伴對此事一直頗有微詞,可即便如此,郭存鎖依舊對餵「鳳凰」樂此不疲。

一天,山上來了一個攝影愛好者,郭存鎖便帶他去看了山中的「金鳳凰」,攝影師很是驚訝,他竟從沒見過這種鳥兒,便拍下照片,準備回去向專家請教一下。

二天,攝影師離開後沒幾天就給郭存鎖打來了電話,告訴郭存鎖這些「金鳳凰」名為「紅腹錦雞」,是國家2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專家認為這就是《山海經》中鳳凰的原型。

此後,山上有紅腹錦雞的消息便不脛而走,每天都有很多攝影愛好者前來拍照,拍完後都會給郭存鎖留下一些錢,讓他給「金鳳凰」改善夥食。

後來拍照的攝影師越來越多,郭存鎖的妻子乾脆就開了個農家樂,專門為這些攝影師提供食宿,生意很是紅火,所得收入比以前翻了幾番!

郭存鎖的投餵「金鳳凰」帶來的意外之喜,不僅讓我們認識了珍稀物種「紅腹錦雞」,也讓我們再次刷新了對於《山海經》的認識。

回歸《山海經》中對於鳳凰的記載,其實鳳凰本身就是一種五彩斑斕會飛的雞,這種生物其實就在我們的身邊。所以不管《山海經》究竟講了什麼,它都是我們中華文化的見證者。

我們大多數人都認為,《山海經》只是神話故事,記錄了各式各樣的奇珍異獸。其實《山海經》裡面記載的內容非常豐富,有關遠古時期的天文、地理、神話、巫術、宗教、物產、民俗、醫藥、異國等諸多方面的內容。

著名作家賈平凹這樣評價《山海經》:中國人的文化思維都在《山海經》,中國對外部世界形成的觀念是怎麼來的,其實是從《山海經》裡來的。

司馬遷在讀過《山海經》後,更是被裡面瑰麗的內容所震撼,只說了4個字:餘不敢言

意思是他被震撼得啥也不敢說了。

很多朋友也想看看《山海經》,但是受限於文言文,不能盡情閱讀。

在此我向大家推薦我正在讀的全注全譯+圖解版本的《山海經》。

此書的白話文翻譯,在保證《山海經》原汁原味的基礎上,最大程度地實現了通俗易懂和語言流暢,閱讀體驗讓人感到舒適。

為了讓讀者能夠領略奇珍異獸的風採,書中還附上了插圖,把那些難以想像的怪物神獸,都用精美的圖片展示出來,讓他們活靈活現,躍然於紙上。

這樣一來,不用我們親自大開腦洞,就能了解書中的內容。

現在精裝圖解版《山海經》只需要49元,對於我們來說只是2頓午飯錢,卻能讀到見證了華夏文明演變的上古奇書。

對於我們大人,讀《山海經》能夠增加我們的傳統文化底蘊。對於孩子,讀《山海經》既能對他們進行傳統文化啟蒙,又能培養孩子好奇心,增加想像力,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想要閱讀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精裝版《山海經》:

相關焦點

  • 山西大爺發現「怪鳥」,悉心餵養4年,專家:這是山海經裡的鳳凰
    自古以來,中國文化中就有著"龍鳳呈祥"的吉祥寓意,人們對於"鳳凰"這一意象更是有著和對龍一樣的崇拜。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五千年,鳳凰文化早已鐫刻在我們民族的記憶之中,而關於這一意象最早的文字記載則是在《山海經》中出現的。
  • 山西大爺意外發現「怪鳥」,堅持投餵4年,網友:不一般!
    其實不然,山西大爺就意外發現了一種山海經中記載的奇珍異獸:鳳凰,還堅持投餵了4年,專家也證實了。《山海經·南山經》,中有提到鳳凰:「丹穴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雞,五彩而文,名曰鳳皇,首文曰德,翼文曰義,背文曰禮,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鳥也,飲食自然,自歌自舞,見則天下安寧。
  • 六旬大爺發現「怪鳥」,無償看護4年,專家稱是山海經中的鳳凰
    六旬大爺發現「怪鳥」,無償看護4年,專家稱是山海經中的鳳凰前言:在我國古代的時候就有對龍的記載,龍也代表著帝王的形象,莊嚴威武。山西一個老翁保護了四年的「怪鳥」,最後才知道是國家的保護動物,並且長相極像鳳凰,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山西老漢無意發現「怪鳥」,堅持投餵4年,專家稱這是只鳳凰
    詩人李白曾在他的詩中寫道:「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而鳳凰從古至今都被認為是百鳥之王,存在於我國傳說之中,傳聞中雄性為鳳,雌性為凰,象徵著威嚴與高貴。當然現實中這種生物是不存在的,不過許多人錯將丹鳥,火鳥等生物看作鳳凰。
  • 山西大爺意外收穫「怪鳥」,堅持餵4年,網友:此鳥不一般
    鳳凰也被稱為「鳳皇」,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百鳥之王,提起鳳凰,人們腦海中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臆想,鳳皇一直以來都是吉祥與和諧的象徵,古代妃嬪的服飾上倘若繡有鳳凰的圖案,那麼此人非富即貴。關於鳳凰的記載,最早可以追溯到《山海經》中的「南山經」,書中記載「丹穴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雞,五彩而文,名曰鳳皇,首文曰德,翼文曰義,背文曰禮,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鳥也,飲食自然,自歌自舞,見則天下安寧。」
  • 《山海經》中神奇的動植物有哪些?五彩祥鳥鳳凰在這裡
    對於《南次三經》中的這個山系,每座山的地理位置都難以考證,只知道大致在廣東、廣西境內。依舊是很多的奇珍異獸,如丹穴山的五彩祥鳥鳳凰,如禱過山上被古人奉為神獸的犀牛(原來古人以前把犀牛當作神獸啊?)《南次三經》:天虞山:山下多水,人無法攀登。
  • 非洲發現四翅鳥,山海經裡的記載成真了?
    這本書中記錄描述了很多大家耳熟能詳的神話故事和奇珍異獸,不僅吸引著我國的專家學者,就連外國的專家學者也紛紛品鑑研究這本書。上面講到了《山海經》中記錄了很多奇珍異獸,接下來就講到其中的一種,就是書中記載的長著4隻翅膀的奇怪的鳥。你可能會想《山海經》中不是紀錄了好多奇奇怪怪的動物嗎,為什麼偏偏將這隻鳥?
  • 上古鳥山卻是「死亡之地」,鳥獸無一倖存,因為這種鳥堪稱滅霸
    發現了一個很詭異的現象,《山海經》中的鳥山,竟然沒有鳥獸。按照常理,鳥山上應該是百鳥群集之地,起碼百鳥之王鳳凰應該得有吧,然後什麼三頭六尾鳥,一首三身鳥,用鬍子飛行的怪鳥,不說多,總得派個代表常駐在這裡吧?因為鳥山就是鳥類的天然博物館,品種不夠多不夠全,數量上沒有突出優勢,你對得起這個名字麼?《山海經》中最不缺的就是山,山那麼多,憑什麼叫你鳥山?
  • 專家:盲目投食餵鳥 其實並不可取
    元大都遺址公園裡有樹有鳥,於是有好心的大姐往地上撒小米,投餵小鳥。這讓天天來公園活動的毛女士也動了心:「這麼多鳥,要不我也跟著喂?」昨天,記者來到了元大都遺址公園,在櫻花西街西側的公園裡,看到了綠樹成蔭,不時地有鳥飛過,毛女士正和一名街坊坐在凳子上聊天。
  • 《山海經》系列|看「祥瑞之鳥」——鳳凰
    在《說文解字》中,鳳是神鳥的意思。雄鳥稱鳳,雌鳥為凰。人們通稱其為鳳凰,是古代傳說中的百鳥之王。其中還有一類名為「鸞」的神鳥,與鳳凰同屬一類。《山海經·南山經》記載:「有鳥焉,其狀如雞,五採而文,名曰鳳凰,首文曰德,翼文曰順,背文曰義, 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鳥也,飲食自然,自歌自舞,見則天下安寧。」
  • 山西老漢無意發現「鳳凰」,堅持投餵4年,如今迎來意外之喜
    &34;,我相信大家都比較熟悉,這是一種存在於傳說中的鳥,而且在古代它也被視為祥瑞之兆。關於&34;的傳說其實一直都在引起人們的探討,因為&34;確實沒有出現在現代人的眼裡,但是它卻被偏偏記載到了古人的書籍上,而且不止一篇。
  • 《山海經》中的五大神鳥,重名鳥僅排第四,第一位其實是一條魚
    我們熟知的鳳凰、朱雀等神獸都是鳥類,除了這些,《山海經》中還有很多奇奇怪怪的神鳥。它們的一些習慣更是讓人匪夷所思,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山海經》中最奇怪的的五大神鳥。第五名:鸞鳥鸞鳥是古代傳說中的神鳥,因為在鸞州生長而得名。《異苑》記載:「鸞睹鏡中影則悲。」
  • 《山海經》記載許多部落以鳥為圖騰,人的面孔而長著鳥的身子
    《南山經》中說,以招搖之山為首的鵲山系列山脈,其神皆「鳥身而龍首」。《南次二經》的十七個山,其神是「龍身而鳥首」。《西山經》槐江之山的山神是英招,英招有鳥的翅膀。《中次二經》一共九座山,山神「)面雨身」。《中次八經》一共二十三座山,其神皆「鳥身而人面」。《中次十二經》共十五山,其神皆「鳥身而龍首」。
  • 《山海經》中最神奇的四大神獸,你知道幾個?
    一、白澤白澤最早源於中國上古神話,根據《山海經》記載:「東望山有獸,名曰白澤,能言語,王者有德,明照幽遠則至。」這裡記載著白澤的神話來自公元前漢初甚至先秦的傳聞。二、畢方根據《山海經》所描述,畢方是章莪山的一種神獸,形狀像赤豹,仗著五條尾巴和一隻角,它鳴叫的聲音就是自身名稱的讀音,在哪個地方出現那裡就會發生怪火。畢方只有一隻腳,身上青色但有紅色的花紋,嘴是白色的。傳說,黃帝軒轅於泰山之巔,聚集鬼神的時候,乘坐著蛟龍拉的戰車,畢方則伺候在戰車旁。
  • 你讀書多,認認《山海經》中的神鳥異禽
    長媽媽送給童年的魯迅一套繪圖的《山海經》,是兒時魯迅眼裡「最初得到,最為心愛的寶書。」孩子的世界是簡單而爛漫的,充滿了無限的想像力。《山海經》的確是一本寶書。書中的奇花異石、異鳥怪獸,亦真亦幻,正合了孩子的心。《山海經》中究竟有多少異鳥珍禽是我們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循著古人的筆觸,走進東西南北山水中,看神鳥異禽,感悠悠古意。
  • 《山海經》異獸:1魚2鳥2獸,見了就是吉兆,原來現代也都能見到
    山海經是一本傳奇著作,成書於先秦時期,作者至今不詳。其中描繪的山川地理、珍禽奇獸、怪誕民俗讓人嘆為觀止。有人將其稱為神話著作,也有人將其稱為不經之談。然而,根據諸多專家的破譯之後,發現山海經並非純粹的空想著作。其中有很多內容都可以找到參照物,而且記述的事件也有科學根據。本文,咱們說一說,山海經中的5種有吉兆寓意的奇獸。
  • 山海經:5種寓意吉祥的異獸,1魚2鳥2獸,其實現代也都能見到
    山海經是一本傳奇著作,成書於先秦時期,作者至今不詳。 其中描繪的山川地理、珍禽奇獸、怪誕民俗讓人嘆為觀止。有人將其稱為神話著作,也有人將其稱為不經之談。 然而,根據諸多專家的破譯之後,發現山海經並非純粹的空想著作。
  • 《山海經》中所記載的祥瑞之獸,除了鳳凰,你還知道哪些?
    其實在古代傳說中,除了那些掌管著人間的神仙之外,還有一些異獸也是關係著尋常百姓的福禍旦夕的。之前介紹了一些會帶來災厄的異獸,這次就講一講《山海經》中那些象徵著幸福喜樂的祥瑞之獸吧,正好也迎合一下春節喜慶的氣氛。要說祥瑞之獸,那首當其衝的定然是鳳凰啦!自古以來,鳳凰和龍便是成雙成對出現的祥瑞之獸,所以祥瑞之獸沒有鳳凰可不行。
  • 山西老漢發現保護動物「金鳳凰」,餵養4年,每天都有意外收穫
    鳳凰本身就帶有神話故事,在古代鳳凰也被稱之為朱雀,鳳凰是上古神獸當中的一種,以至於在古代皇后執掌的印璽稱之為鳳印,所以在鳳凰身上體現著尊貴。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人們對鳳凰都有著一種信仰,這種信仰或許是受到鳳凰文化的影響,以至於在人們的心裏面鳳凰是一種吉祥的動物。在山西有一個老漢,放羊的時候發現一金鳳凰,堅持投餵4年,如今每天有意外收穫!
  • 上古保佑華夏的十二神鳥,百鳥之王並非鳳凰
    十、青鸞鸞鳥是鳳凰的原型之一,因生長於鸞州而得名。《山海經》裡的鸞鳥居住在「女床」之山,這種上古巨鳥比鳳鳥的體型更大。古語常說「鸞鳳和鳴」,意思是鸞鳥擅長唱歌,鳳鳥擅長跳舞。也有民間傳說認為,鸞鳥屬於幼年鳳鳥,還未進化到鳳凰神鳥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