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老漢無意發現「怪鳥」,堅持投餵4年,專家稱這是只鳳凰

2020-12-05 孟娜敘史

詩人李白曾在他的詩中寫道:「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而鳳凰從古至今都被認為是百鳥之王,存在於我國傳說之中,傳聞中雄性為鳳,雌性為凰,象徵著威嚴與高貴。當然現實中這種生物是不存在的,不過許多人錯將丹鳥,火鳥等生物看作鳳凰。

《山海經》中對鳳凰有所記載,提到鳳凰的外貌,並且寫明了鳳凰存在之處便是歌舞昇平,百姓安居,天下太平。「其狀如雞,五彩而文」成為後世鳳凰外貌的主要參考資料。秦漢時期,鳳凰的形象逐漸具體起來,統治階級們將這種神獸作為皇后的象徵,與真龍並列,並且逐漸完善其外貌。

之後的千年裡人們一直保持著對鳳凰的神秘感以及敬畏感,從來沒有人見過這種美麗的神獸,直至今日,人們依然無法證實其存在。不過天下之大無奇不有,在2016年,中國山西便有一位大爺號稱自己發現了「金鳳凰」,引起巨大轟動。

郭存鎖,正如同許多山西農民一樣,他將自己的大半輩子奉獻給了黃土地,日常生活便是不停地重複幹農活和放羊。有一天,郭存鎖和往常一樣上山放羊,他帶著羊群走到了一片起伏田野休息,那裡風光甚好,於是他便在附近放鬆地繞了一圈,這一繞不要緊,卻是發現了異樣。

遠處竟有一隻似雞似鳥的生物,這生物羽毛豔麗,而且頭上和尾巴的羽毛竟然是以紅色和金色為主,這讓郭存鎖心中有種神聖的感覺,一時間他竟不敢靠近,生怕惹了什麼麻煩。不過人的好奇心是強大的,從未見過這種異樣的郭存鎖也不例外,他觀察許久之後內心突然掠過一個想法,猜想這難道是傳說中的鳳凰?

他年輕時便經常聽村裡老人說起這山裡曾有鳳凰出沒 ,不過已經多年沒人見過。經過許久觀察,郭存鎖便確認眼前的怪鳥定是傳說中的鳳凰,內心的激動讓郭存鎖忍不住叫出了聲,這也驚動了遠處的「鳳凰」,很快它便扇著翅膀跑開了。

這讓郭存鎖感到一陣後悔,事後他只得帶著激動的心情回家,這件事情讓他一整晚都難以入眠,他料定這隻鳳凰隔天必定還會前來。第二天早上,郭存鎖帶著一大袋穀物再次上山,他到鳳凰出沒的地方,撒上了提前準備好的糧食,然後躲在一旁偷偷觀察。

沒過多久,熟悉的鳳凰再次出現並且食用郭存鎖留下的美食,眼前的景象讓郭存鎖不禁喜從心來。也許是出於心裡對這種鳥兒的喜愛,抑或是對於傳說中鳳凰的敬仰,郭存鎖隔天再次準備好了穀物前往老地方等待。

而這次「鳳凰」給他帶來一個巨大的驚喜,它帶來了自己的同伴,郭存鎖躲在一旁看著兩隻鳥兒歡快進食,心裡十分愉快。他想著山中肯定不只這麼兩隻,於是內心便下定主意要餵養山裡全部的「鳳凰」。

隨著時間一天天流逝,前來進食的「鳳凰」一天天增加著,它們同郭存鎖的關係越來越好,郭存鎖甚至都不用再躲起來。鳥兒們完全把他當作了自己人,進食或者玩耍都毫不避諱,看著眼前這群傳說中的「金鳳凰」茁壯成長,同時自己甚至能融入它們的群體,郭存鎖內心得到極大的滿足。

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了四年多,後來在採訪中郭存鎖透露自己之所以會餵養這麼久,原因在於他非常喜歡傳說中的「金鳳凰」,正是由於這種喜愛,他才心甘情願地為這群鳥兒保駕護航。

後來有一名攝影愛好者正好經過郭存鎖所在地村莊,當時他正在四處取景,村裡人看到便告訴了他村中有人餵養「鳳凰」的奇事,這讓攝影師好奇心大起,於是找到郭存鎖希望能夠在一旁觀看。郭存鎖沒有拒絕他的請求,於是便出現了郭存鎖餵「鳳凰」的畫面,同時攝影師也是為這些鳥兒的美麗所折服,它們確實生得如鳳凰般高貴,自己之前從未見過也沒聽說過這種美麗的生物。

攝影師好奇心很重,他徵得郭存鎖同意之後便趕往市裡向相關專家諮詢,想弄清楚到底是什麼生物,專家得知後迅速趕往當地,看到鳥兒們後激動地說道:「這種鳥類是二級保護動物啊,它的名字叫紅腹錦雞」。

原來紅腹錦雞已是瀕危動物,很難看到這種成群結隊地出現,而這一批毫無疑問是郭存鎖的功勞。而且專家還說到這紅腹錦雞就是鳳凰的原型,郭存鎖對此表示自己早已不在意,他與紅腹錦雞相處的時光已經得到了快樂。

參考資料:

《登金陵鳳凰臺》

相關焦點

  • 山西大爺意外發現「怪鳥」,堅持投餵4年,網友:不一般!
    因為它裡面的內容都很離奇,所以現在很多現代人就將它當成了神話故事來看待,那這本書真的如大家所言,裡面記載的奇珍異獸都是不存在的嗎?其實不然,山西大爺就意外發現了一種山海經中記載的奇珍異獸:鳳凰,還堅持投餵了4年,專家也證實了。
  • 山西大爺發現「怪鳥」,悉心餵養4年,專家:這是山海經裡的鳳凰
    《山海經》中寫道:"有鳥焉,其狀如雞,五採而文,名曰鳳凰,首文曰德,翼文曰義,背文曰禮,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鳥也,飲食自然,自歌自舞,見則天下安寧。"然而這一形象是真的存在於世間嗎?山西一位大爺就發現了這樣一隻"怪鳥",專家稱其為山海經中的鳳凰。
  • 山西大爺山中偶遇「怪鳥」,投餵多年,專家:或是山海經裡的鳳凰
    自此鳳凰對於人們來說便有了幾分神秘高貴的色彩,並有了麟前鹿後,蛇頭魚尾,龍文龜背,燕頜雞喙等特徵,最終成為了超越現實的神獸。鳳凰雖然是凡人難能一見的神物,但是在2015年卻在山中被一位大爺發現,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 山西老漢發現保護動物「金鳳凰」,餵養4年,每天都有意外收穫
    鳳凰本身就帶有神話故事,在古代鳳凰也被稱之為朱雀,鳳凰是上古神獸當中的一種,以至於在古代皇后執掌的印璽稱之為鳳印,所以在鳳凰身上體現著尊貴。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人們對鳳凰都有著一種信仰,這種信仰或許是受到鳳凰文化的影響,以至於在人們的心裏面鳳凰是一種吉祥的動物。在山西有一個老漢,放羊的時候發現一金鳳凰,堅持投餵4年,如今每天有意外收穫!
  • 山西老漢無意發現「鳳凰」,堅持投餵4年,如今迎來意外之喜
    前言我們中華民族有著幾千年的歷史,而在漫長的歷史長河當中,我們中國流傳下來很多優美的傳說,就比如古代神獸之一的&34;。&34;,我相信大家都比較熟悉,這是一種存在於傳說中的鳥,而且在古代它也被視為祥瑞之兆。
  • 六旬大爺發現「怪鳥」,無償看護4年,專家稱是山海經中的鳳凰
    六旬大爺發現「怪鳥」,無償看護4年,專家稱是山海經中的鳳凰前言:在我國古代的時候就有對龍的記載,龍也代表著帝王的形象,莊嚴威武。山西一個老翁保護了四年的「怪鳥」,最後才知道是國家的保護動物,並且長相極像鳳凰,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山西大爺意外收穫「怪鳥」,堅持餵4年,網友:此鳥不一般
    鳳凰也被稱為「鳳皇」,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百鳥之王,提起鳳凰,人們腦海中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臆想,鳳皇一直以來都是吉祥與和諧的象徵,古代妃嬪的服飾上倘若繡有鳳凰的圖案,那麼此人非富即貴。關於鳳凰的記載,最早可以追溯到《山海經》中的「南山經」,書中記載「丹穴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雞,五彩而文,名曰鳳皇,首文曰德,翼文曰義,背文曰禮,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鳥也,飲食自然,自歌自舞,見則天下安寧。」
  • 專家:盲目投食餵鳥 其實並不可取
    元大都遺址公園裡有樹有鳥,於是有好心的大姐往地上撒小米,投餵小鳥。這讓天天來公園活動的毛女士也動了心:「這麼多鳥,要不我也跟著喂?」昨天,記者來到了元大都遺址公園,在櫻花西街西側的公園裡,看到了綠樹成蔭,不時地有鳥飛過,毛女士正和一名街坊坐在凳子上聊天。
  • 山西大山發現一群鳳凰,6旬農民大叔守護6年,看鳥兒活成啥樣
    近日曝出,在山西就發現了一群鳳凰鳥,該事件一經曝光,瞬間火成一片,全國各地的人們都前去探望,記者也是如此。美麗的「鳳凰鳥」是當地農民最喜歡的名字,據說「鳳凰鳥」的到來,會帶來好運和祝福,所以他們喜歡用「鳳凰」的名字,來稱呼金雞。66歲的老農郭大叔,某個周六的早上6點,天剛剛亮,攝像師就跟著郭大叔去黃土山拍攝「鳳凰」鳥。
  • 6旬老漢山中發現紅腹錦雞,默默守護4年,專家趕來後豎起大拇指
    6旬老漢山中發現紅腹錦雞,默默守護4年,專家趕來後豎起大拇指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6旬老漢山中意外發現金鳳凰,默默守護4年,專家趕來後不淡定了,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現在跟隨小編的步伐一起來了解一下。
  • 不吃米只吃蟲子 環衛工人撿到受傷怪鳥
    無奈,環衛工只好求助於瀋陽市猛禽救助中心,專家趕到現場,辨認出這是一隻丘鷸,屬於國家三有保護動物,於是趕緊給它餵食蟲子。隨後,猛禽專家還講了一個「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故事,給孩子們上了一堂生動的科普課。9月22日,瀋陽晚報、沈報融媒記者採訪了這件事。
  • 長沙怪鳥名"紅翅鳳頭鵑" 父母非孔雀鳳凰/圖
    11月6日,白沙街107號老人梁證家中來了一隻怪鳥,外型十分奇特,有人猜測是「孔雀和鳳凰的雜交」(詳見本報11月7日A11版報導)。   「怪鳥名為紅翅鳳頭鵑,非常罕見,一般分布在我國南部。為國家保護鳥類。」
  • 居民家突然飛來怪鳥 形如孔雀與鳳凰雜交(圖)
    居民家突然飛來怪鳥本報11月6日訊「60多年我從來沒見過這樣奇特的鳥今日上午11時許,記者來到伍家嶺社區白沙街107號見到梁證老人和來他家裡「做客」的鳥。這隻怪鳥全身基本為灰褐色,除了腹部為灰白色,頸上有些白羽毛。尾巴有30釐米左右,相當於三個身長,頸部有一圈白色的羽毛環繞,像是戴著光圈。最特別的是它的 頭部上長有數十條羽毛,齊齊的豎起像是雞冠,下面有一片片魚鱗狀的棕色羽毛。
  • 越南同奈省發現500隻「怪鳥」 原是瀕臨滅絕的蛇鳥
    據越南《人民報》報導,當地時間11月13日下午,越南同奈省林政分支機構透露,在同奈省邊和市寶龍坊發現500隻瀕臨滅絕的珍稀動物蛇鳥。同奈省林政分支目前正在與有關部門保持密切配合,以監視這一群蛇鳥的動態,同時配備專門機構以對其採取保護措施。據報導,同奈省林政分支代表表示,2019年11月初,該機構收到消息稱,寶龍旅遊區出現一種「怪鳥」。經過核實後,職能部門確定上述「怪鳥」為「蛇鳥」。這是同奈省林政部門首次在同奈發現珍稀的蛇鳥。
  • 三位老人合辦「鳥兒食堂」 餵鳥10年風雨無阻(圖)
    有這樣3位老人,他們被周圍人親切地稱為「鳥奶奶」、「鳥爺爺」,這是因為3位老人堅持每天清晨在公園裡餵鳥。10年來,不管颳風下雨,還是酷暑嚴寒,都沒有阻擋住他們前去革命公園裡餵養鳥兒的腳步。  一聲令下上百隻鳥兒飛來吃食  為了見到這三位老人,記者4天前匆匆趕到革命公園,一打聽才知道,3位老人每天一大早來給鳥兒餵食,而當時已近中午,老人們早已經「收工」了。次日,記者清晨7點多又來到公園,不料「鳥奶奶」、「鳥爺爺」們來得更早,還是未能見到他們。
  • 西安市民公交站被鳥啄頭 專家稱紅嘴藍鵲或在護巢
    「我們隨後發現,從此經過的幾個小學生手裡都拿著藤條,好像是在防止被這隻『怪鳥』襲擊。」  附近居民:最近數次看到怪鳥啄人  昨日上午,華商報記者來到了長安區興教寺公交站牌處,想見識一下這隻啄人的「怪鳥」是「何方神聖」。記者趕到時,這隻「怪鳥」還沒有出現,但提起「怪鳥」啄人,附近的村民都說確有其事。
  • 巨嘴「怪鳥」落戶海南的幸福生活
    走進海口市龍華區龍泉鎮美仁坡村,火紅的春聯和燈籠洋溢著喜慶,走親戚串門的祝酒吆喝聲透著熱鬧,卻聽不見一絲鞭炮響,這是怕驚跑從天而降的「稀客」。  美仁坡村地處有「海口之腎」美譽的羊山溼地,是重要的水源涵養地和綠色屏障。一個月前的一個上午,村民吳海玉聽到消息「7隻『怪鳥』正在你家魚塘捉魚吃,快去看看。」她又驚又喜,小跑著出了門。
  • 連雲港市民救了只"怪鳥" 系國家"三級"保護動物黃葦鳽
    中國江蘇網8月25日訊 22日上午,一隻頭鉛黑色,微雜以灰白色縱紋,頭側、後頸和頸側棕黃白色,有著長長嘴的「怪鳥」,落在了市民宋師傅的單位倉庫附近,不停地撲騰著翅膀。連雲區熱心市民宋師傅將其救助後卻不知道該怎麼處理,隨即聯繫到市小島山野生動物救助站,工作人員稱它是黃葦鳽,已經收留在救助站內悉心照顧,待其狀況好轉後將會放歸大自然。  據宋師傅介紹,「22日,我在單位倉庫附近發現了它,當時它一動不動,開始還以為是只假鳥,走近發現它在動,大家都不知道它是什麼鳥。」宋師傅當時試圖將這隻鳥放飛,但是鳥的精神狀態不好,一直飛不起來。
  • 老漢挖淤泥撿到「銅罐」,被當作夜壺20多年,專家:這是頂級文物
    不過,這也要你自己有「眼力」,不然哪天真撿到一個古代的陶罐卻不識貨,發現不了其價值就可惜了。陝西有位農民就是如此,在挖地時無意挖出了一件寶貝,因不識貨致使這珍寶命運曲折,甚至還被當成了夜壺。說白了,就是老農沒「眼力」啊!
  • 受傷「怪鳥」闖入居民區 治療康復後已放生
    11月11日下午,南陵縣的戴塘小區出現了一隻受傷的「怪鳥」,因為不能飛行,受到了小區裡多隻家犬的「欺凌」。小區的居民發現後,立即將「怪鳥」捉住,並撥打了相關部門的電話。南陵縣森林警察大隊和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的工作人員立即趕到現場,發現這隻「怪鳥」皮膚破損,背部的羽毛也被家犬「薅」掉了一大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