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嶺鳥類調查結果出爐 鳥兒來避暑拒做「烤鳥」

2020-12-03 閩南網

­  據介紹,2009年10月,福建省觀鳥協會資深會員「北紅」發起了「鼓嶺鳥類調查行動」,對該地區林鳥的棲息遷徙情況進行調查,以了解這一區域鳥類種群的變化情況。調查組成員嚴格按照樣線法,每月堅持在鼓嶺沿固定線路徒步觀測,七年來,共記錄到鳥類121種。

­  志願者們發現,每年四、五月就有噪鵑、鷹鵑、大杜鵑、八聲杜鵑、發冠卷尾、暗灰鵑鵙、三寶鳥等夏候鳥從華南、東南亞、南亞等地遷徙而來,在鼓嶺築巢孵卵育雛,等九月天涼秋風起才帶上初長成的小鳥們飛回南方。而鼓嶺上更多的鳥兒,是熬不住山下炎熱紛紛移師上山找涼快的。

­  志願者「北紅」告訴記者,這類從低海拔飛到高海拔度夏的鳥兒屬於垂直遷徙,數量與種類都不在少數。在鼓嶺柳杉簇擁的道路兩旁,紅嘴相思鳥、棕頭鴉雀、紅頭長尾山雀、強腳樹鶯、叉尾太陽鳥、紅頭穗鶥、斑姬啄木鳥、黃嘴慄啄木鳥異常熱鬧,沿途常見它們在柳杉樹上捉蟲的身影;在鴛鴦谷裡,常能看到斑尾鵑鳩、山斑鳩、松鴉、紅嘴藍鵲飛來飛去;在柯坪水庫,小鸊鵜們總是悠悠蕩蕩徜徉在綠水波光裡;鼓嶺棧道旁,更有畫眉、棕頸鉤嘴鶥、斑胸鉤嘴鶥、灰翅噪鶥躲在林底暗處穿躍覓食。

­  「今年鼓嶺上松鴉特別多。大自然很神奇,我們人類懂得避暑,這些鳥兒真的很聰明,也懂得找地方圖涼快。」志願者「北紅」說,「鼓嶺的夏天清爽宜人,從牛頭寨到天柱山,從柳杉王公園到鼓宦公路,漫山遍野都是鳥兒的歡聲笑語,它們歡樂的暑假從這裡開始!」(陳雪玲)

相關焦點

  • 福州鼓嶺迎來紅頭長尾山雀等鳥兒避暑
    紅耳鵯(圖片由福建省觀鳥協會會員「好鳥」、「烏鶇」拍攝)東南網7月26日訊(本網記者 馮川葉)今年這個「加長版」三伏天,熱得眾多人選擇空調房避暑,其實不僅是人們懂得避暑,鳥兒同樣如此。福建省觀鳥協會志願者表示,在距市中心13公里海拔800多米的鼓嶺之上,許多聰明的鳥兒早已在這片避暑勝地安營紮寨,歡度盛夏。
  • 鼓嶺7年記錄到121種鳥類 包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原標題:鼓嶺7年記錄到121種鳥類 包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近日榕城酷暑難耐,不少市民去最高氣溫不到30攝氏度的鼓嶺避暑。不過大多數人不知道,許多聰明的鳥兒早就在那裡安營紮寨了。2009年10月,省觀鳥協會會員「北紅」發起了「鼓嶺鳥類調查行動」,對該地區林鳥的棲息遷徙情況進行調查,7年共記錄到鳥類121種,包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松雀鷹、鳳頭鷹、黑冠鵑隼等。
  • 福州人,鼓嶺又有好多新景點!避暑快來
    StartStopStartStop圖為柳杉王公園柳杉王公園可遊玩面積擴大近一倍全新修繕而成的「雅各天梯」,串聯起以柳杉王公園為中心的鼓嶺東西遊線這裡曾是傳教士萌為廉(William Artyn Main)的避暑別墅,為單層石木結構的西式建築。最大的特色,就是它擁有一個弧形的迴廊,屋頂是一個類似半圓的弧形。麥先生厝中,有一個半弧形的特色迴廊文史專家介紹說,麥先生厝原建於1907年之前,早已損毀,但美國南加州大學收藏著它的照片。此次是根據老照片的樣式進行修復的。
  • 「浙江最美鳥類」評選結果出爐 紅嘴相思鳥登頂愛情之鳥
    原標題:紅嘴相思鳥登頂愛情之鳥 每天清晨,百靈鳥、畫眉鳥悠揚的歌聲把你從睡夢中叫醒;西湖邊,不時有一群鴛鴦、野鴨遊過;運河邊散步,白頸長尾雉、白鷺時而驚鴻一瞥……今年4月份,由浙江省林業廳、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主辦的「浙江最美鳥類」評選活動拉開帷幕,經專家提名推薦、公眾投票,評選結果近日正式出爐。
  • 揚州「鳥家族」成員知多少?調查顯示:本地常見鳥類133種
    湖上這麼多鳥「鳥中大熊貓」也來了》一文,文中說遺鷗現身邵伯湖,成為揚州「鳥家族」的第282個成員。這282種鳥類,是揚州歷年記錄下來的鳥類名錄。這麼多鳥兒,哪些屬於常見鳥?最新出版的《揚州鳥類圖鑑》給出的答案是133種。1《揚州鳥類圖鑑》由揚州大學魏萬紅殷寶法主編,是可供揚州本地市民野外觀鳥識鳥的工具書。
  • 溼地公園鳥類年度調查報告出爐
    在剛剛過去的國際愛鳥日,無錫收到一份「厚禮」:隨著無錫梁鴻國家溼地公園2018年度鳥類調查報告的出爐,這份長達81頁的專業鳥類調查報告成為無錫首個系統、持續的溼地公園鳥類年度調查報告。受梁鴻國家溼地公園的委託,蘇州溼地自然學校負責該公園2018年度的野生鳥類資源調查。該校負責人範如宇介紹說,根據公園的環境分布狀況和鳥類活動的特性,調查團隊制訂了詳細的鳥類調查實施方案。調查範圍為一期工程1333畝,調查時間自去年1月至12月。根據鳥類活動情況,每月1次調查,共計12次。
  • 海南百年鳥類調查:發現16種新鳥類 上百種鳥消失
    臨高新盈:水鳥調查福地  「為什麼搞海南越冬水鳥調查?這和臨高新盈有關。」在盧剛看來,新盈是個福地。  那是2003年1月,當時還在中國林業科學院做博士後的張國鋼一行數人,在海南進行黑臉琵鷺越冬棲息地調查。
  • 鳥兒也有方言 南京的鳥叫暗藏「南京腔」(圖)
    那麼,你有沒有注意到,春天不同的天氣下,鳥叫會有變化?即便是同一種鳥,它們唱歌的能力是不同的? 科學家發現,鳥兒存在城鄉差別,城中的鳥兒叫的聲調更高,而複雜多變的氣候條件裡更容易造就出音色婉轉動聽的「歌手」。記者了解到,鳥兒也有「方言」,領雀嘴鵯的南京腔就曾吸引著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的專家進入到深山蹲守記錄。
  • 紐西蘭年度鳥類比賽結果出爐 不愛交際的黃眼企鵝奪冠
    紐西蘭年度鳥類(Bird of the Year)比賽結果周一(11日)出爐,冠軍由不愛交際兼瀕危絕種的黃眼企鵝(Hoiho)奪得,是14年來首次奪得這名銜的海鳥。黃眼企鵝在年度鳥類比賽奪冠。(網際網路)年度鳥類自2005年起,由紐西蘭環保團體森林與鳥(Forest&Bird)主辦,今屆比賽反應踴躍,吸引海外市民參與,總共獲得約4.3萬人投票,最終由獲得約1.2萬票的黃眼企鵝奪冠。總理阿德恩恭喜黃眼企鵝奪冠,又揭曉她支持的其實是同為海鳥的黑海燕(Black Petrel),希望黑海燕能在下年比賽奪冠。
  • 鳥類"土專家"吳偉和30萬隻鳥兒的"大數據"
    救回小鳥,吳偉會把它們掛在辦公桌下面的一排掛勾上,然後逐一打開小布袋,小心地掏出一隻鳥。如果鳥的腳上已經有了環志環,他就會拿起放大鏡認真記錄下環號以及鳥種名、身高、體重、翅長、嘴長等信息,然後打開辦公桌左側的小窗,把鳥兒放飛。如果發現鳥的腳上沒有環志環,他不僅要給小鳥做全面的「體檢」、做好記錄,還要根據它們的大小給它們戴上全國鳥類環志中心特製的鳥環,然後才能放飛。
  • 西溪溼地展開鳥類調查,最常見的水鳥是誰?還有哪些「寶藏鳥類」?
    這是他們做西溪溼地生物多樣性調查的第四次,主要是通過摸清現有溼地鳥類樣本情況,為下一步分析多樣性提供數據依據。鳥類調查怎麼做?在西溪溼地裡面還藏著什麼樣的寶藏鳥類?今天(9月10日),小時新聞記者跟著調查小組一起出發,探秘西溪溼地裡神秘的鳥類。
  • 頭似鳥雀翅似蝴蝶,蝴蝶鳥來六渡了!還有兩位護鳥人
    老李是最先在六渡村發現「蝴蝶鳥」的「鳥友」之一。「十渡是黑鸛之鄉,早些年我們來這裡就是為了拍黑鸛。」2010年冬天的一個中午,老李在翻看拍攝的圖片時,偶然發現離黑鸛棲息地不遠的崖壁上,有一隻紅色翅膀的鳥。經過多方諮詢,他才知道這是紅翅旋壁雀,在北京地區很罕見。一位在拒馬河流域進行生物多樣性調查的專家介紹,目前十渡地區紅翅旋壁雀的總數量大約在20隻左右。
  • 福州最全觀鳥路線圖出爐 福建鳥類多達557種
    福建省鳥類繁多,已記錄到的種類多達557種,也就是說,在我國自然分布的鳥類中,有超過40%的鳥種在我省的野外可以見到。福州作為省內鳥類資源豐富的城市,市民也希望觀賞到更多的鳥類。愛鳥周,東南快報(微博)記者聯合福建省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中心高級工程師劉伯鋒、福建省觀鳥會會長楊金以及廣大資深鳥友,獨家推出觀鳥攻略,提供觀鳥路線。
  • 曾經絕跡的鳥兒又回來安家了 至少有320種鳥在溫州被拍到
    不過更多的市民認同葉女士所言:「鳥多了,說明環境好了。」  有隻怪鳥飛到我家了,怎麼保護  溫都熱線接到很多此類求助電話  「有隻怪鳥飛到我家裡來了,你們來看看是不是受保護動物。」這幾年,溫都熱線88868886接到的類似求助電話數不勝數,來電的讀者有老有少、有男有女。
  • 這麼熱的天天空中還有鳥兒在飛,鳥類是怎麼散熱的?
    可是,你仰頭一看,天空中還有鳥兒在飛行,大太陽底下還有一些禽類在行走。它們身上還有那麼一層厚厚的羽毛,可人類在夏天卻穿得少之又少了,還嫌熱。難道鳥兒們就不怕熱嗎?好奇心來了,那就查查看吧。原來鳥兒的耐熱能力和散熱能力真是比人類要強得多了。
  • 遂川縣上空,驚現成千上萬隻飛鳥,鳥群成「球」狀!咋回事???
    「禁止打鳥後,現在的營盤圩成為了候鳥遷徙的天堂,各種珍稀鳥類又重新回到這裡。」居住在營盤圩鄉圩鎮的退休教師古輝揚老人開心地說。國家鳥類環志中心營盤圩候鳥環志保護站一位工作人員介紹:「現在營盤圩生態環境變好了,才吸引這麼多鳥兒遷飛過境,說明我們近20年來的護鳥工作有了很大成效,希望大家一起繼續愛護它,為南飛的候鳥提供更良好安全的棲息地。」
  • 鄭州讓鳥兒們慕名而來 這些鳥你估計沒見過
    是你,是我,也是它——鳥兒們。  作為火車拉來的城市,鄭州是移民城市的代表,而讓人想不到的是,這座城市的鳥類很多也不是原住民,而是近些年被鄭州之名「吸引」而來。  生態的改善成為跨物種的語言信號,向鳥兒們傳遞著這座城市的友善。夜鷺、崖沙燕相繼安家鄭州,遷徙的候鳥也願意旅居鄭州幾日,優美的水生態環境讓涉禽、水鳥多了起來。
  • 福州「00後」來告訴你
    ▲徐逸淳正在觀鳥舉著望遠鏡 和身邊鳥兒做朋友「我最喜歡做的事,就是舉著望遠鏡,看外面自由飛翔的鳥。」福州市第一中學的高一學生徐逸淳,雖是一名「00後」,卻已有7年的觀鳥歷史。讀小學的時候,徐逸淳就對鳥類特別感興趣,常常到森林公園參加福建觀鳥會的活動。「那時候,媽媽會陪我一起觀鳥,做我的『後勤』。現在自己一個人更自由,帶上一臺雙筒望遠鏡,滿福州跑著去看新鳥種。福州的鳥,應該沒有哪一種是我不認識的。」
  • 成語「勞燕分飛」中2種鳥,一種是燕子,另一種鳥兒是什麼?
    說到「勞燕分飛」這個成語,估計大家都知道什麼意思,說的是兩種不同的鳥兒各自飛向不同的方向,日常生活中我們更多的是用「勞燕分飛」這個成語來形容情侶或夫妻的分離別離。其實在「勞燕分飛」這個成語中有兩種鳥兒,大家知道是哪兩種鳥兒嗎?今天小編就來簡單給大家介紹介紹。
  • 愛護鳥兒就給它戴上環志吧
    自然界的鳥類多種多樣,當你仰望天空,不時會有鳥兒從眼前掠過,如果你有心留意,就會發現有的鳥兒腿上佩戴著一個環狀物,就像人們手上戴的戒指——這個環狀物就是鳥類環志。2015年,北京市野生動物保護中心發現一隻北京雨燕飛到了南非。難以想像,如果沒有鳥類環志,怎麼能夠證明一隻體型小巧的鳥兒能飛到那麼遙遠的地方?於是,人們就有了疑問:什麼是鳥類環志?為何要給鳥類佩戴環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