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兔子在草地上蹦蹦跳跳,金魚在池塘裡歡快的遊泳,鳥兒神氣的在天上飛翔。人類非常羨慕小鳥在天空自由自在的飛翔,於是發明了飛機。
你知道小鳥為什麼會飛嗎,而人類就不會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找找鳥兒會飛的原因吧。
不知道在小朋友們上自然課的時候,老師有沒有說過構造決定功能呢?正是因為鳥類特殊的身體結構才讓它們能夠飛翔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鳥類都有著發達的胸肌和翅膀。而翅膀就是鳥兒能夠飛翔的關鍵。當鳥兒在天空中飛翔時,發達的胸肌牽動著翅膀快速扇動空氣,這樣空氣就會給鳥兒一個升力,鳥兒就飛起來了。
是不是有翅膀就可以飛起來了呢?
其實不是的,企鵝和雞都是鳥類。可是它們卻不會飛翔。企鵝和公雞有著粗笨的身體,它們的翅膀也很小,不能支撐它們飛起來。
小朋友們如果仔細的觀察會發現,在天空中飛的鳥兒身子都很小,而翅膀張開後卻很大。足夠大的翅膀才能夠支撐鳥兒飛起來。
除此之外,鳥兒的骨骼和身體都很輕盈,並且大部分骨頭中都充滿了空氣。這樣的骨骼構造為飛行提供了優越的條件。
鳥類的體內器官也為飛行提供了有利條件。鳥類沒有貯存糞便的直腸,也沒有貯存尿的膀胱。這樣,當它們在飛行時,可以隨時隨地將糞便排出,從而減輕體重,利於飛行。
人類受到鳥兒的啟發發明了飛機,受到魚類的啟發發明了潛水艇,雖然我們沒有翅膀和魚尾,但是我們也能在天上飛翔和潛入海底。
而這一切的開始就是一個個充滿求知慾的問題,當科學家們仔細研究弄明白背後的科學原理,才有了這些神奇的發明,所以小朋友們也要多觀察生活,多提問題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