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們,你們見過長刺兒的植物嗎?它們為什麼會長刺兒呢?
不同植物的刺有著不同的作用,有的是為了保護自身免受敵害,有的是為了使自己爬到高處,還有的則是為了把種子傳播到遠方。
1、皂莢的枝刺
植物沒有腳,也沒有翅膀,對付敵害,它們只能想其它辦法,身上長刺就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方式。
皂莢的刺密密麻麻地排列在樹幹上,看上去十分粗壯、尖利,如果讓它扎一下,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皂莢的刺十分有趣,它能夠產生分枝,每個分枝又會長成一枚枚的利刺。皂莢的刺是由小枝條變來的,有了刺的保護,敵人自然就離得遠遠的了。在植物學上,像皂莢這樣由枝條變來的刺叫做枝刺。
2、枸骨的刺突
為了防止草食動物取食葉片,有些植物便在葉片上下功夫,枸骨就是其中一種。枸骨是一種常見的野生樹木,它的葉片邊緣長著5到7枚小刺,刺雖細小卻非常尖硬,很容易扎傷動物或人。
枸骨的刺連鳥兒們都十分懼怕,所以有個「鳥不停」的俗名。在一些地方,人們把枸骨栽植在在菜園子周圍,用作籬笆,以防止野獸或家畜踐踏莊稼。像枸骨這樣由葉片邊緣突起後形成的刺叫做刺突,它是一種常見的觀賞植物。
3、竹葉椒的皮刺
要想掰下皂莢的刺,那你得花上一段時間才能如願,或許還得用上剪子什麼的,相比較掰下竹葉椒的刺就顯得容易多了。竹葉椒是一種香料植物,它的果實可以用作調味品。
與皂莢的刺相似,竹葉椒的刺也十分尖利,但要短得多,而且不會分枝,它的刺長在樹皮上,是由樹皮表面的細胞突起後形成的,所以不用化很大的力氣就能取下來。
除了竹葉椒,大家熟悉的玫瑰,它身上的刺就是皮刺,還有板慄果實上長得密密麻麻的刺,也是皮刺。
4、蠍子草的毒刺
比起蠍子草,前面幾種刺就算不了什麼了,它的刺會蜇人!蠍子草又叫蕁麻,在臺灣人們叫它咬人貓。它喜歡生活在溼潤的山坡上、小溪邊,莖稈、葉柄甚至葉脈上都長滿了含有劇毒的刺。
雖然從外表上根本看不出什麼危險,但如果不小心碰到了這種植物,那只有自認倒黴了。一旦皮膚接觸到毒刺,刺上的毒液就會注入人體,除了劇烈的疼痛,就像被大馬蜂蟄過一樣難受,而且這種痛覺會持續很長的時間。
所以見到蠍子草,可要離得遠遠的!
5、洋槐樹的葉刺
顧名思義,葉刺就是由葉變來的。大家熟悉的仙人掌,它的葉片變成了針狀刺,從而減少水分的蒸發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不過,葉變成刺並不是仙人掌類植物的專利,一種名叫洋槐的植物,它的葉片也能變成刺。
洋槐是一種豆科植物,它的葉子呈羽毛狀,在葉柄的兩側,長著兩枚硬刺,在樹葉叢中,它們並不顯眼,很難被發現,如果食草動物對翠綠欲滴的葉片下手時,那麻煩就大了!
洋槐的刺是由託葉變化而來,葉柄兩側原本是兩片小託葉,為了避免敵害,託葉變成了硬刺。
6、狼尾草的刺毛
在荒野中,狼尾草是一種最普通不過的植物了,它的適應能力很強,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都有狼尾草生長。
每到秋天,狼尾草植株的基部便會長出一根根漂亮的「尾巴」——穗子,狼尾草的穗子十分粗大,比狗尾草的大好幾倍。狼尾草的種子上都長有刺毛,刺毛上有極小的刺,能夠粘附在衣物或皮毛上,狼尾草就是通過這種方式傳播種子的。
小朋友們,你們還知道什麼長刺的植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