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常見的看起來不會飛,實際上飛行技巧卓越的鳥?鳥類飛行篇

2020-12-05 板慄和酥餅是倆鳥

你有沒有見過這樣一句唐朝的無名詩句:「眼想心思夢裡驚,無人知我此時情;不如池上鴛鴦鳥,雙宿雙飛過一生。」如果沒聽過,那至少每個人都知道「雙宿雙飛」這個形容美好的愛情的成語。

實際上「雙宿雙飛」的由來,正是因為古人看到鴛鴦這種鳥兒成對生活的習性而出現的成語。

但是各位仔細想一下,鴛鴦在普通人的眼裡一直是遊禽一類的存在,有多少人見過鴛鴦雙飛?想必如果你問朋友「鴛鴦會飛嗎?」,估計他也要想一陣子。

99%以上的鳥兒都會飛,可是有些我們聽過見過的鳥類,卻很難看到它們飛行的樣子。最被人們熟知的例如天鵝、鴛鴦和你看上去好像根本不可能飛起來的犀鳥(Anthracoceros albirostris)。

有哪些平常很少看到它們飛翔,但實際上卻善飛的鳥類?鳥兒飛翔除了覓食外,還有什麼意義?會飛的鳥兒普遍都有什麼特點?今天小編就帶你了解:鳥類的飛行。

世界上有9000餘種鳥類,僅有40種鳥不會飛

目前根據2018年最新版西班牙《國家地理》的記錄,目前世界上記錄在冊的鳥類接近1萬種(隨時在變化,沒有明確數字),僅有40種鳥類不會飛。我們最常見的不會飛的鳥,無非就是雞鴨鵝等家禽。

或者說它們的飛行高度只有幾米而已,沒有持續飛行能力。這一點也很好理解:作為家禽,如果會飛的話,那養肥了自己飛了,那不就白養了嘛?!

所以一般來說也沒有人把善飛的遷徙類鳥作為家禽飼養。

除了常見的家禽,我們熟知的還有以鴕鳥鴯鶓為代表的全部的駝形目鳥類,以企鵝為代表的的企鵝目鳥類,和少部分古老品種的鳥類,全世界一共只有40種鳥類不會飛。

鳥兒是不是能飛,主要看三個結構:1.龍骨突;2.鳥翼;3.骨骼。

龍突骨越健全,飛行能力越強翼展和身長的比例越大,飛行能力越強中空骨骼越多,飛行能力越強。所謂的龍骨突就是鳥類胸骨附近的凸起,龍骨突越明顯,則附著的翼肌越強壯,翅膀扇動更有力,例如下圖這隻鴿子的解剖圖。

除了龍骨突,會飛的鳥類還有中空的骨骼,而走禽類的鳥骨骼中充滿骨髓,所以體重大自然不能起飛。會飛的鳥類骨骼佔體重的比例普遍在5~6%。我們在湖邊見到的鵜鶘,身材高大,體重能達到11公斤,但實際上鵜鶘的骨骼重量僅有不到1斤。

除了中空的骨骼充滿空氣外,翅膀也是重要的飛行工具,善飛的鳥兒有你想像不到的翼展長度。例如飛行能力最強的軍艦鳥(Fregata),體重只有1.5kg,但翼展能達到驚人的2米。也正是如此驚人的翼展,軍艦鳥有「世界上飛行能力最強的鳥類」稱號,它們快如閃電空中動作靈活,最高時速可以超過400公裡!能連續飛行4000公裡,在遷徙過程中遇到12級颱風也能保證自己的安全,平安穿過風暴!

你很難想像這種表面上看起來弱小的鳥兒,追上你乘坐的高鐵都不是問題。

善飛的鳥兒都有普遍的三個特點:超長的翼展+比重低的骨骼+強壯的龍骨突。反觀那些不會飛的鳥類,這三個特點中都有缺失。

例如體重超過200斤的鴕鳥,大部分重量都在骨骼上,即使有些鴕鳥品種翼展也能達到2米,這依舊不足以支撐如此龐大的體重。如果想讓鴕鳥飛起來,那麼它必須具有超過3米長的龍骨突!這是不可能的。

另外我們再來看企鵝,長期處於極地環境下,靠下海捕食,於是它們的翅膀已經慢慢退化,骨骼漸漸被骨髓充滿,身體呈現梭型,這樣的身體進化更有助於它們潛水和遊泳。

企鵝的前肢就是退化的翅膀。和企鵝這種退化類似的還有幾維鳥,因為長期處在沒有天敵的環境中,翅膀也退化到幾乎沒有了,只能靠奔跑來活動。

所以我們可以知道:如果鳥類符合前文說的3個身體特點,那麼它們就一定是會飛的,即使在日常中我們很難看到某些鳥類的飛翔。接下來我們就要了解幾個你認為不會飛,實際上飛行能力卓越的鳥類。

那些你看起來不會飛,實際上是王牌飛行員的鳥類

在這裡我們主要介紹三種你會在動物園和野外看到的並不是很稀有的鳥類,分別是「火烈鳥」「天鵝」和前文說到的「鴛鴦」

愛情的象徵:火烈鳥

火烈鳥是人們給這種鳥起的外號,實際上它的學名是紅鸛(Phoenicopteridae),這是一種在我國沒有分布,你只能在動物園看到的淡水鳥類。

我們在動物園看到的火烈鳥,有著鶴類一貫的龐大身軀,圈養的火烈鳥也不會起飛。但如果你認為這種鳥兒不會飛就大錯特錯了,我們來看一下火烈鳥展翅的現場:

火烈鳥身高80-160cm,體重只有2.5-3.5kg,翼展能達到150cm。

大多數善飛的鳥類都是候鳥,而火烈鳥是一種比較獨特的:它們屬於候鳥,但並不嚴格執行遷徙的活動。只有在食物短缺或天敵出現的時候,才會成群結起飛。我們之所以很難觀察到火烈鳥的遷徙飛行,是因為火烈鳥只在晚上遷徙:它們可以整晚以50-60kg的時速連續飛行600公裡以上。這個距離聽起來不是很誇張,因為火烈鳥的分布比較受限,世界上的火烈鳥總共也就分布在以下幾個地方。

火烈鳥分布範圍:火烈鳥分布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包括南北美洲,加勒比海和加拉帕戈斯群島、非洲、馬達加斯加、歐洲南部、西南亞、中東和印度次大陸。

雙宿雙飛的鴛鴦我們先來看一下鴛鴦在國內的分布圖:

少部分鴛鴦為留鳥,大部分鴛鴦都有遷徙習慣。它們的繁殖地在東北,每年春暖花開的季節,鴛鴦們就會結成10隻左右的小隊從南方遷徙至東北築巢產卵,秋天過後它們就會集中飛往福建、江西等地越冬。江西省的鴛鴦湖是亞洲最大的鴛鴦越冬聚集地。

從東北到江西,鴛鴦要持續飛行2000多公裡,不過鴛鴦的飛行高度只有200-300米的範圍。當鴛鴦到達水邊棲息地的時候,基本上也就不會再飛行了,它們的巢也在水邊,所以我們很容易見到鴛鴦「雙宿」但不容易見到「雙飛」。

天鵝和鴛鴦類似的還有天鵝,天鵝遷徙完畢後也定居在水源附近而幾乎不再頻繁飛行了。它們有一個共同特點是:都是遊禽。以水生動植物為生,所以它們並不需要像山雀一樣頻繁飛行來尋找昆蟲和穀物,只要有健康的水源,它們又何必浪費體力頻繁飛行呢?

不要看天鵝安於現狀,天鵝是所有鳥類中的飛行高度冠軍:它們是能飛越珠穆朗瑪峰的鳥兒。能飛越珠峰的天鵝是大天鵝(C.cygnus),翼展超過1.8米。天鵝有一個額外的「氣囊」儲存空氣,所以它們在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度也不怕缺氧。

當你乘坐飛機的時候,如果你的身邊掠過一隻大鳥,不用猜了,那就是大天鵝!

這也就明白了我們為什麼看不到天鵝遷徙:因為它們飛的太高了!

飛翔是鳥兒的獨有技能,它們有脆弱的身體,但是上天給了它們一雙會飛的翅膀。這雙翅膀,讓它們在災難來臨前能臨危不亂,讓它們在寒流來臨前能越過千山萬水抵達溫暖的棲息地。

鳥兒飛翔的技能,一直都是仿生學家們研究的重點方向,但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樣一個現實:再高精尖的科技,也無法複製鳥兒的翅膀。

相關焦點

  • 有翅膀,不會飛?這些不會飛的鳥裡有一種是紐西蘭的國鳥
    除了長羽毛之外,鳥類最重要的一點是它們會飛。但是一些鳥類,如鴕鳥和企鵝,為了更好地適應陸地和海洋的生活,已經放棄了飛行的能力。除了這兩隻鳥,還有很多鳥也選擇逃離藍天生活,你知道是誰嗎?鶴鴕這種鶴鴕站起來高1.8米,重80公斤,由於太重了,翅膀退化,它們不能飛,但它們能跑,能跳,就像鴕鳥一樣。但是鶴鴕比鴕鳥好看。它們全身覆蓋著黑色的羽毛,頭上戴著高高的角冠,脖子是藍色的,下巴上長著紅色的須邊皮膚,有點像火雞。鴯鶓鴯鶓原產於大洋洲,也被稱為澳大利亞鴕鳥。與色彩鮮豔的鶴鴕相比,鴯鶓和非洲鴕鳥更喜歡高級感的黑灰瑟。
  • 鴕鳥為什麼不會飛? 鳥類飛行需要什麼條件?
    鴕鳥為什麼不會飛? 鳥類飛行需要什麼條件?時間:2016-12-09 09:38   來源:新華網科普頻道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鴕鳥為什麼不會飛? 鳥類飛行需要什麼條件? 鴕鳥作為體型最大的鳥卻徒有虛名,因為它不會飛。身為鳥中之最,既有翅膀全身又長滿了羽毛,為什麼就不會飛呢?
  • 許多的鳥都不會飛,在這些鳥類之中,鴕鳥是最著名的不會飛的鳥
    從鳥的定義來看,鳥類是兩足,恆溫,卵生,而且前肢演變成翅膀,符合這一定義的就是鳥。鴕鳥就屬於這一定義,但是不是所有的鳥都會飛,鴕鳥就是屬於這一類,所以鴕鳥為什麼不會飛?
  • 除了鴕鳥和企鵝,還有哪些鳥不會飛?
    要說鳥類最大的特點,除了長羽毛,應該就是會飛行了。但是有一些鳥卻放棄了飛行能力,只為更好地適應陸地和海洋裡的生活,比如鴕鳥和企鵝。除了它倆,鳥類中還有不少叛逆者,也選擇了逃離藍天的生活,你知道都有誰嗎?
  • 鳥類的飛行本領知多少,沒想到它們是鳥卻不會飛,這是為何?
    另外它的身體和翅膀已經嚴重不成比例,翅膀平時在陸地上只能像一對短小的胳膊垂在身體兩旁,根本帶動不起沉重的身體,只有在水中才有用武之地。既然飛不上天空,那麼它的翅膀有何作用?企鵝的翅膀其實是為了讓它們在水中「飛行」。它們的翅膀短而細,上面長著很有彈性的羽毛,且可以利用這樣的翅膀快速划水前進,就好像船槳一樣。
  • 有翅膀,不能飛,你聽說過這12種不會飛的鳥類嗎?
    在鳥類進化的過程中,有一部分鳥類認為天空並不適合他們,所以它們堅持生活在地面上,比如企鵝它們。然而這樣選擇的鳥類大部分都滅絕了,那些倖存下來的主要是太大(就像鴕鳥)或太遙遠(如海洋企鵝),很難成為捕食者的獵物。以下是世界上發現的12種最不尋常的不會飛鳥類。卡卡波卡卡波是紐西蘭的一種鸚鵡,它在許多方面都很特殊。
  • 為什麼有的鳥類不會飛?
    一隻澳洲野犬在陰影中潛行覓食,眾鳥逃往安全地 除了 火雞它小小的翅膀幫不了它逃命。相反的,它選擇攻擊! 用鋒利的爪子一揮就讓小野犬跑去找掩護 。食火雞是大約六十種 不會飛的鳥類之一 這些束縛於地上的禽類生活在世界,各地從澳洲內陸到非洲草原,到南極海岸都有 包括某些種類的鴨子,以及所有種類的企鵝,和飛奔的鴕鳥,巨大的鴯鶓及微小的奇異鳥都是 。
  • 要不是有人類,很多不會飛的鳥還活得好好的
    通過檢視化石和標本資料,在這581種鳥中,研究人員識別出了166種不會飛,或者只有極弱的飛行能力的鳥。換句話說,在已滅絕的鳥類中,高達30%都是不會飛的。同時,這也讓已知存在過的不會飛的鳥類數量更新到了226種。
  • 為什麼鳥類的蛋是尖尖的?越能飛蛋越尖?西瓜視頻科普飛行的代價
    但無數年的演化,只有蝙蝠成為了可以飛行的哺乳動物,人類也漸漸放棄了對「肉身飛行」的渴望,轉用科技實現了自己的「天空夢」。你羨慕鳥兒,但可知鳥兒也羨慕你,你或許從不知道,它們為了飛行,付出了多大的代價,而這一切,從一枚鳥蛋說起。蛋在我們生活中很常見,早餐吃個水煮蛋,中午的麵條加個蛋,晚餐吃點雞蛋羹,可以說蛋這種東西在生活裡隨處可見,但從未仔細探究過。
  • 鳥類高空飛行的秘密並不像你想像的那麼簡單
    想想那些伴隨天空的鳥兒,即使在接近10000米的高度,他們仍然可以飛行幾十小時。鳥類能很好地適應稀薄的空氣,在飛行中消耗大量能量的情況下中仍能保證自己的氧氣供應,所有這些都是由於卓越的呼吸系統:雙重呼吸(dualrespiration)。
  • 在野外遇到不會飛的鳥怎麼辦?
    在鳥類繁殖方面,我們經常遇到幼鳥,無論是在野外還是在路上,還是意外受傷的不能飛翔的鳥。有些朋友看到這些無助可愛的小傢伙,總想去幫助它們,但是往往又不知道該如何去做?我們一般遇到不會飛行的鳥兒,會有這三種情況:這種情況多數是由於意外導致,比如遇到天敵,或者颳風下雨的天氣
  • 6種鳥類不會飛翔,企鵝入選,最後一個因為太胖了飛不起來
    可是你卻忘了,有些鳥兒是不會飛翔的。那有哪些鳥兒不會飛翔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6種鳥兒吧!最後一個因為太胖,飛不起來。1、鴕鳥說起不會飛的鳥,怎麼能忘了,我們熟知的鴕鳥呢!鴕鳥具有高大的身軀,在我們所見的鳥類中,鴕鳥可以稱為最大的鳥類了。據小編查閱資料得知,鴕鳥的身高最高可達2.74米,體重可達156.49公斤。如果你要忘了鴕鳥的樣子,請看下圖。
  • 始祖鳥真的是鳥類祖先嗎?研究發現,它或許不會飛
    始祖鳥的標本,都是在德國境內發現的,簡單來說,除了德國境內,再也麼有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發現過始祖鳥的化石,所以,一直到今天,仍然有很多質疑的聲音,懷疑始祖鳥化石是造假。不過,古生物學家通過檢測發現,始祖鳥的化石的確至今約有1.5億年的歷史,它們生活在侏羅紀時期,外形有一點像野雞,尾巴很長,身上長有鳥類的羽毛。
  • 飛行速度最快的十種鳥
    儘管未經科學證實,但是許多研究人員都認為白喉針尾雨燕是水平飛行時速度最快的鳥類。據報告,這種像橄欖球雪茄一樣的鳥它們在的時速可達169公裡/小時。這些鳥可以從水裡和空中捕捉獵物。水裡覓食沒有疑義,空中覓食?沒有錯,軍艦鳥在看到其他鳥類時,它們會做各種動作來打擾那隻鳥,給它們造成極大的幹擾與刺激,以至於這些鳥會將吃進肚子裡任何魚類咳嗽吐出來,而這隻「巡洋艦」則會迅速將這些鳥類的嘔吐物全部吞食。而完成這一切動作離不開軍艦鳥的驚人速度。在飛行過程中軍艦鳥可以達到153公裡/小時的速度。
  • 西溪溼地展開鳥類調查,最常見的水鳥是誰?還有哪些「寶藏鳥類」?
    眼光跟著飛行的鳥類幾個小時,組員們的精神和眼睛也高度緊張。為了不放過一個鳥類的蹤影,調查組員們經常一直舉著望遠鏡幾十分鐘不放下來。林鳥觀測往往「只聞其聲,不見其身」 和水鳥的定點觀測不同,觀測林鳥則要追循著它們的足跡。
  • 【漲知識】鳥類飛行的奧秘
    世界上的鳥類眾多,不同的鳥有著自己的獨家飛行本領。為什麼鳥類會飛翔?魚兒會遊泳,人類通過後天學習亦能掌握這項本領。但鳥類的飛行本領卻無法被人類所掌握,再多的練習也無法使人們單獨憑藉自身飛上天空。鳥類能飛上天與它們巧妙的身體構造是分不開的。首先,鳥類擁有一個流線型的身體,大大減小了它們在飛行時的阻力。
  • 孔雀能飛嗎?它們的尾羽對飛行是否有幫助?
    如果你去過動物園,鳥類展覽可能不是你的第一選擇,沒有大象或大型貓科動物的宏偉,但說到美麗的動物,很少有動物能比得上傳說中的孔雀。成年雄性的尾巴上有近200根羽毛,其巨大的尾羽上的顏色和圖案吸引了人們數千年。印度雄孔雀孔雀在地面上行走時看起來是正常的,身後拖著令人印象深刻的尾巴。事實上,如果它們不動,你可能會把它們誤認為是任何其他鳥類,如果你再靠近一點,它們就會躍入空中。
  • 為什麼鳥類會飛翔?你知道鳥類飛行的奧秘嗎?
    有時,我們可以見到鳥兒成群結隊地在空中平穩地飛翔,或者在空中劃出飛行的「波浪」。世界上的鳥類眾多,不同的鳥有著自己的獨家飛行本領。為什麼鳥類會飛翔?魚兒會遊泳,人類通過後天學習亦能掌握這項本領。但鳥類的飛行本領卻無法被人類所掌握,再多的練習也無法使人們單獨憑藉自身飛上天空。鳥類能飛上天與它們巧妙的身體構造是分不開的。首先,鳥類擁有一個流線型的身體,大大減小了它們在飛行時的阻力。其次,當鳥類飛行時,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氣,而鳥類獨特的呼吸系統解決了這一難題。鳥類呼吸作用旺盛,擁有「雙重呼吸」的本領。它們的肺實心而呈海綿狀,還連有9個氣囊。
  • 一種沒有翅膀的小鳥,看起來可憐極了,卻是一個國家的國鳥
    在地球上,目前已知的鳥類一共超過1萬種,在我們的認知中,鳥類是生活在天空中的,很多人都曾說過,羨慕鳥類可以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飛翔,不過,現實中卻並不是所有的鳥類都會飛,也並不是所有會飛的,都是鳥類。比方說如今被很多人討厭的蝙蝠,它是天空中的飛行好手,不過,卻是實打實的哺乳動物。
  • 哪些鳥類是野生珍稀鳥類呢?
    哪些鳥類是野生珍稀鳥類呢?各國攝影師深入到地球上許多最偏遠的地區,花數星期時間躲在相機背後,只為捕捉這些野生珍稀或瀕危鳥類的罕見鏡頭。它們都是什麼鳥呢?鴞鸚鵡世界上最肥胖且唯一不會飛的鸚鵡梟鸚鵡的臉盤酷似夜間活動的貓頭鷹,是一種夜行性鸚鵡,全身披上黃綠色的細點,是紐西蘭的特產,據說全球僅存100隻左右,它也是世界上最肥胖且唯一不會飛的鸚鵡。褐秋沙鴨六大最受威脅的世界水禽之一褐秋沙鴨,是一種典型的秋沙鴨屬鳥類。棲息時多遊蕩在岸邊或水邊沙灘上。飛行快而直,兩翅扇動較快,常發出清晰的振動翅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