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動物植物#系列徵文
雖然你可能從未見過這種情況發生,但孔雀能夠飛上天空,扇動翅膀,華麗的尾巴在身後飄動。當然,唯一的問題是,它們不能在任何時候飛得特別遠,也不能飛得很高。
如果你去過動物園,鳥類展覽可能不是你的第一選擇,沒有大象或大型貓科動物的宏偉,但說到美麗的動物,很少有動物能比得上傳說中的孔雀。成年雄性的尾巴上有近200根羽毛,其巨大的尾羽上的顏色和圖案吸引了人們數千年。
印度雄孔雀孔雀在地面上行走時看起來是正常的,身後拖著令人印象深刻的尾巴。事實上,如果它們不動,你可能會把它們誤認為是任何其他鳥類,如果你再靠近一點,它們就會躍入空中。然而,考慮到它們近6英尺長的尾巴和對地面的偏愛,它們能飛嗎?
孔雀在空中
在上面提到的一次動物園之旅中,一旦你被孔雀展吸引住了,你可能沒有看到孔雀在圍欄裡飛來飛去,在樹枝間俯衝跳躍。一般來說,你會看到孔雀在地上昂首闊步,或者懶洋洋地躺在陰影裡,這讓很多人相信它們是不會飛的鳥。
畢竟,這個概念並不奇怪,因為鴕鳥、鴯鶓、企鵝、食火雞和許多其他鳥類都無法飛上天空。在許多這樣的情況下,自然選擇決定了其他屬性對生存和繁殖更為重要,最終導致這些生物無法飛行。
然而,孔雀的情況並非如此!雖然你可能從未見過這種情況發生,但孔雀能夠飛上天空,扇動翅膀,華麗的尾巴在身後飄動。當然,唯一的問題是,它們不能在任何時候飛得特別遠,也不能飛得很高。如果你有幸看到一隻孔雀從地上跳起來,撲扇著翅膀飛向樹枝,你可能會注意到它們的動作並不特別優雅;整個過程看起來比其他鳥類要笨拙得多。
考慮到這些鳥是多麼的脆弱,更不用說它們鮮豔的尾巴讓它們很難融入,為什麼孔雀到現在還沒有完全滅絕呢?它們巨大的尾巴是它們飛行困難的原因嗎?
地面上的孔雀
孔雀是雉科的一員,這意味著它們與火雞、松雞和鷓鴣也有密切的關係。如果你了解最新的鳥類知識,你就會知道這些鳥類也不是特別擅長飛行。它們通常被稱為「地面鳥類」,已經適應地面上的生活。
在這種鳥類的例子中,通常為飛行而進化的翅膀將變得更圓,而不是流線型和尖尖的。這些鳥體型也相當大,能夠承受相當大的體重,給飛行帶來了額外的障礙。
野雞吃的大部分食物都可以在地面上找到,所以這些鳥沒有潛水或從空中狩獵,而是適應了在地面上狩獵的能力。這些鳥通常生長在森林或樹木茂密的地區,它們可能被茂密的樹葉所包圍。
飛行的能力對躲避捕食者並沒有多大幫助。它們巨大的體型也使得它們在空中不那麼容易操縱。這些類型的地面鳥類並不是不會飛的,但是它們有很多解剖學上的因素使得它們不方便飛行。如果你沒有注意到,我們甚至沒有提到孔雀的尾巴是它們飛行的障礙!
那尾巴呢?
很難忽視孔雀的尾巴,但請記住,該物種的雌孔雀沒有這麼大的尾巴,因為它們並不是在爭奪雄孔雀的注意力;相反,雄性是在爭奪自己的地盤。就像世界上許多其他物種一樣,雄性是那種為了吸引潛在伴侶而開屏的動物。雄性孔雀奇特的大尾羽不利於生存,但被認為有利於繁殖,因此有利於基因的存活。這種情況會在後代中繼續下去,從而將整個物種推向特定的生理方向。
其他一些失控性選擇的經典例子包括某些種類的鶯,它們的交配叫聲複雜而漫長,持續幾分鐘甚至幾個小時,因為如果它們的歌聲最長,它們更有可能被配偶選中。所以,現在我們知道為什麼孔雀有這麼精緻的尾巴了,我們可以問最後一個問題——它們的尾巴對它們的飛行有幫助嗎?
這個問題的回答是「是的」,因為強大的尾巴會讓飛行有更大的挑戰,但在一個實驗中,把成年雄孔雀尾羽剪掉,它仍然難以起飛。另一方面,雌孔雀沒有如此精緻的尾巴,但它們也不是鳥類王國中優秀的飛行者。
結論
你可能會看到一種動物,並假設它為什麼會以某種方式表現,或者為什麼進化會引導它以某種方式表現,但這些假設可能是完全錯誤的!自然界繼續給科學各個領域的研究人員留下深刻的印象和驚喜,特別是在我們的遺傳學和進化歷史知識以如此驚人的速度發展的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