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鳥類的蛋是尖尖的?越能飛蛋越尖?西瓜視頻科普飛行的代價

2020-10-09 道道科技迷

在古老的過去,人類曾仰望星空,渴望像飛鳥一樣徵服寰宇,能在自由的風中扶搖直上。但無數年的演化,只有蝙蝠成為了可以飛行的哺乳動物,人類也漸漸放棄了對「肉身飛行」的渴望,轉用科技實現了自己的「天空夢」。

你羨慕鳥兒,但可知鳥兒也羨慕你,你或許從不知道,它們為了飛行,付出了多大的代價,而這一切,從一枚鳥蛋說起。

蛋在我們生活中很常見,早餐吃個水煮蛋,中午的麵條加個蛋,晚餐吃點雞蛋羹,可以說蛋這種東西在生活裡隨處可見,但從未仔細探究過。

你能準確的說出蛋的形狀嗎?

圓的?那不是,除了魚類和兩棲類動物比如海龜的蛋,目前還不知道有圓形的蛋,我們常見的雞蛋、鳥蛋都更偏向橢圓一點。

那橢圓形的蛋?也不準確,因為我們常見的飛禽類蛋都是一頭大一頭小,我們磕雞蛋的時候都還得依此來尋找氣室。

對於鳥蛋的這種獨特形狀,我們一般稱之為「蛋形」,也就是一頭略尖一頭略圓的形狀,那你們有沒有好奇過鳥蛋為什麼是這種形狀呢?生個圓蛋不行嗎?

我們要先明白鳥類下蛋的洩殖腔很小,如果是滾圓的蛋它就不好下,而如果一頭是尖頭的,那麼這個鳥蛋就更好下。其次這種「蛋形」相比起圓形更具優勢,它們在巢中不易滾動,這樣就更安全。而且這種不規則形狀的蛋可以讓它們在被孵化的過程中儘可能的堆疊聚攏,更利於保溫。

你看地面的禽類比如鴕鳥、企鵝,它們的蛋就圓潤很多,即便是咕嚕咕嚕的滾出了巢穴,也可以追回來,那要是樹上的蛋滾出了巢,就只能「哦豁」了。

還有一種說法是,鳥類的飲食結構註定了它們的鈣攝取不容易,而每個蛋表面蛋殼所需的碳酸鈣物質就更難形成了,所以鳥類下蛋也許是在儘可能的減少表面積,「蛋形」的表面積自然比圓形小得多,所以鳥類才會下「蛋形」的蛋。

這些說法都是大家的推測,一般人也沒那麼無聊去專門分析數據做實驗,可是本著對科研的態度,哈佛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就對「鳥蛋為什麼尖尖的」這種課題產生了興趣,並立項研究。

他們組成了一個科學團隊,統計了1400多種鳥類的近50000顆蛋的相關數據,在對這些掃描的數據進行分析後得出了一個理論:鳥類的飛行能力是蛋形變化的驅動因素。

也就是說,蛋之所以是蛋形,這是由鳥類的飛行能力所決定的。

鳥類在演化出飛行能力後,身體儘可能的趨近於流線型,在保留輕小體型的同時追求流線型,除了把上半身壓縮以外,它們的下半身也在趨近水滴狀變化。

這就導致了它們的內臟排布也是按照流線型的,它們要生產的蛋,自然也是流線型了,如果是一枚圓蛋,將會對身體的其它臟器造成壓迫,不利於飛行。

另外我們根據現實因素來看,一般我們接觸到的水鳥蛋、麻雀蛋、鵪鶉蛋、鴿子蛋都是一頭略尖,而雞蛋鴨蛋這種不愛飛的飛禽類蛋就相對圓潤一些,而鴕鳥這種純在地上跑的鳥類,蛋更圓。

所以我們在生活中購買雞蛋時,可不要瞧不起那些尖尖細細的雞蛋,它們越尖,說明下蛋的母雞飛行能力越好,人家可是個運動健將。

越是愛飛行的鳥,就越是會壓縮身體的結構,趨近流線型,所以蛋才會越細長、尖銳,這一定不是蛋的最優形態,卻是鳥類在保持飛行能力下的最優解。

一枚圓圓的蛋代表了母體有豐富的磷、鈣等物質,說明它生存的壓力小,食物充足,而且相對圓一些的鳥蛋說明蛋內含有的營養物質也更多,所在環境的巢穴夠大。

而且鳥蛋的形狀可不是由殼決定的,而是由內外殼膜決定的,也就是說蛋的形狀會在母體內部保持很久,直到下下來。而一般鳥類下一個蛋可不像雞鴨這麼勤快,比如鴿子和鸚鵡,從受精到下蛋大概得10~15天,

如果是個圓蛋,那麼在母體內就會極大地影響母鳥飛行,所以從最開始鳥蛋就是「蛋形」了,只等待最後一層碳酸鈣質形成後就排出體外進行孵化。

如果大家對鳥類為什麼不下圓蛋這個問題還是抱有好奇,可以上西瓜視頻搜索「鳥不下圓蛋」查看西瓜視頻創作人EyeOpener的完整作品,作為西瓜視頻上670萬粉絲的頭部創作人,他的作品詼諧風趣,知識點多,也是我非常喜愛的一個創作人。

關於鳥兒,他做了許多期有趣的科普視頻,比如啄木鳥一天啄木頭上萬次,它為什麼沒有腦震蕩?到了冬天水都結冰了,為什麼光著腳的鳥兒不會被凍死?有哪些看著溫順漂亮的鳥,實際上都是暴脾氣?

如果你對這些冷知識科普感興趣,就上西瓜視頻搜索吧,不僅可以長見識,還可以漲知識。

相關焦點

  • 鳥蛋為什麼不是圓圓的形狀?而是蛋形!
    那麼今日話題蛋為什麼是蛋形?這個問題並不是最近才被提出。幾個世紀以來,傳統科學一直猜測,那些在懸崖邊築巢的鳥類下的蛋往往更尖,是因為尖頭彈更容易從洩殖腔裡擠出來,而假如下的是球形的,那會很容易滾出巢穴外。
  • 來西瓜視頻,看哈氣到底有什麼用?
    能疊出好幾種樣式的紙飛機,疊完後和小夥伴比誰的飛機飛得遠。飛機樣式雖然不同,但是有一個動作是亙古不變的,就是把飛機放飛前朝著飛機頭哈一口氣。「這知識好冷」的視頻後我就產生了一個疑問,朝飛機上哈一口氣到底是為什麼呢?
  • 100噸飛機為何能飛上天?西瓜視頻大神:帶你了解流體力學
    100噸飛機為何能飛上天?西瓜視頻大神:帶你了解流體力學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人們出行越來越方便了。出行工具豐富多樣,可以根據目的地的距離,選擇乘坐汽車、火車或者飛機。汽車和火車在路上行駛,看起來並不是很難。飛機這樣的龐然大物要飛到天上去,是怎麼做到的呢?
  • 鴕鳥為什麼不會飛? 鳥類飛行需要什麼條件?
    鴕鳥為什麼不會飛? 鳥類飛行需要什麼條件?時間:2016-12-09 09:38   來源:新華網科普頻道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鴕鳥為什麼不會飛? 鳥類飛行需要什麼條件? 鴕鳥作為體型最大的鳥卻徒有虛名,因為它不會飛。身為鳥中之最,既有翅膀全身又長滿了羽毛,為什麼就不會飛呢?
  • 為什麼有的鳥類不會飛?
    雖然所有現代鳥類的共同祖先都會飛,很多不同的,鳥類都分別失去飛行能力,飛行可以帶來很多不可思議的好處,特別是逃避掠食者,獵食 且能長距離旅行。但飛行也有極高的代價: 它需要消耗極大的能量。不飛的鳥可以節省能量,所以它比會飛的鳥更能在食物稀少或食物營養較差的狀態下生存。以紐西蘭的南秧雞為例,幾乎全部生活在高山草原的柔軟基底。
  • 什麼,鳥的飛行能力高低和鳥蛋形狀有關係
    「為什麼鳥蛋的形狀如此繁多?」她嘗試解答這類問題。通過對加州柏克萊大學的脊椎動物博物館所收藏的5萬隻鳥蛋的進行大數據分析,她發現較尖形狀的鳥蛋的不對稱性較高。以前,曾有鳥類學家認為,在懸崖峭壁上築巢的雀鳥,它們的蛋呈圓錐型(conical),因為較尖的鳥蛋即使滾動,也能像陀螺一樣旋轉,較難滾落懸崖。 雀鳥的飲食、環境、鳥巢的地點和類型,也和鳥蛋的形狀都有關連。
  • 上西瓜視頻看看地球的月亮保護神,原來它真的能消滅我們
    西瓜視頻創作人老高與小茉莉的視頻《如果沒有月亮,它們會出現在地球上》的視頻中了解到,如果我們沒有了月亮,地球的生態環境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那麼能在地球上生存的高智慧生命體肯定就不會是人類了,而是蜥蜴人!
  • 為什麼鳥類會飛翔?你知道鳥類飛行的奧秘嗎?
    有時,我們可以見到鳥兒成群結隊地在空中平穩地飛翔,或者在空中劃出飛行的「波浪」。世界上的鳥類眾多,不同的鳥有著自己的獨家飛行本領。為什麼鳥類會飛翔?魚兒會遊泳,人類通過後天學習亦能掌握這項本領。但鳥類的飛行本領卻無法被人類所掌握,再多的練習也無法使人們單獨憑藉自身飛上天空。鳥類能飛上天與它們巧妙的身體構造是分不開的。首先,鳥類擁有一個流線型的身體,大大減小了它們在飛行時的阻力。其次,當鳥類飛行時,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氣,而鳥類獨特的呼吸系統解決了這一難題。鳥類呼吸作用旺盛,擁有「雙重呼吸」的本領。它們的肺實心而呈海綿狀,還連有9個氣囊。
  • 打開西瓜視頻,這裡有關於火星的一切
    -為什麼美國的火星探測器也在最近發射?-火星探測有啥用呢?-火星探測難嗎?-中國跟美國誰能成為第一個把人送上火星的國家?這麼多問題,先深吸一口氣,打開西瓜視頻,你要的奇妙知識在這裡都有人給你答案。大家要是正好裝了西瓜視頻,可以搜索這個博主,除了講解火星探索的視頻,還有很多好玩的。比如火星上到底有沒有生物,火星怪臉是什麼東西?
  • 蝗災能危害到中國嗎?西瓜視頻給你答案
    今天在瀏覽西瓜視頻時,看到有老師在討論這一問題。我們就來聽聽西瓜視頻創作人是怎麼說的。當乾旱和暖冬到來時,在地下埋藏多年的蟲卵開始孵化了沙漠蝗蟲的幼蟲是跳躍能手,在這個階段他們還不能飛,他們成群結隊尋找著食物
  • 上西瓜視頻看李永樂老師,今夜我們一起熬夜追科普
    作為科普領域的知名視頻創作人,李永樂老師今日宣布與西瓜視頻開展獨家深度合作,將攜手貢獻更多、更優質的科普視頻;同時將拉上他的朋友們,同為西瓜視頻科普創作人的中科大袁嵐峰老師、「媽咪說」製作人媽咪叔,共同發起「科普超能計劃」,為中國科普事業助力。
  • 孔雀能飛嗎?它們的尾羽對飛行是否有幫助?
    然而,考慮到它們近6英尺長的尾巴和對地面的偏愛,它們能飛嗎?孔雀在空中在上面提到的一次動物園之旅中,一旦你被孔雀展吸引住了,你可能沒有看到孔雀在圍欄裡飛來飛去,在樹枝間俯衝跳躍。一般來說,你會看到孔雀在地上昂首闊步,或者懶洋洋地躺在陰影裡,這讓很多人相信它們是不會飛的鳥。畢竟,這個概念並不奇怪,因為鴕鳥、鴯鶓、企鵝、食火雞和許多其他鳥類都無法飛上天空。
  • 飛機為什麼不堵車?南航學生視頻科普飛行「小竅門」
    天空中這麼多飛機飛來飛去,是用什麼方法讓它們不在空中「堵車」的?這些在外出旅行中經常會遇到的民航問題,多半都可以從南航學生團隊製作的科普視頻「空中回家路」系列中找到答案。視頻淺顯而生動的講解,吸引了大批視頻彈幕網站B站粉絲的圍觀,甚至還有網友催更。
  • 有哪些常見的看起來不會飛,實際上飛行技巧卓越的鳥?鳥類飛行篇
    除了常見的家禽,我們熟知的還有以鴕鳥鴯鶓為代表的全部的駝形目鳥類,以企鵝為代表的的企鵝目鳥類,和少部分古老品種的鳥類,全世界一共只有40種鳥類不會飛。鳥兒是不是能飛,主要看三個結構:1.龍骨突;2.鳥翼;3.骨骼。
  • 鳥蛋都是圓的嗎?
    ↑↑點上面藍色小字 | 關注↑↑我們是中科院主管、科學出版社主辦,與日本知名科普雜誌Newton
  • 【漲知識】鳥類飛行的奧秘
    世界上的鳥類眾多,不同的鳥有著自己的獨家飛行本領。為什麼鳥類會飛翔?魚兒會遊泳,人類通過後天學習亦能掌握這項本領。但鳥類的飛行本領卻無法被人類所掌握,再多的練習也無法使人們單獨憑藉自身飛上天空。鳥類能飛上天與它們巧妙的身體構造是分不開的。首先,鳥類擁有一個流線型的身體,大大減小了它們在飛行時的阻力。
  • 為什麼蝙蝠能在黑夜飛行?
    夜幕降臨,大多數的鳥類都在睡覺的時候,蝙蝠獨自出來覓食了。可是為什麼蝙蝠只在夜晚活動,而在白天卻見不到它們的身影呢?有個童話故事上說:從前鳥類和獸類發生了紛爭,蝙蝠因為長得又像鳥類又像獸類,於是蝙蝠在鳥類佔上風時,就稱自己是鳥類,因為它有翅膀;而在獸類佔上風時,又稱自己是獸類,因為它有像老鼠一樣的頭。
  • 同樣都會飛,為什麼翼龍滅絕了,鳥類卻能生存下來?
    咋一看是個非常有道理的話題,因為大家都知道鳥類的祖先就是恐龍,地上跑的恐龍都滅絕了,而天上飛恐龍進化了6500萬年,最終演化成了現代鳥類的樣子,是這樣嗎?
  • 西瓜視頻來科普
    1972年,塞爾維亞航空的一架載著23名乘客和5名機務人員的客機在飛往貝爾格勒途中發生爆炸,當時飛機的飛行高度是9144米的平流層,爆炸瞬間將飛機解體,機上27名乘客全部遇難,只有一名22歲的女空姐沃洛維奇倖存。
  • 溫度的上限為什麼是1.4億億億億攝氏度,西瓜視頻為你解答
    又為什麼被稱為溫度的上限呢?一起聽西瓜視頻創作人宇宙觀察怎麼說吧。西瓜視頻創作人宇宙觀察是一個優質科學領悟創作人,在他的視頻中有很多關於科學的小知識可以了解,並且視頻風格幽默風趣。他擁有20萬粉絲,他的視頻共有11萬的點讚,可見視頻的內容還是很受觀眾喜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