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竟可以捕食鳥類!它們是如何捕捉到,能在天上飛的鳥兒呢?

2020-12-05 小帆求知

幾乎有人類居住的地方,都可以看到老鼠的身影。

人類無論怎麼想辦法,都無法擺脫這些傢伙。

老鼠可不止躲藏能力優秀,它們還有其他本事呢。

老鼠竟還可以捕食鳥類!

它們是如何捕捉到,能在天上飛的鳥兒呢?

1.「老鼠的能力」

老鼠的體型一般都不大。

比如褐家鼠,體長一般只有20~26cm,這還算上了尾巴。

但是老鼠們有幾項了不起的本事,讓它們的種群延續至今。

首先,老鼠的繁殖能力很強。

一隻雌鼠的孕期,一般只有3周左右。

它們每胎能產5~8隻幼崽,而一年居然能產5胎。

如果一隻雌鼠的後代裡又有雌鼠,那麼它直屬後代的數量就非常可觀了。

理想狀態下,一隻雌鼠一年內,子生孫,孫生子,它們能繁衍出800隻後代來!

家鼠的第二個本事,就是它們能生活在人類的環境中。

人類是能利用工具的動物,能創造很多物質財富。

和人類伴生,自然能獲得更多的生存物資。

據估計,老鼠一年消耗的水稻,佔世界水稻總產量的5%~10%。

這相當於整個印尼人口,一年的水稻消耗量。

美國每年因為老鼠吃掉和汙染的穀物,價值居然高達190億美元。

老鼠最後一個了不起的本事,是它們的雜食性。

就是不挑食,葷素均可。

更為有趣的是,它們居然能捕食鳥類,這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2.「捕食鳥類」

藉助人類的交通工具,老鼠幾乎能夠到達世界的各個角落。

比如新疆和西藏,原本是沒有褐家鼠的。

可是1975年,人們在北京開往烏魯木齊的69/70次列車上,發現了褐家鼠。

1974年,經川藏公路,褐家鼠進入了西藏的林芝地區……

這種輸入性的物種遷徙,是有一定危害的。

因為當地沒有能對付老鼠的本土物種,也就是說沒有天敵!

在一些海島上,老鼠們更是肆無忌憚。

通過船運,老鼠被運到了一些荒僻的海島。

在這裡,它們沒有了穀物可以吃,怎麼辦呢?

別忘了,老鼠們是雜食性的動物。

它們把目光盯向了海鳥!

大部分海鳥都是在地面或者洞隙中築巢的。

雖然很多時候,海鳥們都在天上飛,但總有歸巢的時候。

這時,無論是巢穴裡面的卵,還是雛鳥,甚至是成年的鳥兒,都是老鼠的獵物。

據估計,老鼠直接或者間接地,造成42%的海島海鳥死亡。

老鼠當然捕食不到天上飛的鳥兒,

但海鳥們的築巢習慣,卻害了它們!

面對這連人類都感到頭疼的小動物,鳥兒們就更顯弱小了。

信息紛擾,不如學點知識!關注帳號,了解更多!

相關焦點

  • 遠古的鳥類如何更換它們的羽毛呢
    與生活在陸地、海洋的動物相比,飛翔在天空中的鳥兒,有什麼與眾不同的特點呢?第一個答案或許就是羽毛。對於鳥類來說,輕盈而精巧的羽毛是... 與生活在陸地、海洋的動物相比,飛翔在天空中的鳥兒,有什麼與眾不同的特點呢?第一個答案或許就是羽毛。
  • 這麼熱的天天空中還有鳥兒在飛,鳥類是怎麼散熱的?
    在火熱的盛夏,處於炎熱地區的人類都快熱的受不了了,尤其在大太陽高高掛在天上的時候,只想呆在空調屋中,哪也不想去。偶爾出去一趟,又熱得汗流浹背,只想逃回涼爽的房間裡。可是,你仰頭一看,天空中還有鳥兒在飛行,大太陽底下還有一些禽類在行走。
  • 百科解答丨鳥兒為什麼會飛?
    小兔子在草地上蹦蹦跳跳,金魚在池塘裡歡快的遊泳,鳥兒神氣的在天上飛翔。人類非常羨慕小鳥在天空自由自在的飛翔,於是發明了飛機。 你知道小鳥為什麼會飛嗎,而人類就不會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找找鳥兒會飛的原因吧。 不知道在小朋友們上自然課的時候,老師有沒有說過構造決定功能呢?正是因為鳥類特殊的身體結構才讓它們能夠飛翔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白鷺竟然會捕食老鼠 鳥類專家:白鷺是雜食性鳥類
    -黃女士拍下牛背鷺捕食老鼠。  廈門網訊(廈門晚報記者戴舒靜)在海邊捕食小魚小蝦的白鷺,大家都很熟悉,但是捕食老鼠的白鷺你見過嗎?近日,市民黃女士就拍到了罕見的一幕。鳥類專家解釋,其實白鷺屬於雜食性鳥類,老鼠也是它的食物之一。  黃女士是個熱愛自然的攝影愛好者,尤其喜歡拍白鷺。她平時在翔安區內厝鎮蓮塘村工作,這裡的白鷺、黃牛及耕作的農民都是她鏡頭中的主角。
  • 喜鵲是雜食性的鳥,食譜之中什麼也有,其中也包括老鼠
    喜鵲登枝喳喳叫,好事必來到,過去喜鵲在農村一直是被認為是一種喜慶的鳥,很多字畫作品之中也多有喜鵲的畫像,都把喜鵲形容為吉祥喜慶的鳥兒,作為鴉科鳥類的喜鵲,現在逐漸被很多村民所討厭,偷吃我們播種的種子,啄食我們成熟的果實,這貨現在是在害鳥和益鳥之間徘徊,屬於易惡易善之徒,喜鵲都有哪些本事呢
  • 如果家貓滅絕了,鳥類的數量將會怎樣變化?
    別看它們表面上很溫順,在捕食小動物的時候也顯得十分兇猛。各種鳥類、爬行類、小型哺乳類都是家貓的獵物。就算是在主人的照顧下衣食無憂的家貓也會經常捕殺小動物。那麼,如果家貓滅絕了,鳥類的數量將會怎樣變化呢?
  • 天上飛的水裡遊的,除了不能吃的它都能吃
    天上飛的水裡遊的,除了不能吃的它都能吃在野生動物中,如果要說那一個科目的動物最厲害?那絕對是貓科了,貓科動物的種類十分多,既有大型的也有小型的,還有一些看起來像犬科,但是卻是實打實的貓科動物。我們都知道,大部分的貓科動物都是肉食動物,它們最擅長的事情就是捕獵,無論是非洲獅,還是東北虎,所獵取的食物種類也是繁多。那麼我們今天就來看看,貓科動物的食譜到底有多廣。
  • 有翅膀,不能飛,你聽說過這12種不會飛的鳥類嗎?
    他們曾經在與他們同名的坎貝爾島上被發現,但在挪威的老鼠找到了他們的島後,它們被滅絕了。後來又在另一個島嶼上發現這種鳥類,然後該物種被列為極度瀕危物種,環境保護主義者數十年來一直致力於創建一個成功的圈養繁殖計劃。短翅鸊鷉短翅鸊鷉非常可愛,它們秘魯和玻利維亞被發現,主要生活在周圍的幾個湖泊中。雖然它不會飛,但它十分擅長遊泳,主要以捕捉小幼魚作為獵物。
  • 鳥能捕魚,有種魚也能捕鳥,而且還是捕食飛行中的鳥
    我們習慣性地認為魚類就是鳥類的食物,但其實在自然界之中,不僅鳥能捕魚,魚也能捕鳥,而且能夠捕食鳥類的魚還不在少數。比如我們常見的鯰魚、鰻魚和梭子魚就經常會捕獵鳥類為食,不過這些魚類只能夠捕獵停留在水面上的鳥類,對於翱翔於藍天的鳥兒則無能為力。是啊,只能在水中生活的魚類又怎麼能夠捕獵得到高高在上的鳥兒呢,凡是沒有絕對,還真的就有這麼一種魚,它以捕鳥為生,而且還是捕獵飛翔中的鳥兒。
  • 鳥兒飛到屋裡吃香腸臘肉走紅網絡,網友:你吃可以,不要拉屎……
    還有鳥兒膽子更大,公然飛到房間內、鍋碗裡去偷吃,不管周圍有沒有人,鳥爪是緊緊地抓住臘肉。「四川地區到了冬季,家家戶戶都喜歡在戶外懸掛香腸、臘肉、醬肉,對於冬季食物比較匱乏的小鳥來說,很自然就會來啄食。一般會選擇醬肉,因為臘肉偏硬。」李一凡透露,來啄食的鳥類一般是與人類比較親近的鳥類品種,比如山雀、白頭鵯、絲光椋鳥等。
  • 《貓和老鼠》是真科學神作:貓才沒那麼愛抓老鼠呢!
    要確定某物是否是液體,則取決於它是否能在一個比弛豫時間更短或更長的時間內觀察到的,簡單說,弛豫時間除去實驗時間可以得到一個底波拉數,當這個數字大於1,則材料相對固體;相反如果結果小於1,則材料相對液體。
  • 濱州鳥兒知多少 一場科普講座帶大家走進精彩紛呈的「鳥類世界」
    濱州市第39屆「愛鳥周」即將到來之際,市森林保護中心主任曾現春受邀走進濱州文化大講堂,圍繞本屆「愛鳥周」主題,帶領大家走進精彩紛呈的「鳥類世界」。在我們身邊有那麼多或蹦噠覓食、或翩然飛翔、或快樂鳴唱的美麗的鳥兒,它們分別叫什麼名字?濱州珍貴的鳥類有哪些?濱州鳥的種類有所變化嗎?這些鳥兒的存在有什麼價值?
  • 抖音天上飛的是什麼鳥兒還是雲朵是哪首歌 一首很洗腦的歌曲
    抖音天上飛的是什麼鳥兒還是雲朵是哪首歌 一首很洗腦的歌曲時間:2019-03-23 10:23   來源:影視百事通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抖音天上飛的是什麼鳥兒還是雲朵是哪首歌 一首很洗腦的歌曲 影視百事通 最近小編在抖音聽到一首歌很洗腦的歌曲,有一句歌詞是天上飛的是什麼鳥兒還是雲朵。
  • 鳥類愛換「衣服」的特性 從它們的祖先開始就這樣
    與生活在陸地、海洋的動物相比,飛翔在天空中的鳥兒,有什麼與眾不同的特點呢?第一個答案或許就是羽毛。對於鳥類來說,輕盈而精巧的羽毛是非常重要的一種結構。除了幫助鳥類飛上天空,羽毛還具有更多複雜的功能:一方面,細密的羽毛可以在體表形成隔熱層保持體溫;另一方面,鳥類羽毛具有豐富多彩的特點,這也使其成為鳥類在繁殖行為、種內和種間視覺交流中的一種重要的信息傳遞媒介。對於鳥類而言,羽毛的磨損時時刻刻都在發生。因此,它們需要獨特的策略去更換這些磨損的老舊羽毛。
  • 鳥類愛換"衣服"特性 從它們的祖先開始就這樣
    與生活在陸地、海洋的動物相比,飛翔在天空中的鳥兒,有什麼與眾不同的特點呢?第一個答案或許就是羽毛。對於鳥類來說,輕盈而精巧的羽毛是非常重要的一種結構。除了幫助鳥類飛上天空,羽毛還具有更多複雜的功能:一方面,細密的羽毛可以在體表形成隔熱層保持體溫;另一方面,鳥類羽毛具有豐富多彩的特點,這也使其成為鳥類在繁殖行為、種內和種間視覺交流中的一種重要的信息傳遞媒介。對於鳥類而言,羽毛的磨損時時刻刻都在發生。因此,它們需要獨特的策略去更換這些磨損的老舊羽毛。
  • 有哪些常見的看起來不會飛,實際上飛行技巧卓越的鳥?鳥類飛行篇
    也正是如此驚人的翼展,軍艦鳥有「世界上飛行能力最強的鳥類」稱號,它們快如閃電空中動作靈活,最高時速可以超過400公裡!能連續飛行4000公裡,在遷徙過程中遇到12級颱風也能保證自己的安全,平安穿過風暴!你很難想像這種表面上看起來弱小的鳥兒,追上你乘坐的高鐵都不是問題。
  • 天鵝和老鷹誰飛得更高?其實這種小鳥才是飛行霸王
    人類一直都很羨慕鳥兒有雙能飛翔的翅膀,但由於人類能利用科技,現在人類到達的高度已遠非鳥類可比,那麼在大氣層中,鳥類最高能飛多高呢?其實主要還是為了尋找獵物,正所謂「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要想看得遠,就得飛得高,鷹鷲類的大鳥之所以都有「千裡眼」,就是它們的捕食習性要求它們必須飛得很高,因為飛得越高,下面的視野範圍就越大,就越能看到哪裡有獵物,所以狩獵的需求促使它們要飛的很高,看得很遠才行。那麼小型的鳥類應該就飛不了這麼高了吧?
  • 鳥類南飛,去的是哪個「南方」?
    前不久,看到一個視頻:在東北某地,一些被非法捕捉的鳥兒得到了解救,但卻錯過了遷徙的時間。為了幫助它們順利去往南方過冬,人們開車載著它們,行駛兩千公裡後放飛。看起來是個很暖心的故事。但看完視頻,心中不免有一些疑問:用車送鳥兒去南方,真的合理嗎?
  • 鳥類也要換毛?從它們的祖先開始就是這樣
    那麼,鳥類身上這種非常有趣的換羽行為是怎麼演化過來的呢?最早的鳥類是怎麼更換它們的羽毛呢?它們是鳥類獨有的嗎?近期,中國科學院古脊椎所徐星研究員團隊和以色列海法大學生物學家一起合作,在著名學術期刊《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上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
  • 重慶觀鳥愛好者捕捉到30個鳥類新記錄
    在山城重慶,這個季節花是不會少的,鳥兒自然也不會缺席。而踏著春的腳步,去大自然裡尋覓這些春天的精靈,無疑是一種美妙的樂趣。在重慶,就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扛著「長槍短炮」,尋覓鳥兒的蹤跡。他們就是觀鳥愛好者。這兩年,通過他們的鏡頭,在重慶捕捉到30個鳥類新記錄,其中更有13個新記錄來源於重慶都市區。今天,我們跟隨他們的鏡頭,一起去探尋春天的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