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的夏,遇到雨天便格外潮溼,特別是樹木蓊茂之處。誰知,煙雨中的「小鳥天堂」還別有一番景致。在遠處眺望,浮動的暮靄宛如一襲輕盈的薄紗,讓偌大的榕樹林更添翠潤。毛毛雨粘在睫毛上,眨眼間,一絲冰涼沁入眼中。再看,眼前就是一幅煙樹迷濛的水墨畫了。
「小鳥天堂」位於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天馬河的河心沙洲上。這裡原本是一棵古榕樹,經過數百年的生長與繁衍,獨木成林,覆蔭面積已有一萬多平方米。在廣東,榕樹很常見。這棵榕樹的氣根,吸收著枝幹裡的營養,像繩索一樣,垂直往下生長,到達地面後又扎進土壤,再從土壤裡汲取養分,不斷增粗,長成一根根新的樹幹。「小鳥天堂」現在由氣根長成的枝幹多達數十萬根,如此,一棵樹長成一片林。因為這裡生態環境良好,加之遠離塵囂,景色清幽,所以引來眾鳥在此築巢棲息,讓這棵罕見的大榕樹變成了鳥的家。
「小鳥天堂」四面環水,我們坐上船,繞「島」而行。「再等一會兒,白鷺飛回來,灰鷺飛出去,最熱鬧了!」開船的師傅提醒大家,精彩的一刻即將來臨。下午六點半鐘,天空終於出現成群結隊的鳥兒,朝著「小鳥天堂」的方向飛來。白鷺回來了!只見它們白花花的一片,數秒後,有的白鷺開始變換隊形,在「小鳥天堂」上空盤桓,驕傲的姿態像是在慶賀自己的凱旋。這時,從「小鳥天堂」裡又飛出來了灰鷺。因為生活習性不同,白鷺是早出晚歸,而灰鷺是暮出晨歸。於是,白鷺和灰鷺一進一出,往來穿梭,交替飛舞,景象甚是壯觀。
飛回來的白鷺,有的散落在樹枝上,像一團一團的雪。它們或相互依偎,或竊竊私語,享受傍晚的休閒時光。它們還在水上翩躚,一灣碧水就是舞池,優雅的舞姿倒映在水中,呈現出一種夢幻般的美。
鳥兒的愜意生活讓人羨慕,它們表現出來的友善也讓人感動。聽當地人說,白鷺每天早上出巢覓食,傍晚回巢,灰鷺則是晚出早歸,它們正好交替使用共有的窩巢。不僅如此,它們還相互照看各自的幼鳥。其他鳥兒,像喜鵲、山斑鳩等,也都能各安其分,彼此之間和睦相處。鳥兒和榕樹亦能互偎互依,榕樹為鳥兒提供遮風避雨的棲身之所,鳥兒則為榕樹除去病蟲,守護榕樹的枝繁葉茂。
「小鳥天堂」之所以能夠蔚然成林,並非一味依靠自生自長,更靠人力所為。那時為解決水患,人們便用船運泥,填入天馬河的河心,直至土墩凸起。而後在上面種下一棵榕樹,起到固土作用。而當年的小樹苗能夠長成茂林般的大樹,與人們的保護密不可分。不許伐樹的規定在這裡世代相傳,這棵榕樹得以不斷生長,直至長成如今的遮天蔽日。今天的新會人,仍以「愛樹護鳥,愛護自己,愛護子孫」為己任,十分注重對「小鳥天堂」的環境治理和保護,希冀「獨木成林、萬鳥起落」的自然奇觀得以長存。
前兩年,我曾在網上看到一段視頻,一輛疾馳的列車駛入外形酷似「隧道」的設施後,立刻變得悄無聲息,周遭的世界也跟著安靜下來,鐵路兩旁綠意盎然,天空偶有飛鳥掠過……通過上網搜索我得知,視頻裡的鐵路是江湛鐵路。原來,江湛鐵路因為受選線條件限制,與「小鳥天堂」最近距離僅有八百米。為了保護「小鳥天堂」的生態環境,儘可能減緩列車經過時產生的聲光幹擾,建設部門投入巨資,研製並安裝了長達兩公裡的高速鐵路全封閉聲屏障。經過檢測,高速列車在通過聲屏障時,降噪二十分貝以上,從而使「小鳥天堂」不受噪音影響。看到這條新聞,我的內心充滿感動。
的確,鳥兒的幸福生活,僅靠繁枝密葉遠遠不夠,還需要更多人的用心呵護。面對大自然,我們的每一次努力,都會變成明天的一片綠蔭,一聲鳥啼,一縷花香……
《 人民日報 》( 2020年09月12日 08 版)(責編:馬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