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夜鷺歸來時!番禺有座「鳥的天堂」

2021-01-09 大洋網

大洋網訊 記者12月15日走訪了解到,居住在廣州市番禺區鍾村街祈福新邨的居民最近發現,社區內祈福湖的上空經常有大量鳥兒翩翩起舞,掠過湖面,划過天空,場面十分壯觀。

據了解,這些鳥兒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夜鷺,自2016年夜鷺首次到該小區湖心島過冬以來,每年冬天他們都會如約而至,並且數量越來越多,甚至定居在此。

「一早一晚,它們會成群結隊地從島上飛出來,最多的時候得有幾百隻。」說起小區島上的特殊鄰居,業主王先生有點興奮,他拿出手機向記者展示自己拍過的夜鷺視頻和照片。

記者來到湖邊,隔著湖面遠眺湖心島,能見到幾隻灰褐色的鳥站在樹梢。一陣風吹過,樹叢中升起一道道灰色身影,成群結隊飛上半空。「上午飛一次,下午飛一次,一飛就是很大一群,我們都很喜歡。」在湖邊散步的居民說,這幾年湖中島上棲息的鳥兒越來越多。

這些尖嘴長喙,爪子纖細,全身呈灰褐色、夾雜白色斑點的鳥類,正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夜鷺,是少數具備夜視能力的鳥類。曾經有人專門長時間觀察過祈福湖的夜鷺,頭一年夏初,在其中幾隻夜鷺的腳上帶上腳環,到了冬天,一批批夜鷺再飛回的時候,發現半年前帶上腳環的個體又飛了回來。這些夜鷺已經把這裡當作過冬的家。

夜鷺除了對生態環境要求高,對居住環境安全度要求也高。自從夜鷺在湖心島安家後,湖心島就不對外開放了。「該社區的湖心島上,樹木繁盛,水草豐茂,吸引了很多野生鳥類棲息。」在湖心島工作20年的物業工人黃師傅說:「湖心島的環境非常適合夜鷺棲息,沒有人打擾,湖裡的小魚又多,它們在這裡一般不會再走。」

黃師傅說,一直以來小區湖邊都能看到水鳥出現,只不過近兩年這裡的鳥兒變得越來越多。「如果來觀鳥,大家最好是遠觀,不宜走得太近,避免驚擾他們,更不要隨意餵食。」每天早上,該小區工作人員會從湖中捕撈10多斤小魚供夜鷺享用,夜鷺還需自己捕食才能吃飽。「如果完全人工餵養,夜鷺可能喪失了捕食能力,遷徙回北方時,可能會因喪失捕食能力而死亡。」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肖桂來、李波 通訊員林淑婷、陳曉潔

相關焦點

  • 又是一年夜鷺歸來時!番禺祈福新邨成了「鳥的天堂」
    記者12月15日走訪了解到,居住在廣州市番禺區鍾村街祈福新邨的居民最近發現,社區內祈福湖的上空經常有大量鳥兒翩翩起舞,掠過湖面,划過天空,場面十分壯觀。據了解,這些鳥兒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夜鷺,自2016年夜鷺首次到該小區湖心島過冬以來,每年冬天他們都會如約而至,並且數量越來越多,甚至定居在此。   「一早一晚,它們會成群結隊地從島上飛出來,最多的時候得有幾百隻。」說起小區島上的特殊鄰居,業主王先生有點興奮,他拿出手機向記者展示自己拍過的夜鷺視頻和照片。 記者來到湖邊,隔著湖面遠眺湖心島,能見到幾隻灰褐色的鳥站在樹梢。
  • 又到一年觀鳥時,廣東這些地方等你來
    最佳觀鳥時間:每天傍晚七點左右,每次約持續30分鐘 1933年,文學大師巴金先生乘船遊覽後嘆為觀止,寫下優美散文《鳥的天堂》,「小鳥天堂」從此得名。小鳥天堂是江門市新會聞名中外的溼地旅遊景點,天然賞鳥勝地,它位於新會城區以南10公裡的天馬村。 「一株榕樹便天堂」概括了小鳥天堂的特點。小鳥天堂原是一個水中泥墩,一棵榕樹經長期繁衍,成為覆蓋面積達一公頃的「獨木林」,泥墩也成為綠島,棲鳥千萬隻,鳥類樹相依,人鳥相處,和諧奇特,世間罕有的一道天然美麗風景線。島上的榕樹棲息著數萬隻的十多種小鳥,尤以白鷺和灰鷺最多。
  • 每日一鳥(114期)——夜鷺
    夜鷺2018年拍攝於山東濟南大明湖上圖榮獲2018年7月19日鳥網每日一圖
  • 租期將至,順德倫教鷺鳥天堂何去何從?
    盜獵鷺鳥、甚至親戚朋友偷偷來撿鳥蛋、掏鳥窩時有發生,讓冼銓輝十分苦惱。每年颱風來襲,吹落滿地鳥巢、鳥蛋、幼鳥,也讓冼銓輝心疼落淚。2003年,他做了個驚人的決定——繞著竹林開挖一圈 「護城河」,河道最窄6米,兩岸密植防風的榕樹,從此開始「封林護鳥」。父親曾反對他把重金租下的生產土地拱手讓給鷺鳥,但見他做到了這個份上,只能鼓勵他一定要堅持做下去,不能讓人看笑話。
  • 杭州女生撿到一隻鳥,原來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夜鷺
    「警察同志,我撿到了一隻鳥可能是保護動物,而且它的腳受傷了,你能幫幫它嗎?」2020年8月26日14時許,一位東山弄居民小愛(化名)到玉泉派出所尋求幫助:救助一隻鳥。當日下午,小愛正準備出門辦事,忽然在居民樓門口發現一隻鳥趴在草叢裡,長長的尖嘴,黑綠色的羽毛。
  • ...2000隻回家繁衍……杭州野生動物世界白鷺山下,有群「鳥爸鳥媽」
    早在11年前起,劉建勳和四五個同事組成的救護團隊,就成為了一群夜鷺、白鷺幼鳥的「代理爸媽」。從人工餵養到練習飛翔和捕食,如今,當年的那群幼鳥已在杭州野生動物世界的山林安家落戶,家族隊伍繁衍壯大。一年一度的喜悅:像梨花開滿枝頭,2000隻白鷺夜鷺應時歸來杭州野生動物世界東南角,坐落著一片兩三百畝的山區,好似一片淨土。
  • 三亞紅樹林溼地: 百鳥朝聖的「天堂」
    天堂」。白鷺、灰鷺、池鷺、夜鷺是這裡的『原住民』,有時候能看到綠鷺。藍翠鳥有幾隻,也總在這裡,出來覓食就立在河面那根樹枝上,我總能拍到它。河中間那片紅樹洲上有大的翠鳥,飛速很快,出來往那邊退潮後的淺灘抓一隻螃蟹,就回去了,很難抓拍。」秦先生向記者介紹他的「打鳥經」。  「修水缸」是海南觀鳥會300餘人微信群裡對鳥兒幾乎無所不知的「達人」。
  • 男子打夜鷺被拘留 夜鷺屬於保護動物
    昨天從國科園派出所獲悉,一名男子到河邊玩氣槍打下多隻夜鷺,被市民發現報了警,面臨拘留處罰。  3日傍晚,派出所接到市民報警,說有人在運河西路朗詩小區旁用氣槍打鳥。民警根據報警人說的地點沿路尋找,隨後在運河西路與震澤路交叉口發現一名手中拿著疑似氣槍的男子。面對詢問,男子承認攜帶的是一把買來的氣槍,但是他否認在打鳥。
  • 初夏的夜鷺
    第一次見夜鷺是在南昌的象山林場,它和白鷺群居一起,白鷺銜柴做窩,它卻武力侵佔,分明是好逸惡勞的惡少嘛!不過,白鷺也不是好惹的,體型比夜鷺大,一腳便把夜鷺的幼鳥從樹巔的巢中踢下去,報復行動非常殘酷。最近一次在天鵝湖看到夜鷺,他們和喜鵲混居在一個長有茂密樹木的小島上,喜鵲做窩,夜鷺也銜著柴草做窩,一幅忙碌而祥和的場景。原來夜鷺也有勤勞的。人類有壞蛋,鳥類有流氓。人類有良善,鳥類也有好心腸。人和鳥都是地球上的生物,從本性來說,並無多大差別。主要以魚、蛙、蝦、水生昆蟲等動物性食物為食。
  • 大連:夜鷺亞成鳥現身普蘭店區(圖)
    昨日清晨,記者在我市普蘭店區千年古蓮園看到,一隻夜鷺亞成鳥棲息在水塘中的枯木上。亞成鳥簡單地說就是還未性成熟的鳥,夜鷺的亞成鳥全身棕色,具有縱紋和斑點,和成鳥羽色差異非常大。據悉,夜鷺亞成鳥在我市還是少有出現的。據古蓮園負責人介紹,這兩年,古蓮園中這個季節總能看到夜鷺亞成鳥,它們都是清晨和黃昏在園中覓食。去年,直到冰封時,園中還有夜鷺亞成鳥活動。  本報記者石家家攝影報導
  • 《鳥的天堂》
    (一)出示四句句子,了解「鳥的天堂」 朋友說這裡是「鳥的天堂」,有許多鳥在這樹上做巢,農民不許人去捉它們。 「鳥的天堂」裡沒有一隻鳥,我不禁這樣想。 從學校出發,我們又經過那「鳥的天堂」。
  • 夜鷺幼鳥試飛受傷 落難街頭被救起
    路遇受傷長嘴鳥送到動物救護站8月9日下午5時許他停下車發現一隻鳥正在花壇裡扑打著翅膀,羽毛為灰青色。儘管它在花壇內盡力扑打,但一直無法飛起來。徐先生走近看,這隻鳥有長長的嘴,雙眼圓睜。看到有人走近,它極力撲騰,尖聲叫著。徐先生上前把它捉住,發現右側翅膀受了傷,白白的翅骨已經露了出來,傷口還滲著血。徐先生把鳥帶到車內,卻不知怎麼救它,當時只好帶回了家,問鄰居它是啥鳥,大家都無法說出它的名稱。
  • 市民撿到7隻夜鷺幼鳥送動物園 結果好心辦壞事
    因為,這麼小的幼鳥需要母親的餵養,人工餵的飼料,無法替代『母鳥』的胃液,不能滿足幼鳥的生長需求」,11日,鎮江世業洲開心動物園負責人王金龍告訴記者,面對丹陽好心市民送至動物園的7隻夜鷺幼鳥,動物園方也有點束手無策,「其中有一隻幼鳥,已經快不行了」。
  • 上海蘇州河邊「大胃王」夜鷺,它駐紮城市十年傳遞了什麼樣的信息?
    上海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站專家表示,夜鷺喜歡聚集在蘇州河捕魚,也在向人們傳遞著「水中有魚」的水質生境信息,這是蘇州河生態逐年趨好的一大標誌。  10年前,它們剛來蘇州河畔時,很多人不認識它。「當時不知道是什麼鳥」一位目擊者說。「後來在這家公園的竹林裡又見到了它,正在竹梢頭休眠。問了許多人都說從未見過這種鳥,查找資料,才知道這隻鳥叫夜鷺,是一隻『夜貓子』。」
  • 安徽合肥包公園夜鷺鳥成為風景線
    2020年4月16日,一個夜鷺棲息在合肥包公園指示牌上,成為包公園的風景線。據悉,夜鷺(學名:Nycticorax nycticorax)是中型涉禽,體長46-60釐米。體較粗胖,頸較短;嘴尖細,微向下曲,黑色;脛裸出部分較少,腳和趾黃色;頭頂至背黑綠色而具金屬光澤;上體餘部灰色;下體白色;枕部披有2-3枚長帶狀白色飾羽,下垂至背上,極為醒目。2020年4月16日,一個夜鷺棲息在合肥包公園指示牌上,成為包公園的風景線。2020年4月16日,一個夜鷺棲息在合肥包公園指示牌上,成為包公園的風景線。
  • 小夜鷺「迫降」農田,民警成功放飛
    揚子晚報網11月25日訊(通訊員 王永富 記者 範木曉子)「這隻小鳥長得也不像鳥,也病怏怏的,估計是生病了,還是交給你們吧。」11月25日,鹽城大豐區王港的一位村民在幹農活時,撿到了一隻飛不起來的小鳥,他匆忙從家中拿來紙盒裝了起來。
  • 村民救下一隻夜鷺,專家連夜接走救治,夜鷺恢復飛行能力後將放飛
    滄州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的專家說,這是一隻夜鷺。目前,這隻虛弱的夜鷺正在野生動物救護中心休養。當天一早,家住滄縣杜林的李強在村裡遛彎,忽然聽到水塘邊有動靜。他一看,一隻狗正追趕一隻大鳥。那隻大鳥受到驚嚇,撲騰著翅膀飛不起來,左躲右閃藏進了草叢裡。眼看著狗又要向大鳥撲過去,李強趕緊上前將狗轟走,扒開草叢找到了大鳥。
  • 鄭州讓鳥兒們慕名而來 這些鳥你估計沒見過
    這些夜鷺生活的細節,附近的居民陳峰一家早已瞭然於心,多年來送孩子到緯一路小學上學的契機,讓他們對這類鳥的認識一步步加深。每年5月是夜鷺夫婦育雛階段,幼鳥總要離巢學習飛翔,經驗不足難免跌落。第一次在路上撿拾到了小夜鷺,他們撥打大河報新聞熱線求助,但如今經驗十足的居民遇到這種情況不是要把小夜鷺送到野生動物救護站,而是要「親情救護」,將雛鳥放在附近的樹梢上,夜鷺媽媽會將它們領回家。
  • 「他們清晨出現在夜鷺棲息的樹林,太陽下山才鬼鬼祟祟地離開。」
    「警官,我們這邊有一群外地口音的人在捕鳥。是很珍貴的鳥。」經過查詢,警方了解到夜鷺是受國家重點保護的具有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簡稱「三有」動物),習慣棲息和活動於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區的溪流、水塘、江河、沼澤和水田地上附近的大樹、竹林,白天常隱蔽在沼澤、灌叢或林間,晨昏和夜間活動。溧陽地區也存在不少這種鳥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