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打夜鷺被拘留 夜鷺屬於保護動物

2021-01-09 人民日報海外網

  昨天從國科園派出所獲悉,一名男子到河邊玩氣槍打下多隻夜鷺,被市民發現報了警,面臨拘留處罰。

  3日傍晚,派出所接到市民報警,說有人在運河西路朗詩小區旁用氣槍打鳥。民警根據報警人說的地點沿路尋找,隨後在運河西路與震澤路交叉口發現一名手中拿著疑似氣槍的男子。面對詢問,男子承認攜帶的是一把買來的氣槍,但是他否認在打鳥。民警隨後在男子口袋中找到16發鉛彈,準備帶他回派出所做進一步調查。就在上車時,民警發現不遠處草叢內有一隻塑膠袋,打開發現裡面有5隻被打落的鳥,其中4隻已經死亡,一隻重傷。

  後經調查,男子姓劉,在無錫做小生意。7月下旬,劉某在高速公路服務區看到有人兜售氣槍,覺得其中一把長約1.2米的黑色氣槍「挺帥」的,就花1100元買下。之後他經常在家中拿著空槍比劃,事發前他去過運河邊兩次,不過當時正值高溫天氣,沒有發現什麼鳥。3日劉某又來到運河邊,發現堤壩上停落著不少體積較大的鳥,便拿出氣槍瞄準打鳥,並用漁網撈起來裝進塑膠袋。

  派出所聯繫了農林部門,得知被劉某打死打傷的鳥均為夜鷺,屬於保護動物,不過劉某打的鳥沒有達到一定數額的處罰標準。目前,氣槍正在進行鑑定,派出所準備以涉嫌攜帶管制器具,對劉某作出行政拘留的處罰。

責編:朱惠悅

相關焦點

  • 誤捕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夜鷺 泉州男子上交並報警
    受傷夜鷺東南網7月28日訊(通訊員 胡楊 蘇柏 本網記者 謝玉妹)7月27日晚,家住泉州臺商投資區百崎鄉的王某斌在灘涂捕魚時,不慎用鉤子劃傷了一隻在覓食的大鳥,該鳥正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夜鷺。「萬一真的誤捕了國家珍稀動物,那豈不是要負法律責任了?」為了圖個心安理得,王某斌將捕到的大鳥交到附近工廠的保安亭,並撥打報警電話後離開了。接到報警的百崎邊防派出所官兵到達現場後發現,該大鳥右側腿部有明顯傷勢,無法站立和飛行,遂將大鳥帶回所裡進行簡單救治,並用碎肉和飲用水精心餵養,使大鳥恢復體力。
  • 杭州女生撿到一隻鳥,原來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夜鷺
    「警察同志,我撿到了一隻鳥可能是保護動物,而且它的腳受傷了,你能幫幫它嗎?」2020年8月26日14時許,一位東山弄居民小愛(化名)到玉泉派出所尋求幫助:救助一隻鳥。當日下午,小愛正準備出門辦事,忽然在居民樓門口發現一隻鳥趴在草叢裡,長長的尖嘴,黑綠色的羽毛。
  • 夜鷺受傷松鼠骨折怎麼辦?給動物救護中心
    寧波雅戈爾動物園陸生野生動物救護中心接到記者電話後,工作人員很快趕到小區,將受傷的夜鷺接到救護中心進行治療。工作人員說,這隻受傷的鳥是只小夜鷺,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如果救治順利的話,恢復後會放生到適宜的自然環境中。
  • 「他們清晨出現在夜鷺棲息的樹林,太陽下山才鬼鬼祟祟地離開。」
    8月13日,徐老黑因掩飾、隱瞞犯罪所得被溧陽市公安局刑事拘留,9月19日被溧陽市檢察院批准逮捕。 為了辦理好案件,宋瑜還專門學習了關於夜鷺的常識和知識。2019年5月,宋瑜曾經拜訪過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動物專家李忠秋教授。 「為什麼溧陽湧現了大量非法狩獵人員而周邊市區沒有那麼多?因為夜鷺屬於鷺科動物,以新鮮魚蝦為食,喜歡在樹上築巢,喜棲息於有水有樹的地方。
  • 警民合力救助野生鳥兒,一查竟是國家保護動物夜鷺
    颱風「黑格比」過境,影響巨大,自然界裡的動物們也經歷了不小的考驗。這不,前幾天樂清市公安局白石派出所就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根據圖片比對,這隻鳥兒極有可能是國家「三有」保護動物夜鷺。因為沒有籠子,民警臨時找了個箱子將鳥兒暫時安頓在裡面,然後馬上聯繫了綠眼睛環境文化中心的工作人員,而鳥兒像是知道我們是在幫助它,也十分溫順,沒有出現啄人的情況。6號早上,鳥兒像是恢復了點精神,開始在房間自由走動。看到鳥兒能走動了,不再是一副奄奄一息的樣子,張靖這才放下心來。
  • 建德熱心阿婆救助夜鷺幼鳥 贊!
    熱心老奶奶將夜鷺幼鳥交到了工作人員手中    杭州網訊 建德市民保護野生動物的滿滿愛心真是止不住,一個月時間不到,繼救助航頭石屏「娃娃魚」、靈棲村果子狸、建德養雞場老闆放生貓頭鷹後,今天(8月14日),一位有愛的老奶奶在傍晚的江濱公園又救助了一隻夜鷺幼鳥。
  • 上海鱷龜夜鷺泛濫 已成動物園「霸客」
    /採訪對象供圖  晨報記者 鬱文豔  「鱷龜、夜鷺等動物在上海的數量已偏多,為了生態系統健康、平衡,需控制數量。」記者從野生動物保護部門獲悉,近年隨著市民野生動物保護意識的提高,參與野生動物救護的市民越來越多。但由於部分市民缺乏科學的野生動物救護知識而盲目救護,使得一些野生動物反而受到了傷害,甚至影響了生態系統健康發展。
  • 攝影:鷺科動物《夜鷺》
    攝影:夜鷺,別稱(水窪子、灰窪子、星鴉、蒼鳽、星鳽、夜鶴、夜遊鶴)夜鷺:拉丁學名(Nycticorax nycticorax)動物界、脊索動物門、是中型涉禽,鷺科動物夜鷺:體長46-60釐米。體較粗胖,頸較短;嘴尖細,微向下曲,黑色;脛裸出部分較少夜鷺:腳和趾黃色;頭頂至背黑綠色而具金屬光澤;上體餘部灰色;下體白色;枕部披有2-3枚長帶狀白色飾羽,下垂至背上,極為醒目。夜鷺:棲息和活動於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區的溪流、水塘、江河、沼澤和水田地上夜鷺:夜出性,喜結群。主要以魚、蛙、蝦、水生昆蟲等動物性食物為食。
  • 小鳥飛進停車場 自撞車玻璃暈倒 一查竟是保護動物夜鷺
    被發現的夜鷺通訊員供圖12月11日,鄞州區銀億東岸小區的一名保安走進明樓派出所,手裡還拎著一個鳥籠,籠內躺著一隻暈倒的小鳥,保安師傅說他是替小鳥來求助的,這是怎麼回事呢?森林公安表示,這是夜鷺,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經常在夜裡活動,同時也提醒廣大市民,如果發現保護動物,應及時與森林公安取得聯繫,讓它們早日回到自己的家園。(現代金報記者陶倪通訊員郭語希)
  • 村民救下一隻夜鷺,專家連夜接走救治,夜鷺恢復飛行能力後將放飛
    滄縣杜林一名村民救下大鳥,將它保護起來。滄州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的專家說,這是一隻夜鷺。目前,這隻虛弱的夜鷺正在野生動物救護中心休養。當天一早,家住滄縣杜林的李強在村裡遛彎,忽然聽到水塘邊有動靜。他一看,一隻狗正追趕一隻大鳥。那隻大鳥受到驚嚇,撲騰著翅膀飛不起來,左躲右閃藏進了草叢裡。眼看著狗又要向大鳥撲過去,李強趕緊上前將狗轟走,扒開草叢找到了大鳥。
  • 非法捕捉野生夜鷺幼鳥31隻被判刑
    法制網訊 記者丁國鋒 通訊員吳丹 10月19日,江蘇省張家港市人民法院對一起非法狩獵案作出判決,來該市打工的被告人陳平、陳可,因為捕食野生夜鷺而被各處拘役五個月兩人覺得景區鳥類比較多,遂帶上竹筐等工具來到張家港境內的鳳凰山風景區,越過景區圍欄鐵絲網,發現景區內有很多夜鷺,兩人便通過爬樹、掏鳥窩等手段抓獲了31隻夜鷺幼體。兩人下山時被巡邏的民警抓獲。據了解,江蘇省境內不設捕獵區,夜鷺系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鳳凰山景區為減少人員上山,保護動植物生存環境,專門拉設鐵絲網、設置告示牌、向周圍老百姓宣傳禁止捕捉景區動物的知識,並安排專人日常巡邏。
  • 夜鷺的早餐
    隨後夜鷺叼著紅魚落在了一個圓柱上。喘著粗氣,左顧右盼。周圍有幾隻夜鷺虎視眈眈企圖巧取豪奪。見到這隻夜鷺當仁不讓的樣子以及碩大的紅魚,可能他們也感覺有點兒力不從心就紛紛放棄了……夜鷺叼著紅魚用力左右甩動。幾次嘗試將其吞下,都未能如願。
  • 初夏的夜鷺
    第一次見夜鷺是在南昌的象山林場,它和白鷺群居一起,白鷺銜柴做窩,它卻武力侵佔,分明是好逸惡勞的惡少嘛!不過,白鷺也不是好惹的,體型比夜鷺大,一腳便把夜鷺的幼鳥從樹巔的巢中踢下去,報復行動非常殘酷。最近一次在天鵝湖看到夜鷺,他們和喜鵲混居在一個長有茂密樹木的小島上,喜鵲做窩,夜鷺也銜著柴草做窩,一幅忙碌而祥和的場景。原來夜鷺也有勤勞的。人類有壞蛋,鳥類有流氓。人類有良善,鳥類也有好心腸。人和鳥都是地球上的生物,從本性來說,並無多大差別。主要以魚、蛙、蝦、水生昆蟲等動物性食物為食。
  • 掏鳥窩抓夜鷺幼鳥,4人非法狩獵被判刑
    夜鷺屬於「三有」動物,受國家法律保護,但有些人將黑手伸向了它們。近日,攸縣人民法院對被告人唐某興、唐某清等四人涉嫌非法狩獵罪一案進行宣判。今年4月12日清晨,唐某興駕駛麵包車,攜帶網袋、籃子、鐮刀等作案工具,與其僱請的唐某清、唐某輝、唐某美一起前往攸縣蓮塘坳鎮的天鷺湖。
  • 小夜鷺「迫降」農田,民警成功放飛
    小夜鷺趴在地上休息下午一點多,好心村民拎著紙盒來到邊防支隊王港邊防派出所的值班室,請求公安民警幫忙。「想到我們經常宣傳保護野生動物,他就有這個意識了。」民警告訴記者,轄區的路邊也時常懸掛著「打擊非法狩獵保護珍稀野生動物」橫幅,村民立即將小鳥送到派出所進行救治。
  • 給孩子們的兒童科普文學| 溼地鳥類系列 |夜鷺:憂心成災
    保護級別:無危(LC)圖片來自網絡夜鷺常常隱秘在沼澤、灌木叢或林間,只等夜幕四合、萬籟俱寂之時,活力才會重新回到它們體內。要觀察夜鷺餵食,則需要耐心和運氣。夜鷺的繁殖成功率極高,它們通常每窩產卵4枚,能成活3隻——這給我們帶來的隱憂,如夜鷺背羽的深色,令人不安。
  • 又是一年夜鷺歸來時!番禺祈福新邨成了「鳥的天堂」
    據了解,這些鳥兒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夜鷺,自2016年夜鷺首次到該小區湖心島過冬以來,每年冬天他們都會如約而至,並且數量越來越多,甚至定居在此。   「一早一晚,它們會成群結隊地從島上飛出來,最多的時候得有幾百隻。」說起小區島上的特殊鄰居,業主王先生有點興奮,他拿出手機向記者展示自己拍過的夜鷺視頻和照片。 記者來到湖邊,隔著湖面遠眺湖心島,能見到幾隻灰褐色的鳥站在樹梢。
  • 市民撿到7隻夜鷺幼鳥送動物園 結果好心辦壞事
    9日,丹陽丹北鎮後巷一居民在路邊偶然撿到一窩7隻幼鳥,看到如此多的幼鳥,並且看上去品種還比較奇特,想到可能是國家保護動物,於是就好心將它們送至當地派出所。後為了讓這些幼鳥得到專業照顧,民警又將它們送到了丹陽市農委林業站。記者看到這7隻幼鳥皆被安置在一個紙箱子裡,它們的身形都非常小,僅似巴掌大,渾身包裹著灰綠色的毛,嘴巴既尖又長,腿也特別長,幾乎等同於整個身體的長度。
  • 又到了一年夜鷺歸來時!番禺有座「鳥的天堂」
    這些尖嘴長喙,爪子纖細,全身呈灰褐色、夾雜白色斑點的鳥類,正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夜鷺,是少數具備夜視能力的鳥類。曾經有人專門長時間觀察過祈福湖的夜鷺,頭一年夏初,在其中幾隻夜鷺的腳上帶上腳環,到了冬天,一批批夜鷺再飛回的時候,發現半年前帶上腳環的個體又飛了回來。這些夜鷺已經把這裡當作過冬的家。
  • 上海蘇州河邊「大胃王」夜鷺,它駐紮城市十年傳遞了什麼樣的信息?
    不久前,兩隻夜鷺為了爭奪蘇州河岸邊的狩獵「領地」,打得不可開交,這一幕被鳥類愛好者拍下。上海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站專家表示,夜鷺喜歡聚集在蘇州河捕魚,也在向人們傳遞著「水中有魚」的水質生境信息,這是蘇州河生態逐年趨好的一大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