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民撿到7隻夜鷺幼鳥送動物園 結果好心辦壞事
因為,這麼小的幼鳥需要母親的餵養,人工餵的飼料,無法替代『母鳥』的胃液,不能滿足幼鳥的生長需求」,11日,鎮江世業洲開心動物園負責人王金龍告訴記者,面對丹陽好心市民送至動物園的7隻夜鷺幼鳥,動物園方也有點束手無策,「其中有一隻幼鳥,已經快不行了」。
-
偶遇迷途夜鷺幼鳥,這名小學生說:「我想幫幫它,送它回家」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園園 通訊員 李鵬飛晚飯後和家人一起散步,卻意外發現路邊有隻迷途的夜鷺幼鳥,一年級小學生牟梓一跟家人說:「我想幫幫它,送它回家。」最終,他們聯繫到東營市自然資源局野生動物專業救護人員,順利將這隻夜鷺幼鳥送到救助站。
-
夜鷺幼鳥試飛受傷 落難街頭被救起
夜鷺幼鳥翅膀骨折可能是試飛時受傷鄭州市野生動物救護站站長董朝偉對該鳥觀察後介紹,這是一隻夜鷺,是鄭州市區最多的候鳥,每年3月份從南方飛至鄭州,4月至七八月繁殖,10月離開鄭州去南方。「這是一隻夜鷺幼鳥,頭上還帶著胎毛。它右翅開放性骨折,應該是在試飛時,是被人用彈弓打傷的。」董朝偉給它接骨,對傷口縫合和包紮。
-
東直門橋下一夜鷺幼鳥受傷,市民撥打救助電話並守護其3小時
市民撥打了救助電話,並在旁守護了3個小時。經動物保護專家鑑定,這隻夜鷺的幼鳥可能是因初學飛行失誤導致受傷。「爸爸,河對岸有一隻大鳥,一動不動的,好像受傷了。」昨天下午2點多,市民李先生和韓先生正帶著孩子在北護城河邊遛彎,突然孩子們指著對岸喊了起來。「我們當時遠遠看到一隻大鳥站在河對岸的平臺下,腿和嘴都挺長的,好像受傷不能飛了。」
-
掏鳥窩抓夜鷺幼鳥,4人非法狩獵被判刑
夜鷺屬於「三有」動物,受國家法律保護,但有些人將黑手伸向了它們。近日,攸縣人民法院對被告人唐某興、唐某清等四人涉嫌非法狩獵罪一案進行宣判。今年4月12日清晨,唐某興駕駛麵包車,攜帶網袋、籃子、鐮刀等作案工具,與其僱請的唐某清、唐某輝、唐某美一起前往攸縣蓮塘坳鎮的天鷺湖。
-
鄭州市森林公安局成功救助一隻虎斑地鶇幼鳥
10月28日上午9時許,治安隊接到市森林公安局轉警稱:一熱心市民撿到一隻受傷的幼鳥,請求救助。接警後,民警立即趕往現場,到達現場後即刻對幼鳥進行了仔細檢查,發現幼鳥右翅膀下方有輕微受傷。民警考慮到幼鳥過小,不適宜帶回隊裡養護,隨即將其送往市野生動物救助站救治,據工作人員介紹,這隻幼鳥學名為虎斑地鶇,屬於國家三有保護動物,是一隻未成年體,應該是在遷徙過程中因飢餓迷途,導致受傷無法飛行。目前,虎斑地鶇幼鳥已被妥善隔離養護,待其痊癒後,會於一周內將其帶到市郊的山上放生,讓其回歸大自然,繼續它的遷徙之旅。
-
北護城河邊一夜鷺幼鳥翅膀受傷,市民耐心守護
市民撥打了救助電話,並在旁守護了3個小時。經動物保護專家鑑定,這隻夜鷺的幼鳥可能是因初學飛行失誤導致受傷。李先生發現對岸有一隻大鳥「爸爸,河對岸有一隻大鳥,一動不動的,好像受傷了。」昨天下午2點多,市民李先生和韓先生正帶著孩子在北護城河邊遛彎兒,突然孩子們指著對岸喊了起來。
-
野生猴面鷹幼鳥現身在建工地 人工救助後「引回」親爹媽
原標題:野生猴面鷹幼鳥現身在建工地 人工救助後「引回」親爹媽 11月9日中午,成都雙流區農業農村局接到熱心市民來電,黃水鎮一在建工地發現2隻野生「怪鳥」,請求實施救護。
-
路邊發現的幼鳥,是否應該救助?
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很高興和自豪能成為一名野生動物救助者,但多年之後,我開始懷疑這樣做是否正確。據我所知,這樣做也許並不正確。就像人們遇到的絕大多數幼鳥一樣,布魯戈是一隻幾周大的幼鳥,而不是剛出生的雛鳥。野生動物保護者說,這種區別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大多數幼鳥不需要被救助。
-
「他們清晨出現在夜鷺棲息的樹林,太陽下山才鬼鬼祟祟地離開。」
每年的5月到8月是夜鷺的繁殖期,剛剛破殼而出的夜鷺幼鳥有著黃綠相間眼睛的,它們還不會飛行,只能留在鳥巢裡嗷嗷待哺,這樣的機會便引來了瘋狂的獵捕者。 根據舉報人提供的時間地點信息,警方在溧陽抓獲了夜鷺幼鳥的狩獵者馬為民等4人,根據公安的跟蹤、調查,這一夥非法狩獵人在常州溧陽抓到夜鷺後,將它們賣至南京溧水區。溧陽、溧水兩地相鄰,距離非常近。
-
初夏的夜鷺
第一次見夜鷺是在南昌的象山林場,它和白鷺群居一起,白鷺銜柴做窩,它卻武力侵佔,分明是好逸惡勞的惡少嘛!不過,白鷺也不是好惹的,體型比夜鷺大,一腳便把夜鷺的幼鳥從樹巔的巢中踢下去,報復行動非常殘酷。最近一次在天鵝湖看到夜鷺,他們和喜鵲混居在一個長有茂密樹木的小島上,喜鵲做窩,夜鷺也銜著柴草做窩,一幅忙碌而祥和的場景。原來夜鷺也有勤勞的。人類有壞蛋,鳥類有流氓。人類有良善,鳥類也有好心腸。人和鳥都是地球上的生物,從本性來說,並無多大差別。主要以魚、蛙、蝦、水生昆蟲等動物性食物為食。
-
數百隻救助放生,2000隻回家繁衍……杭州野生動物世界白鷺山下,有...
村民發現的三隻夜鷺幼鳥。這是三隻夜鷺幼鳥。或許不小心從巢中跌落,也或許被居心叵測的人打落,在臨安區的一片竹林,幼小的它們被村民發現。4月28日下午2點左右,它們被送到杭州野生動物世界,這裡也是浙江省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基地。餵食、觀測、幫助幼鳥們熟悉陌生環境……身為杭州野生動物世界獸醫院院長,50歲的劉建勳帶著徒弟王子祥,嫻熟地照料起這群「鳥寶寶」。
-
海島居民救助黑尾鷗幼鳥(圖)
膠東在線6月22日訊(通訊員 馮金鑫) 6月20日上午9時,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居民劉玉志先生駕車來到山東長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稱自己在海邊釣魚時發現岸邊有三隻幼鳥正受到海鷗圍攻,擔心幼鳥受傷,立即進行救助並轉交保護區工作人員。
-
警民合力救助野生鳥兒,一查竟是國家保護動物夜鷺
8月5日晚,一位熱心的群眾小東(化名)將一隻鳥兒送到白石派出所接警室,「我是在一條河邊發現的這隻鳥的,當時鳥兒就無精打採的趴在路上,人走近也不飛走,可能受傷了」,小東對民警張靖說,但他也不知道這是什麼鳥,就趕緊帶著鳥兒來派出所了。看著臥在桌子上一動不動的鳥兒,派出所民警張靖也一時犯了難。這隻鳥體長約40釐米,身形較為粗胖,身上的羽毛呈現褐色斑點狀,腳趾為黃綠色。
-
民警救助一隻受傷鳥類,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2020年1月1日,常州市紅梅派出所民警接到群眾求助後在翠竹公園成功救助一隻受傷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夜鷺
-
女子開車帶鳥回北方救助 不料鳥暈車又怕冷
2月2日下午3點許,鄭州市林業局野生動物救護站迎來了一名「不速之客」——夜鷺。
-
非法捕捉野生夜鷺幼鳥31隻被判刑
法制網訊 記者丁國鋒 通訊員吳丹 10月19日,江蘇省張家港市人民法院對一起非法狩獵案作出判決,來該市打工的被告人陳平、陳可,因為捕食野生夜鷺而被各處拘役五個月兩人覺得景區鳥類比較多,遂帶上竹筐等工具來到張家港境內的鳳凰山風景區,越過景區圍欄鐵絲網,發現景區內有很多夜鷺,兩人便通過爬樹、掏鳥窩等手段抓獲了31隻夜鷺幼體。兩人下山時被巡邏的民警抓獲。據了解,江蘇省境內不設捕獵區,夜鷺系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鳳凰山景區為減少人員上山,保護動植物生存環境,專門拉設鐵絲網、設置告示牌、向周圍老百姓宣傳禁止捕捉景區動物的知識,並安排專人日常巡邏。
-
.溼身飛不起來幸獲救助 小珠頸斑鳩回歸自然
溼身飛不起來幸獲救助小珠頸斑鳩回歸自然廈門日報訊(記者 柯笛)陰雨連綿,羽毛被淋溼的小鳥瑟縮在灌木叢中,無法飛向藍天。25日,廈門熱心市民薛小姐收留了一隻溼透的小鳥。記者聯繫觀鳥協會了解到,這是一隻可能還不會飛行的珠頸斑鳩幼鳥,親鳥(幼鳥的雙親)或許還在附近。雨停後,薛小姐將鳥放生回原處。專家提醒,野外遇見落單幼鳥,建議分情況救助,一般親鳥仍在附近,確認安全後離開即可。
-
撿到貓頭鷹幼鳥該咋辦?給宿豫這個學校保安學生正確操作點個讚!
「今天上午,學生在操場邊發現一隻幼鳥,後來一查竟是國家保護動物——貓頭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