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下午3點許,鄭州市林業局野生動物救護站迎來了一名「不速之客」——夜鷺。夜鷺,它是候鳥,這個時候應該是在溫暖南方越冬,可怎麼會出現在寒冷的鄭州呢?
原來,這隻夜鷺,是在鄭工作的王女士從江蘇南通老家帶來的,因其啄人,被扔進了小區的垃圾桶,命懸一線,後被王女士的10歲女兒發現,2月2日,它搭乘順風車行程近千公裡來到了鄭州。
救助夜鷺的王女士是江蘇南通人,因工作原因已在鄭州安家落戶,今年一家子回老家過年,大年初四下午,在其母親居住的小區裡,一隻「不懂事」的夜鷺因為襲擊他人被扔入垃圾桶裡,她10歲女兒玩耍時看到後撿回了家,由於急著趕回鄭州,王女士便將其帶上車,送到了鄭州市林業局野生動物救護站進行救護。
在救護站南側的隔離房前,記者看到了靜靜地臥在籠子裡的夜鷺。可能是天氣寒冷的緣故,該夜鷺打不起精神,顯得萎靡不振,更沒有表現出攻擊性。
「這隻夜鷺,是去年剛孵化出來的幼鳥,還不到一歲。這個時候她應該是在溫暖的南方越冬,一個多月後才會遷徙到北方,由於現在鄭州氣溫很低,它難以抵禦嚴寒,因此,我們救護站除正常的餵食外,最重要的是要給其進行加溫,待一個月以後,其他的夜鷺遷徙到鄭州後,再將其放飛,回歸大家庭。
「說句實在話,王女士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是值得肯定的,但從科學的角度講,她是好心辦了『壞事』,好在救護站有孵化用的溫室,要不然,保溫是個大問題。救護野生動物最科學的方法是屬地救護,也就是說,在哪發現,就得找哪的救護部門。」董站長稱。
結果檢查,該夜鷺沒有骨折,也沒有明顯的外傷,只有輕微的腸炎,因為長時間沒有進食,體質有些虛弱。
為了讓夜鷺恢復體力,董站長趕緊讓工作人員拿來了幾條小魚給其餵下。同時餵了些治療腸炎的藥品。
「今天恰好是世界第21個溼地日,夜鷺屬於國家三有保護動物,這隻夜鷺也有幸得到及時救護,感謝王女士的愛心。」董站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