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萬才拍攝的「斑魚狗」。
王萬才
興化市民王萬才是圈內有名的「野鳥守望者」。4年來,他但凡有點時間就泡在野外觀鳥、拍鳥、監測鳥類,拍了十萬張照片,構建了一個鮮活、厚實的「鳥類資料庫」,用一件件生動的攝影作品帶領人們走近鳥的世界,呼籲大家保護野生鳥類和生態環境。
追拍「斑魚狗」,曾蹲守兩個月
王萬才年輕時就喜歡攝影,直到退休後才有時間背起相機拍攝,漸漸迷上了拍鳥。4年來,王萬才僅在興化本地拍到的鳥類就有上百種,其中包括藍翡翠、東方白鸛、「斑魚狗」、金眶鴴、黑翅長腳鷸等罕見水鳥。
「每隻鳥都有千變萬化的樣子,不確定性很多,想要拍到好的鳥圖,少不了跟蹤和尋找的過程。」王萬才說,喜歡上拍鳥後,他開始留意各種鳥,只要一有時間,他就和鳥友們結伴,深入野外潛伏隱蔽,盡情觀鳥、拍鳥。現在生態環境好了,在家門口就能拍到好鳥,興化烏巾蕩、徐馬荒溼地、李中森林公園和得勝湖等地是他常去的幾個拍鳥點。
王萬才在外拍鳥經常一等就是一天,去幾次才能等到鳥兒的出現。為了捕捉到「斑魚狗」繁殖的畫面,王萬才和其玩了兩個月的「捉迷藏」,雖然拍鳥耗時長,但因為熱愛,王萬才也享受其中的樂趣。
「斑魚狗」是翠鳥科鳥類,全身羽毛呈現黑白斑雜狀,因為速度很快,向來都是來無影去無蹤,拍攝者難以捕捉其畫面。王萬才無意間在烏巾蕩一條河裡發現「斑魚狗」蹤跡後,決定追蹤其繁殖期的畫面。
每天天一亮,王萬才就帶著設備去蹲守,一等就是一天。因為要在野外一整天,王萬才吃得簡單,經常一個燒餅搞定午飯。苦等了2個月後的王萬才捕捉到了「斑魚狗」繁殖的鏡頭,還收穫了意外的驚喜:其他「斑魚狗」闖入這片水域後,兩隻「斑魚狗」展開了激烈的領域爭奪,王萬才抓拍下了這一組照片。「『斑魚狗』其實很聰明,天氣太熱或太涼都不來,早晨和傍晚才樂意露個臉。」
連續20天,輪流幫鳥「看蛋」
與鳥結緣後,王萬才便一「拍」不可收。每年,他都會追隨鳥類遷徙的路線走遍祖國的大江南北,當然也不會忽視和錯過自家門口的鳥兒。現在,興化大多鳥類他都能辨認出來,對它們的種類、生活習性、遷徙規律等也都了如指掌。
據介紹,夏季,泰州活躍的鳥類有30多種,例如「斑魚狗」、大斑啄木鳥、環頸雉、伯勞、草鷺、牛背鷺等。「這足以證明泰州的生態環境之好。」
「這段時間,市民可以在烏巾蕩拍到水鳳凰。」王萬才說,水鳳凰又叫水雉,腰羽和尾羽呈黑色,兩翅黑白相間,非常漂亮,被稱為淡水溼地上最美麗的鳥,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跟其他鳥兒不同的是,水鳳凰是母系社會式的繁衍方式,雌鳥只管產卵,產完卵後就另尋新歡,而孵卵、育雛等工作都由雄鳥來完成。
有一次,王萬才和本地鳥友們無意發現水鳳凰在河堤上產了4顆蛋,擔心其他人將蛋拿走或毀壞,連續20多天,鳥友們每天都去烏巾蕩輪流幫雄鳥「看蛋」,一直照看到雛鳥羽毛長全後離巢。為了不驚擾水鳳凰一家子,他們一直都是遠距離蹲守觀察,拍攝了不少精彩的照片和視頻。
王萬才說,夏季去野外走走,運氣好還能遇到蘆蕩中的燕子,這不同於住在屋簷下的燕子,那樣的景致有趣多了。王萬才說,很多鳥兒的膽子很小,被驚嚇打擾到可能以後就再也不來了,大家為了拍鳥護鳥卻不驚嚇到它們,常常會保持好距離,選擇隱蔽的拍攝地點,穿著迷彩服,搭好防護網,掩護好自己和相機。拍鳥除了要有耐心的蹲守、熟練的拍攝技能、良好的天氣和運氣外,拍攝裝備也必須精良,配備定焦長鏡頭。
近些年,興化的生態環境好了,王萬才有時也會拍到一些叫不上名字的鳥兒,每次都會查閱資料或請教其他鳥友幫忙辨認。王萬才說,他想用一件件攝影作品讓人們走近鳥的世界,向大家普及更多的鳥類知識,從而呼籲大家保護野生鳥類和生態環境。
記者 徐瑤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