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威海:良好生態吸引三種瀕危、易危鳥類

2020-12-04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濟南11月17日電(記者王陽)有鳥類攝影愛好者近日在山東威海市南海新區金花河上遊蘆葦叢中,拍攝到震旦鴉雀、黃胸鵐、紅頸葦鵐等鳥類在其間跳躍、覓食。據了解,震旦鴉雀、黃胸鵐為瀕危鳥類,紅頸葦鵐為易危鳥類,在同一地方同時出現這3種鳥類,實屬罕見。

  被譽為「鳥中熊貓」的震旦鴉雀是我國特有的珍稀鳥種,是全球性瀕危鳥類,被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和國際鳥類紅皮書。震旦鴉雀只在原生態的大片蘆葦蕩中生活,並且對生存環境要求苛刻,只吃蘆葦表面或蘆葦稈裡的蟲子,被專家們稱為「蘆葦中的啄木鳥」。野生黃胸鵐繁殖於我國東北和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越冬於我國東南沿海,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紅頸葦鵐棲於蘆葦地及有矮叢的沼澤地以及高地的溼潤草甸。該物種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2009年瀕危-近危物種。

  作為濱海溼地系統的核心、候鳥遷徙的驛站和眾多鳥類的棲息地,威海南海新區以良好的生態環境,吸引著數萬隻鳥類在此棲息,其中不乏東方白鸛、天鵝、鴛鴦等國家一、二級保護鳥類,目前區內鳥類多達200餘種。

  威海南海新區有關負責人說,當地在開發建設中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建設。先後實施了五壘島灣國家溼地公園內香水河、昌陽河清淤治理,金花河溼地保護等多個生態建設工程。隨著溼地生態環境的逐漸改善,溼地又滋養出浮遊植物300餘種,各種魚蝦在此大量繁殖,吸引了眾多鳥類來此棲息和越冬,是山東省溼地鳥類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

相關焦點

  • 瀕危、易危鳥類齊現身 沐川生態攝影基地拍下珍貴照片
    對生態持之恆的保護和投入,會讓野生動物種群得到恢復。近日,四川省樂山市沐川縣永福鎮張村朱家巖頻繁發現瀕危、易危鳥類,再次驗證了這一理論。樂山市沐川縣永福鎮是四川西南部的一個小鎮,毗鄰沐川有名的生態景區:沐川竹海。區域內植被茂盛,景色宜人,生態十分良好。
  • 與近300種鳥類共舞威海南海新區
    齊魯網·閃電新聞威海11月19日訊11月17日,記者在威海南海新區金花河溼地公園裡,發現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天鵝的蹤跡,它們悠閒地遊浮在水面上,借著飄飄灑灑的小雨梳理著羽毛,時而振翅起舞,時而曲頸戲水,襯著漣漪泛起的水面,形成了一幅絕美的初冬圖景。
  • 棲息地退化鳥類致危 四川七種鳥類進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名錄」),共有24種鳥類調升為有滅絕威脅的級別(包括易危、瀕危及極度瀕危),涉及中國鳥種13種,其中包括草原鵰、鳳頭麥雞,紅頭潛鴨在內的7種鳥類,均在四川有過觀測記錄。在眾多威脅因素中,棲息地退化和喪失成為受威脅鳥類致危因素之首,佔所有因素的80.8%。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副研究員解焱表示,棲息地破壞直接或間接導致鳥類食物減少,從而影響種群及整個生物鏈,因此保護刻不容緩。
  • 全球又有24種鳥類入瀕危名錄 四川發現7種瀕危鳥
    棲息地破壞 成鳥類致危因素之首  近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更新了2015年度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簡稱「IUCN名錄」),共有24種鳥類調升為有滅絕威脅的級別(包括易危、瀕危及極度瀕危),涉及中國鳥種13種,其中包括草原鵰、鳳頭麥雞、紅頭潛鴨在內的7種鳥類,均在四川有過觀測記錄。
  • 雪豹從瀕危降為易危 專家:不應放鬆保護及研究
    雪豹類別從瀕危降為易危 專家:不應放鬆對其保護及研究央廣網北京9月15日消息(記者劉飛)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當地時間9月14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在其官方網站發布的一篇文章中提到,基於新的可用數據,雪豹(Panthera uncia)被從瀕危(EN)類別調整為易危
  • 天氣漸暖天鵝離開威海 但還有這些珍稀鳥類可以賞
    齊魯網威海3月5日訊記者從威海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微博@威海發布獲悉,因天氣轉暖,大天鵝要離開威海北遷了。不過讓人欣慰的是,威海市仍有許多不隨季節遷徙的「留鳥」,以及隨著天氣轉暖來到威海的夏候鳥。下面隨記者一起來看看眼下這個季節,除了陸續飛離的大天鵝外,威海市還有哪些鳥兒可以觀賞吧。
  •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雪豹保護級別由「瀕危」調整為「易危」
    央廣網北京9月16日消息(記者劉飛)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近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在其官方網站發布的一篇文章中提到,基於新的可用數據,雪豹被從瀕危(EN)類別,調整為易危(VU)類別。「瀕危」或是「易危」這些類別,是物種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的分類。世界自然保護聯盟1948年成立,目前已有160多個國家和1000多個非政府組織加入。
  •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大熊貓不再瀕危 降級至易危
    澎湃資料圖  今天(當地時間9月4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在美國夏威夷宣布將大熊貓的受威脅程度從瀕危變為易危。「中國的保育努力證實了我們可以扭轉瀕危物種的命運。但我們需要做的還很多。」 IUCN生物多樣性保護專家組負責人簡· 斯瑪特說。
  • 瀕危還是易危,聽誰的?
    原標題:瀕危還是易危,聽誰的? 「我們走過大樹,經過巨石。這寒冬最後的冰雪,企圖拖垮我們攀爬的鬥志,打消我們進山的念頭。雖然肩頭的背囊越發沉重,但我們每個人的心裡灑滿陽光。乾糧給了我們力量,泉水給了我們活力,在一片笑聲中,我們又踏上了徵程。」孟戰歌是一位在太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了20多年的老林業人,他在自己的「貓調日記」中這樣寫道。
  • 北京溼地生態改善 珍稀瀕危鳥類現身
    北京溼地穩步恢復 成野生動植物「樂園」  生態功能改善,北京溼地生物多樣性正持續增加,多種珍稀瀕危鳥類相繼被發現  黑羽白腹、紅喙紅腿,大型涉禽黑鸛在水邊「優雅」捕食的畫面,往往讓觀鳥愛好者「眼前一亮」。近年來,從「中國黑鸛之鄉」房山,到魚蝦豐美、空氣清新的密雲水庫,黑鸛優美的身影出現在北京越來越多的地方。
  • 深圳生態環境好轉引瀕危野生動物頻繁現身
    靈貓、唐魚、赤麂、蟒蛇......隨著深圳市的生態環境日益好轉,一些曾經「消失」的瀕危野生動物又頻繁現身在大眾視野中。在深圳市生態環境局日前公布的陸域生態調查評估項目成果中顯示,深圳2018-2020年共記錄脊椎動物共有41目146科566種(其中外來物種38種),新發現野生脊椎動物39種(含野生鳥類33種)。
  • 大熊貓瀕危等級降低為「易危」 藏羚羊降為「近危」
    鍾欣 攝  大熊貓受威脅程度「降級」追蹤  9月5日(當地時間9月4日),最新版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在夏威夷舉行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6世界自然保護大會上公布:雖然依然受威脅,但中國政府的有效保護,使得大熊貓和藏羚羊瀕危級別降低。大熊貓從「瀕危」降為「易危」,藏羚羊從「瀕危」降為「近危」。
  • 世界珍稀瀕危鳥類遺鷗一半在河北康保棲息,拍到罕見交尾照片
    遺鷗,是世界珍稀瀕危鳥類之一,是我國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易危物種,被稱為高原上「最脆弱的鳥類」。 以前,康巴諾爾湖常有大批的鳥類棲息,當地人以為就是一般的「水雀雀」。2014年4月,全國溼地保護委員會委員、北京溼地研究中心專家、首都師範大學教授洪劍明在康巴諾爾湖進行國家溼地公園考察時,意外發現這些「水雀雀」是世界珍稀瀕危鳥類——遺鷗,當時有約3000隻之多,證明了康保康巴諾爾湖是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湖泊溼地之一。據國際鳥類聯盟估算,目前,全球遺鷗數量約1.2萬隻。
  • 青島鳥類資源正在恢復 全球珍稀瀕危物種相繼現身
    信網4月26日訊 4月25日上午,青島市第三十八屆「愛鳥周」活動在市動物園舉行啟動儀式,本屆「愛鳥周」活動從4月25日持續到4月30日,由青島市園林和林業局、青島市生態環境局、青島市觀鳥協會、青島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主辦,青島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站、青島市動物園管理處、青島市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
  • 給瀕危水鳥建個家
    市人大代表、市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主任赫旭建議,設膠州灣大沽河口瀕危水鳥保護地,為瀕危水鳥建個家,給它們提供救助保護。幾十萬隻水鳥聚集    膠州灣是青島的「母親灣」,見證了青島從小漁村到一座現代化海濱城市的歷史演變。作為山東半島南部面積最大的沿海溼地,沿岸有大沽河、白沙河、墨水河等河流流入,其中大沽河入海口淺灘區佔海域面積的三分之一。
  • 凌海大凌河口國家海洋公園首次現身罕見鳥類黑臉琵鷺(圖)
    據鳥類專家介紹,黑臉琵鷺在北方較為罕見,這是在該區域首次發現這種珍稀鳥類。黑臉琵鷺又名小琵鷺、黑琵鷺。因其扁平如湯匙狀的長嘴,與中國樂器中的琵琶極為相似而得名。亦因其姿態優雅,又被稱為「黑面天使」或「黑面舞者」。
  • 溼地公園鳥類年度調查報告出爐
    公園管理方長期關注生態資源的保護,其負責人更是多次前往蘇州學習取經。受梁鴻國家溼地公園的委託,蘇州溼地自然學校負責該公園2018年度的野生鳥類資源調查。該校負責人範如宇介紹說,根據公園的環境分布狀況和鳥類活動的特性,調查團隊制訂了詳細的鳥類調查實施方案。調查範圍為一期工程1333畝,調查時間自去年1月至12月。根據鳥類活動情況,每月1次調查,共計12次。
  • 瀕危鳥類勺嘴鷸再來晉江過冬
    2020-11-19 19:12:50 來源: 晉江電視臺 舉報   瀕危鳥類勺嘴鷸再來晉江過冬
  • 比大熊貓還稀有的「極危」鳥類現身孟津黃河溼地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對於物種的保護評級分為「無危」「近危」「易危」「瀕危」「極危」「野外滅絕」「滅絕」7個等級,該鳥種於2017年被定義為「極危」, 瀕危程度比國寶大熊貓的「易危」還嚴重兩級。近年來,孟津黃河溼地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不斷改善
  • 客家地區出現瀕危野生動物「豹貓」,但已被…
    豐順大件事網友爆料:11月2日晚上,在206國道建橋段發現一隻瀕危野生動物「豹貓」,但已被車撞死在路邊… 體型與家貓大致相仿,通常以嚙齒類、鳥類、魚類、爬行類及小型哺乳動物為食。主要棲息於山地林區、郊野灌叢和林緣村寨附近。主要棲息於山地林區、郊野灌叢和林緣村寨附近,屬於國家重點保護動物。 公開資料顯示,豹貓(Prionailurus bengalensis)屬中型獸類,生存於林地、草坡、灌叢和荒山等自然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