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瀕危水鳥建個家

2021-01-13 青島晚報電子報
給瀕危水鳥建個家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1.01.13 星期三

成群的水鳥成為膠州灣溼地冬日一道別樣風景。徐常青 攝
每年入冬後,青島的溼地、湖畔便成為許多鳥兒爭相
    棲息之地,最蔚為壯觀的盛景便是白鷺、蒼鷺在溼地上空飛翔的場面。冬日,一群白鷺擦水飛起,在空中盤旋了一會兒,落在蘆葦中覓食,蘆葦隨風晃動,驚動了鳥兒,撲扇著翅膀飛向空中。市人大代表、市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主任赫旭建議,設膠州灣大沽河口瀕危水鳥保護地,為瀕危水鳥建個家,給它們提供救助保護。
幾十萬隻水鳥聚集
    膠州灣是青島的「母親灣」,見證了青島從小漁村到一座現代化海濱城市的歷史演變。作為山東半島南部面積最大的沿海溼地,沿岸有大沽河、白沙河、墨水河等河流流入,其中大沽河入海口淺灘區佔海域面積的三分之一。灣內營養鹽高、餌料充足,為海洋生物繁殖的優良海域,是多種灘涂生物及魚類洄遊產卵與索餌的必經海灣,僅春、秋兩季產卵索餌的漁業生物就有110種之多。膠州灣大沽河河口溼地已列入我國重要溼地保護名錄,位於亞太地區候鳥南北遷徙的路徑上,是過境候鳥、旅鳥的遷徙停歇、補充能量的重要「驛站」和「加油站」,每年遷徙停歇的鷺類、鴴鷸類和雁鴨類水鳥約有幾十萬隻次,同時也是冬候鳥的越冬地和夏候鳥的繁殖地。世界自然基金會在其公布的「生態區2000」計劃中已經將膠州灣溼地列為國際重要鳥區。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膠州灣大沽河口溼地及周邊區域鳥類有19目64科156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6種,二級重點保護鳥類34種;紅色等級名錄中極度瀕危物種有5種 (包括中華鳳頭燕鷗、勺嘴鷸、白鶴、黃胸鵐、青頭潛鴨),瀕危物種有6種,易危種有9種,近危種10種。2019年10月創紀錄地記錄到37隻中華鳳頭燕鷗(極危物種),此次記錄數量佔其全球總數的30%,同時也是中華鳳頭燕鷗非繁殖季最大的一筆數量記錄。
養殖趕海乾擾進食
    鳥類是膠州灣生物多樣性的指示性生物,作為生態鏈上至關重要的一環。而膠州灣鳥類的生存現狀還少為人知,隨著城市化進程加速及人類活動的越發頻繁,致使膠州灣的鳥類正面臨著人類帶來的多種威脅,不知不覺中,在膠州灣遷徙繁衍的大量鳥類正從我們的視線中消失。而多年過度開發,使膠州灣大量的自然岸線消失,特別是鳥類高潮位時嚴重依賴的高潮停歇地幾乎消失殆盡,對於膠州灣的生態環境造成不可逆的影響。
    目前,膠州灣的鳥類只能在以大沽河河口為中心的5平方公裡左右的溼地區域活動,而在此區域存在的灘涂貝類底播養殖、趕海等生產活動及撿拾鳥卵等行為,嚴重影響了水鳥的正常棲息。特別是在遷徙季節,大量停歇的鳥類因為人類幹擾無法順利進食、恢復體能,導致無法按期完成遷徙。
    根據青島市觀鳥協會2016年-2019年膠州灣鳥類觀測調查結果表明:膠州灣處於高潮位時,85%的水鳥都聚集在以大沽河口為核心,東至羅家營西至躍進河口約5平方公裡的河口灘涂區域,此區域也是整個膠州灣最為核心的鳥類覓食與停歇區。在此區域建立一個集保護、調查、研究、科普宣教為一體的綜合性瀕危水鳥保護地,每年可以為超過十萬隻水鳥進行有效的救助和保護,對於遷徙水鳥(特別是瀕危水鳥)及其賴以生存的棲息地的保護是至關重要的。
建瀕危水鳥保護地
    赫旭建議,在大沽河口保護控制線以內,劃定一個相對封閉的水鳥保育區域,作為膠州灣瀕危水鳥保護地。在保育區內,通過人工修築方式設置鳥類高潮停歇地,並效仿香港米埔及黃河口保護區,利用水閘控制高潮停歇地水位,設置階梯水位滿足不同體型的水鳥歇息需要。同時,根據實際情況,在灘涂合理底播貝類為水鳥提供食物,保證水鳥在保護地內安全歇息。
    構建政府引導、多方參與的鳥類監測網絡體系。加快建設鳥類棲息繁衍的監測體系,在鳥類保護區內的重要位置安裝雨量計、自動戶外氣象站,來監測鳥類生活環境的溫溼度、風速、風向、光照強度、降雨量等氣象因素;同時,積極推進視頻監控網絡建設,在鳥類的活動區域內多測點式安裝紅外感應相機,動態監測膠州灣鳥類的種類、數量、遷徙、繁衍等相關情況,積累詳實、準確的候鳥遷徙數據,並研究掌握其規律性,為政府決策保供科學依據。
    學習借鑑黃河三角洲保護區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經驗,依託膠州灣瀕危水鳥保護地建設膠州灣生物多樣性研學實踐基地,定期開展觀鳥親子生態遊、青少年生態夏(冬)令營、自然教育課堂、大學生實習研學等公益活動,增強公眾「愛鳥護鳥」「尊重自然、尊重生命」環保意識,倡導人類與鳥類和平共處。
    建設瀕危水鳥保護地可以極大釋放膠州灣生態旅遊資源潛力,推動周邊區域經濟結構調整,完善區域旅遊業態,帶動相關產業輻射力和支撐力,改善灣區周邊生態環境,打造全國觀鳥生態旅遊勝地。充分發揮觀鳥協會、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和大專院校、科研機構、志願者的作用,聘請一批責任感強、具備一定專業素養的志願者作為社會監督員,適時組織他們參與宣傳教育、巡查巡護等活動,形成全社會監督、共同參與保護的格局。
觀海新聞/青島晚報 記者 徐美中

-

相關焦點

  • 浙江省遷徙水鳥同步調查如期開展
    又到了候鳥紛飛掠過天空的時候——浙江,是全球候鳥(遷徙水鳥)遷徙線路東亞-澳大利亞線的關鍵地。
  • 珠三角將建19條水鳥生態廊道 打造「候鳥灣區」
    目前珠三角地區內水鳥共有126種。廣東省林業局 供圖中新網廣州8月14日電 (程景偉 林蔭)廣東省林業局14日稱,該局近日正式印發《珠三角地區水鳥生態廊道建設規劃(2020-2025年)》。按照該規劃,從今年開始,珠三角地區將陸續建設19條水鳥生態廊道,至2025年全面建成珠三角地區水鳥生態廊道,構建完善的水鳥生態廊道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維持區域生態系統安全和穩定,推動生態文明和高品質大灣區建設。
  • 石屏異龍湖又現世界瀕危水鳥——大麻鳽!這節奏是要逆天啊!
    大麻鳽可是世界瀕危水鳥!它們在異龍湖出現標誌著異龍湖溼地對鳥類的吸引力越來越大這是對異龍湖生態環境最大的認可啊!那麼現在問題來了這個「鳽」字你會讀嗎?20世紀60-70年代在中國長白山腳丘陵地帶河邊沼澤常見,後因農田開發,樹木砍伐,環境破壞,在中國及其它地方種群明顯下降,據國際水禽研究局組織的亞洲隆冬水鳥調查,1990年中國有893隻,1992年230隻,種群數量明顯下降。在整個亞洲,1990年東亞893隻,東南亞14隻,南亞83隻,西南亞1隻。
  • 下塘水鳥溼地成海南越冬水鳥密度最高區域 鴴鷸類水鳥數量最多
    「這就是下塘水鳥溼地保護小區,又稱演中洋溼地。」6月29日,隨行的海南觀鳥會副會長馮爾輝告訴記者,今年6月份通過專家評審的《海口市溼地保護修復總體規劃(2017-2025年)》已將這裡列為溼地保護小區,成為我市4個珍稀瀕危動植物溼地保護小區之一。
  • 99種467686隻 這裡水鳥分布新記錄
    從2018年開始到現在,由保爾森基金會和河仁慈善基金會支持的《天津北大港溼地生態環境及候鳥資源監測項目》在一年多的調查期間共記錄到99種467686隻水鳥在北大港溼地停歇、繁殖或越冬,其中不乏世界易危或瀕危物種。
  • 99種467686隻水鳥棲息北大港
    天津市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方案天津堅持生態優先 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天津北方網訊:2018年至今,由保爾森基金會和河仁慈善基金會支持的《天津北大港溼地生態環境及候鳥資源監測項目》在一年多的調查期間,共記錄到99種467686隻水鳥在北大港溼地停歇
  • 崇明東灘保護區「濱海灘涂溼地遷徙水鳥生境特徵及棲息地營建技術...
    近年來,上海崇明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依託國家重點研發專項「濱海灘涂溼地生態恢復與功能提升技術」項目,開展了項目子課題「濱海灘涂溼地遷徙水鳥生境特徵及棲息地營建技術」示範區的建設工作。示範區為各類水鳥提供了更多的棲息環境,已成為崇明東灘重要的水鳥棲息生境,水鳥的數量和種類呈明顯上升趨勢。示範區建成以來,共調查到水鳥39種,近3萬隻次,其中包括小天鵝、白頭鶴等國家重點保護鳥類。
  • 鄱陽湖高水位將影響越冬水鳥生存
    賈亦飛:鄱陽湖是我國最著名的水鳥越冬地之一,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飛區中最為重要的水鳥越冬地,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確定的200個優先保護的全球生態區之一。  我們機構之前參與的一項國際合作項目在2012年評估了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的1000多塊重要溼地,以珍稀瀕危的水鳥種類、數量,以及整個群落的水鳥種類、數量為指標考量,鄱陽湖區在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的重要性排名第一,這也是鄱陽湖作為世界上最為知名的水鳥越冬地的原因。  新京報:就長江生態系統而言,鄱陽湖發揮了哪些作用?
  • 24小時可在線觀看水鳥,心動嗎?
    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熙燈)想要足不出戶隨時在線觀看福田紅樹林水鳥的一舉一動?你的願望已達成。記者從廣東省林業局獲悉,即日起,只要你下載「央視頻」APP搜索「水鳥樂園——福田紅樹林」,即可觀看福田紅樹林多種水鳥甚至全球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的風採。
  • 盤點:南京玄武湖最常見的水鳥!
    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詳細講解四種玄武湖常見的水鳥。夜鷺夜鷺是中型涉禽,體長46-60釐米。黑水雞黑水雞是鶴形目秧雞科的鳥類,共有12個亞種。中型涉禽,體長24-35釐米。嘴長度適中,鼻孔狹長;頭具額甲,後緣圓鈍,棲息於灌木叢,蒲草,葦叢,善潛水,多成對活動,以水草,小魚蝦,水生昆蟲等為食。廣布於除大洋洲以外的世界各地。
  • 黃河蘭州段已發現 14種水鳥
    昨日是第三個「世界野生動植物日」,為進一步提高公眾保護野生動植物的意識,有力推動野生動植物保護,省林業廳、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及蘭州市生態建設管理局,在五泉廣場舉辦了主題為「依法保護野生動植物,共同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的活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吸引了眾多市民的積極參與。
  • 對話|高水位將影響鄱陽湖越冬水鳥,專家呼籲加強巡護
    賈亦飛:鄱陽湖是我國最著名的水鳥越冬地之一,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飛區中最為重要的水鳥越冬地,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確定的200個優先保護的全球生態區之一。鄱陽湖迄今仍然保持著通江湖泊的自然特徵和生態功能,具有淺水沼澤、草洲、泥灘等豐富的生境類型。
  • 19條水鳥生態廊道,廣東將構建完善生物多樣性保護網
    近日,廣東省林業局正式印發《珠三角地區水鳥生態廊道建設規劃(2020-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從今年開始,珠三角地區將陸續建設19條水鳥生態廊道,計劃至2025年,廣東將全面建成珠三角地區水鳥生態廊道,構建完善的水鳥生態廊道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維持區域生態系統安全和穩定,推動生態文明和高品質大灣區建設。
  • 鄱陽湖高水位將影響越冬水鳥生存 專家籲保護棲息地
    談現狀數十種水鳥每年來此越冬新京報:為什麼鄱陽湖在中國乃至世界擁有如此重要的地位?賈亦飛:鄱陽湖是我國最著名的水鳥越冬地之一,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飛區中最為重要的水鳥越冬地,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確定的200個優先保護的全球生態區之一。
  • 公平大湖自然保護區——珍稀水鳥黑臉琵鷺和卷羽鵜鶘的棲息地
    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以黑臉琵鷺、卷羽鵜鶘等為代表的具有國際重要意義的珍稀水鳥及其棲息地。氣候溫和溼潤,日照時間長,雨量充沛,境內河流縱橫,溼地種類多,有天然近海及海岸溼地、河流溼地、人工湖泊溼地、沼澤和沼澤化草甸,且溼地水產豐富,沿海灘涂水面和內陸水域水質肥沃,浮遊生物含量高。
  • 天淨任鳥飛 水美憑鳥戲 每年逾百萬隻越冬水鳥翩然來鄂
    極度瀕危物種(視界網 馮林 攝)湖北日報訊 (記者汪訓前、通訊員趙輝、蒲雲海)千湖之省,水鳥樂園。9月8日,省林業局公布2020年我省越冬水鳥調查情況,全省101個同步調查點,共記錄85種水鳥,種群數量達651305隻。我省鳥類資源分布廣泛,種類繁多。
  • 廣東啟動黃嘴白鷺 珍稀水鳥同步調查項目
    通訊員供圖活動內容包括舉辦觀鳥專題講座、大灣區溼地鳥類保育論壇等新快報訊 記者黎秋玲 通訊員林蔭報導 9月19日,廣東省林業局聯合珠海市自然資源監測中心、珠海市觀鳥協會、深圳市觀鳥協會、廣州市自然觀察協會、湛江觀鳥協會等單位,在珠海市觀鳥協會公益課堂內,聯合啟動黃嘴白鷺等珍稀水鳥同步調查項目,舉辦觀鳥專題講座、大灣區溼地鳥類保育論壇等活動,來自高校、協會、民間組織等單位近
  • 廣東啟動黃嘴白鷺珍稀水鳥同步調查項目
    廣東啟動黃嘴白鷺珍稀水鳥同步調查項目(央廣網發 廣東省林業局供圖)央廣網廣州9月19日消息(記者鄭澍 通訊員林蔭)黃嘴白鷺是鵜形目鷺科白鷺屬鳥類中保護級別最高的一種鷺鳥,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列入易危(VU)保護級別,是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
  • 156種水鳥落腳膠州灣 為你推薦觀鳥最佳地點
          擁有6個生態溼地類型,總面積達到340平方公裡,每年吸引水鳥數百萬隻——這就是青島母親灣膠州灣溼地資源。正值鳥類春季遷徙期,5月15日,記者跟隨青島市林業局野保站、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膠州市林業局等工作人員和膠州二十九中的學生來到膠州灣洋河口探訪。
  • 霸氣側漏的卷羽鵜鶘,絕對是最具領袖氣質的大型水鳥
    說到什麼鳥類長得最霸氣,我肯定會給水鳥類投一票;說到什麼水鳥長得最霸氣,我肯定會給鵜鶘科鳥類投一票;至於什麼鵜鶘最霸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