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8年開始到現在,由保爾森基金會和河仁慈善基金會支持的《天津北大港溼地生態環境及候鳥資源監測項目》在一年多的調查期間共記錄到99種467686隻水鳥在北大港溼地停歇、繁殖或越冬,其中不乏世界易危或瀕危物種。這刷新了北大港溼地水鳥分布的記錄,也意味著這裡已成為東亞—澳大利西亞水鳥遷飛路線上最為重要的棲息地之一。
此次調查有不少重要發現,其中在北大港單次記錄的易危水鳥遺鷗最大數量為12767隻,已超過溼地國際對該物種全球種群數量的估計值,而在濱海溼地灘涂越冬的遺鷗也已達上萬隻;在北大港單次記錄到瀕危水鳥東方白鸛最大數量為1347隻,佔其全球種群數量的45%;在北大港單次記錄到瀕危物種白枕鶴293隻,佔其全國種群數量的20%左右,北大港溼地正在成為白枕鶴重要的棲息地。與此同時,在2018年10月至11月期間,調查還發現了一些區域新鳥種,包括白頭硬尾鴨、白額鸌、紅喉潛鳥和雪雁。
據了解,基於調研成果,調查團隊將制定《北大港溼地監測方案和技術規程》,指導北大港溼地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以此為依據,開展長期持續的監測,更好地了解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路線上遷徙水鳥的現有種群及其發展趨勢,以便對水鳥面臨的威脅提供早期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