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府河溼地記錄鳥類多達160種 再次刷新記錄(圖)

2020-12-01 荊楚網

楚天金報訊(記者彭嵐 通訊員趙旋)9月3日,武漢府河溼地又有新鳥種「露臉」——「紅頸瓣蹼鷸」在府河溼地柏泉段被發現。當日傍晚和次日清晨,武漢市觀鳥會兩名會員拍攝到了這種主要在沿海分布的鳥類。

紅頸瓣蹼鷸為海洋性鷸類,非繁殖期多在近海淺水處棲息活動,也出現在大的內陸湖泊、河流、水庫、沼澤及河口地帶,在武漢觀鳥歷史上還是首次被鏡頭捕捉發現。從圖片看來,在武漢出現的紅頸瓣蹼鷸的脖子並不是紅色,對此,武漢市園林和林業局野保處負責人介紹,該鳥類在繁殖期脖子才會變紅。

據介紹,今年入秋以來,武漢府河區域吸引了大批南遷的鴴鷸類候鳥停歇。武漢觀鳥會會長顏軍透露,今年新記錄到的鳥類有11種,包括白眉鴨、金眶鴴、大沙錐、紅頸瓣蹼鷸、紅頸濱鷸、青腳濱鷸、尖尾濱鷸、長趾濱鷸、彎嘴濱鷸、普通燕鴴、黃鶺鴒等。至此,府河溼地鳥類記錄總數達160種,再次刷新記錄。此前截止到2015年府河武漢段鳥類監測記錄,分布有冬候鳥、夏候鳥、水鳥、林鳥等各種鳥類149種,其中,國家一級、二級保護鳥類22種,水鳥記錄61種。

在野保業內人士看來,溼地水鳥是溼地生態的指示物種。世界自然基金會項目經理雷進宇表示,武漢府河溼地鳥類記錄的增長,正是府河溼地生物多樣性尤其是野生鳥類資源非常豐富的表現。這些候鳥在中國東北甚至西伯利亞東北部完成繁殖,在長途遷徙中,選擇府河作為「驛站」停歇,補充能量後繼續南遷,因此府河溼地的健康與否,也關係著它們是否再赴這「年復一年的約定」。

相關焦點

  • 觀鳥天堂府河溼地首發鳥類名錄 149種鳥類榜上有名
    饒慧玲  在武漢人熟悉的府河流域,居住和棲息著多少種鳥類?  武漢府河鳥類名錄,是結合近10年來的各種歷史資料、歷史數據、民間組織和個人的觀鳥記錄等數據源,對武漢府河溼地的越冬候鳥、水鳥以及鳥類類群進行了分別的統計和整理,最終形成的。監測報告統計出的武漢府河溼地冬候鳥、夏候鳥、水鳥、林鳥等各類鳥類種類的總數,共計149種,佔武漢市所有鳥類種類數量的39%。
  • 武漢去年鳥類家族新增8位成員 今年疫情對鳥類監測影響不大
    武漢市觀鳥協會1日發布的《2019年武漢重點區域鳥類監測年報》顯示,該市去年觀測記錄野生鳥類342種,為歷年最多,其中含湖北省鳥類新記錄1種,武漢市鳥類新記錄8種。圖為,銅藍鶲 姚波 攝2019年,武漢市觀測記錄到野生鳥類18目63科342種,為2016年武漢進行重點區域鳥類監測以來,觀測種類最多的一年,佔到中國鳥類名錄(1445種)的23.66%。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4種,較2018年增加1種,為白頭鶴;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42種,較2018年增加2種,為紅胸黑雁、白枕鶴。
  • 又刷新記錄!德宏鳥類升至712種!
    又刷新記錄!德宏鳥類升至712種!▲本次拍攝到的針尾鴨至此在德宏觀測、拍攝到的鳥類種類由711種升至712種更加逼近全國鳥類種數的50%▲本次拍攝到的針尾鴨位於瑞麗城西的弄莫湖是一個溼地公園,佔地約1045畝,湖水面積約520畝。
  • 去年新添7種鳥,今年新記錄已到帳,武漢鳥類朋友圈不斷擴大圈子
    楚天都市報1月14日訊(記者陳希 通訊員熊鶯)今日,一隻灰烏鶇閒逛武漢大學時,被愛鳥人士拍照定格,成為2021年在武漢發現的第一個鳥類新記錄。遠東尾鶯 王雪峰攝影赭紅尾鴝 桂文軍攝影「剛盤點完2020年的鳥類新記錄,今年的新記錄就已『到帳』,可喜!」
  • 冬季來武漢看鳥!武漢發布五大觀鳥地賞鳥指南
    「百湖之市」的武漢,溼地資源豐富。寬闊的水域和大片的植被,吸引了大批鳥類在此越冬。肥美的魚蝦、種類繁多的昆蟲,養育了成千上萬的候鳥。武漢成為了獨具特色的「鳥類天堂」。12月的武漢正式開啟觀鳥季。煙波浩淼的溼地風光,密密麻麻、此起彼伏的水鳥翔集,鳥類數量數以萬計,蔚為壯觀。
  • 冬天到武漢臨空港來看鳥!
    「百湖之市」的武漢,溼地資源豐富。寬闊的水域和大片的植被,吸引了大批鳥類在此越冬。 肥美的魚蝦、種類繁多的昆蟲,養育了成千上萬的候鳥。
  • 罕見小濱鷸首次來武漢做客!武漢鳥類朋友圈今年已添加4個新夥伴
    楚天都市報4月30日訊(記者陳希 通訊員趙琴 王海芳)紅胸黑雁,銅藍鶲,灰冠鶲鶯,小濱鷸……今年才過4個月,就已發現4個鳥類新夥伴做客武漢。今日,武漢市觀鳥協會發布了這一喜人的訊息。1月20日,觀鳥協會人員在府河溼地發現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紅胸黑雁,它是來自北極圈的稀客,一般來我國是因迷了路或跟錯了隊;3月3日協會會員在青龍山發現銅藍鶲;4月19日在解放公園又巧遇灰冠鶲鶯。4月20日,鳥類攝影愛好者彭光華在武漢經開區的硃山湖畔抓拍到一隻小濱鷸,這是首次在湖北省記錄到該種鳥類,同時也為武漢市鳥類名錄再添1個新成員,武漢鳥類名錄已達410種。
  • 8個鳥類新品種為70年來首次發現
    年報顯示,2017年我市實際記錄到鳥種321種,其中國家一級、二級保護鳥類43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39種,刷新武漢市鳥類記錄。  《2017年武漢重點區域鳥類監測年報》是武漢民間愛鳥護鳥志願者自發對武漢鳥類的觀察和記錄,去年共記錄武漢市域範圍野生鳥類18目61科321種,約佔中國鳥類名錄數量的22%和武漢市鳥類記錄數量的84%,比2016年觀察到的種類數量增加15種,並有8種為武漢市鳥類新記錄。
  • 一批珍稀鳥類武漢越冬 黑鸛等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鳥類造訪
    2020年12月,武漢市觀鳥協會在重點區域共記錄到野生鳥類172種,136724隻次,分16目43科。其中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鳥類2種,為黑鸛、白鶴。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鳥類共18種,包括白額雁、小天鵝、鴛鴦、灰鶴、白琵鷺、烏雕、白腹隼雕等。
  • 成都境內記錄鳥類達496種!你能猜出這些都是什麼鳥?
    成都境內記錄鳥類達496種!你能猜出這些都是什麼鳥?報告顯示,2020年夏秋季(7月1日—10月31日)調查共記錄到鳥類238種23576隻,相較一、二季度261種不重複記錄56種。其中,鳥友袁開放10月22日在四川大學望江校區記錄到的白喉斑秧雞,系成都鳥類新記錄,亦是四川鳥類新記錄。目前成都市記錄鳥種達496種。進入秋季,候鳥進入遷徙期。成都觀鳥會重點對猛禽、雀形目鳥類和水鳥等展開調查監測。
  • 新記錄到兩種鳥類!保山市鳥類增至673種
    掌上春城訊 今年2月以來,保山市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管理中心記錄到了多個鳥類新記錄。近日,在日常監測工作、鳥類專項監測以及在鳥類攝影愛好者的觀察記錄下,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的鳥類增加了11種,分別是:白頭鷂、灰背椋鳥、寶興歌鶇、鳳頭雀嘴鵯、黑喉山鷦鶯、黃腰太陽鳥、黑短腳鵯、黑喉紅尾鴝、紅翅鵙鶥、理氏鷚(田鷚)和赤胸擬啄木鳥。
  • 萌萌山鷦鶯現身雲頂山 廈門野生鳥類記錄更新至387種
    林鴞攝  市觀鳥協會首次在廈觀測到,廈門野生鳥類記錄更新至387種  廈門網訊(海西晨報記者彭怡郡)身著褐色「大衣」,抖動著棕色尾巴,矮胖的山鷦鶯模樣萌萌噠。它的聲音奇特,似鋸片被磨刀石打磨。這吸引了廈門市觀鳥協會秘書長林鴞的注意,「這是首次在廈門觀測到山鷦鶯,刷新了廈門野生鳥類鳥種紀錄」。  林鴞表示,山鷦鶯是他6月2日早上在同安雲頂山巡山觀鳥時發現的。
  • 新疆觀鳥12年 發現10種中國鳥類新記錄
    人民網烏魯木齊12月7日電 (記者胡仁巴)「今年4月12日,新疆鳥友會會員在烏魯木齊南郊溼地拍鳥時,在蘆葦蕩裡非常意外地發現一種國內新鳥類——須葦鶯。」7日,新疆觀鳥會會長苟軍介紹,新疆觀鳥會會成立12年來,鳥友們已在新疆發現了10種中國鳥類新記錄和36種新疆鳥類新記錄。
  • 新記錄到兩種鳥類!保山鳥類增至673種 居全省第三
    原標題:【生態】新記錄到兩種鳥類!這個地方的鳥類增至673種,居全省第三今年2月以來,保山市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管理中心記錄到了多個鳥類新記錄。近日,在日常監測工作、鳥類專項監測以及在鳥類攝影愛好者的觀察記錄下,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的鳥類增加了11種,分別是:白頭鷂、灰背椋鳥、寶興歌鶇、鳳頭雀嘴鵯、黑喉山鷦鶯、黃腰太陽鳥、黑短腳鵯、黑喉紅尾鴝、紅翅鵙鶥、理氏鷚(田鷚)和赤胸擬啄木鳥。其中,白頭鷂和灰背椋鳥是保山首次記錄到的鳥類。
  • 鄱陽湖二次科考記錄鳥類236種 冬候鳥所佔比例最大高達100種
    二次科考結果顯示,越冬水鳥主要分布在鄱陽湖保護區、都昌縣、南磯溼地保護區,以及新建縣和鄱陽縣,其中水鳥數量超過2萬的湖有10個。 8月22日,記者從省山江湖開發治理委員會辦公室獲悉,1983年至1988年,我省開展鄱陽湖及鄱陽湖區綜合科學考察,即第一次鄱陽湖科考。
  • 成都境內記錄鳥類496種 白喉斑秧雞首現四川
    本時段內,成都觀鳥會開展了鳥類繁殖及度夏調查、秋季鳥類遷徙調查、野生鳥類疫源疫病監測、鳥類巡護及疫源疫病防護預警等重點活動。報告顯示,2020年夏秋季(7月1日-10月31日)調查共記錄到鳥類238種23576隻,相較一、二季度261種不重複記錄56種。其中白喉斑秧雞為成都鳥類新記錄,亦是四川鳥類新記錄。目前成都市記錄鳥種達496種。
  • 【生態】新記錄到兩種鳥類!這個地方的鳥類增至673種,居全省第三
    【生態】新記錄到兩種鳥類! 今年2月以來,保山市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管理中心記錄到了多個鳥類新記錄。
  • 成都境內記錄鳥類496種 白喉斑秧雞首現四川
    報告顯示,2020年夏秋季(7月1日-10月31日)調查共記錄到鳥類238種23576隻,相較一、二季度261種不重複記錄56種。其中白喉斑秧雞為成都鳥類新記錄,亦是四川鳥類新記錄。目前成都市記錄鳥種達496種。
  • 武漢去年觀察到306種野生鳥類 喜鵲和我們天天見
    喜鵲 顏軍攝於沉湖溼地記者高萌 王亞欣 通訊員趙靜武漢人好福氣,喜鵲天天來報喜。4月1日至7日是「武漢愛鳥周」,武漢觀鳥會今天將正式發布的《2016年武漢野生鳥類觀察年報》(以下簡稱「年報」)說,全市去年共觀察到306種野生鳥類,其中最常見的是喜鵲。
  • 第37屆「愛鳥周」啟動 青島境內已記錄鳥類398種
    根據市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站發布的數據,截至目前,島城發現並記錄的鳥類種類已經上升到398種,包括冬候鳥、夏候鳥、留鳥和旅鳥。【現場】樹枝懸掛鳥巢「為鳥安家」「青島市地處山東半島南部,山海相依、植被繁茂、溼地類型多樣,擁有豐富的鳥類資源,是山東省鳥類種類最多、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