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記錄到兩種鳥類!保山鳥類增至673種 居全省第三

2020-11-26 雲南網

原標題:【生態】新記錄到兩種鳥類!這個地方的鳥類增至673種,居全省第三

今年2月以來,保山市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管理中心記錄到了多個鳥類新記錄。近日,在日常監測工作、鳥類專項監測以及在鳥類攝影愛好者的觀察記錄下,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的鳥類增加了11種,分別是:白頭鷂、灰背椋鳥、寶興歌鶇、鳳頭雀嘴鵯、黑喉山鷦鶯、黃腰太陽鳥、黑短腳鵯、黑喉紅尾鴝、紅翅鵙鶥、理氏鷚(田鷚)和赤胸擬啄木鳥。其中,白頭鷂和灰背椋鳥是保山首次記錄到的鳥類

目前

保山市鳥類增至673種

居全省第三名

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

鳥類種數達252種

其中包括國家 I 級重點保護鳥類3種

II 級重點保護鳥類23種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極危2種

瀕危1種、易危2種、近危7種

跟隨小布

認識一下這些「小可愛」

白頭鷂

白頭鷂是國家 II 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為遷徙鳥,偏好溼地,在中國西北部繁殖,在西藏南部越冬。

白頭鷂體格輕盈、翼尾均長,飛行時雙翼舉起呈V形。成鳥雌雄外觀差異較大,雄鳥身體褐色,頭部淺色,胸部有條紋,翼上和尾大部分為灰色,翼下方為淺色,翼尖黑色,虹膜淺色。

李玉娟 攝

李玉娟 攝

灰背椋鳥

灰背椋鳥和其他椋鳥的區別在整翼上,覆羽及肩部為白色,通體灰色,頭頂及腹部偏白,飛羽黑,外側尾羽羽端白色。雌鳥翼覆羽的白色較少。亞成鳥多為褐色。

木嬌 攝

木嬌 攝

寶興歌鶇

寶興歌鶇是中國特有鳥類,分布在中國中部,偶見於雲南南部至西北部從低地至海拔3200米的混交林及針葉林中。

寶興歌鶇上體褐色,下體皮黃,具有明顯的黑點。耳羽後側具有黑色斑塊,以及白色翼斑。

木嬌 攝

木嬌 攝

鳳頭雀嘴鵯

鳳頭雀嘴鵯的嘴型厚而似雀,羽冠凸顯,有點帥氣,下體黃綠色。與領雀嘴鵯的區別在於額及臉頰灰色,沒有白色的前頸環,冠羽比較長,尾巴具有寬闊的黑色端帶。

郭康 攝

郭康 攝

黑喉山鷦鶯

黑喉山鷦鶯的特徵為胸部具有黑色縱紋。上體褐色,兩脅黃褐,腹部皮黃,臉頰灰,具有明顯的白色眉紋和很長的尾巴。生活在低山及山區森林的草叢和低矮植被下,喜歡在草叢間跳來跳去,十分活潑。

錢文 攝

木嬌 攝

黃腰太陽鳥

黃腰太陽鳥雄鳥上半部為亮紅色,腹部深灰。雌鳥呈暗橄欖綠色,兩翼和尾不沾紅色。喜歡光顧刺桐叢及類似的花期樹木。

郭康 攝

黑短腳鵯

黑短腳鵯有白色型和黑色型,在青華海發現的是白色型。黑短腳鵯的嘴、腳及眼為亮紅色,吃果實和昆蟲。

郭康 攝

郭康 攝

黑喉紅尾鴝

黑喉紅尾鴝是色彩濃豔的紅尾鴝。雄鳥似北紅尾鴝但眉白,頸背灰色延至上背,白色的翼斑較窄。喜歡在開闊的林間草地及灌叢活動,常近溪流,習性似紅尾水鴝。

郭康 攝

郭康 攝

紅翅鵙鶥

紅翅鵙鶥雄鳥頭黑,眉紋白,背灰,尾和兩翼黑,三級飛羽金黃和橘黃,下體灰白。雌鳥色暗,下體皮黃,頭近灰,翼上少鮮豔色彩。

郭康 攝

理氏鷚

理氏鷚棲於開闊草地上,最明顯的特徵在於後爪的腳趾特別長。上體多褐色縱紋,眉紋淺皮黃色,下體皮黃,胸具深色縱紋。站在地面時姿勢甚直,飛行呈波狀。

郭康 攝

木嬌 攝

赤胸擬啄木鳥

赤胸擬啄木鳥是體型小、頭頂紅色的擬啄木鳥。背、兩翼和尾呈藍綠色,下體無白色具粗濃的黑色縱紋。亞成鳥頭部有少量紅色及黑色,但眼下及頦下具黃點。

郭康 攝

這麼多「小可愛」 

你認識幾種呢?

(保山市委宣傳部 李容嬋)

 

相關焦點

  • 【生態】新記錄到兩種鳥類!這個地方的鳥類增至673種,居全省第三
    【生態】新記錄到兩種鳥類!這個地方的鳥類增至673種,居全省第三 2020-07-26 06:42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新記錄到兩種鳥類!保山市鳥類增至673種
    掌上春城訊 今年2月以來,保山市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管理中心記錄到了多個鳥類新記錄。近日,在日常監測工作、鳥類專項監測以及在鳥類攝影愛好者的觀察記錄下,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的鳥類增加了11種,分別是:白頭鷂、灰背椋鳥、寶興歌鶇、鳳頭雀嘴鵯、黑喉山鷦鶯、黃腰太陽鳥、黑短腳鵯、黑喉紅尾鴝、紅翅鵙鶥、理氏鷚(田鷚)和赤胸擬啄木鳥。
  • 雲南省再添2種鳥類新記錄 坐標保山青華海
    近日,攝影愛好者在雲南保山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拍攝到東方鴴、短趾百靈。經專家鑑定,均屬雲南省鳥類新記錄。雲南保山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鳥類種數增至279種。(東方鴴 蔡慶彪 攝於青華海)嘴短,黑色。(短趾百靈 郭康 攝於青華海)短趾百靈(也叫亞洲短趾百靈)是體型小而緊湊、沙褐色較深的百靈,與大短趾百靈很相似,但無頸上的黑斑,且三級飛羽不延伸到初級飛羽末端。嘴較粗短,胸前具細縱紋,腹部很白很乾淨。站姿甚直,上體滿布縱紋且尾具白色的寬邊而有別於其他小型百靈。分布於蒙古,俄羅斯外貝加爾地區,中國北部和東北部至渤海灣、吉林和黑龍江,南至山東。棲息於乾旱平原及草地。
  • 【生態】劍鴴、大杓鷸現身,保山青華海鳥類監測記錄增至265種
    原標題:【生態】劍鴴、大杓鷸現身,保山青華海鳥類監測記錄增至265種   近日  保山青華海溼地公園飛來「新朋友」  經專家鑑定發現  新增記錄鳥類13種  其中  7種為保山新紀錄  來  點擊高清大圖
  • 雲南省鳥類新記錄,坐標保山青華海
    近日,東方鴴、斑胸濱鷸、棕尾鵟、短趾雕等近十種珍稀鳥類陸續抵達保山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經專家鑑定,新增鳥類記錄9種。>其中,東方鴴為雲南省鳥類新記錄,保山市鳥類新記錄6種,分別是東方鴴、斑胸濱鷸、黑腹濱鷸、三趾濱鷸、短趾雕、棕尾鵟。
  • 神農架新發現7種鳥 全區野生鳥類記錄增至438種
    新發現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靴隼雕。 (山西野保協會隊發現記錄)經專家評審,大賽共記錄鳥種219種,其中新發現鳥種記錄7種。新發現的鳥種記錄包括白眉鵐、綠背姬鶲、靴隼雕、灰喉山椒鳥、鱗胸鷦鶥、鴝姬鶲、白斑尾柳鶯。其中,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靴隼雕系在湖北境內首次發現。  10月12日,第二屆「神農架國家公園杯」觀鳥大賽開幕,來自全國16個省34支觀鳥隊100多名隊員深入木魚、神農頂/紅坪、大九湖3個賽區,穿行在山林、溼地等鳥類生境,尋訪飛羽精靈的蹤跡。
  • 「生態」劍鴴、大杓鷸現身,保山青華海鳥類監測記錄增至265種
    近日保山青華海溼地公園飛來「新朋友」經專家鑑定發現新增記錄鳥類13種其中7種為保山新紀錄為保山市首次記錄,雲南省第二次記錄。(灰眉巖鵐在《中國鳥類野外手冊》中記錄為戈氏巖鵐)(棕臀鳳鶥在《中國鳥類野外手冊》中記錄為棕肛鳳鶥)
  • 冠斑犀鳥現身木城 刷新保山龍陵鳥類品種新紀錄
    近日,雲南保山市龍陵小黑山保護區和木城鄉在該保護區周邊區的木城鄉澡塘山開展野生動植物調查時,首次拍到了犀鳥科斑犀鳥屬鳥類,經過西南林學院動物學專家鑑定,確定為冠斑犀鳥。冠斑犀鳥的發現填補了龍陵縣犀鳥的空白,刷新了全縣鳥種新紀錄。
  • 劍鴴、大杓鷸現身,青華海鳥類監測記錄增至265種
    近期,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陸續迎來了遷徙的候鳥,根據保山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管理中心鳥類監測記錄,結合攝影愛好者提供的影像資料,經專家鑑定,新增鳥類記錄13種。其中有7種保山市新記錄。
  • 雲南保山首次發現白頭鷂和灰背椋鳥
    近日,在日常及鳥類專項監測和鳥類攝影愛好者的觀察記錄下,發現雲南保山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的鳥類增加了11種,包括白頭鷂、灰背椋鳥、寶興歌鶇、鳳頭雀嘴鵯、黑喉山鷦鶯、黃腰太陽鳥、黑短腳鵯等。其中,白頭鷂和灰背椋鳥是保山鳥類新記錄。
  • 居延海鳥類種類增至65種
    新華社呼和浩特7月28日電(記者 哈麗娜)記者日前從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額濟納旗居延海溼地保護管理站獲悉,近年來,隨著額濟納旗不斷加大居延海溼地恢復保護力度,溼地鳥類種類不斷增多,由2010年的14種增加至目前的65種。
  • 玉帶海雕首次現身雲南青華海溼地 鳥類總數增至236種
    近日,在雲南省保山市隆陽區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攝影愛好者首次拍攝到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玉帶海雕的珍貴影像。畫面中這隻褐色的大鳥就是玉帶海雕,只見它的雙目炯炯有神,正展開一雙長長的翅膀,在天空翱翔盤旋,優美的姿態在藍天的映襯下格外耀眼。
  • 神農架發現湖北省鳥類新記錄種靴隼雕
    經專家評審確定,本次賽事共記錄到有效鳥種219種,其中包括靴隼雕在內的神農架新記錄種7種。靴隼雕也是湖北省鳥類新記錄種。10月12日,2020第二屆「神農架國家公園杯」觀鳥大賽在神農架林區開幕,來自全國16個省份的34支觀鳥隊深入木魚、神農頂+紅坪、大九湖三大賽區,穿行在低山、中山、亞高山、溼地等鳥類生境,尋訪飛羽精靈的蹤跡。
  • 東洞庭湖區新記錄長趾濱鷸,鳥類種類增至344種
    湖南日報5月30日訊(記者 徐典波)入夏以來,湖南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2016年度夏候鳥調查中,在該保護區春風站區域,監測到新記錄鳥種長趾濱鷸。 長趾濱鷸在我國主要為旅鳥,春季於4至5月,秋季於9至10月遷經我國。該鳥種種群不普遍,是國家「三有保護」(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有重要經濟、科研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物種。
  • 一年新增13種,泰山野生鳥類增至346種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薛瑞2020年泰山新增野生鳥類13種,其中2種為山東省新紀錄,泰山野生鳥類增至346種。泰山新增13種鳥類分別是白喉斑秧雞、酒紅朱雀、小濱鷸、大杓鷸、蒙古沙鴴、小嘴烏鴉、灰卷尾、北短翅蝗鶯、斑背大尾鶯、蘆鵐、灰斑鴴、紅腹紅尾鴝、禿鷲。
  • 寧夏鳥類記錄新種——小濱鷸
    歡迎大家隨手轉發,感謝寧夏野生動植物記錄愛好者七道陽光的精彩記錄,為寧夏增加一種鳥類新種——小濱鷸。
  • 護好鳥類為綠色添彩
    11月初,保山青華海溼地記錄到短趾雕等近10種珍稀鳥類活動,在這個溼地起居的鳥類增至274種,其中不乏重點保護對象。 作為東道主,雲南人有理由厚待這些遠方來客,為它們創造良好的棲息環境。近段時間,有關「昆明要對西山山體進行亮化」的消息見諸報端,有人贊成,也有人反對,原因是擔心人造光源幹擾鳥類對外界的感覺,影響它們的生存。
  • 全球不到4000隻,這種鳥類首次在福建被記錄到
    秋冬時節,白鶴南飛,在中國南部的江西鄱陽湖越冬,從未在福建被記錄到。筆者日前在石獅溼地公園拍攝到了白鶴,使「白鶴不入閩」成為歷史。氣質出眾、自帶仙氣的白鶴被譽為鳥類「活化石」,全球不到4000隻,是瀕臨滅絕的鳥類之一,屬我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又是一年觀鳥季 江蘇記錄在冊鳥類超450種
    每年4月20日—26日是江蘇省暨南京市愛鳥周,今年愛鳥周的主題是「愛鳥新時代,共建好生態」。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目前江蘇記錄在冊的鳥兒超450種,可以稱得上「鳥類天堂」。 江蘇記錄在冊的鳥類超450種 江蘇地跨南北兩個氣候帶,鳥類資源十分豐富。
  • 最新記錄:四川野生鳥類有757種,23年新增135種
    《四川省鳥類名錄的修訂與更新》,是以《四川鳥類鑑定手冊》為基準,參考《中國鳥類分類於分布名錄(第三版)》,綜合最近20餘年的鳥類分布記錄,對四川省境內分布的鳥類物種數進行了系統梳理和修訂。更新後的四川省鳥類名錄共記錄到野生鳥類757種,共計新增鳥類135種,其中,23種新增鳥類緣自亞種提升為種;5種為新描述物種;107種為新分布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