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雲南保山市龍陵小黑山保護區和木城鄉在該保護區周邊區的木城鄉澡塘山開展野生動植物調查時,首次拍到了犀鳥科斑犀鳥屬鳥類,經過西南林學院動物學專家鑑定,確定為冠斑犀鳥。冠斑犀鳥的發現填補了龍陵縣犀鳥的空白,刷新了全縣鳥種新紀錄。
據拍到冠斑犀鳥的木城鄉工作人員蔡雙發介紹,他是土生土長的木城人,小時候就聽老人說,見過一種嘴特別大、羽毛黑白相間的大鳥,當地人都稱它「山老鸛」。「這些年來,我一直都在關注和跟蹤這『山老鸛』。功夫不負有心人,後來終於在木城的澡塘山跟蹤到這種大鳥。當時發現了四隻,由於它很怕人和天氣不好等原因,可惜只抓拍到了兩隻!」木城鄉政府工作人員蔡雙發高興地說。
龍陵小黑山保護區技術人員收到圖片後,及時請西南林業大學動物學教授、理學碩士韓聯憲鑑定,經細觀察和辨認,確定這種「山老鸛」為冠斑犀鳥。「目前已知世界上有犀鳥31種,其中中國有犀鳥5種。冠斑犀鳥布區狹窄,種群數量極其稀少。」冠斑犀鳥在中國主要分布於廣西西南部、雲南南部和中部及西藏東南部。主要棲息於常綠闊葉林中,以植物的果實和昆蟲為食,更喜食核果、漿果類等。
冠斑犀鳥最大的特點就是喜歡成雙成對的「出行」,過著「家族式」群居生活。它們是大型鳥類界少有的「一夫一妻制」,因此有了「愛情鳥」之美稱。一旦其中一隻「離開」,另外一隻將「終身不再婚」。
「近年來,全鄉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大力實施退耕還林、生態公益林保護、義務植樹等生態修復項目工程,著力加對大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宣傳和生態脆弱區的生態恢復。良好的生態環境也為冠斑犀鳥等野生動物的繁衍、棲息創造了天然居室。」龍陵縣木城鄉黨委書記陳德超說。5年來,全鄉累計實施生態公益林保護等各類生態修復項目工程22.05萬畝,森林覆蓋率達75.77%。
「冠斑犀鳥的發現,既填補了龍陵縣的犀鳥空白、刷新了鳥種新記錄,也豐富了龍陵縣的野生鳥類資源。至此,全縣的已知野生鳥類動物增至292種。」龍陵小黑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局長劉勇介紹道。
據悉,在2020年6月19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發布關於《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中,冠斑犀鳥已由原來的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升級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另外,冠斑犀鳥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The IUCN Red List)近危物種(NT)。(文/ 鬱雲江 圖/蔡雙發)
來源:龍陵小黑山保護區
完
編輯:姜永華
責任編輯:楊清宗
關於保山新聞網
該微信由中共保山市委宣傳部保山新聞網管理,保山新聞網是保山市委市政府管理的第四媒體。關注本帳號您將能及時收到保山的新聞資訊。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保山新聞網聯繫信息
電話:0875-2135020
QQ:3049779830(微信同號)
投稿郵箱:wx@bs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