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樣性百科」脊椎動物冠斑犀鳥:離婚?不可能!我們要的是一生...

2020-12-05 雲南網

今天要帶大家了解的是脊椎動物冠斑犀鳥。

脊椎動物·冠斑犀鳥

Anthracoceros albirostris

脊椎動物,鳥綱,佛法僧目,犀鳥科,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主要棲息於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和山腳常綠闊葉林中。國內主要分布於雲南、廣西。

冠斑犀鳥全身主要為黃、黑、白三色,因其頭上部生有帶黑斑的冠狀盔突而得名。從整體來看,冠斑犀鳥與其他犀鳥一樣,最搶眼的便是其頭部。其頭骨厚重、骨壁非常堅硬;頜骨、前頜骨極度前伸,構成巨大的黃色上喙。

冠斑犀鳥壽命一般為三四十年,有的可以活到五十年,它們以野生植物的果實、種子以及昆蟲為主食,是亞洲熱帶地區重要的種子傳播者。

它們常幾隻到十幾隻結群生活,成群飛行時發出相當洪亮的噪音。又因飛行時頭部和頸部向前伸直,兩翅平展仿佛一架飛機掠過,所以也被稱為「飛機鳥」。

相較於水稚以及緋胸鸚鵡,冠斑犀鳥擇偶非常嚴苛,不過只要看對眼,一般就會選擇一生一世一雙鳥,一旦一方不幸死亡,另一方便會鬱鬱寡歡,因此,它們也被稱為「愛情鳥」。曾有動物園記錄該鳥因伴侶死亡,而絕食撞牆,最後落水而死。

結為恩愛夫妻後,最重要的便是繁衍後代。

學界普遍認為冠斑犀鳥在樹洞中繁殖,不過2019年,人們在廣西拍攝到冠斑犀鳥在喀斯特天然崖壁洞穴裡的繁殖行為。

繁殖期,夫妻倆找好巢洞,雌鳥進入洞中產卵,並用泥巴封住洞口,只留下一個小口用於遞送食物和排洩,而雄鳥白天在洞外負責尋找食物供雌鳥和幼鳥食用,晚上則負責站崗放哨,時間長達3個月左右。待雛鳥羽翼豐滿,夫妻倆才會重聚。

有學者對南寧動物園犀鳥園中冠斑犀鳥的繁殖行為進行研究後發現,一些沒有繁衍後代任務的雌鳥會在此期間充當「幫手鳥」的角色,即通過食物傳遞為紐帶,從接觸雄親鳥為起點,幫助雄親鳥運送食物、哺育和護巢,從而得到雄鳥的庇護。它們之間無親緣關係,合作是一種互惠合作式的利它行為。

有學者認為,「幫手鳥」的存在主要是因為性比率失調,即陰盛陽衰。不過,野外冠斑犀鳥是否存在「幫手鳥」的現象,還需進一步觀察。

鄭山河,雲南省德宏州民族初級中學教師,自然影像中國攝影師,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生態影像文化專業委員會委員,全國菲氏葉猴最大種群發現者。

統籌、文字整理:連惠玲

海報設計:鄭弼尹

》》戳圖進入專題《《

相關焦點

  • 每周識鳥——冠斑犀鳥
    【每周識鳥】是我館的原創欄目,我們會在每周介紹一種在我館展廳內展出標本的鳥類,並標註展品位置,同時配上一張特徵明顯的畫作,方便讀者們記住它的容貌。   通過觀察冠斑犀鳥盔突上的黑色斑塊,可以發現雌雄之間的差異。雄性冠斑犀鳥盔突上黑斑明顯比雌性的大,而雌性盔突背面幾乎沒有黑色。而它們裸露的眼周顏色也透露著性別的秘密,雄鳥的眼周裸皮為青藍色,而雌鳥大多是白色或肉白色。
  • 「生物多樣性百科」種子植物·三七:《本草綱目》中的金不換
    今天要帶大家了解的是種子植物·三七三七。作品來源:曾孝濂  三七:Panax notoginseng種子植物,五加科,主產於雲南文山。三七原載於《本草綱目》,釋名山漆、金不換。為何如此稱呼?李時珍在書中解釋道,「謂其能合金瘡,如漆粘物也……金不換,貴重之稱也。」
  • 「愛情鳥」冠斑犀鳥現身雲南龍陵
    新華社昆明1月2日電(記者張雯)記者2日從雲南省保山市龍陵小黑山省級自然保護區了解到,近日,該保護區與龍陵縣木城鄉聯合開展野生動植物調查時,首次拍攝到了犀鳥科斑犀鳥屬鳥類。經西南林業大學動物學教授韓聯憲鑑定,確定其為「愛情鳥」冠斑犀鳥。
  • 「愛情鳥」冠斑犀鳥現身保山龍陵
    經西南林業大學動物學教授、理學碩士韓聯憲鑑定,確定這種大鳥為冠斑犀鳥。一起了解冠斑犀鳥專家介紹,目前世界上有犀鳥31種,其中中國有5種。冠斑犀鳥布區狹窄,種群數量極其稀少。冠斑犀鳥在中國主要分布於廣西西南部、雲南南部和中部及西藏東南部。
  • 「生物多樣性百科」脊椎動物·麗棘蜥:七步不會倒
    美麗雲南——生物多樣性百科今天帶大家了解的是脊椎動物·麗棘蜥麗棘蜥Acanthosauralepidogaster脊椎動物,爬行綱,有鱗目,鬣蜥科,棘蜥屬。麗棘蜥長相奇特,其眼眶後面及頭部後頸、背部脊椎處分布有規則的棘,也就是照片中我們看到的「尖刺狀」凸起。尤其有趣的是,頭部的棘猶如精心打造的「專屬中分髮型」,這也是其名字的來源。相對同類來說,麗棘蜥屬於豔麗型。
  • 冠斑犀鳥現身木城 刷新保山龍陵鳥類品種新紀錄
    近日,雲南保山市龍陵小黑山保護區和木城鄉在該保護區周邊區的木城鄉澡塘山開展野生動植物調查時,首次拍到了犀鳥科斑犀鳥屬鳥類,經過西南林學院動物學專家鑑定,確定為冠斑犀鳥。冠斑犀鳥的發現填補了龍陵縣犀鳥的空白,刷新了全縣鳥種新紀錄。
  • 「生物多樣性百科」脊椎動物·花冠皺盔犀鳥:犀鳥界的「顏值擔當」
    今天要帶大家了解的是脊椎動物·花冠皺盔犀鳥。花冠皺盔犀鳥Aceros undulatus脊椎動物,鳥綱,佛法僧目,犀鳥科,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生活於海拔400—1000米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中,以野果為主食,但也吃蛙、蜥蜴等動物。照片攝於德宏盈江。
  • 【生物多樣性百科】脊椎動物·綠瘦蛇:我是不一樣的煙火
    【生物多樣性百科】脊椎動物·綠瘦蛇:我是不一樣的煙火 2020-04-07 16: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生物多樣性百科】脊椎動物·緬甸樹蛙:蛙界的詹姆斯·邦德
    【生物多樣性百科】脊椎動物·緬甸樹蛙:蛙界的詹姆斯·邦德 2020-04-05 13: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雲南西雙版納發現14隻冠斑犀鳥
    光明生物圈【雲南西雙版納發現14隻冠斑犀鳥】1月初,雲南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工作人員在勐養子保護區內對鳥類進行監測時,偶然抓拍到了冠斑犀鳥在保護區成群覓食活動的第一手珍貴影像資料,包括冠斑犀鳥2個種群,共14隻。
  • 「生物多樣性百科」脊椎動物藍歌鴝:我是「情歌王子」,也能精通多...
    今天要帶大家了解的是脊椎動物藍歌鴝。藍歌鴝(qú)Luscinia cyane脊椎動物,鳥綱,雀形目,鶲科,歌鴝屬。親愛的朋友們:今天是「美麗雲南·生物多樣性百科」2020年度的最後一期。去年12月,得知生物多樣性大會將在雲南召開,我們希望可以通過一種宣傳方式,讓更多公眾了解雲南在生物多樣性方面的優勢,首次在中國召開的大會為什麼選擇雲南舉辦。
  • 【生物多樣性百科】脊椎動物•黑線烏梢蛇:呆萌的另一面,是腹黑...
    【生物多樣性百科】脊椎動物•黑線烏梢蛇:呆萌的另一面,是腹黑的絞殺王 2020-06-27 2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生物多樣性百科」脊椎動物·王錦蛇:儘管無毒,我卻是很多毒蛇的...
    今天要帶大家了解的是脊椎動物·王錦蛇。脊椎動物·王錦蛇Elaphe carinata脊椎動物,爬行綱,蛇目,遊蛇科,錦蛇屬。別名菜花蛇、臭王蛇、松花蛇、大王蛇。棲息於植被茂盛的丘陵、河邊、庫區等地,國內大部分地方均有分布。照片攝於麗江。
  • 西雙版納密林中14隻冠斑犀鳥現蹤跡
    1月初,雲南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工作人員在勐養子保護區內對鳥類進行監測時,「逮」到冠斑犀鳥在保護區成群覓食活動的第一手珍貴影像資料。
  • 【生物多樣性百科】脊椎動物·黑頂蛙口夜鷹​:嘴大吃四方
    【生物多樣性百科】脊椎動物·黑頂蛙口夜鷹​:嘴大吃四方 2020-04-16 13: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脊椎動物·王錦蛇:儘管無毒,我卻是很多毒蛇的剋星
    美麗雲南——生物多樣性百科 今天要帶大家了解的是 脊椎動物·王錦蛇 致力於拍攝中國西部尤其是雲南境內的人文景觀以及生物多樣性之美。 一起來回顧一下 前幾期 生物多樣性百科的知識點吧! 種子植物·苞葉雪蓮:有顏值有能力的super葉!
  • 【生物多樣性百科】節肢動物•龍眼雞:本「雞」是不打鳴的果樹...
    【生物多樣性百科】節肢動物•龍眼雞:本「雞」是不打鳴的果樹「大盜」 2020-05-09 21: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生物多樣性百科」脊椎動物大眼斜鱗蛇:說我不好吃?這個鍋我不背!
    今天要帶大家了解的是脊椎動物大眼斜鱗蛇。脊椎動物大眼斜鱗蛇Pseudoxenodon macrops脊椎動物,爬行綱,蛇目,遊蛇科,斜鱗蛇屬。別名斜鱗蛇、中華斜鱗蛇、大斜鱗蛇。棲息於植被茂盛的高原山區、山溪邊、菜園地和石堆縫等。國內大部分地方均有分布。
  • 【生物多樣性百科】脊椎動物 黑線烏梢蛇:呆萌的另一面,是腹黑的...
    美麗雲南——生物多樣性百科 今天要帶大家了解的是 黑線烏梢蛇 黑線烏梢蛇 Zaocys nigromarginatus 脊椎動物,爬行綱,蛇目,遊蛇科,烏梢蛇屬。
  • 雲南龍陵首次拍攝到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冠斑犀鳥
    近日,雲南龍陵縣小黑山保護區與木城鄉在該保護區周邊區的木城鄉開展野生動植物調查時,首次拍到了犀鳥科斑犀鳥屬鳥類,經過西南林業大學鳥類專家鑑定,確定為冠斑犀鳥。 冠斑犀鳥屬於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近危物種。據西南林業大學動物學教授、理學碩士韓聯憲介紹,目前已知世界上有犀鳥31種,其中中國有犀鳥5種。冠斑犀鳥布區狹窄,種群數量極其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