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帶大家了解的是脊椎動物·花冠皺盔犀鳥。
花冠皺盔犀鳥
Aceros undulatus
脊椎動物,鳥綱,佛法僧目,犀鳥科,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生活於海拔400—1000米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中,以野果為主食,但也吃蛙、蜥蜴等動物。照片攝於德宏盈江。
花冠皺盔犀鳥是犀鳥中的「顏值擔當」。它們上嘴基部有一扁平盔突,上有數道皺褶隆起,形成「皺盔」,因故得名。這個盔突還能有助於增強鳴叫的分貝,使聲音傳得更遠,這也是為什麼大多犀鳥的聲音非常嘈雜,花冠皺盔犀鳥叫聲就非常響亮好似狗叫,它們飛行時發出的轟鳴之聲會讓人誤以為頭頂有轟炸機飛過。
而且花冠皺盔犀鳥非常好區分雄雌。雄性成鳥(成熟期的雄鳥)喉囊皮膚亮黃色,雌鳥則為深藍色。此外,雄性成鳥前額、頭頂和枕部慄紅色,尾羽全白色,餘部體羽亮黑色,而雌性成鳥(成熟期的雌鳥)除尾羽為白色外,全為黑色。
春天是花冠皺盔犀鳥的交配期,雄鳥與雌鳥戀愛結束後會在高大的樹木上築巢,一般它們都會找到自己去年的「家」,將裡面的雜物掏出,再修整洞口,最後雌鳥進入到「家」中孵卵,雄鳥叼來泥土將洞口封住,只留一小孔。
國內主要分布於雲南,近年來盈江地區可以觀察到,數量極為稀少。
鄭山河,雲南省德宏州民族初級中學教師,自然影像中國攝影師,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生態影像文化專業委員會委員,全國菲氏葉猴最大種群發現者。
》》戳圖進入專題了解更多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