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小濱鷸首次來武漢做客!武漢鳥類朋友圈今年已添加4個新夥伴

2021-01-09 騰訊網

楚天都市報4月30日訊(記者陳希 通訊員趙琴 王海芳)紅胸黑雁,銅藍鶲,灰冠鶲鶯,小濱鷸……今年才過4個月,就已發現4個鳥類新夥伴做客武漢。今日,武漢市觀鳥協會發布了這一喜人的訊息。

1月20日,觀鳥協會人員在府河溼地發現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紅胸黑雁,它是來自北極圈的稀客,一般來我國是因迷了路或跟錯了隊;3月3日協會會員在青龍山發現銅藍鶲;4月19日在解放公園又巧遇灰冠鶲鶯。

4月20日,鳥類攝影愛好者彭光華在武漢經開區的硃山湖畔抓拍到一隻小濱鷸,這是首次在湖北省記錄到該種鳥類,同時也為武漢市鳥類名錄再添1個新成員,武漢鳥類名錄已達410種。

彭光華介紹,當天上午晴好,他一早來到硃山湖,觀察黑翅長腳鷸和反嘴鷸繁殖。正在拍攝黑翅長腳鷸時,突然飛過來一隻小型的濱鷸,落在身前不遠處,低頭在泥灘上覓食,於是趕緊抓拍這一畫面。

小濱鷸繁殖於歐洲斯堪地那維亞北部至俄羅斯北部,在非洲至南亞越冬,遷徙經過我國北方及東南沿海。在武漢地區屬於罕見的遷徙過境鳥,此前武漢市乃至湖北省都沒有觀測記錄。

武漢市觀鳥協會會長顏軍介紹,4月下旬,武漢地區迎來春季候鳥遷徙高峰,鴴鷸鳥類開始過境。近期協會會員在開展武漢重點區域鳥類監測時發現,各大湖泊水位均較往年低,灘涂面積增大,為遷徙路過的鴴鷸類涉禽提供了良好的覓食環境,吸引眾多包括小濱鷸在內的小型涉禽在此流連,為遷徙候鳥提供補給,所以才有了這次與小濱鷸的美麗邂逅。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鳥中「大熊貓」大濱鷸現身武漢沉湖
    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記者從蔡甸沉湖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全球瀕危物種、鳥中的「大熊貓」大濱鷸,首次出現在沉湖,這是近十年來武漢首次觀測到。今年4月19日,有志願者在丁字堤藕塘中進行監測,用望遠鏡看到一隻罕見的濱鷸,其羽色與觀察到的其他濱鷸很接近,但體型明顯偏大,經大家辨識比對,確認是大濱鷸。大濱鷸是鴴形目鷸科濱鷸屬的鳥類,屬全球瀕危物種,和大熊貓是同一個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每年發布的《瀕危物種紅皮書》。
  • 小濱鷸過路硃山湖 湖北省鳥類又添新記錄
    4月下旬,武漢地區迎來春季候鳥遷徙高峰,鴴鷸鳥類開始過境。20日,鳥類攝影愛好者彭光華在地處武漢經濟開發區的硃山湖畔拍攝到一隻小濱鷸,首次在湖北省記錄到該種鳥類,同時也為武漢市鳥類名錄再添1個新成員。據發現者彭光華介紹,4月20號是周六,上午天氣晴好,他一早來到硃山湖,觀察黑翅長腳鷸和反嘴鷸繁殖。正在拍攝黑翅長腳鷸時,突然飛過來一隻小型的濱鷸,落在身前不遠處,只顧在低頭在泥灘上覓食。於是趕緊拍下記錄照。小濱鷸的繁殖於歐洲斯堪地那維亞北部至俄羅斯北部,在非洲至南亞越冬,遷徙經過我國北方及東南沿海。在武漢地區屬於罕見的遷徙過境鳥,此前武漢市乃至湖北省都沒有觀測記錄。
  • 去年新添7種鳥,今年新記錄已到帳,武漢鳥類朋友圈不斷擴大圈子
    楚天都市報1月14日訊(記者陳希 通訊員熊鶯)今日,一隻灰烏鶇閒逛武漢大學時,被愛鳥人士拍照定格,成為2021年在武漢發現的第一個鳥類新記錄。遠東尾鶯 王雪峰攝影赭紅尾鴝 桂文軍攝影「剛盤點完2020年的鳥類新記錄,今年的新記錄就已『到帳』,可喜!」
  • 武漢去年鳥類家族新增8位成員 今年疫情對鳥類監測影響不大
    圖為,紅胸黑雁 姚波 攝(抗擊新冠肺炎)武漢去年鳥類家族新增8位成員 今年疫情對鳥類監測影響不大中新網武漢4月1日電 (趙旋 徐金波)4月1日到7日,為湖北省愛鳥周。武漢市觀鳥協會1日發布的《2019年武漢重點區域鳥類監測年報》顯示,該市去年觀測記錄野生鳥類342種,為歷年最多,其中含湖北省鳥類新記錄1種,武漢市鳥類新記錄8種。
  • 鄱陽湖首次監測到罕見遷徙過境鳥——小濱鷸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新聞客戶端訊記者譚紅報導:記者從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4月5日,鄱陽湖保護區都昌監測站工作人員在當地新妙湖開展日常巡護監測時,發現一隻小型的鴴鷸類水鳥,在泥潭覓食。仔細觀測發現其體色、形態很少見,工作人員趕緊拍下照片。
  • 武漢府河溼地記錄鳥類多達160種 再次刷新記錄(圖)
    楚天金報訊(記者彭嵐 通訊員趙旋)9月3日,武漢府河溼地又有新鳥種「露臉」——「紅頸瓣蹼鷸」在府河溼地柏泉段被發現。當日傍晚和次日清晨,武漢市觀鳥會兩名會員拍攝到了這種主要在沿海分布的鳥類。紅頸瓣蹼鷸為海洋性鷸類,非繁殖期多在近海淺水處棲息活動,也出現在大的內陸湖泊、河流、水庫、沼澤及河口地帶,在武漢觀鳥歷史上還是首次被鏡頭捕捉發現。從圖片看來,在武漢出現的紅頸瓣蹼鷸的脖子並不是紅色,對此,武漢市園林和林業局野保處負責人介紹,該鳥類在繁殖期脖子才會變紅。
  • 小濱鷸光臨 青海湖鳥類種數新增至225種
    (記者張雷)青海湖景區管理局昨天發布:青海湖再添鳥類新記錄——小濱鷸,這是繼今年5月份青海湖增添草鷺後又增加的一個新的鳥類種數,再次刷新青海湖鳥類名錄,青海湖鳥類種數由上世紀90年代末記錄的189種,增加到今天記錄的225種,新增36種。
  • 寧夏鳥類記錄新種——小濱鷸
    歡迎大家隨手轉發,感謝寧夏野生動植物記錄愛好者七道陽光的精彩記錄,為寧夏增加一種鳥類新種——小濱鷸。
  • 新疆發現2個鳥類新記錄、6個罕見鳥種
    12月27日,記者從新疆觀鳥會2020年度工作報告會上了解到今年,新疆鳥類朋友圈又添新夥伴新疆鳥友記錄到2個鳥類分布新記錄和6個罕見鳥種據新疆觀鳥會副理事長秦雲峰介紹今年,新疆觀鳥會持續推出「2020觀鳥大年」活動截至目前鳥友從「新疆鳥類網站」建立以來
  • 西藏發現鳥類分布新記錄種黑腹濱鷸
    新華社拉薩11月19日電(記者劉洪明、田金文)記者19日從西藏自治區林業調查規劃研究院獲悉,其研究人員今年在拉薩市林周縣發現2隻鷸科鳥類,查閱相關文獻確認黑腹濱鷸為西藏鳥類分布新記錄種。這一新發現的相關文章近日已刊登在《動物學雜誌》上。
  • 8個鳥類新品種為70年來首次發現
    ,記者從市園林和林業局獲悉,武漢市觀鳥協會正式發布《2017年武漢重點區域鳥類監測年報》。  《2017年武漢重點區域鳥類監測年報》是武漢民間愛鳥護鳥志願者自發對武漢鳥類的觀察和記錄,去年共記錄武漢市域範圍野生鳥類18目61科321種,約佔中國鳥類名錄數量的22%和武漢市鳥類記錄數量的84%,比2016年觀察到的種類數量增加15種,並有8種為武漢市鳥類新記錄。
  • 首次發現!罕見遷徙過境鳥來鄱陽湖,清晰照片曝光
    來源 | 都市現場原創稿件轉載請註明全部來源4月5日,鄱陽湖保護區都昌監測站工作人員在當地新妙湖開展日常巡護監測時,發現一隻小型的鴴鷸類水鳥在泥潭覓食。仔細觀測發現,其體色、形態很少見,工作人員趕緊拍下照片。
  • 今年首次外推,武漢備好文旅「好菜」
    健康、安全、美麗、快樂的武漢正張開雙臂,歡迎全國遊客到來。隨著中秋國慶長假即將到來,9月15日起,武漢在南京、上海、杭州三地召開推介會,向全國人民發出最誠摯的邀請:大武漢將以最優的服務、最美的形象,最具有文旅特色的產品,邀請大家打卡。這是今年以來,武漢首次到省外舉行文化旅遊推介會。武漢邀全國人民來打卡今年春天,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全國馳援武漢。
  • 第420個鳥類新紀錄誕生! 武漢發現叉尾太陽鳥(圖)
    鍾永樂 攝武漢晚報訊(記者楊曉雨)11月27日,武漢市觀鳥協會會員鍾永樂在中科院武漢植物園觀測並拍攝到2隻叉尾太陽鳥,我市第420個鳥類新紀錄誕生。當天,鍾永樂來到植物園進行日常鳥類監測。發現叉尾太陽鳥在一片喬灌混交林內,當時他正在觀測燕雀取食一棵樹上的果實。突然聽到一聲不太一樣的鳥叫,他仔細查找四周,在另一棵樹上發現了兩隻黃色小鳥,他立即拍下了照片。
  • 國家三級保護鳥類長趾濱鷸首現東洞庭
    嶽陽日報全媒體訊(記者 周小平)為期10天的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16年度夏候鳥調查日前結束,此次調查最大的亮點是,保護區工作人員在嶽陽縣麻糖鎮保護區春風站內,監測發現新紀錄鳥種長趾濱鷸
  • 武漢打造吸引外商投資強磁場
    今年一季度,面對錯綜複雜的外部環境和經濟下行的持續壓力,武漢市GDP實現了8.4%的高增長,高於全國2.0個百分點,創2016年以來季度新高,經濟向好預期進一步提升。2018年,武漢實際利用外資同比增長13.3%。新增世界500強企業投資10家,新增500強投資項目近百個;新設外商投資企業250家,同比增長55.3%;新設外商投資企業中,合同外資超1000萬美元的企業達到60家,同比增長39.5%。從區域來看,以武漢為代表,加速崛起的中部地區,已成為吸引外資「新磁場」。
  • 飛越7601公裡,奧斯卡獲獎短片中的三趾濱鷸已在溫州海邊!
    溫州野鳥會秘書長王小寧曾寫文《奧斯卡獲獎短片中的三趾濱鷸就在我們身邊》(點擊可讀),這幾天,這隻獲獎短片中的主角——三趾濱鷸已到溫州海邊,溫州灣、樂清灣、瑞安海邊等地均已見到它的身影,溫州野鳥會的不少成員還遇見S8旗標三趾濱鷸。  「小寧,看看,這隻S8三趾濱鷸來自哪裡?」溫州野鳥會資深鳥友葉成光發來一張照片,這是他前天(周六5月20日)在靈崑拍下的。
  • 東洞庭湖區新記錄長趾濱鷸,鳥類種類增至344種
    湖南日報5月30日訊(記者 徐典波)入夏以來,湖南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2016年度夏候鳥調查中,在該保護區春風站區域,監測到新記錄鳥種長趾濱鷸。 長趾濱鷸在我國主要為旅鳥,春季於4至5月,秋季於9至10月遷經我國。該鳥種種群不普遍,是國家「三有保護」(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有重要經濟、科研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物種。
  • 武漢新增10種越冬野生鳥類
    市林業局公布2011年度鳥類普查報告武漢新增10種越冬野生鳥類本報訊(記者吳昊 通訊員湯鵬)昨日,市林業局公布2011年度鳥類調查報告。根據報告,記者發現去年我市又增加了10種越冬候鳥。昨日,市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處負責人介紹,近些年,市林業局每年與武漢市觀鳥協會聯手,進行年度鳥類調查,了解我市野生鳥類的變化情況,並共同完成年度鳥類調查報告。最新報告顯示,截止2011年12月31日,我市共增加十種來漢越冬的候鳥,種類包括蓑羽鶴、淡眉柳鶯、橙胸姬翁、針尾沙稚、藍胸秧雞、白腰雨燕、藍喉蜂虎、煙腹毛腳燕、布來氏鷚等。
  • 武漢去年觀察到306種野生鳥類 喜鵲和我們天天見
    喜鵲 顏軍攝於沉湖溼地記者高萌 王亞欣 通訊員趙靜武漢人好福氣,喜鵲天天來報喜。4月1日至7日是「武漢愛鳥周」,武漢觀鳥會今天將正式發布的《2016年武漢野生鳥類觀察年報》(以下簡稱「年報」)說,全市去年共觀察到306種野生鳥類,其中最常見的是喜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