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1月14日訊(記者陳希 通訊員熊鶯)今日,一隻灰烏鶇閒逛武漢大學時,被愛鳥人士拍照定格,成為2021年在武漢發現的第一個鳥類新記錄。
遠東尾鶯 王雪峰攝影
赭紅尾鴝 桂文軍攝影
「剛盤點完2020年的鳥類新記錄,今年的新記錄就已『到帳』,可喜!」武漢市觀鳥協會會長顏軍笑著說。
叉尾太陽鳥 鍾永樂攝影
去年武漢鳥類新記錄共有多少?「武漢新發現7種鳥,其中遠東葦鶯、鷗嘴噪鷗、紅嘴巨燕鷗和黑浮鷗這4種鳥還成為湖北省的新記錄。」顏軍說道,他們既不是候鳥也不是留鳥,是將武漢作為中途驛站的旅鳥。
鷗嘴噪鷗 張虹璇攝影
小杓鷸 楊睿攝影
這些來武漢旅遊的新朋友是何時何地偶遇的呢?去年4月4日,觀鳥會員桂文軍在漢口江灘三期發現赭紅尾鴝;去年5月2日,梁子湖畔,觀鳥會員楊睿和周玉棟巧遇小杓鷸,同在這一天,觀鳥會員邱鴻在湯遜湖千畝塘有了新收穫,遠東葦鶯闖入他的視野;去年5月5日,鷗嘴噪鷗途經天興洲,被觀鳥會員張虹旋撞見;去年5月22日,觀鳥會員楊睿在府河入江口碰見紅嘴巨燕鷗;黑浮鷗是觀鳥會員孫驕趙宇辰於去年9月19日在湯遜湖千畝塘發現的;去年11月27日,中科院武漢植物園內,觀鳥會員鍾永樂用望遠鏡捕捉到叉尾太陽鳥的身影。
紅嘴巨燕鷗 楊睿攝影
顏軍介紹,這些新發現的鳥類朋友中,還有稀客,比如,黑浮鷗是國家二級保護鳥類。
黑浮鷗 孫驕攝影
鳥類朋友圈的不斷擴大,對生態環境、鳥類繁衍有哪些暗示和提示?顏軍細說道,比如叉尾太陽鳥多在南方活動,在武漢也能瞅見它的身影,說明這種鳥的種群在擴大擴散;越來越多的鳥選擇來漢做客,說明武漢生態環境大趨勢向好;同時,觀鳥愛鳥的市民朋友也在不斷增多,才會有更多新發現。
截至今日,武漢鳥類記錄種數已達422種,鳥類朋友圈還在不斷擴大圈子。
【來源:楚天都市報-看楚天】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