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20種!武漢發現叉尾太陽鳥
11月27日,武漢市觀鳥協會會員鍾永樂在中科院武漢植物園觀測時拍攝到2隻叉尾太陽鳥,我市第420個鳥類新記錄誕生。叉尾太陽鳥。鍾永樂 攝當天,鍾永樂來到植物園進行日常鳥類監測。突然聽到一聲不太一樣的鳥叫,他仔細查找四周,在另一棵樹上發現了兩隻黃色小鳥,他立即拍下了照片。仔細查看照片後,鍾永樂發現這兩隻鳥和以前在外地拍攝過的叉尾太陽鳥很像。他將照片傳給其他會員和鳥類專家,經鑑別,這正是叉尾太陽鳥的雌鳥。根據《武漢鳥類新記錄認定規則》,在查閱《武漢鳥類名錄》,協會組織專題討論後,認定本次觀測到的叉尾太陽鳥為武漢市第420個鳥類新記錄。
-
武漢發現叉尾太陽鳥
武漢晚報訊(記者楊曉雨)11月27日,武漢市觀鳥協會會員鍾永樂在中科院武漢植物園觀測並拍攝到2隻叉尾太陽鳥,我市第420個鳥類新紀錄誕生。 當天,鍾永樂來到植物園進行日常鳥類監測。
-
叉尾太陽鳥及其本地繁殖記錄
雌鳥叉尾太陽鳥以花蜜為主食,在有花的地方才比較容易見到它們,不過花大花小倒是無所謂的。本來還以為是哪個小孩無聊的惡作劇,直到有一天看到叉尾太陽鳥,才明白原來是它們的「傑作」。《中國鳥類野外手冊》上分布圖依稀記得幾年前,叉尾太陽鳥還被當作本地新紀錄而被媒體報導,但隨著拍鳥時間和鳥友的增加,才發現本地的叉尾太陽鳥其實並不少,而且很穩定的一直在繁殖。
-
廈門城市自然精靈||叉尾太陽鳥
叉尾太陽鳥的美也許只有在陽光底下你才會為之驚嘆!真是閃閃發亮,驚豔死我們的眼眸。或許正是因為這樣,取名的人才把它們叫做太陽鳥吧。
-
叉尾太陽鳥,中國最小的鳥,性格很活潑
叉尾太陽鳥(學名:Aethopyga christinae),別稱燕尾太陽鳥。常見分布於中國南方,範圍包括海南島,也及越南。它們的嘴細長下彎,舌呈管狀,專門用來吮吸花蜜,因此又被稱為「亞洲蜂鳥」 。叉尾太陽鳥在東南亞屬常見鳥類,儘管由於棲息地逐漸破壞,可能呈現一定的減少趨勢,相對整體基數而言數量仍較穩定 。
-
南嶽發現珍稀太陽鳥,列入保護區鳥類名錄(多圖)
近日,南嶽衡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工作人員在開展動物日常監測和巡護工作的時候發現了珍稀的叉尾太陽鳥,本次發現為南嶽區新紀錄,為保護區鳥類名錄上增添新的一員。叉尾太陽鳥非常漂亮,鳥羽顏色豐富,鳴聲婉轉動聽。
-
去年新添7種鳥,今年新記錄已到帳,武漢鳥類朋友圈不斷擴大圈子
楚天都市報1月14日訊(記者陳希 通訊員熊鶯)今日,一隻灰烏鶇閒逛武漢大學時,被愛鳥人士拍照定格,成為2021年在武漢發現的第一個鳥類新記錄。遠東尾鶯 王雪峰攝影赭紅尾鴝 桂文軍攝影「剛盤點完2020年的鳥類新記錄,今年的新記錄就已『到帳』,可喜!」
-
紅苞花叉尾太陽鳥(20181215更新)
叉尾太陽鳥(學名:Aethopyga christinae),是雀形目太陽鳥科一種體型非常小而纖弱的鳥,體長約9釐米,在1982年曾被認為是中國最小的鳥
-
3小時內觀察到42種鳥類,成都觀鳥賽新紀錄誕生!
四川在線記者 王代強記者10月26日從成都觀鳥會獲悉,昨日在成都錦城公園舉行的第七屆成都限時觀鳥賽誕生新紀錄:3小時內觀察記錄42種鳥類。比賽以錦城公園4個湖區及桂溪生態公園為賽區,採用1人1隊的方式,從上午9:00到中午12:00限3小時,共收回記錄表58份。
-
特寫:冬季到福州來看太陽鳥
12月17日,在福州國家森林公園,眾多攝影愛好者在拍攝紅苞花叢中飛翔、採蜜的太陽鳥。入冬以來,福州國家森林公園多處紅苞花競相綻放,吸引了大批叉尾太陽鳥前來採蜜。叉尾太陽鳥嬌豔靚麗,紅苞花火紅欲滴,花與鳥相映成趣,成為冬季榕城一道美麗的風景。叉尾太陽鳥是福州特有的「明星鳥」,又叫「亞洲蜂鳥」。仲冬時節,叉尾太陽鳥懸停吸食紅苞花花蜜時的精彩瞬間,是鳥類攝影愛好者眼中最美的「花鳥圖」。新華社記者 梅永存 攝
-
(環境)特寫:冬季到福州來看太陽鳥
新華社福州12月18日電題:冬季到福州來看太陽鳥 新華社記者梅永存 彭張青 17日上午8時,福州國家森林公園植物園旁。 40多位觀鳥人弧形環繞著兩叢盛開的紅苞花,三腳架上單眼相機的長焦鏡頭瞄準花叢,靜待著叉尾太陽鳥的光臨。
-
海南百年鳥類調查:發現16種新鳥類 上百種鳥消失
叉尾太陽鳥李飛提供於是,史溫侯將其製成了標本,這是他在海南獲得的3隻叉尾太陽鳥標本之一。 「叉尾太陽鳥是華南地區很常見的鳥兒,然而這隻鳥兒卻絕不尋常。」李飛說,史溫侯拿著3隻鳥兒的標本,在1869年發表了一篇名為《海南島兩個太陽鳥新種記錄》的文章。這是世界上第一篇關於海南島鳥類的科學論文,叉尾太陽鳥也就因此成為海南島最早被西方博物學者系統描述的鳥類,另一種被同時發表的鳥類記錄是黃腹花蜜鳥。
-
生態雲南 | 大理南澗首次發現中國鳥類新紀錄種——白腹針尾綠鳩
生態雲南 | 大理南澗首次發現中國鳥類新紀錄種——白腹針尾綠鳩 2020-10-17 12: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紹興新發現兩種鳥:黑叉尾海燕、加拿大黑雁
黑叉尾海燕這一路上我們共發現了20多種鳥類。其中,遊隼、白腹鷂比較少見,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在一處灘涂上,停著幾百隻野鴨和各種鷸,一隻猛禽飛過,野鳥群飛,黑壓壓一片。等它們落地後,隊員們開始通過望遠鏡逐一數數,然後將數字記在調查本上。 此次調查出現了兩波高潮。當天上午約9點,在曹娥江畔,市森林公安局工作人員趙鍔看到一隻大鳥貼水面飛過,直覺告訴他,這肯定是一隻難得一見的鳥。
-
灰喉山椒鳥、金頭縫葉鶯——華南農大校園鳥類新紀錄
原紀錄黑額山噪鶥修正為黑喉噪鶥。目前在華農發現的鳥類有以下110種翠鳥、白胸翡翠黃眉姬鶲、白腹藍姬鶲、北灰鶲、鴝姬鶲、紅喉姬鶲海南藍仙鶲、白眉姬鶲、烏鶲、黑枕王鶲、灰山椒鳥、灰喉山椒鳥白鶺鴒、灰鶺鴒、金眶鴴[heng]、黑枕黃鸝白腰文鳥、斑文鳥、紅嘴藍鵲、褐翅鴉鵑、噪鵑、暗灰鵑鵙(ju)鵲鴝、北紅尾鴝[qu]、紅肋藍尾鴝、紅尾歌鴝
-
成都鳥類名錄發布:已知分布鳥類446種 73種近瀕危
紅腹錦雞-攝影-牛蜀軍 成都究竟有多少種鳥類?答案是466種。4月1日,四川省暨成都市第35屆「愛鳥周」來臨之際,成都觀鳥會正式發布成都鳥類名錄1.0》(簡稱《名錄》)。 初步統計,目前成都境內已知分布有鳥類20目78科466種,其中非雀形目計有19目35科205種,雀形目43科261種。按照最新的數據,成都現有鳥種數量約佔全國總數的31.9%,名列全國同類城市前茅。 從保護類別上看,目前分布在成都的鳥類中,有5種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分別位黑鸛、金雕、綠尾虹雉、紅喉雉鶉、斑尾榛雞。
-
像綿陽冬天太陽一樣稀有的太陽鳥 希望為你多多帶來冬日暖陽
相傳有一種鳥從出生那一刻起就朝著太陽飛去它的羽毛鮮豔無比體態華麗絕美它的鳴叫婉轉動聽似乎永遠充滿歡樂它總愛頂風飛行仿佛永遠不知疲憊(叉尾太陽雌鳥)每當太陽初升,霞光映照或雨過天晴,碧空萬裡時它們便在萬紫千紅的百花叢中成群飛翔當它不停地揮動著短圓的小翅膀輕捷地將長長的嘴伸進花蕊深處吸食花蜜時也為花兒傳授花粉當了一回「帶翅膀的月老」它們就是「太陽鳥」太陽鳥,體型纖細,嘴細長而下彎,嘴緣先端具細小的鋸齒;雄鳥中央尾羽特別長;兩性異色。
-
揚州鳥友發現了哪些鳥類新紀錄?
先看一段同事最近的報導揚州「鳥家族」再添新成員!鳥友分別在揚州大學、北方寺附近溼地記錄到了紅尾歌鴝和闊嘴鷸。至此,揚州鳥類記錄超過270種,共有272種。近日,揚州鳥類和野生動物攝影分會會長萬長年在高郵湖畔拍攝到了一隻鷸鳥,經資深鳥友朱傑辨認,這是小杓鷸(sháo yù),是揚州首次記錄到它。而且,它還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雲觀鳥|大山雀、叉尾太陽鳥、灰頭雅雀、橙腹葉鵯……各種秀恩愛...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餘雯雯 眼下的西湖已經很春天了,用鳥語花香四個字來形容最貼切不過。西湖里的鳥兒們每天嘰嘰喳喳,鴛鴦媽媽帶著小鴛鴦出來遊湖,鸕鷀大清早忙著捕了魚,捨不得吃,給自己心上鳥兒吃。這個季節,對於西湖鳥類觀測來說是很好的時機,鳥類多、活動多。不過呢,現在還沒到放鬆的時候。杭州西湖鴛鴦守護隊最近忙著做西湖鳥類觀測的工作,這幾天隊長「東斯」拍下了很多觀測到的鳥兒,今天就送給大家一份西湖春日觀鳥大賞,我們一起雲觀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