嗷嗷待哺的白頭鵯
越來越多鳥類在海珠溼地「安家落戶」
大洋網訊 7月3日,記者從海珠區溼地辦獲悉,紅彤彤的蓮霧掛滿枝頭,小鳥兒興奮地在樹上一邊享受盛宴,一邊嘰嘰喳喳,鳥兒進入生蛋期。工作人員提醒,盛夏時節,千萬不要到溼地掏鳥蛋。
「常住居民」船上孵鳥蛋
黑水雞是海珠溼地的「常住居民」,眼看又到了營巢繁衍的季節,它們開始在溼地建房子。最近,一對聰明機智的雞媽媽和雞爸爸找到了一塊「風水寶地」——聚龍灣水面上的一艘仿古搖櫓船。
黑水雞在船上生蛋
溼地工作人員「偷偷」走上船,發現窩裡有幾顆鳥蛋。據介紹,這個黑水雞的巢裡有四顆蛋仍在孵化,兩隻雛鳥已破殼而出,黑色蓬鬆的絨毛搭配紅色鮮豔的鳥喙,靜靜等待著其他小兄弟出生。
原來,海珠溼地生活著大大小小約285種昆蟲。大量的水生昆蟲、蠕蟲、軟體動物和昆蟲幼蟲給黑水雞家族提供了充足而穩定的食物來源。此外,溼地水系內水生植物豐富,周圍的水生植物嫩葉、幼芽、根莖也是它們的主要食物來源。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雖說黑水雞通常營巢於水邊淺水處植物叢中,但這艘僅供觀賞的搖櫓船,舒適且光線弱,周圍還有水草、蓮花作掩護,遊人少有發現。只要水面上有任何動靜,天性膽小的黑水雞爸媽就驚慌失措地離巢,急促躍入水中倉惶逃到對岸的紅樹林淺灘上。
淡水紅樹林有好東西「吃」
海珠溼地種植的紅樹林屬於淡水紅樹林,由中國林科院熱帶林業研究所培育,是可在淡水區域種植的紅樹新品種。它不僅可供遊客觀賞,還具有很高的科研和應用價值。紅樹林為水生動物提供良好的生長棲息環境,水生動物又為鳥類提供豐富的食物,因此紅樹林是世界上物種資源最豐富的生態系統之一。同時,紅樹林發達的呼吸根或支柱根能有效防風固堤、淨化水質和空氣,是吸引鳥類、重構生態鏈十分理想的植物。
黑水雞爸媽時常出沒的這片紅樹林淺灘,正是去年才開始改造的微型溼地,種植了桐花樹、木欖、銀葉樹、闊苞菊等多個紅樹林物種,一棵棵看似稀疏、不顯眼的小樹苗正在茁壯成長,逐漸吸引了一些鳥類在此覓食棲息、生息繁衍。
藍喉蜂虎亮相溼地
據介紹,海珠區溼地有關部門通過對溼地生態修復工程建設前後候鳥種群組成及多樣性研究發現:對比採取生態修復前後,鳥類種類及種群數量均逐年增加,物種多樣性指數逐年上升。鳥類從2012年的72種增加到目前的177種,新發現的鳥類種群在經歷最初幾年的迅速增長後,近幾年趨於穩定。
候鳥種群的變化趨勢在整體狀況趨於穩定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稀有物種被發現,如對環境要求苛刻的藍喉蜂虎,以及許久未出現的禾花雀等陸續在海珠溼地現身。在原有物種數量穩定增長的基礎上,珍稀物種的不斷加入,正是生態系統恢復到一定健康階段的標誌。海珠區溼地辦有關負責人說,海珠溼地生態恢復工程對鳥類,尤其是候鳥和水鳥的群落恢復起到了積極作用,海珠溼地已逐漸成為候鳥和水鳥的重要分布區,在候鳥和水鳥的保護上具有重要意義。
(廣報全媒體記者曾衛康 通訊員劉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