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鷺[候鳥] - 分布情況

2021-01-08 大河網

白鷺[候鳥] - 分布情況

2012年09月21日14:23來源:

移動用戶發送HNZB到10658000,訂閱河南手機報。早報+晚報,每天一角錢。

  春夏多活動於湖沼岸邊、水田、河岸、沙灘、泥灘及沿海小溪流,成散群出現。分布於非洲、歐洲、亞洲及大洋洲,在中國主要見於長江以南各地和海南島,在中部地區多為候鳥,南方大多為留鳥。

  中國擁有鷺科鳥禽20種,其中以白鷺屬的最為珍貴。重慶九龍坡區白市驛鎮三多橋村,有全國第一個白鷺自然保護區。區內有各種鷺類2萬多隻。廈門有 10類鷺類,佔中國鷺科鳥類總種數的50%。其中白鷺屬的5個種齊全,反映了廈門的地理位置和溼地環境在鷺類資源分布上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近年來,每年廈門的鷺科鳥類數量高達3萬隻,按照國際標準,表明廈門海域潮間帶及圍海成湖的湖面的生境,是國內、國際上有關鷺科鳥類的重要溼地。三峽大壩蓄水後成為水鳥白鷺的重要棲息地,這使白鷺在我國的分布發生重大變化。這裡成為怎麼的觀鳥勝地之一。三峽蓄水後的白鷺棲息地

責任編輯:林輝

版權所有:河南日報、河南日報農村版、大河報、大河文摘報、大河健康報、河南商報、今日安報、今日消費、期貨日報、漫畫月刊、新聞愛好者所有自採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大河網發布,大河網原創及論壇、博客等原創信息,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註明來源,例: 「大河網-大河報」或「大河網」。諮詢電話:0371-65795752。

相關焦點

  • 白鷺[候鳥] - 生活習性
    白鷺[候鳥] - 生活習性 2012年09月21日14:23來源:移動用戶發送HNZB到10658000,訂閱河南手機報。早報+晚報,每天一角錢。  白鷺屬鸛形目,鸛科,全世界只有幾種。大多數白鷺有白色的羽毛,到了繁殖季節,枕部便生出了兩條狹長而柔軟的矛狀羽毛,長達10餘釐米,輕盈的飄垂著,猶如兩條辮子。 白鷺喜歡在湖泊、沼澤地和潮溼的森林中生活,屬於涉禽類。 主要以小型魚類、哺乳動物、爬行動物、兩棲動物和淺水中的甲殼動物為食。它們把大而不大講究的窩築在樹上、灌木叢或者地上。 牛背白鷺產於非洲、南非和西南亞等地。
  • 白鷺[候鳥] - 簡介
    白鷺屬鸛形目,鷺科,全世界只有幾種。大多數白鷺有白色的羽毛,到了繁殖的季節,還會長出很長的漂亮羽毛。它們的習性和其他鷺相似。羽衣多為白色,繁殖季節有頎長的裝飾性婚羽。習性與其他鷺類大致相似,但有些種類有求偶表演,包括炫示其羽毛。英語中egret(或aigrette)一詞亦指白鷺的羽毛,白鷺羽在東方的禮服上用作貴重的飾物,以前亦用於西方的女帽業。白鷺的羽毛價值高。
  • 廣東啟動黃嘴白鷺等珍稀水鳥同步調查
    廣東處於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飛區,是候鳥遷徙的重要驛站,有多處國際重要鳥區,每年有大量候鳥在春秋遷徙季節途經廣東。記者從廣東林業局獲悉,目前該省555種野生鳥類中,其中留鳥有150種,複合型鳥類128種,遷徙鳥類277種。
  • 廣東啟動黃嘴白鷺等珍稀水鳥同步調查
    廣東處於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飛區,是候鳥遷徙的重要驛站,有多處國際重要鳥區,每年有大量候鳥在春秋遷徙季節途經廣東。記者從廣東林業局獲悉,目前該省555種野生鳥類中,其中留鳥有150種,複合型鳥類128種,遷徙鳥類277種。
  • 密雲水庫迎過境候鳥,白鷺、斑嘴鴨等「先頭部隊」已抵達
    密雲水庫即將迎來候鳥遷徙過境高峰期。連日來,密雲水庫管理處鳥類觀測小組捕捉到了不少白鷺、斑嘴鴨等「先頭部隊」的身影。李婕 攝密雲水庫管理處鳥類觀測小組成員李婕告訴記者,近日,鳥類觀測小組攜帶設備連日蹲守,捕捉到了不少過境候鳥的倩影,其中包括白鷺、斑嘴鴨、天鵝等。
  • 候鳥來了,天鵝、鴻雁、白鷺...約起來~
    眼下又到了候鳥遷徙的高峰季節,成千上萬隻候鳥沿著相對固定的路線,跨越多個地段,飛往地球的另一個方向。其中,鄱陽湖吳城候鳥小鎮便是候鳥每年冬季的一處家園。藍天、白雲當然還有候鳥是的成千上萬的候鳥又來鄱陽湖赴約了候鳥的故事是一個關於承諾的故事承諾終有一天會回來
  • 廣東啟動黃嘴白鷺 珍稀水鳥同步調查項目
    ■黃嘴白鷺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在廣東省內約有100隻。通訊員供圖活動內容包括舉辦觀鳥專題講座、大灣區溼地鳥類保育論壇等新快報訊 記者黎秋玲 通訊員林蔭報導 9月19日,廣東省林業局聯合珠海市自然資源監測中心、珠海市觀鳥協會、深圳市觀鳥協會、廣州市自然觀察協會、湛江觀鳥協會等單位,在珠海市觀鳥協會公益課堂內,聯合啟動黃嘴白鷺等珍稀水鳥同步調查項目,舉辦觀鳥專題講座、大灣區溼地鳥類保育論壇等活動,來自高校、協會、民間組織等單位近
  • 廣東啟動黃嘴白鷺同步調查項目
    光明生物圈【廣東啟動黃嘴白鷺同步調查項目】日前,廣東省林業局聯合珠海市自然資源監測中心在內的多個單位,在珠海市觀鳥協會公益課堂內,聯合啟動了黃嘴白鷺等珍稀水鳥同步調查項目。
  • 廣東同步調查珍稀水鳥 湛江將參與監測黃嘴白鷺等
    黃嘴白鷺。湛江三面環海,天然溼地沿海遍布,是候鳥遷徙過境或過冬的重要區域。黃嘴白鷺是鵜形目鷺科白鷺屬鳥類中保護級別最高的一種鷺鳥,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列入易危(VU)保護級別,是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
  • 廣東啟動黃嘴白鷺珍稀水鳥同步調查項目
    廣東處於東亞-澳大利西亞的候鳥遷飛區,是候鳥遷徙的重要驛站,有多處國際重要鳥區,每年有大量候鳥在春秋遷徙季節途經我省,並有部分在廣東省越冬候鳥遷徙。全省555種野生鳥類中,留鳥有150種,佔27.0%;複合型128種,佔23.1%;遷徙鳥類277種,佔49.9%,這其中,遷徙過境鳥74種,佔26.7%,冬候鳥80種,佔28.9%,夏候鳥27種,佔9.7%,混合遷徙型鳥類96種,佔34.7%。
  • 廣東啟動同步調查項目 摸清黃嘴白鷺珍稀水鳥「家底」
    廣東處於東亞-澳大利西亞的候鳥遷飛區,是候鳥遷徙的重要驛站,有多處國際重要鳥區,每年有大量候鳥在春秋遷徙季節途經我省,並有部分在我省越冬候鳥遷徙。全省555種野生鳥類中,留鳥有150種,佔27.0%;複合型128種,佔23.1%;遷徙鳥類277種,佔49.9%,這其中,遷徙過境鳥74種,佔26.7%,冬候鳥80種,佔28.9%,夏候鳥27種,佔9.7%,混合遷徙型鳥類96種,佔34.7%。
  • 野生動植物保護|廣東:啟動黃嘴白鷺珍稀水鳥同步調查項目
    廣東處於東亞-澳大利西亞的候鳥遷飛區,是候鳥遷徙的重要驛站,有多處國際重要鳥區,每年有大量候鳥在春秋遷徙季節途經廣東省,並有部分在此越冬候鳥遷徙。全省555種野生鳥類中,留鳥有150種,佔27.0%;複合型128種,佔23.1%;遷徙鳥類277種,佔49.9%,這其中,遷徙過境鳥74種,佔26.7%,冬候鳥80種,佔28.9%,夏候鳥27種,佔9.7%,混合遷徙型鳥類96種,佔34.7%。
  • 廣東啟動同步調查項目摸清黃嘴白鷺珍稀水鳥「家底」
    廣東處於東亞-澳大利西亞的候鳥遷飛區,是候鳥遷徙的重要驛站,有多處國際重要鳥區,每年有大量候鳥在春秋遷徙季節途經我省,並有部分在我省越冬候鳥遷徙。全省555種野生鳥類中,留鳥有150種,佔27.0%;複合型128種,佔23.1%;遷徙鳥類277種,佔49.9%,這其中,遷徙過境鳥74種,佔26.7%,冬候鳥80種,佔28.9%,夏候鳥27種,佔9.7%,混合遷徙型鳥類96種,佔34.7%。
  • 西安:閻良警民接力救助腿骨折落難的瀕危鳥類「黃嘴白鷺」
    值班民警張勇剛、王延安立即趕到現場,經現場查看,發現群眾所報稱的受傷水鳥,是一隻因受傷落單的黃嘴白鷺,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在閻良境內出現系過境夏候鳥,目前因一腿部受傷不能飛行,如果不及時進行救治將會死掉。民警立即聯繫閻良區農林局相關部門進行求助。當天下午3時許,受傷的白鷺被民警安全移交給閻良區農林局主管人員,由農林局派專車將受傷的白鷺送到周至縣樓觀臺陝西珍稀野生動物搶救飼養研究中心進行治療!
  • 「明星」候鳥曼妙身姿
    justina 攝     原題:它們不但珍稀,還是海南愛鳥、護鳥者的「網紅」    「明星」候鳥曼妙身姿    隨著冬日臨近,大批候鳥南遷,長途跋涉來到溫暖的海南,其中不乏珍稀候鳥。海南一直是候鳥遷徙的重要落腳點和越冬地,且近年來隨著人們自然意識的提高,城市對候鳥的保護也越來越重視,作為「候鳥酒店」的紅樹林溼地面積也逐年擴大,優越的環境為候鳥遷徙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棲息條件,每年吸引大量候鳥棲息、繁衍。    晴朗的天空下,翠綠色的熱帶植物裡,波光瀲灩的水中,候鳥在嬉戲、覓食,構成一幅幅冬季時節的美麗圖景,為城市帶來了生機。海南都有哪些明星候鳥呢?
  • 海南「明星」候鳥曼妙身姿
    文\海南日報記者 徐晗溪  隨著冬日臨近,大批候鳥南遷,長途跋涉來到溫暖的海南,其中不乏珍稀候鳥。海南一直是候鳥遷徙的重要落腳點和越冬地,且近年來隨著人們自然意識的提高,城市對候鳥的保護也越來越重視,作為「候鳥酒店」的紅樹林溼地面積也逐年擴大,優越的環境為候鳥遷徙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棲息條件,每年吸引大量候鳥棲息、繁衍。
  • 【rlyl物種說】今日--白鷺(Little Egret)
    Egretta 種:白鷺 E. garzetta 白鷺又叫鷺鷥,是白鷺屬的一種,此篇指小白鷺,中型涉禽。羽毛白色,能涉水捕食魚蝦。白鷺成大群營巢,又無防禦能力,結果因人類的濫捕而瀕於絕滅,後來人們採取嚴格的保護措施,白鷺的數量又有所增加。棲息於沼澤地,湖泊,潮溼的森林和其他溼地環境,在喬木或灌木上,或者在地面築起凌亂的大巢。
  • 「一行白鷺上青天」,大家耳熟能詳,但你真的了解白鷺嗎?
    白鷺是一種在溼地裡常見的鳥類,池塘、湖泊、稻田等地也能看到它們的身影。白鷺又名小白鷺、白鷺鷥、白翎鷥、春鋤、白鳥,屬於鷺科白鷺屬。它們主要生活在亞洲中部和南部、歐洲南部、非洲和澳洲等地區。在我國,白鷺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地區,其中在四川、雲南、廣東、臺灣、海南等地為留鳥,其他地區為夏候鳥。但它們的模式產地(即物種定名的標本產地)在義大利。白鷺是一種中型涉禽(鳥類六大生態類群之一,統指那些適應在水邊生活的鳥類),身體長度在55-65釐米,張開翅膀時,身體寬度可以達到86-104釐米。
  • 市鳥白鷺泉城超萬隻
    本報記者 王光營 實習生 王曉宇 全通江青龍山成   白鷺最大聚集地  「白鷺是濟南的市鳥,保守估計可能存在萬餘只。」4日,山東省鳥類生態攝影藝術協會秘書長吳文華表示,白鷺是濟南的市鳥,分布於濟南的各個荷塘和池塘,聚集地以青龍山為代表,大約有上萬隻。
  • 相隔十年,珍稀黃嘴白鷺再現珠海市
    ,黃嘴白鷺再次現身珠海。很可能是黃嘴白鷺!」同行的調查人員迅速按動相機快門,拍下這隻白鷺在灘涂上的活動軌跡。後經專家鑑定,這隻白鷺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黃嘴白鷺,該鳥的發現刷新了珠海橫琴島的稀有鳥類紀錄。珍稀黃嘴白鷺再現珠海市(央廣網發 張福慶 攝)無獨有偶,5月16日,在開展珠海市重點區域鳥類點查活動中,調查人員在金灣區三灶沙利咀一片灘涂再次發現兩隻黃嘴白鷺,並用影像記錄下了它們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