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淨任鳥飛 水美憑鳥戲 每年逾百萬隻越冬水鳥翩然來鄂

2020-09-11 荊州日報新媒體

極度瀕危物種青頭潛鴨成群從空中飛過。(視界網 張曉紅 攝)

中華秋沙鴨,國家Ⅰ級保護動物。 (視界網 陳偉 攝)

黑鸛,國家Ⅰ級保護動物。 (視界網 蒲雲海 攝)

小天鵝,國家Ⅱ級保護動物。 (視界網 蒲雲海 攝)

鴛鴦,國家Ⅱ級保護動物。 (視界網 馮林 攝)

湖北日報訊 (記者汪訓前、通訊員趙輝、蒲雲海)千湖之省,水鳥樂園。9月8日,省林業局公布2020年我省越冬水鳥調查情況,全省101個同步調查點,共記錄85種水鳥,種群數量達651305隻。

我省鳥類資源分布廣泛,種類繁多。為摸清越冬水鳥資源狀況,掌握其變化動態,省林業局於年初統一安排越冬水鳥同步調查。調查由省野生動植物保護總站具體組織實施,各相關市、州、縣林業局,溼地公園管理局,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派專業技術人員參與。目前,調查工作圓滿完成。

據介紹,此次調查綜合考慮我省水鳥分布特點,共選定101個同步調查點,總面積4553.1平方公裡。調查期間,各調查隊採用直接計數法,記錄水鳥的種類、種群數量,並對水鳥的分布狀況、棲息地狀況、水域面積,以及水鳥生存受幹擾、受威脅因素和保護現狀等進行系統調查。

經野外調查、內業整理,101個調查點共記錄越冬水鳥85種,種群數量651305隻。其中以雁鴨類為最多,共32種,種群數量達362763隻,佔總數量的55.7%。業內人士預估,我省每年越冬水鳥種群數量在100萬隻以上。

此次記錄的85種越冬水鳥中,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有11種,種群數量為63035隻,佔總數量的9.7%。其中,國家Ⅰ級保護動物有中華秋沙鴨、白鶴、白頭鶴、黑鸛、東方白鸛5種,國家Ⅱ級有白額雁、大天鵝、小天鵝、鴛鴦、灰鶴、白琵鷺6種。其中小天鵝種群數量最大,達51594隻。

在101個調查點中,水鳥種群數量超過1萬隻的調查點有13個。龍感湖水鳥種群數量最大,達121840隻。網湖水鳥種類最多,有55種。

近幾年,我省積極開展越冬水鳥同步調查,制定配套政策措施,保護這些大自然的小精靈。「連續幾年的調查數據顯示,全省越冬水鳥種群數量不斷攀升。」省林業局野保溼地處處長雷文濤介紹,我省持續推進溼地生態修復工程建設,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為越冬水鳥提供了良好的棲息環境。

來源: 湖北日報

相關焦點

  • 野生動植物保護|湖北:每年逾百萬隻越冬水鳥翩然來鄂
    本號訊(9月14日)近日小編獲悉,湖北省林業局公布2020年全省越冬水鳥調查情況,全省101個同步調查點,共記錄85種水鳥,種群數量達651305隻。為摸清越冬水鳥資源狀況,掌握萁變化動態,省林業局於年初統一安排越冬水鳥同步調查。調查由省野生動植物保護總站具體組織實施,各相關市、州、縣林業局,溼地公園管理局,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派專業技術人員參與。目前,調查工作囻滿完成。
  • 2018任鳥飛---兩個執著護鳥的老頭
    懸掛起秦皇島市觀(愛)鳥協會與任鳥飛活動旗幟,迎接旭日東升。在工作現場布置完畢後,老劉開始清點沿海溼地早起的鳥兒種類、數量,巡視沿海溼地內的一切時,老喬(左一)就掏出他每年新換的手機(由於老喬常年行走沿海溼地,手機、相機經常出現意外,也經常會掉入溼地、河道,每年都要換新手機),給老劉拍攝一組工作照
  • 對話|高水位將影響鄱陽湖越冬水鳥,專家呼籲加強巡護
    鄱陽湖的水鳥群落。受訪者供圖每年超60萬隻水鳥越冬新京報:為什麼鄱陽湖在中國乃至世界擁有如此重要的地位?賈亦飛:鄱陽湖作為長江唯二的通江湖泊之一,它是一個典型的吞吐型湖泊,一個湖口與長江連通,承納贛江、撫河、信江、饒河、修河五大水系及博陽河等支流來水,經調蓄後注入長江,多年入江水量超過黃、淮、海河三河水量的總和,佔長江年徑流量七分之一。當五河來水大於長江水量時,鄱陽湖水流入長江,當長江漲水時,長江幹流的水則會倒灌進鄱陽湖中。
  • 下塘水鳥溼地成海南越冬水鳥密度最高區域 鴴鷸類水鳥數量最多
    B  海南越冬水鳥密度最高區域  據了解,從2003年開始,每年一月,下塘溼地都會開展「海南越冬水鳥調查」。  「從我們連續10多年的調查數據來看,每年約有25種,2000-3000隻水鳥在此越冬。」盧剛告訴記者,近年來因為東寨港保護區加強了監測和執法力度,水鳥的種類和數量穩中有升。其中數量最多的為鴴鷸類水鳥,數量約1500隻,主要有黑尾塍鷸、鶴鷸、澤鷸、黑翅長腳鷸、金斑鴴等。野鴨類約1000隻,種類主要有白眉鴨、綠翅鴨和赤頸鴨,還有少量的針尾鴨和琵嘴鴨。
  • 旌湖越冬水鳥種類數量又雙叒叕增加了
    因為可愛的鳥兒旌湖成了你的最愛網紅打卡地但你了解旌湖野生水鳥家族嗎?有多少種?數量有多少?……不認識、數不清?沒關係有了下面這份報告一切So Easy!2021年1月9日成都平原越冬水鳥調查在全省36個調查點同步進行這項調查已經持續五年由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成都觀鳥會德陽市觀鳥愛鳥志願者協會等全省十二家機構共同發起德陽市觀鳥愛鳥志願者協會7名志願者沿旌湖從青衣江橋出發全程徒步7.12公裡
  • 中國,不想失去這些鳥
    經過動物和環境保護人士的努力,2018年時浙江沿海的實驗基地的77隻鳳頭燕鷗成鳥生下了25隻雛鳥,首次讓這種極危物種的數量超過100隻。這種鳥本身繁殖能力不強,一次只能產蛋一枚,繁殖環境還常常受到颱風和人類活動的威脅,因此繁殖成功率很低。顯然,極度瀕危的它還需要更多的保護。生活艱難的不止長居我國沿海的鳥類,還有很多「暫住」的遠方來客。紅腹濱鷸是一種擅長長距離遷徙的小型水鳥,它們在澳大利亞和紐西蘭越冬,經過中國沿海,再飛到俄羅斯西伯利亞繁殖。
  • 中國,不想失去這些鳥
    經過動物和環境保護人士的努力,2018年時浙江沿海的實驗基地的77隻鳳頭燕鷗成鳥生下了25隻雛鳥,首次讓這種極危物種的數量超過100隻。,比如紅腹濱鷸,就越來越集中在自然環境留存較多的灤南溼地:2007年時,在灤南溼地停留的紅腹濱鷸種群密度尚為211隻/km²,到了2010年已達到至970隻/km²,增幅超過 4倍……而這些,只是水鳥類生存困境的冰山一角,有更過的鳥類,種群安全狀態正在由安全走向瀕危,又或是從瀕危走向極危。
  • 那些在綿陽越冬的水鳥重量級「選手」 不普通的普通秋沙鴨
    繼續來關注那些在綿陽越冬的水鳥,今天我們要為大家介紹的是普通秋沙鴨。這裡說「普通」可不是說它們真的普通,而是這種水鳥的名字就叫普通秋沙鴨。綿陽市愛鳥協會成員李健拍攝了大量普通秋沙鴨,在這個過程中他進行了細緻入微的觀察。今天將由他為大家介紹普通秋沙鴨。
  • 當窗外飛過一隻鳥
    不過,這絲毫不影響戴珍的成都現代觀鳥者名人地位,她書中所記錄的那些飛翔在華西壩荷塘以及成都上空的鳥兒,成了彌足珍貴的資料,撩撥著一批批成都及四川的愛鳥人士走入鳥的世界。追鳥其實是在觀自然  鳥兒,或划過天空,或潛入水中,或獨自翱翔,或呼朋引伴,它們的狀態都進入了一隻只鏡頭,以及一個龐大的在川越冬水鳥家族的數據隊列。
  • 江西鄱陽湖迎來首批越冬候鳥白琵鷺 比去年早11天
    江西鄱陽湖迎來首批越冬候鳥白琵鷺 比去年早11天 2020-09-17 11:16:00來源:央廣網
  • 洞庭湖迎來今年首批越冬候鳥
    預計後段來鳥數量將達25萬隻,屆時東洞庭湖將再次進入最佳觀鳥季圖為來洞庭湖越冬的候鳥。姚毅 攝 嶽陽日報訊(記者郝家勇)仲秋時節,洞庭湖依舊碧波萬頃,越冬候鳥必需的水草洲灘還未顯露,習慣在此越冬的數千隻候鳥已開始入駐。
  • 三門峽對黃河生態修復,通過建綠色廊道,吸引來眾多水鳥珍禽越冬
    節假日來三門峽觀賞白天鵝的人絡繹不絕近年來,三門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生態環境建設,大力實施百裡黃河溼地修復、千裡城市綠廊建設、萬畝礦山修復的生態建設「百千萬」工程,加快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為白天鵝棲息打造良好的生態環境
  • 鄱陽湖高水位將影響越冬水鳥生存
    鄱陽湖高水位將影響越冬水鳥生存  每年超60萬隻水鳥在鄱陽湖越冬,高水位致苦草等沉水植物產量變少影響取食;專家呼籲保護水鳥棲息地自2009年起,賈亦飛就水位波動與水鳥、溼地的關係等問題,每年前往鄱陽湖溼地進行多次實地調研。賈亦飛表示,對于越冬水鳥來說,過高的水位會破壞鄱陽湖溼地沉水植被的生長,進而對越冬白鶴和其他水鳥的取食造成不利影響。
  • 5G和無人機為越冬候鳥保駕護航
    鄱陽湖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亞洲最大的越冬候鳥棲息地。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鄱陽湖保護區」)監測顯示,目前遷徙到保護區的冬候鳥總數達35萬餘只,其中雁鴨類最多,有27萬餘只。昨日,記者採訪了解到,受夏季洪水影響,鄱陽湖退水緩慢,今年越冬候鳥較為分散,為此,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充分運用5G、視頻監控系統、無人機等先進手段解決候鳥保護的難題。現象今年相較往年越冬候鳥分布更為分散鄱陽湖承贛、撫、信、饒、修等五河之水,通長江。
  • 涼水河亦莊段今冬水鳥成群
    本報訊(記者陳強 通訊員鍾震宇)日前,北京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中心在涼水河亦莊段進行冬季鳥類調查,結果顯示,從亦莊涼水河公園到通州區新河村,長度10公裡的河道內,共生活43種鳥類,其中水鳥23種,數量最多的是野鴨和小闢鳥鷉鳥(pìtī),各有1000餘只。
  • 首批黑頸鶴飛抵雲南會澤念湖越冬
    據會澤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橋管理所工作人員監測,今年黑頸鶴飛抵時間比去年晚了幾天。  11月15日早晨7點左右,保護區大橋管理所工作人員陳南英和蔣濤在好望角正監測黑頸鶴的數量: 「黑頸鶴起飛了,大壩方向17隻,又起飛5隻,李家灣方向8隻。
  • 白河國家城市溼地公園:水鳥的天堂
    近年來,我市築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著力加大中心城區生態水系建設,有效改善水質,給白鷺、白骨頂、蒼鷺、野水鴨等提供有利的棲息環境和生存空間,南陽白河國家城市溼地公園成了水鳥們的天堂。
  • 鄱陽湖高水位將影響越冬水鳥生存 專家籲保護棲息地
    鄱陽湖高水位將影響越冬水鳥生存每年超60萬隻水鳥在鄱陽湖越冬,高水位致苦草等沉水植物產量變少影響取食;專家呼籲保護水鳥棲息地鄱陽湖的高水位,威脅的不僅是湖區居民生活。自2009年起,賈亦飛就水位波動與水鳥、溼地的關係等問題,每年前往鄱陽湖溼地進行多次實地調研。賈亦飛表示,對于越冬水鳥來說,過高的水位會破壞鄱陽湖溼地沉水植被的生長,進而對越冬白鶴和其他水鳥的取食造成不利影響。
  • 江西省鳥即將揭曉~
    ▲「江西省鳥」評選公眾投票第一名:白鶴。白鶴屬於江西冬候鳥,主要生活在鄱陽湖區域,有4000餘只,佔全球總數量的98%;因為數量少使其成為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極危動物名錄成員,華盛頓公約瀕危等級1類。白鶴是大型涉禽,成年白鶴體長130 ~ 140 cm,雌雄同型,全身潔白,黑色的初級飛羽只有展翅時才能看見,故而得名白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