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僅是一次攝影訓練營嗎?
當然不!
這不僅是一次有關野生物種的攝影訓練營,更是一次以你的鏡頭為媒介,在攝影大師的引領下,融入自然、觀察自然、記錄自然、感悟自然的精彩體驗。
我們領略什麼?
我們的大本營是被稱作「世界自然博物館」的雲南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裡有2000 多種動物和4300 多種植物等待著您的探索和記錄。
在我們的教程中,自然攝影大師們不僅讓您深度收穫影像記錄自然的高超技巧,還將指導您如何在雨林中尋找野生動物、面對野生動物,更包括偽裝、追蹤、辨別聲音、識別野生動植物等。最後,我們希望在所有精彩的體驗後,你不僅開始迷戀自然、熱愛自然,而且還學會保護自然!
我們此行的目標
● 理解影像如何保護自然
● 體驗自然攝影、豐富理論技巧
● 熟悉動植物並實地探尋野生動物
● 在大師的指導中拍攝姿態萬千的野生動植物
● 學會用圖片講述故事
● 為保護區的生物影像記錄手冊貢獻一張自己的作品
● 得到所有授課導師籤名的培訓證書
● 深度體驗大自然的魅力
誰將出現在我們鏡頭前?
1. 哺乳動物
肖林 白眉長臂猿
蓋飛 霜背大鼯鼠
劉承東 白眉長臂猿
藺汝濤 熊猴
高黎貢山自然保護區始終是野生動物理想的棲息家園,在營地附近,就生活著以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眉長臂猿為代表的靈長類動物,如灰葉猴、熊猴、豚尾猴、蜂猴等。當夜幕降臨的時候,霜背大鼯鼠會從你頭頂悄然滑過。
2. 鳥類
奚志農 黃頸鳳鶥
唐雲 金喉擬啄木
高黎貢山自然保護區有鳥類500 多種,佔全國鳥類總數的1/3。保護鳥類有白尾梢虹雉、金雕、林雕、黑兀鷲、黑頸長尾雉、血雉、白鷳、鳳頭鷹、雀鷹等。
3. 兩棲類動物
王勤 貢山樹蛙
黃一峰 紅瘰疣螈
孫瑜 貢山樹蛙
範毅 紅蹼樹蛙
高黎貢山自然保護區有兩棲動物52 種。其中國家二級保護的2 種,雲南特有種有7 種。常見兩棲動物有紅瘰疣螈、貢山樹蛙、紅蹼樹蛙、雲南狹口蛙、短角蟾等。
4. 昆蟲及其它無脊椎動物
桑吉 蝸牛
譚祥芳 突灶螽
來到熱帶雨林的高黎貢山怎麼會忽視她有趣的微觀世界?高黎貢山自然保護區有昆蟲1690 種,佔雲南的8.5%,佔全國的4.2%。保護種有三尾褐鳳蝶、彩臂金龜等。
5. 植物及菌類
孫神州 雨林植物
邢廣利 蘑菇
劉彥丁 密林
範毅 蕨類
即便您是個植物花卉愛好者,也不會失望。高黎貢山自然保護區特有植物極為豐富,已知有434 種,如香花白杜鵑、淡黃杜鵑、大樹杜鵑,球花石楠、雙花薔薇、騰衝懸鉤子、多變花楸、獨龍石豆蘭、黃花蝦脊蘭、貢山貝母蘭、紫花美冠蘭、獨龍龍膽、美麗龍膽、黑紫獐牙菜、膜葉雙蝴蝶、貢山箭竹、貢山竹、弩刀箭竹等。
誰將與我們同行?
奚志農
著名野生動物攝影師,多年來一直致力於中國野生動物的拍攝和保護,實踐著用影像保護自然的信念。他創辦了「野性中國」和「中國野生動物攝影訓練營」,進一步壯大了用影像保護自然的隊伍。他是第一個獲得英國野生動物攝影年賽瀕危物種大獎的中國攝影師,也是目前唯一入選「國際自然保護攝影師聯盟」(iLCP)的中國攝影師,2010年被英國《戶外攝影》雜誌評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40 位自然攝影師之一。
趙 嘉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攝影顧問、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與多家歐洲和國內的人文地理、時尚類雜誌及影視機構長期合作;同時進行攝影及視頻技術培訓。長於紀實和報導專題。作為攝影器材領域的專家,文章見諸於各攝影刊物。同時作為中國最暢銷的攝影圖書作者,所著豐富,著作包括: 《兵書十二卷》、《頂級攝影器材》、《那時西藏》、《EOS 王朝》、《Redemption》、《佳能鏡界》、《一本攝影書》等。
黃一峰
生態攝影師,擅長以攝影、插畫、視覺設計等專長記錄自然生態。1997 年加入荒野保護協會,參與保育工作,並開始著手記錄大自然的美麗與哀愁。2000 年至今長期持續記錄著世界上逐漸消失的熱帶雨林。現為自然生態視覺設計工作者、荒野保護協會講師、野性中國訓練營講師、IBE 影像生物多樣性調查所顧問、中國紅樹林保育聯盟(CMCN)顧問。
董 磊
野生動物攝影師,西南交通大學藝術與傳播學院教師,常年奔走於中國西南部青藏高原和橫斷山區,進行自然和野生生物的拍攝和保護,致力於用影像保護中國最壯麗的西南山地。董磊同時也是一位生態產品設計師,並力圖通過eco-design 促進自然保護。
Jacky Poon
中文名:潘光平。野生動物攝影師。畢業於英國University CollegeFalmouth 大學海洋和自然歷史攝影專業。曾與英國著名的BBC 野生動物主持人尼克• 貝克合作拍攝短片。2010 年,獲得Trebah 攝影比賽冠軍。2012 年,與美國國家地理頻道和「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合作,於厄瓜多拍攝紀錄片《The Cloud Forest Project》,並於2012 年舉辦美國巡展。
我們將有怎樣的收穫?
本期訓練營,我們為您安排了精彩的教學內容:
● 「影像保護自然」的理念
● 自然影像賞析
● 自然攝影的拍攝道德
● 數碼攝影的前期與後期
● 特定物種拍攝技術
● 風光攝影
● 自然影像作品應用
● 外拍實踐及指導
● 夜間拍攝實踐及指導
● 照片分析與講評
根據報名時您所提供的攝影技術掌握程度,我們將營員分成不同小組,每個小組將由一位訓練營講師負責。開營前,會有指定講師做技術答疑。
到達營地後,除了公開課外,其他課程將以小組為單位,由指定講師帶您進入雨林指導您的拍攝。從營地學習的第二天開始,我們的講師即為您提交的作品做出全方位的點評。在這個環節,您會更深刻的領略自然影像的魅力並有效提高自己的攝影技巧。
在最後一天,講師們會評出本屆訓練營的優秀作品。同時,我們還準備了豐富的獎品!互動Party最後一天,我們將集體歡祝這段難忘的日子。交流體驗,分享收穫,還有啤酒相伴的叢林燒烤,必將成為您美好記憶的一部分!
公益項目
您不僅加入了一個體驗自然的活動,同時也將參與進本期訓練營的公益計劃中。
A.您報名費中的5% 將捐於保護區,用於當地的動植物保護工作。
B.我們將引用您的(至少)一張影像作品加入由「野性中國」編撰、本屆訓練營攝影師共同參與的《2013 年5
月雲南高黎貢山生物多樣化影像記錄手冊》(電子版)中,該手冊計劃於今年的5 月22 日「國際生物多樣化日」推出。您將成為「用影像保護自然」的見證者和參與者。
當各種生態系統自然萬物加速衰退時,當我們越來越困囿於都市叢林時,來自於大自然的影像就像清新的空氣和遠山上的綠色一樣愈加珍貴。野生動物天生的美、非凡的氣質及其背後的命運,自然而然能直指人心。一幀野生動物的影像,甚至並不需要面面俱到的光線與攝影技巧—— 那美麗的羽色、那靈動卻憂鬱的眼睛,那種飛翔與跳躍,那身體的每一部分極真實、近距離的展示,都能帶來一種心靈感動,一種情緒的集體波動,從而推動社會對某一物種的關懷。這,就是影像的力量。
—— 奚志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