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候鳥日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管理執行的遷徙物種公約(CMS)、非洲-歐亞水鳥協定(AEWA)和美洲環境組織(EFTA)共同發起,加強了全球對遷徙候鳥的認識和關注,時間定為每年5月和10月的第二個周六。2020年,世界候鳥日的主題是「鳥類連結世界」,強調保護和恢復全球生態系統的貫通和完整,這對全球鳥類的遷徙至關重要。這也與不久前習主席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上關於全球應「增強責任、凝聚合力、堅持生態文明、保持綠色發展」的講話不謀而合。
候鳥遷徙是這顆星球上最為壯觀的生命現象之一,僅僅在中國,每年就有上百萬隻候鳥,在各大棲息地之間輾轉飛行上千公裡。在冬季的2020世界候鳥日,愛鳥依然藉助愛鳥人上傳的拍攝地數據,選出大家在國內拍攝的12種比較有代表性的冬候鳥作品,為保護生物多樣性、建設生態文明貢獻我們自己的一份力量,就從填寫正確的拍攝地信息開始!
白鶴,作者:空朦雲龍(徐州)
如果鶴鸛類是中國冬候鳥的王冠,那麼極危物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就是王冠上最耀眼的那顆寶石,這種壯麗的生物每年夏季在俄羅斯西伯利亞繁殖,冬季在中國鄱陽湖越冬,在中俄兩國都是重要的文化符號。
東方白鸛,作者:長春小馬哥
瀕危物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其名不在白鶴之下。
白枕鶴,作者:我是扳手
白頭鶴,作者:巴赫6320
白枕鶴和白頭鶴是兩種挺容易混淆的鶴類,它們是鶴類中的小個子,顏值卻是最高。每年冬天在中國江南地區越冬。
灰鶴,作者:周豐
灰鶴的長相與丹頂鶴略有相似,在鶴中最其貌不揚,但它是它的飛行高度高達一萬米,是飛得最高的鶴類和飛得第二高的鳥類。
大天鵝,作者:信維
小天鵝,作者:妞妞爹
雁鴨類是與鶴鸛類不相上下的中國冬候鳥,天鵝首當其衝。每年冬季遍布我國中原地區,典型代表是山東榮成和河南三門峽,每年冬候鳥季都是一派天鵝之城的景象,「天鵝不怕人」已經不是歐洲的專利了。
鴻雁,作者:洋鳥婆
鴻雁是中國家鵝的祖先,雖然其貌不揚,卻是雁鴨類在中國文化中的最重要符號。
小白額雁,作者:韓俊
小白額雁雖然保護等級不高,但種群卻十分稀少,在中國冬候鳥季更是難得一見,著名越冬地有安徽升金湖等地。
青頭潛鴨,作者:老文刀
青頭潛鴨是鴨類冬候鳥中的明星,雖然是極危鳥種,但從被拍攝到的頻率來看,個體數量已恢復不少,極危可能來源分布範圍狹窄。
黑翅長腳鷸,作者:冬天的雪2020
全國都能拍到的黑翅長腳鷸也是候鳥,冬季要前往南方越冬。
黃胸鵐,作者:麥開鐮
黃胸鵐遷徙距離非常長,冬季在我國嶺南地區越冬,希望它們早日走出極危的境地。
什麼是世界候鳥日?
世界候鳥日(WMBD)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管理執行的遷徙物種公約(CMS)、非洲-歐亞水鳥協定(AEWA)和美洲環境組織(EFTA)共同發起,是一項旨在提高環保意識的年度活動,著重強調對候鳥及其棲息地保護的必要性,具有全球影響力,是幫助提高人們認識全球對候鳥面臨的威脅、候鳥棲息地生態重要性、國際合作必要性的有效工具。
每年,世界各地的人們都會採取行動並組織一些公益活動,例如鳥類節、教育計劃、展覽和觀鳥遊覽,以慶祝WMBD。所有這些活動也可以在一年中的任何時候進行,因為各個國家或地區迎來候鳥高峰的時間不同,但是國際慶祝活動的主要日子是在每年5月和10月的第二個星期六——世界候鳥日官網:www.worldmigratorybirdday.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