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餘萬隻候鳥「過境」河南 世界稀有的10餘種

2021-01-19 大豫網

這是一個關於承諾的故事,一個關於回歸的承諾。

科學家說,遷徙是動物的一種生存本能,而這種行為經歷了億萬年的進化而被選擇,最終固定下來。

候鳥用它們的這種遷徙,詮釋出生命的延續是如此堅韌。

人類以愛心向鳥兒們示好,鳥兒們自然會以自己的方式加倍回饋人類。每年冬天,穿越千山萬水,200餘萬隻候鳥「小憩」河南,在這片美麗的土地上翩翩起舞,與河南人心靈互動。

昨天,東方今報以兩個版的篇幅,呼籲「守護千年鳥道,讓河南成為鳥道『加油站』」,引起了廣大讀者的強烈共鳴。

大家在呼籲守護鳥道,為候鳥提供安全棲息地和食物的同時,不少人也很好奇——到底都有哪些鳥兒,在河南留下過美麗的身影?今天,東方今報帶你認識一些世界最稀有的「天使」。

□東方今報記者 李娟娟/文

記者 劉棟傑/圖

○來豫候鳥 世界稀有的就有10餘種

「這張是大鴇,已載入世界紅皮書。」作為保護黃河溼地候鳥的志願者,王慧已經工作了6年,她告訴記者,她手裡的這些照片是6年來一批志願者記錄下來的瞬間,也是她一直堅持做候鳥保護志願者的「原動力」,因為這些鳥類太稀少了。

而截至目前,僅據他們這些志願者的記載統計,就已有7種世界稀有鳥類,一直遷徙來我省黃河溼地過冬。

「正因為每年都有記載,也有數字,所以急需保護。」一直從事保護黃河溼地生態和候鳥工作的趙宗英說,每年冬天候鳥來時,他在保護工作中,都會扛著相機,記錄下來我省黃河溼地過冬的候鳥種類。

據統計,每年有360餘萬隻候鳥「過境」河南,僅在鄭州黃河溼地過冬的候鳥就有200萬隻,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在世界上都很稀有的有10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31種。

「志願者們在網上發起要在河南建立候鳥遷徙加油站的倡議,是個好事。」趙宗英說,目前全省各地都建有保護站,也有站裡通過給候鳥加「環志」的辦法留下資料。但保護需要更多人參與。

【如期回歸·美麗的踐約】

○候鳥「環志」 見證承諾與回歸

「眼下,我們已開始給過往候鳥、本地留鳥做『環志』。」11月2日下午,記者電話連線信陽董寨國家鳥類自然保護區白雲保護站站長,他告訴記者,3年來,他們在做一項工作,就是給過往的一些候鳥腳上套上一個小小的「環志」,好讓全世界的鳥類研究人員,能清晰它們的行蹤。

目前, 做「環志」前需詳細記錄鳥兒的喙長、翅長、尾長、身長、體重等詳細特徵,然後選擇對應的腳環進行「環志」。

「每一隻鳥兒都有唯一確定的環志編號,而且什麼鳥用什麼類型的環都有嚴格的規定。」保護站站長說, 「環志」工作,能提供重要的生物學資料,為制定合理的環境保護、鳥類資源保護管理政策提供依據。而通過環志的記錄發現,目前遷徙來我省過冬,或短暫停歇後繼續上路的稀有鳥類有灰鶴、大鴇、大天鵝、白頭鶴等。

志願者說:也許你沒注意到它們,但它們就在你的生活中,每年冬天,用一種堅韌的飛行,詮釋著一種「回歸河南」的承諾。

今天,記者通過河南各地保護中心的資料,用照片展示出我們身邊的它們,它們是世界稀有的,認識它們後,保護它們,給它們一個河南溫暖的冬天。

【這些天使·為愛而飛翔】

○灰鶴 最鍾情鄭州黃河溼地

它,有身灰色的衣裳,頭頂裸出部分紅色,有著最紳士的腳步,它是「遷徙達人」家族中的個別「極端分子」,每年要遷飛50000公裡距離,來河南過冬天,等待來年春天。

當我省初冬氣溫在0~5℃時,會陸續遷來,春季氣溫10℃左右時陸續遷走,即在11月初遷來,4月上旬離去,居留150~160天。

「灰鶴,它們特別喜歡以家庭為單位活動。」鄭州黃河溼地保護中心工作人員說,它們沿太行山、呂梁山,越過秦嶺和大巴山區,一路飛到我省。

它們在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間遷徙時,飛行路徑十分集中,形狀好像一條窄窄的走廊,這種遷徙方式被稱為「窄面遷徙」。

每年來鄭州黃河溼地過冬的灰鶴,一般白天多在農田覓食麥苗或殘留的作物種子,晚上在灘地中心休息。據統計每年來河南過冬的灰鶴多出現在11月20日左右,數量達2800多隻。

○大天鵝 三門峽庫區弄倩影

它,有著最美的名字,從西伯利亞,一路向南,每年都會飛來三門峽,它們喜歡河南的這座城。

「從西伯利亞到河南,氣候變化異常。」三門峽天鵝保護基地的工作人員說,天鵝為了完成對河南冬的承諾,成為候鳥中的飛行冠軍,飛行高度最高達9000米。

大天鵝身體肥胖,脖子的長度是鳥類中佔身體長度比例最大的,甚至超過了身體的長度,腿部較短。壽命僅8年。

20多年了,三門峽庫區一直是這些白色精靈越冬的家。每年11月飛來,次年3月再飛返西伯利亞,年年如此。

每年冬天它們來三門峽庫區,就是因為喜歡這裡的沼澤地帶,吃貝類、魚類和蚯蚓。

大天鵝的「記性」是會遺傳的,近10年來,每年冬季都有天鵝到三門峽庫區。目前,據工作人員統計,2011年在保護區內過冬的大天鵝數量達千餘只。

它,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因頭頂有「紅肉冠」而得名,也叫白鶴,每年從東亞地區來我省過冬。

據河南黃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孟津管理局工作人員介紹,孟津境內的黃河溼地一直是鳥兒棲息的天堂,從沿用千餘年的「白鶴鎮」就可知道。

2003年6月,孟津黃河溼地保護區與三門峽、洛陽市吉利區的黃河流域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溼地自然保護區。目前,棲息最重要的候鳥包括丹頂鶴、灰鶴、白天鵝、黑鸛等32種。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這首詩中記載的鶴,就是丹頂鶴,因為丹頂鶴有換羽毛的情況。

丹頂鶴成鳥每年換羽兩次,春季換成夏羽,秋季換成冬羽,屬於完全換羽,會暫時失去飛行能力。

遷徙時,丹頂鶴總是成群結隊遷飛,而且排成「人」字形。「人」字形的角度是110°。更精確的計算還表明「人」字形夾角的一半——即每邊與鶴群前進方向的夾角為54°44』8」(與金剛石結晶體的角度相同)。

○大鴇 信陽、鄭州我的「家」

它,是世界瀕危物種,也是世界上最重又能飛的鳥。全世界野外種群僅為30000隻左右。每年入冬,大鴇就會從內蒙古遷到我省過冬,於次年3月底飛回。

它們的個頭很大,體高都在60~70釐米,體重在10公斤上下,特別是雄性體重最大可達22公斤,所以成為世界上最重又能飛的候鳥。

「大鴇是來我省過冬較多的種群。」信陽董寨鳥類保護區工作人員說,現在大鴇主要在信陽和鄭州黃河溼地一帶過冬。

在2008年3月,信陽董寨鳥類保護區檢測到36隻大鴇,鄭州黃河溼地保護區內一次性觀測到大鴇96隻。目前我省這兩個地方成為大鴇穩定越冬的棲息地。

○斑尾塍鷸 不遠萬裡到「丹江」

它,具有強大的韌性,為尋找到一個溫暖的冬天,能夠連續飛行1萬公裡以上。

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等研究機構稱,這創下了鳥類連續飛行的世界紀錄。

斑尾塍鷸,一般在美國阿拉斯加州及東北亞地區繁殖,冬季一路遷往紐西蘭,一路朝中國南方海面飛去,每年只在我省南陽淅川丹江庫區短暫停留。

為了完成一次生命線的遷徙,它能連續飛行大約1.02萬公裡。7天平均速度為每小時56公裡,飛行高度最高時可達2000米。創下最長飛行距離紀錄。

美國一研究小組通過斑尾塍鷸的遷徙記錄發現:為了完成一次遷徙,1年之中,絕大多數斑尾塍鷸降落時的體重要比起飛時減少300克。

每年冬天在我省南陽淅川丹江庫區短暫停留的斑尾塍鷸,目前監測到的僅有20餘只。

相關焦點

  • 生態環境不斷改善 秋冬季數十萬候鳥過境 5000餘只東方白鸛遷徙來津
    天津北方網訊:從市政府新聞辦日前舉行的「保護野生動物和森林資源 建設生態宜居天津」新聞發布會獲悉,隨著本市生態環境不斷改善,越來越多的候鳥將天津作為遷徙的必經之地。今年10月以來,本市共監測到5000餘只東方白鸛遷徙至本市。
  • 官廳水庫已有5萬隻候鳥飛過北京,這個數據是怎麼得來的?
    持續一個多月了,5萬多隻候鳥已飛過北京。在它們遷徙的必經之路上,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的巡護員日夜守護,記錄相關數據……今年的候鳥數據有何變化,龐大的數據是如何計算出來的?記者在官廳水庫觀測點,跟隨巡護員的腳步一一尋找答案。
  • 50餘萬隻候鳥飛臨北大港溼地,誰在守護候鳥天堂?
    北大港溼地自然保護區,是世界八大重要候鳥遷徙通道之一,每年春秋兩季,大量候鳥把這裡當做驛站現在,正是候鳥南遷的時候,據最新數據,北大港溼地已迎來候鳥50餘萬隻,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700餘只,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疣鼻天鵝、大天鵝、小天鵝總共約2500餘只,白琵鷺500餘只。
  • 最美候鳥季!35萬餘只候鳥飛抵江西,快來一睹為快!
    最美候鳥季!35萬餘只候鳥飛抵江西,快來一睹為快!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鄱陽湖保護區」)監測顯示,目前遷徙到保護區的冬候鳥總數達35萬餘只,其中雁鴨類最多,有27萬餘只。
  • 來河南過冬的天鵝超萬隻 越來越多野生鳥類在我省「安家」
    ,冷空氣過境,黃葉紛紛落,又到了候鳥遷徙的「旺季」。雖然我省的夏候鳥紛紛南飛越冬,但大批量的候鳥飛抵我省,或在此短暫停留,補充能量,或就此紮下窩巢,度過寒冬。隨著我省生態環境的改善,野生鳥類種群也變得更為多樣和豐富起來。鳥中「熊貓」黑鸛現身於我省黃河溼地的多個區域,以前只有幾百隻的天鵝,如今數量早已突破一萬,更有天鵝選擇在鄭州安家落戶,成為北龍湖、賈魯河上的「名片」。
  • 經停密雲水庫的候鳥從20多種增加到110多種
    11月是南飛候鳥過境北京的高峰期。作為天鵝等候鳥遷徙的重要停歇地,北京密雲水庫溼地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到此棲息的候鳥數量逐年增加。   據密雲水庫候鳥監測站統計,過去10年間,密雲水庫過境候鳥的總量比2005年增加了2倍多,常見候鳥也從20多種增加到110多種,成為北京重要的候鳥中轉站和百鳥樂園。
  • 密雲水庫迎過境候鳥,白鷺、斑嘴鴨等「先頭部隊」已抵達
    密雲水庫即將迎來候鳥遷徙過境高峰期。連日來,密雲水庫管理處鳥類觀測小組捕捉到了不少白鷺、斑嘴鴨等「先頭部隊」的身影。李婕 攝密雲水庫管理處鳥類觀測小組成員李婕告訴記者,近日,鳥類觀測小組攜帶設備連日蹲守,捕捉到了不少過境候鳥的倩影,其中包括白鷺、斑嘴鴨、天鵝等。
  • 北京加強遷徙候鳥等野生動物監測,如有異常將現場處置
    每天有上萬隻候鳥飛落北京「補給」。今春北京迎來近百萬遷飛候鳥,較往年同期增加30餘萬隻據了解,北京地處亞熱帶向亞寒帶的過渡區,是眾多候鳥春、秋兩季遷徙的必經道路,每年過境南遷或北徙的候鳥、旅鳥達三百多種,上百萬隻。
  • 中俄界湖進入雁鴨類候鳥「南遷」高峰 比往年晚近10天
    每天2萬多隻候鳥回遷到保護區(鍾欣攝)中新網雞西10月27日電(王妮娜)27日,記者從興凱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了解到,10月末,該保護區內,雁鴨類候鳥大遷徙進入高峰期,每天兩萬多隻雁鴨類候鳥飛至保護區內,將繼續「南下」過冬,今年候鳥回遷比往年晚
  • 「稀有物種」現身揚州,趕緊看看它們長啥樣
    「稀有物種」現身揚州   半蹼鷸,也是「鷸蚌相爭」中鷸鳥的一種。跟很多鷸鳥一樣,長長的嘴巴是它最為明顯的標誌之一。在《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鳥類》一書中,半蹼鷸被列為「稀有物種」。   「稀有物種」半蹼鷸在揚州屬「過境鳥」。
  • 北紅尾鴝、理氏鷚、褐頭焦鶯160餘只遷徙冬候鳥命喪平陽
    浙江在線11月3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汪子芳 通訊員 鄭景鶴)一年一度的候鳥遷徙季已經來臨,自由飛翔的精靈們不知道,有盜獵者布下了羅網。近日,溫州平陽縣森林公安就抓獲了兩名盜獵者,查獲160多隻小鳥,查封捕鳥網80多張。
  • 河南:農民打工潮出現轉折 「候鳥遷徙」變「鐘擺運動」
    原標題:河南:農民打工潮出現轉折 「候鳥遷徙」變「鐘擺運動」  新華網鄭州2月18日電(記者張興軍)春節過後,正是又一波農民工外出務工潮。記者在河南多地採訪發現,這個勞務大省的輸出農民工正呈現加速回流態勢,由于越來越多的農民工選擇了在家門口就業,昔日的「候鳥式遷徙」正向現在的「鐘擺式運動」轉變。
  • 「十三五成就」每年經停天津候鳥多達百萬 種類多達452種
    (東方白鸛)天津野生動物種類、數量逐年增加2015年以來,每年過境北大港溼地候鳥數量都達數十萬隻2020年過境北大港溼地的候鳥,春季數量為40餘萬隻,進入秋冬季以來數量已達32萬餘只。觀測記錄鳥類種類由2017年的249種增加到2020年的279種。七裏海溼地也是我市候鳥遷徙的重要驛站。觀測到的鳥類數量由幾年前每年20-30萬隻,逐步增加到2019年的40-50萬隻。
  • 兩萬多隻候鳥飛抵衡水湖,首次監測到世界瀕危物種遺鷗
    兩萬多隻候鳥飛抵衡水湖,首次監測到世界瀕危物種遺鷗 2020-11-17 11: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每年有近百種約10萬隻候鳥在此越冬
    原標題:深圳紅樹林 魚肥鳥兒多每年有近百種約10萬隻候鳥在此越冬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6月9日訊(深圳商報記者 張妍 通訊員 楊凱婷)2020年6月8日是第12個世界海洋日
  • 「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候鳥特色小鎮繪出鄱陽湖生態畫卷
    永修鄱陽湖區的過冬候鳥群(供圖)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黎萌):江西九江永修縣貫徹落實生態文明思想,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依託吳城鎮地處世界A類候鳥保護區和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優勢,打造永不落幕的國際觀鳥勝地,一幅「湖靜
  • 候鳥北遷繁殖季,崇明東灘迎來「鴴鷸大軍」(多圖)
    「眼下是鴴鷸類候鳥的過境高峰,我每天都會捕獲幾十至上百隻不同品種的鳥兒。風信好的時候,一天有成千上萬隻鳥在這兒落腳!」這是崇明全域禁獵後的首個候鳥北遷繁殖季,工作人員預計,今年過境的鴴鷸類鳥類數量將達3萬餘只,大多數將停留到春末夏初。
  • 生物多樣性保護河南在行動 全省已知高等植物4000餘種
    河南地處我國中東部,屬於生物多樣性較為豐富地區。  據初步調查,在物種多樣性方面,我省已知高等植物有4000餘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67種;動物有1萬餘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94種。在生態系統多樣性方面,我省具有森林、溼地、農業等多種生態系統。在遺傳多樣性方面,我省共有種植作物品種120多個,地方性特有的家畜家禽品種30餘個。
  • 候鳥「人」字形飛越七河八島冬候鳥陸續抵達這些最常見
    近日,在七河八島,有鳥友拍攝到大群候鳥排成「人」字形長隊飛越而過。揚州綠楊野生鳥類攝影藝術中心鳥友杭德泉介紹,天氣越來越冷,近期會有很多鳥兒遷徙過境。同時,觀測發現,來揚越冬的鳥兒也越來越多。大群候鳥遷徙排「人」字形飛越七河八島揚州是東部候鳥遷徙區,包括在東北地區、華北東部繁殖的候鳥,如鴛鴦、鴴鷸等,它們會遷飛到或過境揚州。而地處淮河入江水道的七河八島,又是候鳥遷徙過境的重要通道。近期,鳥友在這裡觀測到大群候鳥遷徙過境,「排成『人』字形長隊,一批有130隻左右,只是飛得太高太快,沒來得及觀察它們究竟是什麼鳥兒,就已飛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