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光谷觀鳥地圖:十幾個觀鳥點,200餘種鳥,還有「水中鳳凰」

2021-01-16 武漢旅遊

4月8日,武漢正式「解封」。到這個時候,春花盛開,氣候宜人。

尤其是清明過後,「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大家肯定會想到戶外去「撒撒野」。

其實,四月除了看風景、賞繁花與新綠,也是觀鳥的好時機。

湖北省的「愛鳥周」是在每年4月份的第一周。這段時間,枝頭上、小河旁到處都是鳥的蹤影,唧唧喳喳的鳥鳴終日不息。

無論你是一位想尋找稀有品種的發燒級愛鳥者,還是只想用鳥鳴潤潤耳朵,都不妨嘗試用觀鳥的方式來親近自然。

大濱鷸(攝影:李明璞)

水雉(攝影:李雲飛)

雕鴞(攝影:向軍)

武漢是「百湖之市」,也是國內鳥類重要的棲息地,全市天然溼地面積1561.86平方公裡,佔全市國土面積的18.39%。溼地是鳥類棲息、繁殖、覓食及中轉之地,所以又被稱為鳥類的「產房」和「天堂」。

據初步統計,全市現有357種林鳥和水鳥,其中列入國家一級、二級保護的鳥就有38種,如東方百鸛、黑鸛、白頭鶴、中華秋沙鴨、白琵鷺、小天鵝、鴛鴦等。

壽帶(攝影:本然)

黃嘴粟啄木鳥(攝影:李明璞)

白胸翡翠(攝影:萬文群)

在武漢的東湖高新區,可以用「山水相依,鳥語花香」來形容,這裡的鳥類分布廣泛,種類也比較多。例如,林鳥主要分布在馬鞍山森林公園、九峰森林公園、龍泉山森林公園和一些小丘陵的山上;水鳥分布在嚴東湖、嚴西湖、南湖、湯遜湖、牛山湖、梁子後湖等湖泊之中。

粗略統計,東湖高新區分布了近200種鳥,其中不乏較名貴鳥種,如有水中鳳凰之稱的水雉、白胸翡翠、紅胸翡翠、斑魚狗、冠魚狗等。隨著關注鳥類人群的增多,這裡不斷有新的鳥種被發現。

北紅尾鴝(攝影:向軍)

繡眼(攝影:本然)

夜鷺(攝影:萬文群)

鳥類對環境的變化十分敏感,特別是一些候鳥,或許今年看得到,由於環境變化,明年可能就不來了。

十年前,受自然環境影響,湖北地區很長一段時間看不到水雉,關鍵是水雉賴以生存的芡實變成了人們餐桌上的美味。近幾年在各方的努力下,水雉再度歸來。

為了引鳥歸來,湯遜湖沿岸栽植了許多芡實。每到芡實揚花季節,水雉就從北方飛過來,在芡實上築巢、孵化,直到小鳥能夠飛走。每年5月至9月,在東湖高新區就能夠欣賞到這種水中鳳凰。

戴勝(攝影:李明璞)

領雀嘴鵯(攝影:本然)

紅頭長尾山雀(攝影:萬文群)

近十年來,九峰山森林公園到馬鞍山森林公園沿線栽植了上百萬株喬木、灌木,這使那裡的鳥越來越多。過去只能零星看到的紅頭長尾山雀、領雀嘴鵯,現在都是成群結對出現。

藍喉蜂虎(攝影:李雲飛)

白鷺(攝影:向軍)

棕頭鴉雀(攝影:本然)

鳥與人類是有距離的,觀鳥的第一原則就是要遵循鳥類的生存習性,保持一定的距離。觀鳥不撓鳥,特別是處於繁殖期的鳥,一旦有人驚動了它,它將會棄巢而去,這對小鳥來說無疑是滅頂之災。

翠鳥(攝影:李明璞)

環頸雉(攝影:本然)

紅嘴鷗(攝影:萬文群)

在光谷,最佳的山體觀鳥點在磨山植物園、馬鞍山森林公園、九峰森林公園、龍泉山森林公園,以及各大學校園和城市公園等。

在這些區域主要觀賞的野生鳥類是林鳥,最常見的有雉雞、斑姬啄木鳥、灰戴勝、四聲杜鵑、喜鵲、珠頸斑鳩、白頭鵯、雲雀、灰背鶇、發冠卷尾、金腰燕、黃眉柳鶯、棕頭鴉雀、褐頭鷦鶯、白眉鵐等。

最佳的水體觀鳥點在嚴東湖、喻家湖、楊橋湖、梁子後湖、牛山湖等,周邊還有東湖、南湖、嚴西湖、湯遜湖等。

在這些區域主要觀賞的野生鳥類是水鳥,最常見的有豆雁、灰雁、小天鵝、斑嘴鴨、綠頭鴨、藍翡翠、冠魚狗、黑水雞、黑翅長腳鷸、水雉、須浮鷗、牛背鷺、白琵鷺、黃葦鳽、紅腳苦惡鳥、紅尾水鴝等。

光谷觀鳥地圖

留鳥:終年生活在同一個區域的鳥,如麻雀、喜鵲、鴿子等。

冬候鳥:冬季由外地遷徙而來在本地越冬的鳥,如大雁等。

夏候鳥:夏季在本地繁殖,冬季向南方遷徙的鳥,如家燕等。

過境鳥:春秋季鳥兒南北遷移時路過本地的鳥,如一些鷸鴴類鳥兒。

林鳥:通常將生活在樹林中的鳥稱為林鳥。

水鳥:通常將生活在水邊的鳥稱為水鳥。

絲光椋鳥(攝影:向軍)

如何觀鳥: 

望遠鏡:望遠鏡可以將距離拉近,觀察鳥兒的細節,並減少對鳥兒的幹擾。雙筒望遠鏡使用靈活,方便攜帶,比較適合觀看樹林中的鳥兒,一般選用8—10倍的。單筒望遠鏡放大倍數較高,比較適合觀看遠處的、靜止的或行動緩慢的鳥兒,如水鳥中的雁、鴨類等。為了保持穩定,使用單筒望遠鏡可以選用20-60倍的,通常都要配以三腳架支撐。

裝備:如果身穿與大自然色彩比較接近的服裝,你會離鳥兒更近一些。其它戶外活動的裝備將使你的野外活動更為方便和舒適。

扇尾翁(攝影:本然)

觀鳥注意事項:

1.保持安靜,不大聲喧譁,保持適當觀賞距離;

2.不追逐,不驅趕,不引誘,不幹擾鳥兒正常生活;

3.發現鳥兒進行築巢或育雛時,只可遠觀,不可近看;

4.絕不可採集鳥蛋和捕捉野鳥;

5.對於珍稀鳥類的繁殖地和取食地不輕易告訴他人;

6.將垃圾隨身帶走,不破壞鳥兒棲息地的環境。

中白鷺(攝影:李明璞)

相關焦點

  • 英國「鳥神」在中國護鳥近十年 繪製北京觀鳥地圖
    英國「鳥神」繪製北京觀鳥地圖  無國界環保人士唐瑞在中國護鳥近十年,成為中國多個立法機構環保法律顧問,幫助玉樹發展生態經濟  在溫榆河畔與記者攀談了幾個小時,英國人唐瑞(Terry Townshend)扛著三腳架準備回家,這一天,唐瑞總共看到42種鳥類。
  • 267種野鳥哪裡找?觀鳥地圖告訴你
    「最近我們在杭州做了個調查,發現包括餘杭、蕭山等地區在內的大杭州有276種野鳥,算得上種類繁多了,對於觀鳥愛好者來說,也無疑是個很好的資源。」日前,在結束了良渚文化村森林公園的野鳥觀測後,浙江省野生動物協會野鳥分會秘書長範忠勇對記者介紹說。  據了解,目前越來越多的杭州人開始愛上「觀鳥」這項活動,有人甚至不遠千裡駕車前往省外的群山大川觀鳥。
  • 2018滇西拍鳥、觀鳥攻略(一)
    30年前,鳥人在滇西從百花嶺、騰衝、盈江和芒市走一遍,大約需要20天左右,一次能記錄到400多種鳥類;20年前,走同樣的路線,大約15天就可以,也能收穫大約300多種鳥類;10年前,用10天的時間走同樣的線路,能記錄到260多種,今次,我用了九天,以拍鳥為主,拍攝到近200種,也算是個不錯的成績。
  • 勐侖中學觀鳥俱樂部舉辦「鳥的繁殖」觀鳥活動---中國科學院
    勐侖中學觀鳥俱樂部舉辦「鳥的繁殖」觀鳥活動 2017-03-22 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字體:大 中 小】 3月18日,勐侖中學觀鳥俱樂部在版納植物園科普人員的帶領下舉辦了以「鳥的繁殖」為主題的系列觀鳥活動。  版納植物園科普人員在室內講座階段向勐侖中學觀鳥俱樂部的成員介紹了築巢、求偶、交配、產卵、孵卵和育雛等鳥類繁殖的基本情況。在介紹鳥類求偶行為時,為了更直觀地表現求偶行為的趣味性,穿插播放了鳥類求偶行為紀錄片的片段。
  • 2小時辨識31種鳥 南充女大學生成觀鳥冠軍
    苟雪說,在夏天,她觀鳥從清晨6點開始,持續到上午9點結束,傍晚則在6點至7點這一時段觀鳥。而冬天,鳥兒出現的時間稍晚,她上午的觀鳥時間便會推遲1個小時進行。但無論怎樣,她每天觀鳥的時間有4個小時,出門更是望遠鏡從不離身。 苟雪還有個習慣,就是一邊用望遠鏡觀察鳥,一邊在筆記本上做記錄。她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錄著不少鳥的種群情況、覓食情況、飛行情況以及叫聲。
  • 北京觀鳥愛好者十年發現鳥類百餘種 普及鳥類知識
    北京觀鳥愛好者十年發現鳥類百餘種 普及鳥類知識 2014-07-08 11:05:39但是,去年北京的深秋,200多隻毛腿沙雞從圓明園的天空飛過;今年的初春,優雅的鳳頭鸊鷉按時在昆明湖上跳起雙人舞;眼下,有水塘有葦叢的地方,東方大葦鶯和大杜鵑正「爭吵」著它們的恩怨情仇……在我們忙碌的視野之外,北京,仍有著一個綠色的世界,仍有一群人注視著這個世界,記錄著這個世界。
  • 入林不到1小時,發現30餘種鳥!貴陽一對夫婦15年時間練就觀鳥絕技
    為調查和監測省內鳥類的變化,貴陽的一對夫婦憑著聽聲辨鳥的絕技,15 年來,入森林、走沼澤、過草地,記錄下了貴州數百種鳥類,其中一些鳥類,刷新了貴州鳥類記錄。5 月 25 日,記者跟隨這對鳥類專家來到登高雲山森林公園、鹿衝關森林公園觀鳥,一路目睹他們的聽鳥、觀鳥、記鳥的絕技。
  • 青島最全「觀鳥地圖」 這些鳥類你都見過嗎?
    輕寒薄暖暮春天,  又是一年觀鳥時。  為您精心繪製一張「觀鳥地圖」  讓市民在高山、在草場、在水中,  觀深澗黃鸝鳴、賞翠柳白鷺飛。  到底要去哪裡觀鳥呢?已記錄鳥類近300種,包括中華鳳頭燕鷗、青頭潛鴨、白鶴等3種極危物種,黑臉琵鷺、小青腳鷸、大濱鷸,大杓鷸等10種瀕危物種,還有新發現的史氏蝗鶯、黃腹柳鶯、黑鳽、禿鷲、山鶥、長尾鴨、黑雁等14種。
  • 打開湖北觀鳥圖
    江漢平原為長江泛濫和漢水三角洲延伸、淤積而成的衝擊平原,區內水網密布,溼地眾多,獨特的江湖複合生態系統成就了湖北「千湖之省」的美譽,  對湖北的鳥的科學認識,也是從江漢平原的水鳥開始。1863年英國人斯文侯在他的《中國鳥類目錄》中,收錄了十餘種採自1861年開埠後的漢口的鳥種,其中多數是鷺、燕鷗、秧雞、鴴鷸等水鳥。
  • 春日觀鳥地圖出爐!龍泉驛就有一個地兒,離家近~
    自1916年居住於華西壩的戴珍女士開啟中國大陸現代意義上的觀鳥活動以來,百餘年後的今天,成都越來越成為觀鳥的熱土。」今日,成都商報-紅星新聞、成都出發,聯合成都觀鳥會,整理出了一份超實用的春日成都觀鳥地圖,在推薦成都及周邊最佳觀鳥地的同時,也給大家普及一些觀鳥的技巧、設備和拍攝觀鳥大片的訣竅。
  • 把相機架到窗臺觀鳥,2月武漢小區最常見的鳥類是珠頸斑鳩
    長江日報-長江網3月4日訊(記者賀方程)戰「疫」期間,武漢市觀鳥協會暫停野外重點區域鳥類監測活動。不過,部分會員仍堅持在家觀測小區及周邊的鳥類。4日,觀鳥協會發布了一份特殊的鳥類監測報告。在家觀鳥,這也是該協會成立以來的第一次。
  • 小區裡的觀鳥人:記錄北京城的「鳥跡」
    白頭鵯(bēi)、灰椋(liáng)鳥、灰喜鵲、烏鶇(dōng)等,則是小區的「老住戶」。  觀鳥的第6個年頭,王曉波依然在不斷刷新自己的小區鳥種記錄。今年截至11月15日,他已經在小區記錄到鳥種146種,比去年全年高出24種。  在北京城的一個居住小區裡,這樣的鳥種增速讓他感到驚喜,也讓他更加堅定這一獨特的觀鳥之路。他還期待,未來,更多的鳥出現在這個城市裡更多的地方。
  • 鳥種數量居全國第二 四川最佳觀鳥地指南速來收藏
    根據成都觀鳥會完成於2014年的《四川鳥類分類與分布名錄》統計,四川記錄有野生鳥類21目88科725種。鳥種數量居全國第二,其中中國特有鳥類41種,居全國第一。四川有46處重點鳥區(Important Bird Area,IBA),亦為全國之首。 觀察並欣賞野生鳥類即為觀鳥(Bird Watching 或 Birding)。
  • 118種鳥類現身 刷新觀鳥圖鑑
    (通訊員 陳園園 記者 張源源)昨天,2018江蘇省暨南京市「愛鳥周」系列活動之第二屆「震旦杯」城市觀鳥邀請賽在紅山森林動物園落幕。由專業觀鳥者和業餘隊員共同組成的10支隊伍在短短12個小時內,記錄下118種鳥類身影,並為南京觀鳥圖鑑更新了大濱鷸、白額燕鷗等鳥種。
  • 觀鳥觀出鳥們的一些趣事
    觀鳥攝鳥是一項有意義的活動,觀察自然生態條件下的鳥類活動狀況能夠增長自然科學知識。觀鳥首先要認識所觀察的鳥種,從書本和電腦上查閱相關鳥類知識,觀鳥的過程也是學習實踐掌握鳥類知識的過程。各種不同鳥的生態習性也不相同,正確辨認鳥種是觀鳥先決條件,特別是那些珍稀鳥種和本地發現的新鳥種。
  • 像懷特先生那樣觀鳥
    (珠頸斑鳩 顏軍 攝)無論是刷鳥種「推車兒」,還是刷鳥圖的野生動物攝影師,所追求的都是極致。挑戰極致,門檻自然也就高了,閒暇時間、器材裝備、身體素質、學習能力·····缺一不可。我等蟻民,上班刨食下班顧家,背著房貸燒不起器材,走不得遠路爬不動大山,難道就與觀鳥無緣?No,No,No,我們可以像懷特先生那樣觀鳥!誰是懷特先生?
  • 福州最全觀鳥路線圖出爐 福建鳥類多達557種
    鳥種:難得一見的白眉山鷓鴣、東方角鴞、斑姬啄木鳥,還有令人驚豔的銅藍鶲、橙腹葉鵯、紅耳鵯、叉尾太陽鳥、紅嘴藍鵲、白鷳、灰胸竹雞等上百種鳥類,出現的鳥種因時而異。沿著公園內的小溪走,能看到紅尾水鴝、白冠燕尾、灰背燕尾、紫嘯鶇。晴天時,在公園上空還能看到猛禽,如林雕、蛇雕、鳳頭鷹。
  • 觀鳥交流活動:廣西弄崗觀鳥比賽花絮
    我所在的隊伍叫粵桂猛禽隊,另外兩名隊員是來自廣西北海觀鳥會的獨行遠方和廣東茂名觀鳥會的樂兒。報到後,組委會安排了隆重熱烈的開幕式,5日上午是朱雀會的年會,下午2點比賽就正式開始啦,一直到7日下午才結束,歷時兩天半。我第一次參加的觀鳥比賽竟然是「史上最虐」的龍州鳥賽,在我的觀鳥之路上留下難忘的回憶。
  • 滇西觀鳥拍鳥,鳥人們無法抵禦的誘惑
    滇西觀鳥,也是有章可循的。特別是對於剛開始觀鳥拍鳥的鳥友而言,由於鳥種太過豐富,要麼是撲面而來的鳥浪,弄得手忙腳亂不分東西,要麼叢林密集不見鳥影一頭霧水。因此有經驗的老鳥人會提醒新人,反正滇西也不會只來一次,可以先觀察常見鳥,下次觀鳥時放過上次已經看好拍好的種類,重點找自己的新種,這樣反而效率比較高更有樂趣。
  • 走,觀鳥去! - 武侯發布
    近日,四川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與成都觀鳥會聯合發布了四川省第一份《四川最佳觀鳥地指南1.0》包含了四川省內有分布的41個中國特有鳥類46處重點鳥區(IBA)和四川大學、若爾蓋草原、西昌邛海唐家河、帕姆嶺、九寨溝王朗等十個最佳觀鳥地等信息觀鳥地指南(圖由成都觀鳥會提供)暮春四月,春夏交替